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看,一些学校因为缺乏专业教师,或者轻视音乐、体育和实验课,导致教学器材闲置。但我们要问,学校应该因“人”找“器”,还是因“器”找“人”?同时即使配齐了音乐教师,学校就一定能开齐、开足、开好音乐课吗?如果不能开齐、开足、开好,那最终“闲置”的是“器”还是“人”?另外,我们的教育“闲”了孩子多少潜能?
第一个问题涉及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理念问题。一些学校校长不重视教师潜在资源的开发,一味向外去争取物质资源,并希望这些物质资源能给学校“涂脂抹粉”,并作为自己发展学校的“业绩”,因为这些“器材”让人看得见。而对教育发展的根本资源——教师却熟视无睹,因为挖掘教师人力资源,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比较困难,更难外显。在这种理念下,一些校长更多的不是在校内找潜力、找方法,而是找借口等、靠、要。
第二个问题涉及教师是“人”还是“器”的理念问题。当前教育常被一些学校窄化为“教学”,教师接着把“教学”窄化为“考试与解题”,再把“考试与解题”窄化为“提优补差”。在当前,教师似乎成了“器”,只是某个学科的“教学匠”,无法真正成为教育人才。换句话说,在一些校长的观念里,教师和学校的音乐器材一样,只是某个学科方面的“器具”,却不是完整意义上影响学生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本学科以外的知识、情感、意志、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生活资源和智慧等潜能都被“闲置”了,也正因如此,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主观幸福感。
第三个问题涉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人”还是成为只会考试的“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有九大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而我们现在的知识学习主要发展的是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在音乐器材被“闲置”的背后,其余的七大智能都被“闲置”了,或者说被“忽视了”,这么小的培养口径,让多少学生成为所谓的“差生”?又让多少学生十几年坚持努力学习的东西,最后到了社会百无一用,被“闲置”了?比如英语,从小学学到大学,然而绝大多数人工作后就再没用过英语。教育究竟是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培养将来适合于某个工作岗位的“器”?
当器材被闲置的时候,教师、学生的部分潜能是不是被“闲置”了?这是更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第一个问题涉及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理念问题。一些学校校长不重视教师潜在资源的开发,一味向外去争取物质资源,并希望这些物质资源能给学校“涂脂抹粉”,并作为自己发展学校的“业绩”,因为这些“器材”让人看得见。而对教育发展的根本资源——教师却熟视无睹,因为挖掘教师人力资源,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比较困难,更难外显。在这种理念下,一些校长更多的不是在校内找潜力、找方法,而是找借口等、靠、要。
第二个问题涉及教师是“人”还是“器”的理念问题。当前教育常被一些学校窄化为“教学”,教师接着把“教学”窄化为“考试与解题”,再把“考试与解题”窄化为“提优补差”。在当前,教师似乎成了“器”,只是某个学科的“教学匠”,无法真正成为教育人才。换句话说,在一些校长的观念里,教师和学校的音乐器材一样,只是某个学科方面的“器具”,却不是完整意义上影响学生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本学科以外的知识、情感、意志、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生活资源和智慧等潜能都被“闲置”了,也正因如此,很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主观幸福感。
第三个问题涉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人”还是成为只会考试的“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有九大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而我们现在的知识学习主要发展的是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在音乐器材被“闲置”的背后,其余的七大智能都被“闲置”了,或者说被“忽视了”,这么小的培养口径,让多少学生成为所谓的“差生”?又让多少学生十几年坚持努力学习的东西,最后到了社会百无一用,被“闲置”了?比如英语,从小学学到大学,然而绝大多数人工作后就再没用过英语。教育究竟是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培养将来适合于某个工作岗位的“器”?
当器材被闲置的时候,教师、学生的部分潜能是不是被“闲置”了?这是更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