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点点滴滴的随时教育。”良好的德育环境能够给幼儿带来正面的影响,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归于生活、立体文化、社区联动等手段净化、美化德育环境,为幼儿创建丰富全面的教育环境,为幼儿道德意识的萌牙和发展提供温床,培养幼儿的健康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让孩子在活生生的环境中长成闪亮亮的人格。
德育 环境创设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5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们的道德认知被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所冲击着,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袭,使得道德观念偏离正轨,在这个对人才高要求的社会更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从小让幼儿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在不断的成长中获得能力的内化,形成良好的人格。
道德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社会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个体能与技能不断发展的今天德育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承载着建设祖国和家乡的伟大责任,在启蒙期中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是刻不容缓的事,有些孩子明知道是不对的行为,但是还是会这样做。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象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德育环境建设的缺失:(1)德育主题不落实在幼儿生活中,以课堂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处于被动位置,背离“以幼儿为主”使得幼儿失去从实际生活情境中获得道德体验的机会。(2)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不完善、不全面,使得幼儿的生活面及德育体验不能达到最大化的促进和环境推动下的相互作用。(3)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不够紧密,文化的多元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化让社会道德氛围对幼儿的影响变得更加深远,不重视幼儿园以外的德育氛围的营造,教育的不一致性使得幼儿判断受到干扰,被不良行为所影响。
1.化虚为实,生活中细化道德渗透
教育要建立在幼儿的认知特点上,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德育要贴近幼儿生活,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困惑和道德难题,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融入幼儿生活。“幼儿无小事”“道德无小事”在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对幼儿的影响却是无可限量的,教师要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建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道德意识,使得道德教育不飘在空中。
2.多元体验,互动中建设立体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工程,但在德育环境的创建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德育目标能否有效地完成,幼儿是否能够在集体中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对自我和他人的客观认知,在良好的体验中不断成长。有格调、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幼儿在相互帮助、相互影响中不断成长,吸收和内化着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抓手格局,联动中社区共促成长。我们的德育环境并不单单只是校园德育环境,教师应当为幼儿搭建一座德育金字塔,让校园、家庭、社会成为坚韧有力的边,支撑起幼儿的德育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三方联动,让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整体和谐一致的德育环境中,拓展幼儿园外的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和家庭对幼儿的德育关注度和榜样意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大格局德育环境。为了美化语言环境,我们决定在社区中举办“一人一句文明用语”的活动,在活动中宣传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及玩“文明用语接龙”游戏,在活动中许多成人说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经意间说的话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并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言行。
3.初见成效,身心发展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幼儿获得或多或少的发展,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文明的并应该付诸行动,什么行为是不对的,偶尔有幼儿出现不恰当行為时,其他幼儿还会帮忙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相对于以前规则的束缚,这更是认同后的自由,可以说研究进行到最后德育环境成为幼儿的舞台,他们在上面以纯洁优美的品德演奏着充满爱和自由的动听旋律。同时,家长们对幼儿的德育环境的建设也更加注意,他们能够积极地配合和参与幼儿园的相关活动,部分家长还会提出宝贵的意见,教育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4.结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幼儿行为具有连续性,我们不能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才去纠正,而是要时时刻刻让他们沐浴在道德环境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去帮助幼儿建立道德意识、内化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真正成为可塑之才。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潜心研究,励志与幼儿一起创造阳光雨露、如沐春风的和谐德育环境,让幼儿德行一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李群.试论幼儿园德育环境之创设[J].现代教育论丛,2001(2):48-52.
[3]马枫梅.幼儿园德育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16(36).
[4]黄建榕,刘社欣,冯小宁.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08-115.
德育 环境创设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5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们的道德认知被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所冲击着,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袭,使得道德观念偏离正轨,在这个对人才高要求的社会更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从小让幼儿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在不断的成长中获得能力的内化,形成良好的人格。
道德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社会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个体能与技能不断发展的今天德育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承载着建设祖国和家乡的伟大责任,在启蒙期中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是刻不容缓的事,有些孩子明知道是不对的行为,但是还是会这样做。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象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德育环境建设的缺失:(1)德育主题不落实在幼儿生活中,以课堂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处于被动位置,背离“以幼儿为主”使得幼儿失去从实际生活情境中获得道德体验的机会。(2)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不完善、不全面,使得幼儿的生活面及德育体验不能达到最大化的促进和环境推动下的相互作用。(3)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不够紧密,文化的多元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化让社会道德氛围对幼儿的影响变得更加深远,不重视幼儿园以外的德育氛围的营造,教育的不一致性使得幼儿判断受到干扰,被不良行为所影响。
1.化虚为实,生活中细化道德渗透
教育要建立在幼儿的认知特点上,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德育要贴近幼儿生活,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困惑和道德难题,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融入幼儿生活。“幼儿无小事”“道德无小事”在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对幼儿的影响却是无可限量的,教师要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建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道德意识,使得道德教育不飘在空中。
2.多元体验,互动中建设立体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工程,但在德育环境的创建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德育目标能否有效地完成,幼儿是否能够在集体中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对自我和他人的客观认知,在良好的体验中不断成长。有格调、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幼儿在相互帮助、相互影响中不断成长,吸收和内化着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抓手格局,联动中社区共促成长。我们的德育环境并不单单只是校园德育环境,教师应当为幼儿搭建一座德育金字塔,让校园、家庭、社会成为坚韧有力的边,支撑起幼儿的德育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三方联动,让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整体和谐一致的德育环境中,拓展幼儿园外的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和家庭对幼儿的德育关注度和榜样意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大格局德育环境。为了美化语言环境,我们决定在社区中举办“一人一句文明用语”的活动,在活动中宣传周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及玩“文明用语接龙”游戏,在活动中许多成人说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经意间说的话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并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言行。
3.初见成效,身心发展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幼儿获得或多或少的发展,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文明的并应该付诸行动,什么行为是不对的,偶尔有幼儿出现不恰当行為时,其他幼儿还会帮忙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相对于以前规则的束缚,这更是认同后的自由,可以说研究进行到最后德育环境成为幼儿的舞台,他们在上面以纯洁优美的品德演奏着充满爱和自由的动听旋律。同时,家长们对幼儿的德育环境的建设也更加注意,他们能够积极地配合和参与幼儿园的相关活动,部分家长还会提出宝贵的意见,教育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4.结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幼儿行为具有连续性,我们不能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才去纠正,而是要时时刻刻让他们沐浴在道德环境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去帮助幼儿建立道德意识、内化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真正成为可塑之才。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潜心研究,励志与幼儿一起创造阳光雨露、如沐春风的和谐德育环境,让幼儿德行一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李群.试论幼儿园德育环境之创设[J].现代教育论丛,2001(2):48-52.
[3]马枫梅.幼儿园德育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16(36).
[4]黄建榕,刘社欣,冯小宁.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