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与文学分别成为7对立的两种文化形态的代表,它们的关系在视觉文化的崛起这个大环境下更加错综复杂,但是,电影与文学是一个结合体,他们之间是不可能分割的。
[关键词]电影 文学 分歧 结合
一、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
自电影诞生以来,有关电影与文学两者关系的探讨和比较从未中断过,虽然电影的年龄仅百年有余。世纪之交以来,这种比较愈演愈烈。在文艺领域,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同时又是情理之中的现象。
对文艺有一般了解的人都知道,艺术现象纷繁复杂,具体的艺术作品总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加以区分的根据就是各类艺术的差异,这种区别又是建立在各类艺术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对不同种类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比较中,文学总能在其它艺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马涅维奇说:“文学在本质上是包罗万象的和综合性的,文学在同类艺术中独占鳌头”因此可以说文学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与其它艺术的比较中建立的,其它艺术也是在区分联系中更深入地确立了各自的疆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
电影诞生不久也被拿来与文学进行了一番比较考察,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因为电影在正式加入艺术这个大家庭前从文学身上汲取了不少的养料。幽默的人们说,电影是心甘情愿的被冠以“文学性”之标签,从而跻身于艺术的行列。因此,有人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的本性是文学性。又有人说戏剧性或绘画性是电影的本性。总之,电影成了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的游荡于传统艺术上空的某种东西。在众多对比中,文学成为电影类比的“绝佳对象”。电影艺术与文字语言一样具有丰富乃至无限的表现力,同时却在“形式相同”的理论前提上,将电影艺术看作一种与书面语言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电影又一次成为了语言艺术的附庸。而最令那些坚持电影的纯洁性的人懊恼的是,电影被看作了文学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段,电影成为了为文学服务的工具。
总之,电影回到自身似乎就是远离文学。但百年的崎岖坎坷中,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同时电影还是电影。特别是在今天,在电子媒介统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电影与文学走得更近了。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离电影越来越近了。
二、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
“电影和文学”一再成为社会文化焦点,但在视觉图像成为主导文化形态的当下,文学退居到了边缘,电影被视为占领文学领地的一员。人们关注的中心不再是文学对电影的影响,而是电影对文学的。虽然,客观事实是任何两种形态的艺术的影响必定是双向的,但人们总是易于将影响力归于较为强势的一方。当语言还是社会文化的主导形态时,电影这个视觉文化的第一位缔造者被缔造的对象,无论从自身还是在众多艺术形态中,都处于一种弱势。尽管人们承认文学将电影的技法融会到语言文字的叙述过程,从电影对人类视觉感受的激发中获得启示,诸如蒙太奇对于外在世界的重新组织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选择和时空跳跃;长镜头理论对于忠实现实,复原世界的观念等等。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始终是凸现的:文学创作的经验,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养分;文学的诗意、文法,它的故事、冲突,它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它的表现手法和结构模式,都对电影产生了影响与冲击: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风格、流派、体裁、主题上的模板。今天,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而且用的敲门砖就出自文学自身。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文学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深刻原因。人们对这块敲门砖早已熟知,即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三、改编使电影重新唤起了观众对文学的回忆
改编,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或是把一部电影重新编纂成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改编是双向的,既指文学到电影,也指电影到文学。在电影还处于初期发展过程中,改编通常是指狭义上的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当文化商品市场逐渐成熟,电影也渐渐强大起来之后,对电影的改编才开始出现。这种改编一般要承担比前者更大的风险,即使有轰动叫座的电影保驾护航,也难免遭遇恶骂如潮。因为这种形式的创作为了快速反应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往往无暇顾及质量;加之电影以其强烈的视听效果早已深入人心,跟风的文学作品要想超越这种印象,执笔者没有几分功力是不可能成功的。电影对文学的影响力也可见一斑。要探究视觉文化中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则必须回到狭义的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再确切点,就是小说到电影。众所周知,电影叙事的潜能的发现,使得电影发展了一套叙事“语言语法”。随着有声电影出现,电影在其能指系统的层面上获得了接替进而取代小说叙事的“物质”基础。而20世界50年代的欧洲“作家电影”浪潮则开始改变人们对电影有限的认识,电影开始向幽隐的人类心灵世界深入。自此,电影逐渐取代了此前长篇小说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角色,成为最为通俗的大众文化、相对廉价的文化消费品、和世俗神话的载体。
