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第一次用Zoom来上课,别人已经使用很久的软件,对我来说,要突破心理关口,克服IT障碍,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黄口小儿手上抚来弄去的小玩意,一到黄发长者眼中,就变成复杂晦涩的大难题,而禁不住视为畏途了。
2019年下半年,课上了一半,因为时局的关系,学生都各散东西,跑回老家去了。当时急就章,余下的课,只好每次都长篇大论一字一句写出来,放在计算机上,所以准备得特别辛苦。2020年上半年,刚跟学生打了个照面,上了几堂课,又因为疫情严重,一切戛然而止。当时的系主任特别关照,跟计算机技术员商量后,认为我可以用录音的方式,把上课的内容放上网,让学生听了,再用笔录的方式分别反馈。尽管如此,仍然觉得有所欠缺,因为“翻译工作坊”讲求的是在课堂上集思广益、反复讨论,而用录音的办法,不能接收到学生的实时反应,老师也就无法立刻释难解惑了。
2021春季開课的时候,心想既然生活在高科技的时代,与其故步自封,倒不如与时并进,于是决心跟随潮流,闯一闯Zoom的关。想当初,连计算机都不知道怎么使用,先后接受了几个朋友指导,都成效不著。记得杨世彭导演还好心又请吃饭,又使出浑身解数把着手一步一步教,结果还是不甚了了。原来这门功夫,跟一切手艺相似,就算勉强学会了,必须“功多艺熟”,入了门还得时常用,否则转瞬即忘,徒呼奈何!
终于要跟Zoom短兵相接了。这玩意中文该怎么说?上网查是不得要领的。网上给Zoom的解释,只是“可变焦距镜头”或“迅速接近或离开被摄对象”,这又管啥用?这么长的解释,哪可当名词来使?况且跟我们现在运用的对象,并无实际的联系。于是,想方设法要替它取个中文名。根据翻译的原则,可以音译,而音译的汉字又得带点相关的意思。经过反复思考,我能想到最接近本义而又音义兼顾的翻译,应该是“速睦”。
按照实况来说,英语里凡是以m来结尾的字眼,在普通话中是找不到对应的,只能用类似“姆”的发音来取代。例如《人性枷锁》的作者,英国著名的小说家Maugham,我们翻译为“毛姆”;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名著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就翻译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因此,Zoom的字尾m,自然可以用与“姆”同音的“睦”字来处理;而字头zoo,则建议用“速”字来对付。
记得小时候常听叔叔哥哥们在茶余饭后讨论《封神榜》或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谈起什么顺风耳、千里眼、水遁、土遁等等,往往说得眉飞色舞,不亦乐乎!谁想到过了几十年,所有这些神乎其神的特技妙诀,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了。只要可以上网的地方,谁会跟亲朋音讯隔绝、鸿雁中断呢?然而一场世纪瘟疫,却把人与人的距离拉开,世界仿佛停摆了,以前认为寻常的事,例如举办国际会议、参加开幕盛典、出席婚丧之礼、参观艺廊画展,乃至于教书、学习、做评委、贺生辰、群聚聊天、合奏共唱等,都已经成为梦寐难求、遥不可及的奢侈了。众人之间分开了,疏远了,再难以相携共聚!要在几秒之内,速速会晤,面面相对,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怎么办?当然只得依靠Zoom——“速睦”了。
“速睦”的好处,在于瞬息之间能打破隔阂,和睦共存,不管对方人数多寡,身处何方,哪怕在天涯海角,一按键盘,就可以速速拘到眼前来。设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令人遐想的情景,如今只要利用“速睦”,那“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即可历历在目;那“美池桑竹”“鸡犬相闻”的村落,也宛然可见。就算武陵人去而复返,再也找不到人山之路,只要该处仍有网络,还是可以随时通过“速睦”,跟“设酒杀鸡”的好客村人和“怡然自乐”的“黄发垂髫”叙旧通讯一番的。
