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银行CEO刘易斯在辞职前走访亚洲,大谈其对经济复苏及美林并购案的信心
9月30日下午休市后,美国最大商业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宣布,首席执行官(CEO)刘易斯(Kenneth D. Lewis)已经以电话告知董事会,决定今年年底辞去CEO职位。
这个消息来得突然,但也在预期之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刘易斯一直身陷重重危机。美国银行的股价在2008年狂跌超过90%,从每股37美元一路跌至今年3月的每股3.14美元,此后随着大势恢复逐渐反弹。
9月17日,刘易斯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刚刚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当时,62岁的刘易斯两鬓斑白,难掩疲惫。
在中国和美国,刘易斯都是新闻人物,且均与收购有关。在中国的焦点话题是令其满载而归的建行(610939.SH/00939.HK)项目,在美国则是充满争议的美林收购案。
对于这两宗交易,刘易斯均未刻意回避。谈及与建行的战略合作,刘易斯称意在长久,尚无在下一解禁期后减持建行股份的计划。
2008年9月总金额达500亿美元的美林收购案,功过尚未定论,却已成刘易斯40年美国银行生涯的结局篇。今年初,因受美林2008年四季度158亿美元巨亏拖累,美国银行2008年四季度出现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达17.9亿美元。此后,却曝出美林突击发放36亿美元奖金的丑闻,市场哗然。美国国会、地区法官、股东以及媒体的询问与质疑此起彼伏,刘易斯本人甚至面临被起诉的可能。
语调低沉、带着浓重的美国南方口音的刘易斯,坦言美林并购案中“戏剧迭出”,但在被问及如能重来一次,会否做出不同的交易安排时,刘易斯表示自己“不会回头看”,因为“于事无补”。
在今年4月的股东大会上,刘易斯已被免去董事会主席一职。对此,一直以作风强悍著称的刘易斯轻描淡写地回答《财经》记者:40年的美国银行生涯中,只有一个岗位是他真正在乎的,“那就是首席执行官”。孰料13天后,刘易斯就不得不与这个“真正在乎”的位置道别了。
刘易斯辞任CEO次日,美国银行股价下跌4%,收盘在每股16.21美元。10月2日,美国银行再度以每股15.75美元低开,其后有所反弹,收盘在16.34美元。10月6日,美国银行收于每股17美元。
建行的晚餐
此次中国之行,刘易斯告诉《财经》记者,会与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共进晚餐。
四年前,美国银行原本在和中国银行就入股问题进行谈判。在建行和花旗的谈判破裂后,美国银行转而代之。2005年6月,美国银行与建设银行达成协议,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建行约9%的股份,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计划内部代号为“足金项目”。
当年10月,建行在香港上市,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海外上市的金融企业。此后,美国银行履行了期权,增持建行股份。今年5月,美国银行一次性减持5%建行H股,获利73亿美元。目前,美国银行持有建行的10.95%股份,均为H股。美国银行增持的股份解禁日期为2010年8月29日。
金融危机改写了世界金融格局,中国几大银行上市前引入的战略合作伙伴纷纷退出,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已经全部退出了中国银行。外界也相当关注建行和美银的合作关系还能维持多久。
刘易斯称,美国银行与建行非常活跃的战略合作关系是长期的,“没有变,也不会变”。他解释,双方的合作包括两家银行在金融租赁业务方面成立的合资公司等,美国银行定期派专家来建行讲课做顾问,建行也定期派人去美国银行学习。他提到,建行对风控、分行管理、市场分区等经验尤其有兴趣。
无论如何,美国银行大举抛售建行股票,令外界对其中国战略产生了疑问。早在2007年4月,美国银行北京分行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开展人民币业务。今年以来,更有传闻美国银行有意在中国申请设立法人银行。
对于法人银行的申请,刘易斯予以确认,但表示这不会影响到与建行的合作关系。他解释称,双方当时的合作协议要求美国银行在中国完全不涉足个人零售银行业务。而美国银行也履行了相关约定,关闭了其在上海的零售网点,并将其在港澳地区的主要业务机构美银亚洲转让给了建行。但美国银行有自由服务企业客户的权利,“这方面我们有非常清楚的界限。”刘易斯称。
专访中,刘易斯称,美国银行目前持有的建行股权本身含有的巨大市值,没有进一步减持的打算。但是,在刘易斯辞任后,这一“口头承诺”已然蒙上了阴影。
美林“并购门”
1969年加入美国银行、从基层员工做起的刘易斯,自2001年任CEO以来,已发动了价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并购案。美国银行也从一家地区性银行扩张到如今全美按总资产排名第一的大银行。然而,2008年并购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及并购美林的决定,却让原本在内部有高度威信的刘易斯备受股东质疑。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宣布收购危在旦夕的美林。2009年1月,两家银行完成合并。2008年亏损额高达276亿美元的美林,随即成为美国银行的大麻烦。自今年1月以来,围绕并购的调查、听证、诉讼,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国会,纷至沓来。有报道称,购并美林交易谈判前后用了不到48小时,美国银行根本没有做足够的尽职调查。作风低调务实的并购老手刘易斯,为何如此匆忙拍板数百亿美金的并购交易,颇为令人费解。
