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國旅行都能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找到叉燒飯。因為解放前有廣東華僑把家鄉的叉燒飯帶出了國。在那個信息未發達的時代,他們是怎樣與家人聯繫、得到安慰呢?答案就是僑批。
僑批於2013年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僑批連繫鄉下和海外,是過去海外華人的生活及移民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從梅州僑批收藏家和梅州市客僑博物館館長魏金華介紹僑批申遺的經過,我們發現「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僑批」,僑批連繫了中國、東南亞以至全球華人的生活。
「一般做僑批的人都走三十幾歲,年輕力壯。要走來走去,身體要好。有膽量,有文化……」
這描述正符合潮汕僑批研究員陳勝生筆下的父親陳植芳,在戰時他曾冒險在中越邊境開闢東興匯路。如今東興籌備興建博物館,也邀請陳勝生提供意見,陳勝生先生建議將僑批文化保存在昔日的交通要塞。
無法取代的僑批
僑批就是移居海外的華僑的家書和匯款。陳勝生從事僑批業,他從小便有如郵差一樣在村裡派發僑批,為村民解讀海外華僑的信息,亦幫助他們寫信予海外華僑,跟進鄉村的情況和鄉民的需要。對華僑家庭來說,無論是在村落裡,或是身處海外,僑批的重要性是無法取代的。
入貨兼帶信
抗戰前,陳植芳的姐夫一家在越南開設魚網店,陳植芳為了生計出洋到越南幫他們打工,後來到柬埔寨買賣漁網和鹹魚,同時認識了很多潮汕人。他們十分關心祖國的情況,但一直苦無消息,陳父將他所知道的一一告知位於柬埔寨的潮汕人。
「阿叔,你有沒有辦法幫我們帶信?」
那個年代並沒有收音機和電話,華僑大多不曉得家鄉的消息。突然出現了一個來自家鄉的同胞,大家見面都會非常高興。而海外移民想念家鄉和親人,由於大家都認識各人的家庭成員,便互相幫忙打聽,例如「姑丈怎樣了?」、「老媽子好嗎?」
因為陳植芳的漁網生意需從汕頭入貨,可順道幫忙帶信件,便答應了為他們帶信返祖國的請求。之後陳植芳每次回鄉都有幾百封信,把隨身的小袋子裝得滿滿。在兩、三個月後,鄉里既收到信、又收到匯款,大家都特別高興與心安。
抗戰結束後,僑批局在汕頭復辦。陳勝生當時還是個繫紅領巾上學的孩子,應父親的囑咐,義務幫忙送僑批,因此對僑批的事情特別熟悉。陳勝生提到,僑批最重要的收信人資料不是姓名,而是所住的村名,「寫在邊棵大榕樹下邊個既姨媽就得」,可見他對村裡的人脈關係瞭如指掌。當時他會幫忙將僑批送到每戶人家,久而久之與各家各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又為他們閱讀信件。「你身體怎樣?家裡的人情況如何?」、「年底的利是錢有多少、主要分給哪幾個親戚?」又會幫忙寫信予海外移民,吩咐他們要寄多點錢回家鄉,用以祭祀、修繕祖墓和祠堂等建設。
誠信是僑批的核心
民辦的僑批生意就這樣開始,可說是一門富有人情味的金融服務業。改革開放以後,所有的僑批局歸中國銀行管理,但僑批故事並未劃上句號。2004年汕頭僑批文物館成立,希望透過重現從前僑批館的運作,反映當時的潮汕文化「誠信」的核心。誠信是僑批「立業之本」,不但包括個人對家庭經濟和情感的支持、華僑家鄉建設的責任心、也反映了華僑僑批局的信任。時至今日,西堤公園原為主要的僑批出洋碼頭,建立了標誌性建築「僑批紀念地」。陳勝生更一手籌劃《僑批文化》,記錄了他對僑批研究的經驗。
