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少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产量和效益,笔者研究出了植物促愈生长剂(ZL 201410794817.1)、植物杀虫杀菌剂(ZL 201510234809.5)、平衡植物营养肥(ZL 201610197944.1)三项科研成果。植物促愈生长剂,由升麻、萘乙酸、吲哚乙酸复配而成,可抑制穗枝快速萌生,促进伤口愈合。植物杀虫杀菌剂,以石灰、硫黄和核桃青皮、野棉花、烟碱、辣椒秆的浸出液,与硫、钙离子高温结合而成,附着力强,具有杀虫、杀菌、防止冬季枯梢及封闭剪口伤口的保护作用。平衡植物营养肥,用氮、铁、磷、钾、腐植酸等复配而成。
“三保二防四肥水”是针对山体屏障作用中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经济林果的最佳适生区内存在的问题(如山大沟深,干旱缺水、降雨年际分布不均,土壤类型多样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无力经营问题尤为突出;季节性的广栽广种、任其生长造成的成活率低,病虫害滋生蔓延造成的產量低、品质差,且出现大面积死亡)而研发的,是根据需肥水时间、所需肥种类,与主要影响生长的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打孔分层分段穴施法来实现药肥水一体运用,实现经济林提质增效的一体化管理技术,该技术改变了过去病虫害防治完全依靠农药,肥料单纯使用氮、磷、钾肥,并要以开挖环形沟这种用工量大且肥料平面施入后容易出现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减轻了在林果抚育管护中用工、投入、环节多的问题,平衡了树、地、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栽植树木成活率高、生长好,使经济林果抚育管理呈现精准、协调、增产、保质、高效、便捷、绿色、循环、生态的提质增效模式,达到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节省劳力投入、提高产量、保证品质的目的。在此以核桃树为例对这一新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技术目的
将三项专利组配后以打穴分层分段穴施法为主方式运用到核桃的抚育管护中,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系统化和工艺化。用“植物促愈生长剂”先对伤痕进行处理,然后再栽植,有效地促进了愈伤组织的快速生成,外露枝干缓慢萌芽,使栽植成活率从60%提高到98%以上。以“植物杀虫杀菌剂”作为保护剂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在给植物补足硫、钙等中量元素基础上,利用其粘接力,给果树在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穿层保护衣,封死病虫感染的通道及可逆天气对果树的低温冻害,有效地控制了农药的施用,达到了防重于治的效果。使用“平衡植物营养肥”是遵循植物生长阶段所需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并根据根系深浅分布的规律,采用分层打孔施肥法,使植物根部在不同生长阶段形成四道深浅不一、肥元不同、分解缓慢、肥效持续的水肥立体供给系统,达到精准施灌肥水,减少施肥量和用水量,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具体方法
1. 栽植
用“植物促愈生长剂”与清水配成50毫克/千克溶液,将核桃苗木根部全部浸泡于溶液中10分钟,以达到刺激植物愈伤组织快速产生、抑制穗条快速抽生,从而保证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2. “三保二防”
“三保二防”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防治并举,从而实现降低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的目的。
①“三保”是指每年在核桃树的休眠期、萌芽期、硬核期,每亩用0.25~5波美度“植物杀虫杀菌剂”3千克,各喷洒树体1次。
②“二防”是指在6月上旬、7月中旬,每亩用47.7%敌敌畏乳油100毫升 2.5%溴氰菊酯乳油30毫升 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0.5%防落素水剂10克,配成400~800倍水溶液各喷洒1次。
3. “四肥水”
“四肥水”是指分别在核桃树萌芽前、挂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摘后打孔施入“平衡植物营养肥”。具体操作:以果树主干为基点,在距其1米处用直径6厘米的钢钎,按30厘米、60厘米两个不同深度,围绕树冠的圆周垂直于地面交替打16个孔,每孔间距50~100厘米,每孔施入“平衡植物营养肥”100~150克后用泥土封严,每次均需更换打孔点。
干旱区域在春季,可于树干基部围绕树干壅一个直径1.5米、坡度25°的呈倒置锅底状的土堆,其上再覆一层黑色塑料薄膜,这样一是可以集雨水,集到的雨水顺着倒置锅底状土堆经穴施孔流入土壤,每降1毫米雨水每棵树可获灌水1千克,减少了水分的地表蒸发,实现了自动集流节灌,当集流补灌水在需求季不能保证树体生长所需时可视旱情进行运水补灌; 二是黑色地膜产生的黑暗环境,可使核桃举肢蛾越冬蛹无法完成生活史,难以羽化;三是使杂草难以进行光合作用。可起到抗旱补水灭除杂草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达到了减少化肥和除草剂使用量的效果,降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三、结果
2015年11月8日至12月8日,在武都区龙坝乡白果村实施完成了35 000株树龄6~12年的采穗核桃树的移植,面积达1080多亩,具体参数见表1。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本區安化镇铺底下村,对180株挂果核桃树的平均株产量进行调查,试验数据见表2。
经过两年对比试验,使用该技术克服了地理、气候劣势,节省劳力75%,核桃产量第一年是对照的1.85倍,第二年是对照的11.86倍,可见在持续结果方面,该技术与对照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