先后参与了几种运用“速睦”的活动,包括参加讲座及颁奖典礼,与中学同学隔空聊天,祝贺老友寿辰,担任大学辩论比赛评委,以及为翻译硕士班授课。所用的方式,其实都如出一辙,你可以是主,负责召集会众;也可以是客,应邀出席聚会。反正,面对着距离不到两尺的计算机,只要一按链接,你想见的人,都会应邀依次出现在屏幕上,每人占据一小格。别看大家仿佛如孩提时期在“排排坐”,其实,彼此之间天南地北、相隔万里,譬如我的学生就半在香港半在内地,而在内地的又分别身处大连、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从北到南,无远弗届,然而通过“速睦”,他们却在屏幕上和睦共处,紧密相连,上课时,各人发言的声音此起彼落,近在耳畔。
第一次上“速睦”,是跟大伙一起参加中文大学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举办的讲座及颁奖典礼,一连两天举行,久违的面庞在屏幕上一一出现,令人欣悦。第一天,看见远在上海的王安忆背后的桌上有个大西瓜,第二天,那西瓜不见了。原是毫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却使人感觉朋友虽远在他方,而又近在眼前,当时心底暖暖的,因为知道大家都好好如常生活着——哪怕正当疫情严峻时!跟多位远隔重洋的中学同学聊天,又有另一番感怀。这是一群台北一女中毕业的精英,即使如今已然银发苍苍,却依旧生气勃勃,永不言休。各人自述近况:有的在练舞为乐,有的在整修房舍,有的在含饴弄孙……最叫人怅然的是,从同学口中,得知班上最娇俏可人的c,曾经赢得培植玫瑰全美大赛的“玫瑰皇后”,数年不见,竟然不幸得了失智症。如今,往昔遍植娇花的园地,已经荒芜失修,伊人的日常,竟然是踯躅园中,默默捡拾暮秋的落叶片片!
“速睦”就如人生,参与的会众各据一小块地盘,大家依次发言。发言时可以转为大格,占据整个屏幕,令人一目了然;发言完可以退居幕后,更可按键隐去其身,不闻其声。这就让我想起多年前,老爸于暮年卧病在床,看到前来探望的重外孙时,对着小不点儿感叹说:“王尔德讲过,人生就像一出戏,现在轮到我要退幕,你要上场了!”不错,人生不都是在一格一格中上场下场,渐渐消磨的吗?在生时,信箱,一小格;保险箱,一小格;安身立命之所,小如削房,大至豪宅,还是一格格;至于一旦身后,功名利禄万事空,灰飞烟灭,却仍然寂然幽处一小格!
也许,真该从此感悟,每一场“速睦”完毕,按键退场,此时屏幕上众人散去,空白一片,恰似贾宝玉最后出家,在雪地上向父亲叩拜辞别,放眼望去,舟旁岸边,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速睦”,也该令人“速悟”吧!
2019年下半年,课上了一半,因为时局的关系,学生都各散东西,跑回老家去了。当时急就章,余下的课,只好每次都长篇大论一字一句写出来,放在计算机上,所以准备得特别辛苦。2020年上半年,刚跟学生打了个照面,上了几堂课,又因为疫情严重,一切戛然而止。当时的系主任特别关照,跟计算机技术员商量后,认为我可以用录音的方式,把上课的内容放上网,让学生听了,再用笔录的方式分别反馈。尽管如此,仍然觉得有所欠缺,因为“翻译工作坊”讲求的是在课堂上集思广益、反复讨论,而用录音的办法,不能接收到学生的实时反应,老师也就无法立刻释难解惑了。
2021春季開课的时候,心想既然生活在高科技的时代,与其故步自封,倒不如与时并进,于是决心跟随潮流,闯一闯Zoom的关。想当初,连计算机都不知道怎么使用,先后接受了几个朋友指导,都成效不著。记得杨世彭导演还好心又请吃饭,又使出浑身解数把着手一步一步教,结果还是不甚了了。原来这门功夫,跟一切手艺相似,就算勉强学会了,必须“功多艺熟”,入了门还得时常用,否则转瞬即忘,徒呼奈何!
