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普通劳动者创新素质的培养成为当今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在教育理念、办学形式、教学内容、考试评价、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如何改革我国高校的继续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便显得十分重要了。文章重点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战略;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引言
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为“文革”后的学历补偿、为培养各方面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情发生巨大变化,教育环境及人才需求方面也呈现出新特点。高校继续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已发生巨大变迁,正处于发展的新十字路口,一方面重点高校的继续教育正步入弃学历教育转非学历教育的进程。另一方面,一般高校的继续教育徘徊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即进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更没有重点高校“学转非”的资源和能力;退缺乏国家政策保障。基于此,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只有回到问题的原点,认真分析继续教育的属性,科学地辨识面临的生存环境,实事求是地探索未来生存发展之路,做出冷静科学的判断和发展规划,以便在国家发展的宏观大局中,真正找到适合自己身份和特点的生存发展之路,为继续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属性与本质要求
1.1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属性
对于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属性,应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第一,高校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组织,此为属概念(上位概念),以高校为主体成立的教育机构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即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第二,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校内平行存在的普通高等教育及其研究生教育同属于非基础教育,此为种概念(下位概念),是基于基础教育并与其存在很大区别的教育,这是该类教育的特殊属性,即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和个性化教育活动直接培养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第三,高校继续教育不同于高校内共存的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两种教育基本上是以全日制在校生为对象的纯入职前的内向型教育。而继续教育则是以在岗或转岗的学校外(已经结束全日制在校教育)的教育消费者为对象、以使岗位升迁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外向对接型教育。它与同处高校内部的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对称平行关系,同属高等教育,是非基础教育领域中直接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服务的教育,这是该类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利用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在岗、转岗人员职位升迁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服务。
1.2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本质要求
第一,高校继续教育是教育组织,这是该类教育的一般属性,要求必须规规矩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规范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办好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所有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与其本身的一般属性相悖;第二,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非基础教育,是该类教育的特殊属性,它与基础教育质的差异性就在于面向的服务主体不同。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国民,旨在将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所以以共性知识传播为己任,没有专业化、职业化等差异化的要求。而作为非基础教育的高校继续教育,其服务主体面向专业化职业岗位群体,旨在将社会人转化为职业人和更加幸福的社会人。因此,以差异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播为己任,必须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分类,以所在高校专业领域的优势专业为资源,面向一定的专业(职业)领域,差异化地为相应专业和职业的人力资源升迁提供专门服务,该类教育在理念上明晰自己的服务领域和对象,绝不能笼统囊括一切;在战略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明晰自己的市场主体,绝不是不分专业的求热求新;在战术上,整合可利用资源差异化组合教育教学手段,为目标主体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绝不能盲目跟风;第三,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非基础教育是外向型的、直接与相应专业领域人力资源市场对接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教育,这是该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质的差异性。二者虽然都是高等教育,但是后者的服务对象是通过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进入大学的在校生;虽然有专业划分,但是服务对象是入职前的准人力资源。高校的服务对象来源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要学生招进来,就要对其进行培养,是一种内向型远对接的教育。
2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一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历补偿和国家急需人才培养方面贡献突出,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是当前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已滞后于社会发展,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高校继续教育的生存发展面临许多难题和困惑,详细如下:
第一,作为教育组织,高校继续教育基本上能够规范办学,较好地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能,但是规范程度与高校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学历继续教育虽然有全国成人高考這一门槛,但是规范程度与普通高考相差很大,入学关不如普通高考严格。在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规范程度更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非学历继续教育受到国家行政部门严格管制,规范程度远高于社会培训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规范程度尚未受到普遍重视,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近年来个别重点高校的高层次培训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往往侧重于经济效益,偏离办学轨道。地方普通高校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与其有关政策直接相关,而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不重视这一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因而基本上处于边缘化状态;
第二,作为非基础教育,高校继续教育基本上能够在应有的专业领域做应为之事,在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个别高校未能进行科学准确的专业领域定位,而是盲目跟风追热,不能扬长避短,致使自身的专业优势丧失,多数高校继续教育都普遍设置某些专业就是很好的佐证。如此不但真正的专业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且人为降低了教育产品质量,忽略和贻误了很多专业领域的潜在需求; 第三,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明显区别的高校继续教育,总体上能够按照继续教育的客观规律要求办学,在满足继续教育消费者需求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来说没有履行差异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应有职能。各高校的继续教育教学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复制和简化,抑或是降级处理,未能真正实现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因此,在完成学历补偿教育之后,高校继续教育基本上停留在一个较低级的水平,没有大的改革和发展。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部原因,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出台相应改革措施,制定相关政策,致使许多高校无所适从;二是内部原因,高校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分析自身的教育属性,不能审局度势,厘清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长期下去,这种状况不利于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