通过改编文学作品给电影片商和作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利益的驱动和电影的影像特点又会促生纯粹商业的娱乐烂片。他们将原著改头换面,在那些读过原著的人的心目中,这就是对文学的糟踏。过于偏激的态度就不会看到这种现象的合理性。首先,麦克卢汉谈论电影的时候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重印刷文化的人很容易爱上电影。原因不仅是电影和书本一样,提供了一个虚幻和梦境的内在世界,而且还在于,偏重文字的观众习惯线性排列的逻辑,他们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电影的序列结构。因为,电影作为图像的叙事,与文字叙事之间有着通约的可能性。或者说文学培养起来的读者是在潜意识中以自身审美欣赏的习惯势力走向电影这种影像艺术的。作为艺术,它们必有相通之处,因此改编才成为事实。
其次,电影把一种集阅读(文化精品)、观赏和获得审美快感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带到现代人的面前,使一部分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观众只需花上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读/看完了一部浓缩了长达数百页的文学名著,并且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这绝对是文学所不可想的。而且,一部电影或电视的成功也会使得久已被人们遗忘的一部文学名著再获新生,这对文学的传播只能是利大于弊。当然,这首先要决定于大家对文学以及文学改编的电影的认识基础是什么。人们所熟悉的《贫嘴张大民的故事》的作者刘恒被问及为什么要写剧本的时候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作为编剧,我没有太多的主动权,我写剧本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的妥协。小说则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所以这种独立性的价值不可替代”。而且一旦作品生成,成为读者的接受对象就不会有所改变。即文学作品不会因为读者变为观众,原来在读者心灵的感受就会遭到破坏,这种精神体验具有永恒性。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同时也是观众的读者会对改编失败的作品有强烈的反应的缘由,因为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文学的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并将之作为标准去衡量电影的效果如何。文学自身并未受到伤害,反而是电影重新唤起了观众对文学的回忆。而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来说,他们因此而接近了原著,也许是徒有其表的,但总比对之一无所知的好。而且,一部好的改编作品会召唤观众变成一个读者,去涉猎以前未踏足之地。这将是文学的有幸。
[关键词]电影 文学 分歧 结合
一、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
自电影诞生以来,有关电影与文学两者关系的探讨和比较从未中断过,虽然电影的年龄仅百年有余。世纪之交以来,这种比较愈演愈烈。在文艺领域,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同时又是情理之中的现象。
对文艺有一般了解的人都知道,艺术现象纷繁复杂,具体的艺术作品总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加以区分的根据就是各类艺术的差异,这种区别又是建立在各类艺术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对不同种类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比较中,文学总能在其它艺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马涅维奇说:“文学在本质上是包罗万象的和综合性的,文学在同类艺术中独占鳌头”因此可以说文学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与其它艺术的比较中建立的,其它艺术也是在区分联系中更深入地确立了各自的疆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
电影诞生不久也被拿来与文学进行了一番比较考察,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因为电影在正式加入艺术这个大家庭前从文学身上汲取了不少的养料。幽默的人们说,电影是心甘情愿的被冠以“文学性”之标签,从而跻身于艺术的行列。因此,有人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的本性是文学性。又有人说戏剧性或绘画性是电影的本性。总之,电影成了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的游荡于传统艺术上空的某种东西。在众多对比中,文学成为电影类比的“绝佳对象”。电影艺术与文字语言一样具有丰富乃至无限的表现力,同时却在“形式相同”的理论前提上,将电影艺术看作一种与书面语言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电影又一次成为了语言艺术的附庸。而最令那些坚持电影的纯洁性的人懊恼的是,电影被看作了文学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段,电影成为了为文学服务的工具。
总之,电影回到自身似乎就是远离文学。但百年的崎岖坎坷中,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同时电影还是电影。特别是在今天,在电子媒介统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电影与文学走得更近了。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离电影越来越近了。
二、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