(作者联系地址:刘 全 李晓林 闫惠利 李展鹏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核桃产业开发中心 邮编:746000;王芷若 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 邮编:300000;何建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林业局隆兴林业工作站 邮编:746000;霍怀成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邮编:746000)
“三保二防四肥水”是针对山体屏障作用中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经济林果的最佳适生区内存在的问题(如山大沟深,干旱缺水、降雨年际分布不均,土壤类型多样的气候及地理环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无力经营问题尤为突出;季节性的广栽广种、任其生长造成的成活率低,病虫害滋生蔓延造成的產量低、品质差,且出现大面积死亡)而研发的,是根据需肥水时间、所需肥种类,与主要影响生长的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打孔分层分段穴施法来实现药肥水一体运用,实现经济林提质增效的一体化管理技术,该技术改变了过去病虫害防治完全依靠农药,肥料单纯使用氮、磷、钾肥,并要以开挖环形沟这种用工量大且肥料平面施入后容易出现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减轻了在林果抚育管护中用工、投入、环节多的问题,平衡了树、地、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栽植树木成活率高、生长好,使经济林果抚育管理呈现精准、协调、增产、保质、高效、便捷、绿色、循环、生态的提质增效模式,达到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节省劳力投入、提高产量、保证品质的目的。在此以核桃树为例对这一新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技术目的
将三项专利组配后以打穴分层分段穴施法为主方式运用到核桃的抚育管护中,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系统化和工艺化。用“植物促愈生长剂”先对伤痕进行处理,然后再栽植,有效地促进了愈伤组织的快速生成,外露枝干缓慢萌芽,使栽植成活率从60%提高到98%以上。以“植物杀虫杀菌剂”作为保护剂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在给植物补足硫、钙等中量元素基础上,利用其粘接力,给果树在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穿层保护衣,封死病虫感染的通道及可逆天气对果树的低温冻害,有效地控制了农药的施用,达到了防重于治的效果。使用“平衡植物营养肥”是遵循植物生长阶段所需各种不同的营养元素,并根据根系深浅分布的规律,采用分层打孔施肥法,使植物根部在不同生长阶段形成四道深浅不一、肥元不同、分解缓慢、肥效持续的水肥立体供给系统,达到精准施灌肥水,减少施肥量和用水量,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具体方法
1. 栽植
用“植物促愈生长剂”与清水配成50毫克/千克溶液,将核桃苗木根部全部浸泡于溶液中10分钟,以达到刺激植物愈伤组织快速产生、抑制穗条快速抽生,从而保证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2. “三保二防”
“三保二防”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防治并举,从而实现降低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的目的。
①“三保”是指每年在核桃树的休眠期、萌芽期、硬核期,每亩用0.25~5波美度“植物杀虫杀菌剂”3千克,各喷洒树体1次。
②“二防”是指在6月上旬、7月中旬,每亩用47.7%敌敌畏乳油100毫升 2.5%溴氰菊酯乳油30毫升 4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0.5%防落素水剂10克,配成400~800倍水溶液各喷洒1次。
3. “四肥水”
“四肥水”是指分别在核桃树萌芽前、挂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摘后打孔施入“平衡植物营养肥”。具体操作:以果树主干为基点,在距其1米处用直径6厘米的钢钎,按30厘米、60厘米两个不同深度,围绕树冠的圆周垂直于地面交替打16个孔,每孔间距50~100厘米,每孔施入“平衡植物营养肥”100~150克后用泥土封严,每次均需更换打孔点。
干旱区域在春季,可于树干基部围绕树干壅一个直径1.5米、坡度25°的呈倒置锅底状的土堆,其上再覆一层黑色塑料薄膜,这样一是可以集雨水,集到的雨水顺着倒置锅底状土堆经穴施孔流入土壤,每降1毫米雨水每棵树可获灌水1千克,减少了水分的地表蒸发,实现了自动集流节灌,当集流补灌水在需求季不能保证树体生长所需时可视旱情进行运水补灌; 二是黑色地膜产生的黑暗环境,可使核桃举肢蛾越冬蛹无法完成生活史,难以羽化;三是使杂草难以进行光合作用。可起到抗旱补水灭除杂草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达到了减少化肥和除草剂使用量的效果,降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三、结果
2015年11月8日至12月8日,在武都区龙坝乡白果村实施完成了35 000株树龄6~12年的采穗核桃树的移植,面积达1080多亩,具体参数见表1。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在本區安化镇铺底下村,对180株挂果核桃树的平均株产量进行调查,试验数据见表2。
经过两年对比试验,使用该技术克服了地理、气候劣势,节省劳力75%,核桃产量第一年是对照的1.85倍,第二年是对照的11.86倍,可见在持续结果方面,该技术与对照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
(作者联系地址:刘 全 李晓林 闫惠利 李展鹏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核桃产业开发中心 邮编:746000;王芷若 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 邮编:300000;何建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林业局隆兴林业工作站 邮编:746000;霍怀成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邮编: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