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7日至18日召开的哥本哈根大会既是一个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之间激烈博弈的交锋现场,也是一场各国媒体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大战,在旷日持久的会议谈判期间写出观点、内容让人耳目一新的报道并非易事。更何况西方媒体对于中国节能减排的批评之声一直不绝于耳,这种批评之声在中国政府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和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结束之后依旧存在。而且,其中很多批评内容部带有“己所不欲、强加于人”的特点。作为对外传播的新闻人,笔者通过向国外受众讲述中国平凡百姓的故事和心情,展示中国民众和政府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和所付出的真切努力。
国际峰会、民间视角
在采写稿件之前,笔者查阅了新华社同事和其他媒体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稿件,发现在分析各博弈方立场、背景链接、谈判目标展望等方面的稿件已经写得非常完备了。出于两个原因,笔者和同事最后决定以中国平民的真实故事作为稿件的切口。
第一个原因是在北欧休假期间,笔者深受哥本哈根等地民众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和热情感染。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情形是,飞机将要在哥本哈根机场着陆前,海上壮观的风力发电场。据芬兰绿党的一位议员讲,他坚持不开车上下班,因为节能环保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当然,笔者在北欧也见到了民众一些不够节能环保的生活习惯,例如很多店铺的灯夜间不关,烤肉聚会和购买私家游艇也成为北欧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使笔者联想到,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践行节能环保理念的,而这或许尚不为西方受众所知。
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与部门同事讨论时的灵感。在讨论中,新华社对外部经济新闻采编室主任徐兴堂老师提到了家里一个亲戚的有趣例子。这位来自河南信阳农村、65岁的赵某来北京亲戚家过冬,出于省电的习惯,他在厨房里做晚饭的时候竟然不开电灯。当徐问她为什么不开灯时,她的回答非常简单——“能看得见,干吗要开灯啊?”这个例子让笔者当时就觉得非常生动、鲜活,放在英文稿件的导语部分,对于西方受众将产生很强的冲击效果。笔者由此联想到,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勤俭节约美德在当今全球日益重视节能、“低碳”的今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是值得大力倡导的。
笔者和同事于是决定抓住这样的节能人物作为切口,并融入其他的一些例子,做成几篇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稿子。
中国版的节能故事
切入口确定之后,接下来是搜集写作素材。搜集行动包括:寻找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低碳族”;从豆瓣网上的“低碳生活”小组中寻找鲜活的例子;深入居民社区里找到节水、节电的何淑兰等例子。这些生动、活泼的例子成为支撑文章的重要素材和亮点。
在2009年12月3日播发的《“小行为大改变”倡行低碳:让地球换一个活法》一文中,我们列举了女孩石肇媛、关少波等“低碳族”的例子。
【原文:24岁的石肇媛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她眼中,“低碳”生活就是节约的生活。洗脸水冲厕所、手洗脏衣服、随身带水杯、出门乘地铁等都是这位北京女孩“低碳”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种生活习惯她已经持续了两年。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我能做的就是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如果大家都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它当作一种时尚,那么效果将是巨大的。”她说。】
【原文:31岁的关少波现任魔时网首席营销官。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低碳族”,作为媒体人,他深知媒体的责任,决定从11月开始为配合哥本哈根会议在北京组织发起节能减排公益活动,“NC63”——“周末不开电脑63小时”就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大“低碳”宣传,把节能减排的意识传达到老百姓心中。】
在2009年12月15日播发的《中华民族传统节俭美德有助于实现减排目标》一文中,我们列举了何淑兰、王琼、桂香梅等崇俭戒奢的例子,其中桂香梅拥有别墅但尽量不开空调的习惯非常具有典型性,也会让西方受众感到明显的反差效果。
【原文:在北京生活了一辈子的何淑兰至今仍然保留着把厨房洗菜的水用桶留下来,抬到卫生间去冲马桶的习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本来就挺缺水的,交得起水费和浪费水是两码事。”她还叮嘱自己的女儿不要浪费水,并把家里的电灯都换成了节能灯。】
【原文:在上海创业的王琼周末在她的投资人桂香梅的别墅里参加了书友会,夜里上海的气温只有十度左右,为了省电,大家没有打开中央空调,而是穿着羽绒服围坐在一起读书。
“家里的别墅大概有200平方米,用中央空调比较费电。我习惯把没有必要开的灯都关上,节能和‘低碳’其实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桂香梅说。
除了节约用电和汽油之外,桂香梅等“节能族”还很注重节约用纸。作为睿基国际董事长,她每天收发的电子邮件很多,她喜欢在邮件正文下面放上一句提醒朋友节约纸张的话:“打印这封邮件之前,请考虑一下保护环境。”】
通过介绍用洗菜的水冲马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在电邮末尾提示节约用纸等具体生动的中国例子,稿件展现了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用心和努力,从而提炼出“节俭并非仅仅为了省钱,而是节约资源和自发性的习惯”这一观点。
考虑到对外报道的特点和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笔者在编写稿件的过程中尽量体现稿件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例如在《“小行为大改变”倡行低碳:让地球换一个活法》一文中,我们就采用了比较生动的导语开头,并使用列举权威统计数字的方式来体现小行为可以带来大改变的效果。
【原文导语:“走路还是开车?”“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室温28度还是27度?”……这些都是时下许多中国年轻人正在认真考虑的问题。他们以实际行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支持中国政府刚刚提出的碳减排目标,因此得到一个雅号——“低碳族”。】
【原文: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少开一天车,减排8.17千克;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
