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它的标准至少有三条:教学的效率高,学生的兴趣浓,学生的成绩好。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人们在目标明确单一、预设准确精当、生成精彩有效上下了很多功夫。但这都是从正面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认为这还不够,还应从反面入手,寻找问题的答案。于是,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避免不利“侧翼效应”,提高“有效教学”水平。
何为“侧翼效应”呢?所谓“侧翼效应”,指的是超出一事物预计效果以外的效应。既然是超出预计效果,往往就会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认为,干扰语文教学的就是那种不利的“侧翼效应”。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效应,往往表现在主要教学目标之外旁生枝节,造成对学生的误导,以致影响语文有效教学,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利“侧翼效应”在语文教学中频频出现呢?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其一,不加节制的联系;其二,随意浅薄的评论;其三,无关宏旨的纠缠。下面具体阐述这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不加节制的联系。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以单篇课文为主要形式的,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像别的学科那样明确单一。也正因为这样,加之教师不注意把握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往往会出现不加节制的联系。
例如,教授《孔乙己》,有的教师由本文联系到科举制度,进而联系到八股文,由八股文想到蒲松龄的人生,又由蒲松龄的人生想到吴敬梓,由吴敬梓想到他的《儒林外史》,最后落到《范进中举》。这些知识有没有用?有。但对于理解小说主题“人世间的凉薄”(孔庆东观点)又有什么用呢?虽然是旁征博引充实了教学内容,但却冲淡了教学的主要目标,真是得不偿失。
其二,随意浅薄的评论。语文教学自然少不了评论这一步骤,因为阅读每一篇文章,都要经历“认读——分析——评论”这三个阶段。但评论应切中肯綮,语语中的;而不应该是信口开河,随意评论。如果不注意评论的准确性、深刻性、严肃性,而是流于油滑,那么就有违评论的初衷,影响语文有效教学。
例如,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有的教师评论道:鲁迅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他对学生辈的女性,尤其关爱,对她们的不幸尤其感到不平和愤怒,流露出更多的同情,对刘和珍如此,对萧红不也是一样吗?真是多情的斗士。这种评论,冲淡了原文的“悲愤”的感情基调,歪曲了对鲁迅和对文章的理解,会将学生引到邪路上去,怎能不降低教学效率呢?
其三,无关宏旨的纠缠。语文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分歧。此时,如何对待分歧是能否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出现的分歧可以有两类:一类是和教学目标息息相关、有关全局的分歧;一类是无关宏旨、无足轻重的分歧。前者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够活化学生思维的效果。对此,一定要讨论、探究。后者不宜展开讨论,留待下课讨论或课堂一锤定音即可。然而,有时处理不当,往往会于此处陷入无益的纠缠。
例如,有的教师讲授《我的空中楼阁》,学生对作者的性别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是女作家,“薇”乃女性之名;有的提出反对意见,军阀孙传芳为男性,而名中有“芳”。一直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实际上,完全可以一锤定音:女性(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作者简介)。或者,课下与学生讨论命名的艺术。这样,不在无关宏旨的分歧上纠缠,才能使有效教学得以实现。
不利“侧翼效应”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但主要的是这三种。我们必须杜绝这些“侧翼效应”的出现,从而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
第一中学)
何为“侧翼效应”呢?所谓“侧翼效应”,指的是超出一事物预计效果以外的效应。既然是超出预计效果,往往就会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认为,干扰语文教学的就是那种不利的“侧翼效应”。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效应,往往表现在主要教学目标之外旁生枝节,造成对学生的误导,以致影响语文有效教学,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利“侧翼效应”在语文教学中频频出现呢?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其一,不加节制的联系;其二,随意浅薄的评论;其三,无关宏旨的纠缠。下面具体阐述这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不加节制的联系。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以单篇课文为主要形式的,这就决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像别的学科那样明确单一。也正因为这样,加之教师不注意把握主要目标进行教学,往往会出现不加节制的联系。
例如,教授《孔乙己》,有的教师由本文联系到科举制度,进而联系到八股文,由八股文想到蒲松龄的人生,又由蒲松龄的人生想到吴敬梓,由吴敬梓想到他的《儒林外史》,最后落到《范进中举》。这些知识有没有用?有。但对于理解小说主题“人世间的凉薄”(孔庆东观点)又有什么用呢?虽然是旁征博引充实了教学内容,但却冲淡了教学的主要目标,真是得不偿失。
其二,随意浅薄的评论。语文教学自然少不了评论这一步骤,因为阅读每一篇文章,都要经历“认读——分析——评论”这三个阶段。但评论应切中肯綮,语语中的;而不应该是信口开河,随意评论。如果不注意评论的准确性、深刻性、严肃性,而是流于油滑,那么就有违评论的初衷,影响语文有效教学。
例如,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有的教师评论道:鲁迅真是无情未必真豪杰,他对学生辈的女性,尤其关爱,对她们的不幸尤其感到不平和愤怒,流露出更多的同情,对刘和珍如此,对萧红不也是一样吗?真是多情的斗士。这种评论,冲淡了原文的“悲愤”的感情基调,歪曲了对鲁迅和对文章的理解,会将学生引到邪路上去,怎能不降低教学效率呢?
其三,无关宏旨的纠缠。语文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分歧。此时,如何对待分歧是能否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出现的分歧可以有两类:一类是和教学目标息息相关、有关全局的分歧;一类是无关宏旨、无足轻重的分歧。前者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够活化学生思维的效果。对此,一定要讨论、探究。后者不宜展开讨论,留待下课讨论或课堂一锤定音即可。然而,有时处理不当,往往会于此处陷入无益的纠缠。
例如,有的教师讲授《我的空中楼阁》,学生对作者的性别产生了分歧。有的认为是女作家,“薇”乃女性之名;有的提出反对意见,军阀孙传芳为男性,而名中有“芳”。一直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实际上,完全可以一锤定音:女性(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作者简介)。或者,课下与学生讨论命名的艺术。这样,不在无关宏旨的分歧上纠缠,才能使有效教学得以实现。
不利“侧翼效应”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但主要的是这三种。我们必须杜绝这些“侧翼效应”的出现,从而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呼兰区
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