终于要跟Zoom短兵相接了。这玩意中文该怎么说?上网查是不得要领的。网上给Zoom的解释,只是“可变焦距镜头”或“迅速接近或离开被摄对象”,这又管啥用?这么长的解释,哪可当名词来使?况且跟我们现在运用的对象,并无实际的联系。于是,想方设法要替它取个中文名。根据翻译的原则,可以音译,而音译的汉字又得带点相关的意思。经过反复思考,我能想到最接近本义而又音义兼顾的翻译,应该是“速睦”。
按照实况来说,英语里凡是以m来结尾的字眼,在普通话中是找不到对应的,只能用类似“姆”的发音来取代。例如《人性枷锁》的作者,英国著名的小说家Maugham,我们翻译为“毛姆”;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名著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就翻译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因此,Zoom的字尾m,自然可以用与“姆”同音的“睦”字来处理;而字头zoo,则建议用“速”字来对付。
记得小时候常听叔叔哥哥们在茶余饭后讨论《封神榜》或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谈起什么顺风耳、千里眼、水遁、土遁等等,往往说得眉飞色舞,不亦乐乎!谁想到过了几十年,所有这些神乎其神的特技妙诀,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了。只要可以上网的地方,谁会跟亲朋音讯隔绝、鸿雁中断呢?然而一场世纪瘟疫,却把人与人的距离拉开,世界仿佛停摆了,以前认为寻常的事,例如举办国际会议、参加开幕盛典、出席婚丧之礼、参观艺廊画展,乃至于教书、学习、做评委、贺生辰、群聚聊天、合奏共唱等,都已经成为梦寐难求、遥不可及的奢侈了。众人之间分开了,疏远了,再难以相携共聚!要在几秒之内,速速会晤,面面相对,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怎么办?当然只得依靠Zoom——“速睦”了。
“速睦”的好处,在于瞬息之间能打破隔阂,和睦共存,不管对方人数多寡,身处何方,哪怕在天涯海角,一按键盘,就可以速速拘到眼前来。设想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令人遐想的情景,如今只要利用“速睦”,那“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即可历历在目;那“美池桑竹”“鸡犬相闻”的村落,也宛然可见。就算武陵人去而复返,再也找不到人山之路,只要该处仍有网络,还是可以随时通过“速睦”,跟“设酒杀鸡”的好客村人和“怡然自乐”的“黄发垂髫”叙旧通讯一番的。
先后参与了几种运用“速睦”的活动,包括参加讲座及颁奖典礼,与中学同学隔空聊天,祝贺老友寿辰,担任大学辩论比赛评委,以及为翻译硕士班授课。所用的方式,其实都如出一辙,你可以是主,负责召集会众;也可以是客,应邀出席聚会。反正,面对着距离不到两尺的计算机,只要一按链接,你想见的人,都会应邀依次出现在屏幕上,每人占据一小格。别看大家仿佛如孩提时期在“排排坐”,其实,彼此之间天南地北、相隔万里,譬如我的学生就半在香港半在内地,而在内地的又分别身处大连、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从北到南,无远弗届,然而通过“速睦”,他们却在屏幕上和睦共处,紧密相连,上课时,各人发言的声音此起彼落,近在耳畔。
第一次上“速睦”,是跟大伙一起参加中文大学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举办的讲座及颁奖典礼,一连两天举行,久违的面庞在屏幕上一一出现,令人欣悦。第一天,看见远在上海的王安忆背后的桌上有个大西瓜,第二天,那西瓜不见了。原是毫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却使人感觉朋友虽远在他方,而又近在眼前,当时心底暖暖的,因为知道大家都好好如常生活着——哪怕正当疫情严峻时!跟多位远隔重洋的中学同学聊天,又有另一番感怀。这是一群台北一女中毕业的精英,即使如今已然银发苍苍,却依旧生气勃勃,永不言休。各人自述近况:有的在练舞为乐,有的在整修房舍,有的在含饴弄孙……最叫人怅然的是,从同学口中,得知班上最娇俏可人的c,曾经赢得培植玫瑰全美大赛的“玫瑰皇后”,数年不见,竟然不幸得了失智症。如今,往昔遍植娇花的园地,已经荒芜失修,伊人的日常,竟然是踯躅园中,默默捡拾暮秋的落叶片片!
“速睦”就如人生,参与的会众各据一小块地盘,大家依次发言。发言时可以转为大格,占据整个屏幕,令人一目了然;发言完可以退居幕后,更可按键隐去其身,不闻其声。这就让我想起多年前,老爸于暮年卧病在床,看到前来探望的重外孙时,对着小不点儿感叹说:“王尔德讲过,人生就像一出戏,现在轮到我要退幕,你要上场了!”不错,人生不都是在一格一格中上场下场,渐渐消磨的吗?在生时,信箱,一小格;保险箱,一小格;安身立命之所,小如削房,大至豪宅,还是一格格;至于一旦身后,功名利禄万事空,灰飞烟灭,却仍然寂然幽处一小格!
也许,真该从此感悟,每一场“速睦”完毕,按键退场,此时屏幕上众人散去,空白一片,恰似贾宝玉最后出家,在雪地上向父亲叩拜辞别,放眼望去,舟旁岸边,白茫茫一片真干净!“速睦”,也该令人“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