3.1真正认识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迎来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浪潮,在西方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得到企业、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继续教育被看成是重要的生产性投资。在法国,继续教育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占有较高比重,差不多占到四分之一。在英国,政府每年都提供专门的经费,让适龄的公民接受继续教育,一些学校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只要实施继续教育课程就可以享受政府的拨款支持。在美国,继续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政府承担公立大学继续教育经费的70%,政府承担私立大学继续教育经费的13%。当前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高校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继续教育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各部门要认识到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继续教育中,政府应该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各种政策方针和资助方式鼓励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政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继续教育立法工作,健全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是高校继续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国外发达国家大多有完善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通过继续教育立法让全社会重视继续教育,为继续教育实施提供法律保障。而我国的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比较薄弱,与现实继续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要想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更好地发展,使其具有正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政府要加强继续教育立法工作。通过法律对继续教育各方面进行规定,包括编制、办学规模、经费等,保证对继续教育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高校继续教育要受到法律保护;二是增加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保障继续教育经费,增加继续教育经费。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向它们学习,借鉴它们的先进经验。在继续教育中引入社会力量,鼓励企业、团体等向继续教育投入资金,开辟多元化继续教育筹资渠道。另外,在我国继续教育市场也可以引进外国机构和资金,实现继续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
3.2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高校继续教育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改变办学形式,扩大继续教育的外延。其实继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它能够把学校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它是学校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当前高校继续教育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企业和用人单位对继续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和用人单位对继续教育最有发言权。近几十年,在国际上形成一种继续教育的潮流,即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例如美国兴办继续教育的主力是众多的高技术公司,这些企业已经形成生产、科研和继续教育的结构模式。另外,一些行业协会、社会机构、社会团体也积极参与继续教育,这使美国的继续教育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保证继续教育的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加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和用人单位不仅需要研究和设计研发人才,还需要掌握多种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新产业不断产生,新岗位不断出现,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具有多样化,不但技术培训要多样化,而且学历要求要多规格。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海外开拓市场,在各方面增加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的时候,需要涉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要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法、熟悉国际贸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过去那种关起门来办学的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必须转变观念。高校继续教育要以市场为中心,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教育产品,办学形式要顺应时代潮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机构要按照产业化规律运作。高校继续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要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面向企业开展继续教育。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要求,及时调整继续教育的内容。高校继续教育只有与政府、行业加强沟通与联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3.3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往往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及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很有针对性,既包括职业技能培训,也包括家庭与个人生活问题的解决,还包括基础教育补习等,同时制定的教学内容也体现出务实性,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开设补偿课程等,这种多样、务实的教学内容,使继续教育更接近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继续教育。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要响应创新型国家战略,必须进行改革,其中改革的重点就是教学内容。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所以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要求,包括素质、能力等。思想道德素质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二是创新教学模式。高校继续教育不应向应试教育看齐,而应向素质教育看齐。知识传授不应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点,而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才是重点,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应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三是创新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课程要包含当代的新成果和新趋势,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智能和知识。
3.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
如何判断高校继续教育的成效,这就需要针对高校继续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就是要评估高校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保证继续教育可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对继续教育课程的考核,具有科学、合理、严格的考核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且建立学分转换制,使继续教育与其他形式教育实现衔接成为可能,不同教育之间可以相互认可,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在我国,针对高校继续教育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形成学分转换制。对于继续教育的考核,以继续教育考试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好继续教育考试工作,增强其科学性和严格性,为将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学分转换制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严格考试的管理工作。对命题、监考、阅卷等过程要进行严格规定,同时继续教育的考试内容应该侧重实践操作的考查,减少机械记忆的考查,还要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下,高校的继续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办学形式、教学内容、考试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重新审视、重新规划,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长喜,陈茂春.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4-7.
[2]张弘弢.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09):13-15.
[3]甄月桥,沈婷.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6,36(09):23-26.
[4]常杉杉.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18-21.
[5]毛海英,谢琴,郑玉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设计与路径探求[J].中国成人教育,2014(08):5-9.
