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落实课标精神,扭转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很多专家便提出了教师要少讲、精讲的观点。课改十余年来,一些地区和学校为此作出了努力,并将他们的实践与经验提升总结为成型的模式,引领着课改的方向。如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规范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杜绝教师独占课堂,对讲授时间作了硬性规定,最多不超过10分钟。于是,一时间,很多学校纷纷效仿。但有的学校不去研究成功模式背后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也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而是将成功的模式程式化、教条化,简单规定教师一节课的讲授不能超过十分钟,甚至以教师讲授时间的多少作为衡量一节课优劣的标准,错误地视“讲”为素质教育的“天敌”。这种机械模仿模式、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的“时髦”做法,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他们不去研究如何选择讲的时机、锤炼讲的艺术,而是纠结于时间的计算上,于是,不敢讲,不会讲。有些课堂呈现一味由学生自学、讨论、发挥,教师成了旁观者的散漫状态,这是与课改精神严重背离的。崔峦先生曾说:阅读教学“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领会不深、理解错误的地方,要纠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教学中,只让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体验、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适时的点拨、智慧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创新精神也很难得到培养。
因此,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不是教师讲授时间的长短,而是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解点”,以点睛之笔的讲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因此,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关键不是教师讲授时间的长短,而是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讲解点”,以点睛之笔的讲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