为了体现观点的权威、可信、平衡,笔者和同事分别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战略总监李琳、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等国内外专家,他们结合中国民众节能减排的热情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民众比较奢侈的生活方式做了客观的对比。我们精心选取的一些引语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对比和警示效果。
【原文:因为一只同等亮度的节能灯可以比白炽灯省大约80%的电量,如果每个中国民众都能将一只60瓦的白炽灯换成同等亮度节能灯的话,一年将省下一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同时减排二氧化碳6500万吨,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说。
李昂说,西方一些国家奢华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适宜在中国完全复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刚刚富裕起来的一些民众能够主动要求少开空调、少开车,这种提倡节约的环保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原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告诉记者,民众对低碳的热情是一件大好事,低碳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民众行为方式的改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减排的过程中遭遇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众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难以快速改变。
“先进、高端并非等同于高碳和高耗能,我们不可能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但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值得倡导的。”周大地说。】
为了使对外报道的稿件更具平衡性和客观性,笔者在英文稿件成稿前,特意和新华社对外部的外国专家约翰-麦克唐纳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约翰·麦克唐纳站在西方受众的角度上,认为中国民众节能、“低碳”意识难能可贵,肯定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在节能减排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诚恳地指出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自行车出行还不够方便,有些民众随手关办公室打印机、电脑、饮水机的意识还不够好,建筑节能还需改善等要提高的地方。这些缺陷都在笔者的英文稿件“China Exclusive:Chinese frugal tradition helps globalcarbon fight(中国节俭传统有利于全球减排)”中实事求是地得到了体现。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在稿件中添加了一些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将要努力的详细例子,使稿件变得更为平衡和客观。如此一来。稿件在“中国故事”的基础上,也具有了更好的“全球视野”。
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如火如荼的进程和全球对“低碳”这一概念的热烈讨论中,这几个来自中国民间的故事应该也是一个独到而又新颖的声音。国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经济新闻采编室记者、编辑。新华社对外部经济新闻采编室记者陈雍容、马述昆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国际峰会、民间视角
在采写稿件之前,笔者查阅了新华社同事和其他媒体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稿件,发现在分析各博弈方立场、背景链接、谈判目标展望等方面的稿件已经写得非常完备了。出于两个原因,笔者和同事最后决定以中国平民的真实故事作为稿件的切口。
第一个原因是在北欧休假期间,笔者深受哥本哈根等地民众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和热情感染。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情形是,飞机将要在哥本哈根机场着陆前,海上壮观的风力发电场。据芬兰绿党的一位议员讲,他坚持不开车上下班,因为节能环保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当然,笔者在北欧也见到了民众一些不够节能环保的生活习惯,例如很多店铺的灯夜间不关,烤肉聚会和购买私家游艇也成为北欧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使笔者联想到,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践行节能环保理念的,而这或许尚不为西方受众所知。
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与部门同事讨论时的灵感。在讨论中,新华社对外部经济新闻采编室主任徐兴堂老师提到了家里一个亲戚的有趣例子。这位来自河南信阳农村、65岁的赵某来北京亲戚家过冬,出于省电的习惯,他在厨房里做晚饭的时候竟然不开电灯。当徐问她为什么不开灯时,她的回答非常简单——“能看得见,干吗要开灯啊?”这个例子让笔者当时就觉得非常生动、鲜活,放在英文稿件的导语部分,对于西方受众将产生很强的冲击效果。笔者由此联想到,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勤俭节约美德在当今全球日益重视节能、“低碳”的今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是值得大力倡导的。
笔者和同事于是决定抓住这样的节能人物作为切口,并融入其他的一些例子,做成几篇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稿子。
中国版的节能故事
切入口确定之后,接下来是搜集写作素材。搜集行动包括:寻找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低碳族”;从豆瓣网上的“低碳生活”小组中寻找鲜活的例子;深入居民社区里找到节水、节电的何淑兰等例子。这些生动、活泼的例子成为支撑文章的重要素材和亮点。
在2009年12月3日播发的《“小行为大改变”倡行低碳:让地球换一个活法》一文中,我们列举了女孩石肇媛、关少波等“低碳族”的例子。
【原文:24岁的石肇媛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她眼中,“低碳”生活就是节约的生活。洗脸水冲厕所、手洗脏衣服、随身带水杯、出门乘地铁等都是这位北京女孩“低碳”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种生活习惯她已经持续了两年。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我能做的就是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如果大家都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它当作一种时尚,那么效果将是巨大的。”她说。】