[6]梁艳萍,高建军,冯安伟,黄大乾.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05-108.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战略;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引言
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为“文革”后的学历补偿、为培养各方面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情发生巨大变化,教育环境及人才需求方面也呈现出新特点。高校继续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已发生巨大变迁,正处于发展的新十字路口,一方面重点高校的继续教育正步入弃学历教育转非学历教育的进程。另一方面,一般高校的继续教育徘徊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即进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更没有重点高校“学转非”的资源和能力;退缺乏国家政策保障。基于此,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只有回到问题的原点,认真分析继续教育的属性,科学地辨识面临的生存环境,实事求是地探索未来生存发展之路,做出冷静科学的判断和发展规划,以便在国家发展的宏观大局中,真正找到适合自己身份和特点的生存发展之路,为继续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属性与本质要求
1.1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属性
对于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属性,应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第一,高校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组织,此为属概念(上位概念),以高校为主体成立的教育机构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即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第二,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校内平行存在的普通高等教育及其研究生教育同属于非基础教育,此为种概念(下位概念),是基于基础教育并与其存在很大区别的教育,这是该类教育的特殊属性,即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和个性化教育活动直接培养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第三,高校继续教育不同于高校内共存的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两种教育基本上是以全日制在校生为对象的纯入职前的内向型教育。而继续教育则是以在岗或转岗的学校外(已经结束全日制在校教育)的教育消费者为对象、以使岗位升迁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外向对接型教育。它与同处高校内部的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对称平行关系,同属高等教育,是非基础教育领域中直接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服务的教育,这是该类教育的本质属性,即利用普通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在岗、转岗人员职位升迁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服务。
1.2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本质要求
第一,高校继续教育是教育组织,这是该类教育的一般属性,要求必须规规矩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规范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办好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所有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与其本身的一般属性相悖;第二,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非基础教育,是该类教育的特殊属性,它与基础教育质的差异性就在于面向的服务主体不同。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国民,旨在将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所以以共性知识传播为己任,没有专业化、职业化等差异化的要求。而作为非基础教育的高校继续教育,其服务主体面向专业化职业岗位群体,旨在将社会人转化为职业人和更加幸福的社会人。因此,以差异化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播为己任,必须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分类,以所在高校专业领域的优势专业为资源,面向一定的专业(职业)领域,差异化地为相应专业和职业的人力资源升迁提供专门服务,该类教育在理念上明晰自己的服务领域和对象,绝不能笼统囊括一切;在战略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明晰自己的市场主体,绝不是不分专业的求热求新;在战术上,整合可利用资源差异化组合教育教学手段,为目标主体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绝不能盲目跟风;第三,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非基础教育是外向型的、直接与相应专业领域人力资源市场对接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教育,这是该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校继续教育与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质的差异性。二者虽然都是高等教育,但是后者的服务对象是通过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进入大学的在校生;虽然有专业划分,但是服务对象是入职前的准人力资源。高校的服务对象来源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要学生招进来,就要对其进行培养,是一种内向型远对接的教育。
2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一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历补偿和国家急需人才培养方面贡献突出,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是当前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已滞后于社会发展,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高校继续教育的生存发展面临许多难题和困惑,详细如下:
第一,作为教育组织,高校继续教育基本上能够规范办学,较好地履行自身的基本职能,但是规范程度与高校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学历继续教育虽然有全国成人高考這一门槛,但是规范程度与普通高考相差很大,入学关不如普通高考严格。在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规范程度更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非学历继续教育受到国家行政部门严格管制,规范程度远高于社会培训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规范程度尚未受到普遍重视,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近年来个别重点高校的高层次培训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往往侧重于经济效益,偏离办学轨道。地方普通高校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与其有关政策直接相关,而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不重视这一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因而基本上处于边缘化状态;
第二,作为非基础教育,高校继续教育基本上能够在应有的专业领域做应为之事,在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个别高校未能进行科学准确的专业领域定位,而是盲目跟风追热,不能扬长避短,致使自身的专业优势丧失,多数高校继续教育都普遍设置某些专业就是很好的佐证。如此不但真正的专业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且人为降低了教育产品质量,忽略和贻误了很多专业领域的潜在需求; 第三,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明显区别的高校继续教育,总体上能够按照继续教育的客观规律要求办学,在满足继续教育消费者需求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来说没有履行差异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应有职能。各高校的继续教育教学基本上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复制和简化,抑或是降级处理,未能真正实现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因此,在完成学历补偿教育之后,高校继续教育基本上停留在一个较低级的水平,没有大的改革和发展。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部原因,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出台相应改革措施,制定相关政策,致使许多高校无所适从;二是内部原因,高校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分析自身的教育属性,不能审局度势,厘清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长期下去,这种状况不利于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