对此,刘易斯在美国国会听证时,称有联邦官员向他施压,要求他保持沉默,继续收购美林,以免走漏消息,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同在国会听证会上,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承认其曾向刘易斯表示,如果不尽早完成美林交易,包括刘易斯在内的美国银行高管可能职位不保。
在采访中,一位美国银行总部高管亦称,“这个金融体系需要这笔交易”。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刘易斯称,在决定一个涉及两大金融机构金额巨大的购并交易决策时,同时处理“交错复杂”的股东、公众、雇员、政府利益关系,需要迅速作出决策,对各方都有交待,平衡利益时绝不能机械地看待问题。
不过,“美林并购门”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想像。今年9月15日,纽约地区法官Jed Rakoff出乎意料地否决了美国证监会(SEC)与美国银行就奖金披露事件达成的价值3300万美元的和解协议,要求SEC继续就此事追究美国银行的责任,并指要调查美国银行高管在事件中的个人责任,包括刘易斯在内的高管将面临被以民事欺诈罪名起诉的可能。
9月17日,纽约州总检察长安德鲁·科莫向五名美国银行前任或现任董事签发传票,以调查他们对美国银行与美林闪电合并内幕的知情程度。同时,华盛顿国会众议院监管与政府改革委员会在三次听证后,仍在调查这一并购案。
比起并购案的内在曲折,在采访中,刘易斯更愿意反复强调购并美林的全球战略意义,坚称并购美林为美国银行带来了更为全球性和多元化的战略发展价值。
9月30日,刘易斯在给员工的辞职信中,再次提到了“购并美林虽然艰辛,但这一坚持已经有了回报”。
今年上半年,美林业务部门18亿美元净收入占美国银行全行净收入的28%。美国银行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比重,也由2008年的29%升至47%。
何时告别“艰难时世”
9月22日,美银宣布同意支付4.25亿美元给联邦政府,作为后者对美林资产损失提供隐性担保的费用。
此前,双方曾就这笔费用争议不决。政府认为其作出的担保承诺,对于美国银行最终实现购并美林交易,以及其后几个月的股价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担保承诺是政府在1月作出的,从未签署正式协议。刘易斯一直坚称美国银行无需此笔政府担保、拒付保费。此次他最终选择了妥协,耐人寻味。
不过,美国银行与政府的纠葛还远未了结。金融危机以来,在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下称TARP)下,美国银行先后共获得了450亿美元的纾困资金,这些投资都是以优先股的形式注入。目前仍受TARP援助的金融机构包括富国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等八家银行。
美国政府在注资后,对银行员工薪资、股票回购及股息等设置诸种限制,这使得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等都希望早日退出TARP。但一般预计,美国政府要到年底才会批准下一批退出TARP的银行。
虽然尚未获得监管层最后批准,但美国银行已决意要和政府撇清关系,开始着手准备分期归还政府援助资金。目前,美国银行已经宣布将停止参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对于银行债务提供担保的“临时流动性保证计划”(TLGP)。
对于经济复苏与美国银行经营状况,刘易斯表现乐观,强调美国银行目前资金充足,“从债务到期看,我们的资金情况可以支持32个月,流动性非常好,已经做好了归还TARP资金的准备。”
近日,美国银行一行高管造访北京,协助组织了拉美融资论坛。对此,刘易斯称,目前整合基本完成,美国银行经营已经走上正轨,“是时候出来见客户了”。
当问及8月美国银行的信用卡坏账核销率为何高居美国各大银行之首时,刘易斯亦语出积极。他表示,根据历史规律判断,目前的信用卡坏账核销规模可能已经达到顶峰,因为今年2月该行信用卡延期付款率(delinquency rate)已达到峰值,而通常信用卡延迟付款在六个月后被视做坏账核销。
尽管如此,刘易斯承认,美国银行业还有两三个季度的“艰难时世”要面对,失业率如继续高企,将为消费坏账损失拨备带来持续的压力。不过,“一旦失业率下降,美国消费者有可能变得‘健忘’,重回此前的消费模式。”刘易斯说。
但蹊跷的是,如此“乐观”的刘易斯在返回美国不久即提出辞职。目前外界尚未能确定他此时辞任的真正原因。刘易斯自称该决定纯属个人,“没有外力参与”。董事会则称,将保证在刘易斯2009年12月31日正式离任前选择好继任人选。
一时间,关于美国银行的前途命运、刘易斯功过是非的讨论充斥美国各大媒体。《华尔街日报》引述刘易斯妻子的描述,提出辞任当晚9点回到家的刘易斯,“默默无言,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