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实现游戏创新教学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开始认识世界的地方。在幼儿教育中,结合幼儿的年龄、思维认知以及爱玩的天性,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促使幼儿在学习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游戏化教学能顺应幼儿的天性,有利于幼儿教育的改革,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教学;运用;
  引言
  注重实现游戏教学,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获得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乐观、开放的性格。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环境安全,把游戏内容纳入教学中,以确保游戏教学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并确保幼儿园的教学更加有效。
  一、幼儿园游戏化创新教学的概念
  幼儿园教学区别于小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游戏化,游戏化符合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好探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游戏化教学是指幼儿和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围绕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以自由、快乐、愉悦、创造为核心的游戏精神开展的学与教的生态式活动。把幼儿的学习放在教师的教授之前,是希望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在深入认识幼儿、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特征基础上,开展有效教学。之所以把游戏化教学称为生态式活动而不是幼儿与教师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游戏化教学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生态系统,不是僵化封闭的课堂教学活动。除师幼双方的活动外,还有教育环境创设与熏陶、家园联系与沟通、社区开放与参与、社会贤达资助与推动,这些共同形成一个由内而外层层辐射的教学生态系统。
  二、幼儿园游戏化创新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把游戏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中,可以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氛围,创建一个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能促使幼儿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将游戏融入教学活动,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幼儿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游戏化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幼儿都是处在他们发展的起步阶段,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教育关键时期,期间幼儿需要在感性中了解和学习知识。可以通过应用卡通人物、动画片来学习数字,这些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能帮助幼儿记住这些数字,并且加上适当的游戏,以便这些数字能够跳动地进入幼儿的脑海中,并且通过游戏让幼儿轻轻松松地记忆,做到寓教于乐,还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游戏化创新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一)合理设计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对世界的认知层面较浅,学习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如果游戏项目难度太高,幼儿就很难完成,久而久之参加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如果游戏内容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会给幼儿带来严重的理解压力,不仅无法发挥游戏化教学的效用,还会引发幼儿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构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课程时,应该合理设计游戏,围绕着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心理需求,发挥游戏项目的激趣作用。合理游戏项目具备三个主要特征:第一,适宜性。适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游戏内容的适宜,一个是操作难度的适宜。首先游戏内容一定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在幼儿的理解范围之内,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就可让幼儿明白游戏原理,迅速投入到游戏状态中。其次是游戏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要具备对幼儿肢体、思维的提升作用,也要在幼儿的操作能力之内,让每个幼儿都能通过游戏得到实际的锻炼。第二,趣味性。幼儿虽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较弱,但是通常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提高游戏项目的趣味性,可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安全性。幼儿还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就像稚嫩的花朵,需要教师悉心的呵护。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游戏项目的安全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游戏,为幼儿扫除一切安全隐患,实现幼儿安全游戏、快乐学习和成长的教学目标。
  (二)积极切身实践,增强幼儿体验
  在目前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来看,幼儿更加喜欢积极而又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考虑在幼儿园外多设置一些幼儿可以自主参加的跑步、踢毽子等区域,便于幼儿更好地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课程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幼儿进行绘画、手工、陶艺等活动,可以设计游戏体验区,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满足幼儿课程的教学需要。同时,教师应注意游戏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完成游戏,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感。
  (三)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为了在学前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幼儿园需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因为教师是教学知识的组织者,也是教学节奏的引领者,只有好教师才能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因此,幼儿园应强调通过定期培训更新和开阔教师的视野和教学思想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保持高水平的教育。幼儿园实施的具体措施如下:应定期组织其他幼儿教师交流访问,在參观其他幼儿园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地方,在教学中吸收他人的教学优势,弥补自己的弱势。因此,幼儿教师利用这些交流和调查,对自己的不足提出改善,向其他幼儿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并及时分享,以促进相互进步。
  (四)整合游戏化教学资源
  在创设游戏化环境后,幼儿园教师需要对游戏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幼儿喜欢新鲜事物,如对活动区的各种设施,常常在开始时比较感兴趣,但几周之后便会感到腻烦,随后又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较为敏锐的观察力,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此外,在玩积木时,大多数幼儿不会将积木搭成“高楼大厦”,而是喜欢将一块积木拿在手里,然后对其他积木进行敲打。这时,幼儿教师应首先对幼儿行为予以耐心询问,而不是急着去指责幼儿。在了解了幼儿行为的目的后,教师应给予耐心指导教育,确保幼儿真正理解,以及教学资源可以物尽其用。
  (五)总结、分享游戏经验
  在完成游戏化教学以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讨论游戏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游戏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采用绘画、讲述、表演等形式进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在总结、分享活动经验时往往过于零散琐碎,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等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梳理游戏经验。由于游戏活动不同,幼儿所积累的经验也各不相同。教师在引导幼儿总结相关经验时,应为幼儿设定问题情境,以便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将以往经验与新学习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在鼓励幼儿分享经验时,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让幼儿通过自主对话讨论充分意识到“自我”与“非我”的存在,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促进幼儿之间和谐相处,以及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化教学策略融入幼儿日常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可以顺应幼儿天性,使幼儿在玩耍与学习之间找到共通点。教师将有形的教育目标巧化为无形的游戏形式,借助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晓华.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现途径[J].学周刊,2021(30):177-178.
  [2]王召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20):127-128.
  [3]巴晓玲.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施对策[J].读写算,2021(17):47-48.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入选65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于入院后24 ~ 72 h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两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相关营养指标如体质量指数、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测量;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IL-6)、C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知识培养已逐渐成为小学数学学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因此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培养进行细致深入的科学研究时也是非常十分必要的。学习各种语言的科学研究在其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从学生语言表达产生的基本心理构成机制问题出发,推导和提出确定小学数学学生语言实现表达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培养小学数学学生语言实现表达能力的心理构成两个要素,试图为我国小学数学基础学科关于语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尿毒症患者40例,分为HDF组20例和普通血液透析(HD)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血清hs-CRP、iPTH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单纯吻合口复发8例,吻合口复发+纵隔淋巴结转移2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9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剂量50~70 Gy.观察放疗后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急性放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78.3%.
恶性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引起液体在腹腔内异常潴留,常见于卵巢、结肠、胃、胰腺、乳腺、肺等部位的肿瘤.T3、T4期的胃癌患者大约有60%在根治术后会出现腹膜转移,10%~ 20%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时已有腹膜转移,8%~15%的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时已经发生了腹膜转移[1].据统计以恶性腹腔积液起病的患者有20%没找到原发灶[2].发生恶性腹腔积液通常属于肿瘤的晚期,1年生存率<10%.大量腹腔积液增加了
目的 探讨采用中间入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采用中间入路甲状腺全切除术134例为A组,传统甲状腺全切除术187例为B组,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缩短[(65.4±8.7) min与(90.1±11.3) min;t =2
目的 认识少见的家族性Fahr病,提高对其临床表现、遗传特点、CT表现的认识.方法 报告一家系Fahr病并复习文献.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学改变、影像学表现、遗传学特点.结果 家族性Fahr病为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以智能障碍,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损害及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病理学特征是终末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周围钙盐沉积.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显性遗传.结论 本病表现多样,需与原
目的 比较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的浓度,探讨25(OH)D3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 (OH) D3浓度,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 D3浓度较低,但2型糖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因素,指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防止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和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85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5为对照.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填写调查表.结果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