3.1真正认识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迎来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浪潮,在西方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得到企业、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继续教育被看成是重要的生产性投资。在法国,继续教育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占有较高比重,差不多占到四分之一。在英国,政府每年都提供专门的经费,让适龄的公民接受继续教育,一些学校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只要实施继续教育课程就可以享受政府的拨款支持。在美国,继续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政府承担公立大学继续教育经费的70%,政府承担私立大学继续教育经费的13%。当前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高校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继续教育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各部门要认识到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继续教育中,政府应该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各种政策方针和资助方式鼓励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政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继续教育立法工作,健全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是高校继续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国外发达国家大多有完善的继续教育法律体系,通过继续教育立法让全社会重视继续教育,为继续教育实施提供法律保障。而我国的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比较薄弱,与现实继续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要想实现高校继续教育更好地发展,使其具有正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政府要加强继续教育立法工作。通过法律对继续教育各方面进行规定,包括编制、办学规模、经费等,保证对继续教育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高校继续教育要受到法律保护;二是增加对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保障继续教育经费,增加继续教育经费。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向它们学习,借鉴它们的先进经验。在继续教育中引入社会力量,鼓励企业、团体等向继续教育投入资金,开辟多元化继续教育筹资渠道。另外,在我国继续教育市场也可以引进外国机构和资金,实现继续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
3.2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高校继续教育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改变办学形式,扩大继续教育的外延。其实继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它能够把学校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它是学校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当前高校继续教育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企业和用人单位对继续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和用人单位对继续教育最有发言权。近几十年,在国际上形成一种继续教育的潮流,即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例如美国兴办继续教育的主力是众多的高技术公司,这些企业已经形成生产、科研和继续教育的结构模式。另外,一些行业协会、社会机构、社会团体也积极参与继续教育,这使美国的继续教育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保证继续教育的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加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对高校继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和用人单位不仅需要研究和设计研发人才,还需要掌握多种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新产业不断产生,新岗位不断出现,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具有多样化,不但技术培训要多样化,而且学历要求要多规格。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海外开拓市场,在各方面增加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这些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的时候,需要涉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要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法、熟悉国际贸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过去那种关起门来办学的观念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必须转变观念。高校继续教育要以市场为中心,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教育产品,办学形式要顺应时代潮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机构要按照产业化规律运作。高校继续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要面向社会开展继续教育,面向企业开展继续教育。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要求,及时调整继续教育的内容。高校继续教育只有与政府、行业加强沟通与联系,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3.3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往往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及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很有针对性,既包括职业技能培训,也包括家庭与个人生活问题的解决,还包括基础教育补习等,同时制定的教学内容也体现出务实性,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内容,具体包括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开设补偿课程等,这种多样、务实的教学内容,使继续教育更接近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继续教育。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要响应创新型国家战略,必须进行改革,其中改革的重点就是教学内容。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所以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依据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要求,包括素质、能力等。思想道德素质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二是创新教学模式。高校继续教育不应向应试教育看齐,而应向素质教育看齐。知识传授不应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点,而智力开发和素质培养才是重点,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应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三是创新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课程要包含当代的新成果和新趋势,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智能和知识。
3.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
如何判断高校继续教育的成效,这就需要针对高校继续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就是要评估高校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保证继续教育可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对继续教育课程的考核,具有科学、合理、严格的考核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且建立学分转换制,使继续教育与其他形式教育实现衔接成为可能,不同教育之间可以相互认可,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目前在我国,针对高校继续教育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形成学分转换制。对于继续教育的考核,以继续教育考试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好继续教育考试工作,增强其科学性和严格性,为将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学分转换制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严格考试的管理工作。对命题、监考、阅卷等过程要进行严格规定,同时继续教育的考试内容应该侧重实践操作的考查,减少机械记忆的考查,还要积极推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下,高校的继续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办学形式、教学内容、考试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重新审视、重新规划,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长喜,陈茂春.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02):4-7.
[2]张弘弢.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09):13-15.
[3]甄月桥,沈婷.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6,36(09):23-26.
[4]常杉杉.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18-21.
[5]毛海英,谢琴,郑玉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设计与路径探求[J].中国成人教育,2014(08):5-9.
[6]梁艳萍,高建军,冯安伟,黄大乾.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