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探索型。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的,而探索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可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如讲茎的输导作用时,教材上是先讲“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从下向上运输的”,然后用一个演示实验进行验证。我是这样做的,课前布置学生剪取一些小段树枝,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分别对自己的材料作不同处理:
(1)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
(2)将环割部分树皮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
(3)将除去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
(4)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
上课时,让学生先对比观察不同处理枝条的外观,并切开茎看内部颜色变化,提出启发性问题:(1)茎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位置?(2)正常枝条、环割枝条、除去叶的枝条、倒插枝条现象是否相同?分析产生原因的可能因素。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通过对亲自动手制作的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现象,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在讨论和争议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只要稍做归纳,就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
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地“啊!”了出来。又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木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木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中会沾有一些红色物质,这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发问:“这是怎么回事?”教师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的是纤维蛋白原,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转化为纤维蛋白。
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他们说,类似的问题以前想都不曾想过,现在会想了,而且觉得很有意思,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2)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
例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进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初一时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并且实验前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与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归纳出骨的特性。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
(3)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如初一的植物课我增加了以下一些实验: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存在;把菠菜叶下表皮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滴中,观察气孔的开闭;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并做不同温度下流动速度的对照实验;观察红辣椒果皮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观察一滴水中的各种藻类等等。
几年来,我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做到每人一组,增加了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结论——质疑——讨论——解疑——归纳”,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中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探索型。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的,而探索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可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如讲茎的输导作用时,教材上是先讲“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从下向上运输的”,然后用一个演示实验进行验证。我是这样做的,课前布置学生剪取一些小段树枝,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分别对自己的材料作不同处理:
(1)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
(2)将环割部分树皮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
(3)将除去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
(4)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
上课时,让学生先对比观察不同处理枝条的外观,并切开茎看内部颜色变化,提出启发性问题:(1)茎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位置?(2)正常枝条、环割枝条、除去叶的枝条、倒插枝条现象是否相同?分析产生原因的可能因素。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通过对亲自动手制作的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现象,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在讨论和争议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只要稍做归纳,就能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
例如讲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时,我们经常演示的是金鱼藻的放氧实验。这个实验虽不复杂,但常因季节的关系不能成功演示,如因季节不合适,这部分内容可提前讲或用适宜强度的灯光代替阳光实验。当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时,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中有的竟吃惊地“啊!”了出来。又如,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木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木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中会沾有一些红色物质,这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发问:“这是怎么回事?”教师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的是纤维蛋白原,它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才转化为纤维蛋白。
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他们说,类似的问题以前想都不曾想过,现在会想了,而且觉得很有意思,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
(2)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得结论
例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进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初一时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并且实验前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与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归纳出骨的特性。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我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
(3)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
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如初一的植物课我增加了以下一些实验: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直接观察细胞膜的存在;把菠菜叶下表皮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滴中,观察气孔的开闭;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并做不同温度下流动速度的对照实验;观察红辣椒果皮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观察一滴水中的各种藻类等等。
几年来,我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做到每人一组,增加了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结论——质疑——讨论——解疑——归纳”,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中学)
□责任编辑 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