喜歡聽歷史故事的朋友,遊覽完千年松口古鎮等梅州歷史文化景點,不如約上魏金華老師,邊暍雞湯邊解讀僑批。喝完後會發現,不但嚐到走地雞湯的惹味,還聽到好幾代客家人「下南洋」的故事。
僑批於2013年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僑批連繫鄉下和海外,是過去海外華人的生活及移民社會的重要切入點。從梅州僑批收藏家和梅州市客僑博物館館長魏金華介紹僑批申遺的經過,我們發現「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僑批」,僑批連繫了中國、東南亞以至全球華人的生活。
「一般做僑批的人都走三十幾歲,年輕力壯。要走來走去,身體要好。有膽量,有文化……」
這描述正符合潮汕僑批研究員陳勝生筆下的父親陳植芳,在戰時他曾冒險在中越邊境開闢東興匯路。如今東興籌備興建博物館,也邀請陳勝生提供意見,陳勝生先生建議將僑批文化保存在昔日的交通要塞。
無法取代的僑批
僑批就是移居海外的華僑的家書和匯款。陳勝生從事僑批業,他從小便有如郵差一樣在村裡派發僑批,為村民解讀海外華僑的信息,亦幫助他們寫信予海外華僑,跟進鄉村的情況和鄉民的需要。對華僑家庭來說,無論是在村落裡,或是身處海外,僑批的重要性是無法取代的。
入貨兼帶信
抗戰前,陳植芳的姐夫一家在越南開設魚網店,陳植芳為了生計出洋到越南幫他們打工,後來到柬埔寨買賣漁網和鹹魚,同時認識了很多潮汕人。他們十分關心祖國的情況,但一直苦無消息,陳父將他所知道的一一告知位於柬埔寨的潮汕人。
「阿叔,你有沒有辦法幫我們帶信?」
那個年代並沒有收音機和電話,華僑大多不曉得家鄉的消息。突然出現了一個來自家鄉的同胞,大家見面都會非常高興。而海外移民想念家鄉和親人,由於大家都認識各人的家庭成員,便互相幫忙打聽,例如「姑丈怎樣了?」、「老媽子好嗎?」
因為陳植芳的漁網生意需從汕頭入貨,可順道幫忙帶信件,便答應了為他們帶信返祖國的請求。之後陳植芳每次回鄉都有幾百封信,把隨身的小袋子裝得滿滿。在兩、三個月後,鄉里既收到信、又收到匯款,大家都特別高興與心安。
抗戰結束後,僑批局在汕頭復辦。陳勝生當時還是個繫紅領巾上學的孩子,應父親的囑咐,義務幫忙送僑批,因此對僑批的事情特別熟悉。陳勝生提到,僑批最重要的收信人資料不是姓名,而是所住的村名,「寫在邊棵大榕樹下邊個既姨媽就得」,可見他對村裡的人脈關係瞭如指掌。當時他會幫忙將僑批送到每戶人家,久而久之與各家各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又為他們閱讀信件。「你身體怎樣?家裡的人情況如何?」、「年底的利是錢有多少、主要分給哪幾個親戚?」又會幫忙寫信予海外移民,吩咐他們要寄多點錢回家鄉,用以祭祀、修繕祖墓和祠堂等建設。
誠信是僑批的核心
民辦的僑批生意就這樣開始,可說是一門富有人情味的金融服務業。改革開放以後,所有的僑批局歸中國銀行管理,但僑批故事並未劃上句號。2004年汕頭僑批文物館成立,希望透過重現從前僑批館的運作,反映當時的潮汕文化「誠信」的核心。誠信是僑批「立業之本」,不但包括個人對家庭經濟和情感的支持、華僑家鄉建設的責任心、也反映了華僑僑批局的信任。時至今日,西堤公園原為主要的僑批出洋碼頭,建立了標誌性建築「僑批紀念地」。陳勝生更一手籌劃《僑批文化》,記錄了他對僑批研究的經驗。
喜歡聽歷史故事的朋友,遊覽完千年松口古鎮等梅州歷史文化景點,不如約上魏金華老師,邊暍雞湯邊解讀僑批。喝完後會發現,不但嚐到走地雞湯的惹味,還聽到好幾代客家人「下南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