“电影和文学”一再成为社会文化焦点,但在视觉图像成为主导文化形态的当下,文学退居到了边缘,电影被视为占领文学领地的一员。人们关注的中心不再是文学对电影的影响,而是电影对文学的。虽然,客观事实是任何两种形态的艺术的影响必定是双向的,但人们总是易于将影响力归于较为强势的一方。当语言还是社会文化的主导形态时,电影这个视觉文化的第一位缔造者被缔造的对象,无论从自身还是在众多艺术形态中,都处于一种弱势。尽管人们承认文学将电影的技法融会到语言文字的叙述过程,从电影对人类视觉感受的激发中获得启示,诸如蒙太奇对于外在世界的重新组织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选择和时空跳跃;长镜头理论对于忠实现实,复原世界的观念等等。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始终是凸现的:文学创作的经验,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养分;文学的诗意、文法,它的故事、冲突,它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它的表现手法和结构模式,都对电影产生了影响与冲击: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风格、流派、体裁、主题上的模板。今天,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而且用的敲门砖就出自文学自身。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文学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深刻原因。人们对这块敲门砖早已熟知,即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三、改编使电影重新唤起了观众对文学的回忆
改编,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或是把一部电影重新编纂成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改编是双向的,既指文学到电影,也指电影到文学。在电影还处于初期发展过程中,改编通常是指狭义上的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当文化商品市场逐渐成熟,电影也渐渐强大起来之后,对电影的改编才开始出现。这种改编一般要承担比前者更大的风险,即使有轰动叫座的电影保驾护航,也难免遭遇恶骂如潮。因为这种形式的创作为了快速反应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往往无暇顾及质量;加之电影以其强烈的视听效果早已深入人心,跟风的文学作品要想超越这种印象,执笔者没有几分功力是不可能成功的。电影对文学的影响力也可见一斑。要探究视觉文化中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则必须回到狭义的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再确切点,就是小说到电影。众所周知,电影叙事的潜能的发现,使得电影发展了一套叙事“语言语法”。随着有声电影出现,电影在其能指系统的层面上获得了接替进而取代小说叙事的“物质”基础。而20世界50年代的欧洲“作家电影”浪潮则开始改变人们对电影有限的认识,电影开始向幽隐的人类心灵世界深入。自此,电影逐渐取代了此前长篇小说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角色,成为最为通俗的大众文化、相对廉价的文化消费品、和世俗神话的载体。
通过改编文学作品给电影片商和作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利益的驱动和电影的影像特点又会促生纯粹商业的娱乐烂片。他们将原著改头换面,在那些读过原著的人的心目中,这就是对文学的糟踏。过于偏激的态度就不会看到这种现象的合理性。首先,麦克卢汉谈论电影的时候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重印刷文化的人很容易爱上电影。原因不仅是电影和书本一样,提供了一个虚幻和梦境的内在世界,而且还在于,偏重文字的观众习惯线性排列的逻辑,他们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电影的序列结构。因为,电影作为图像的叙事,与文字叙事之间有着通约的可能性。或者说文学培养起来的读者是在潜意识中以自身审美欣赏的习惯势力走向电影这种影像艺术的。作为艺术,它们必有相通之处,因此改编才成为事实。
其次,电影把一种集阅读(文化精品)、观赏和获得审美快感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带到现代人的面前,使一部分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观众只需花上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就读/看完了一部浓缩了长达数百页的文学名著,并且获得感官和视觉上的巨大享受,这绝对是文学所不可想的。而且,一部电影或电视的成功也会使得久已被人们遗忘的一部文学名著再获新生,这对文学的传播只能是利大于弊。当然,这首先要决定于大家对文学以及文学改编的电影的认识基础是什么。人们所熟悉的《贫嘴张大民的故事》的作者刘恒被问及为什么要写剧本的时候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作为编剧,我没有太多的主动权,我写剧本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的妥协。小说则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所以这种独立性的价值不可替代”。而且一旦作品生成,成为读者的接受对象就不会有所改变。即文学作品不会因为读者变为观众,原来在读者心灵的感受就会遭到破坏,这种精神体验具有永恒性。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同时也是观众的读者会对改编失败的作品有强烈的反应的缘由,因为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文学的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并将之作为标准去衡量电影的效果如何。文学自身并未受到伤害,反而是电影重新唤起了观众对文学的回忆。而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来说,他们因此而接近了原著,也许是徒有其表的,但总比对之一无所知的好。而且,一部好的改编作品会召唤观众变成一个读者,去涉猎以前未踏足之地。这将是文学的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