【原文:31岁的关少波现任魔时网首席营销官。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低碳族”,作为媒体人,他深知媒体的责任,决定从11月开始为配合哥本哈根会议在北京组织发起节能减排公益活动,“NC63”——“周末不开电脑63小时”就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大“低碳”宣传,把节能减排的意识传达到老百姓心中。】
在2009年12月15日播发的《中华民族传统节俭美德有助于实现减排目标》一文中,我们列举了何淑兰、王琼、桂香梅等崇俭戒奢的例子,其中桂香梅拥有别墅但尽量不开空调的习惯非常具有典型性,也会让西方受众感到明显的反差效果。
【原文:在北京生活了一辈子的何淑兰至今仍然保留着把厨房洗菜的水用桶留下来,抬到卫生间去冲马桶的习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本来就挺缺水的,交得起水费和浪费水是两码事。”她还叮嘱自己的女儿不要浪费水,并把家里的电灯都换成了节能灯。】
【原文:在上海创业的王琼周末在她的投资人桂香梅的别墅里参加了书友会,夜里上海的气温只有十度左右,为了省电,大家没有打开中央空调,而是穿着羽绒服围坐在一起读书。
“家里的别墅大概有200平方米,用中央空调比较费电。我习惯把没有必要开的灯都关上,节能和‘低碳’其实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桂香梅说。
除了节约用电和汽油之外,桂香梅等“节能族”还很注重节约用纸。作为睿基国际董事长,她每天收发的电子邮件很多,她喜欢在邮件正文下面放上一句提醒朋友节约纸张的话:“打印这封邮件之前,请考虑一下保护环境。”】
通过介绍用洗菜的水冲马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在电邮末尾提示节约用纸等具体生动的中国例子,稿件展现了不同年龄层的中国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用心和努力,从而提炼出“节俭并非仅仅为了省钱,而是节约资源和自发性的习惯”这一观点。
考虑到对外报道的特点和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笔者在编写稿件的过程中尽量体现稿件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例如在《“小行为大改变”倡行低碳:让地球换一个活法》一文中,我们就采用了比较生动的导语开头,并使用列举权威统计数字的方式来体现小行为可以带来大改变的效果。
【原文导语:“走路还是开车?”“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室温28度还是27度?”……这些都是时下许多中国年轻人正在认真考虑的问题。他们以实际行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支持中国政府刚刚提出的碳减排目标,因此得到一个雅号——“低碳族”。】
【原文: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少开一天车,减排8.17千克;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
为了体现观点的权威、可信、平衡,笔者和同事分别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战略总监李琳、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等国内外专家,他们结合中国民众节能减排的热情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民众比较奢侈的生活方式做了客观的对比。我们精心选取的一些引语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对比和警示效果。
【原文:因为一只同等亮度的节能灯可以比白炽灯省大约80%的电量,如果每个中国民众都能将一只60瓦的白炽灯换成同等亮度节能灯的话,一年将省下一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同时减排二氧化碳6500万吨,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说。
李昂说,西方一些国家奢华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适宜在中国完全复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刚刚富裕起来的一些民众能够主动要求少开空调、少开车,这种提倡节约的环保意识是难能可贵的。】
【原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告诉记者,民众对低碳的热情是一件大好事,低碳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民众行为方式的改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减排的过程中遭遇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众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难以快速改变。
“先进、高端并非等同于高碳和高耗能,我们不可能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但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值得倡导的。”周大地说。】
为了使对外报道的稿件更具平衡性和客观性,笔者在英文稿件成稿前,特意和新华社对外部的外国专家约翰-麦克唐纳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约翰·麦克唐纳站在西方受众的角度上,认为中国民众节能、“低碳”意识难能可贵,肯定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在节能减排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诚恳地指出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自行车出行还不够方便,有些民众随手关办公室打印机、电脑、饮水机的意识还不够好,建筑节能还需改善等要提高的地方。这些缺陷都在笔者的英文稿件“China Exclusive:Chinese frugal tradition helps globalcarbon fight(中国节俭传统有利于全球减排)”中实事求是地得到了体现。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在稿件中添加了一些中国在节能减排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将要努力的详细例子,使稿件变得更为平衡和客观。如此一来。稿件在“中国故事”的基础上,也具有了更好的“全球视野”。
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如火如荼的进程和全球对“低碳”这一概念的热烈讨论中,这几个来自中国民间的故事应该也是一个独到而又新颖的声音。国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经济新闻采编室记者、编辑。新华社对外部经济新闻采编室记者陈雍容、马述昆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