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次课程的兴趣却相对缺乏。作者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那么,造成学生兴趣缺失原因何在?本文从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就造成学生兴趣缺乏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对如何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与课时问题。席卷全球的市场经济使”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风肆虐,众多院校在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压力下。删减英美文学课程或课时,增加实用类课程或课时。笔者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情况及省内同类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调查了解。发现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已被边缘化:必修课加选修课一般为2~4门,有的甚至只有1~2门;每周2—4个课时。具体体现为:(1)除了英美文学课程之外,其他相关文学类课程设置随意性大。(2)课程设置单一,选修课偏少。(3)课时偏少,个或4个课时与文学的博大精深显得极其不匹配。因此束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有限的课时里欣赏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就变成“蜻蜒点水”式的解读,换汤不换药的“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也应运而生。
2.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陈旧。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学生的需要、时代的发展。自然应是教学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文学课的教学内容而言,目前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仍然“厚古薄今”:教师通常教授20世纪之前的传统文学经典。而不愿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名着“浅尝辄试”。
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课时的限制。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用或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换汤不换药的“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使文学课上成了泛读课的翻版。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3.教材本身的问题。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个重要工具。其内容与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与“学”,决定着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展开、教学目的是否能得以实现。根据目前英美文学课程课时的设置情况,我国现有的十多种英美文学教材并不能满足各院校“本土化”的要求: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来源地的学生、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及需求。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目前有大约30%的教师觉得现行教材在体系与观点上比较陈旧,新颖性及可读性不强。内容“篇幅过大”“厚古薄今”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文学知识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脱节”、文学知识与所倡导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之间的差距。成为文学课程被“边缘化”。被“解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4.考核制度的弊端。根据调查,目前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令人困惑的是:各院校一方面积极并大力倡导开放性、对话性、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另一方面却不愿放弃紧扣课本的“知识型”的闭卷考试形式。在高分“至上”的诱导下。学生在课堂不再是对话性地与同学和教师“体验”文学的魅力,而是一味地一字不差地记笔记。课堂互动性被瓦解,学生也由积极地吸收知识变为消极地接受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文学鉴赏力更是成为一种空谈。因此,改革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考核制度首当其冲。
5.学生本身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席卷大部分学生在把握社会理想。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理想,第一。时尚追求利润,并对文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对他们的个人需要在课堂上许多文学元素是没有多大意义。英美文学课程不能在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特殊作用等方面起到了一个健康观。此外。学习方法得当,自主性不强,真正的问题是严重的心理依赖。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作为基本语言技能的牢固基础阶段。阅读文学作品似乎很难。有些人甚至觉得困难。因此,为他们打开了文学课。变得有些“阳春白雪”,从“边缘”的手臂的长度。已成为一种文学课程是“解构”的主要。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务实的理念使得课程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然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令国人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潮亦在校园里弥漫开来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纯真的理想与大学生渐行渐远,他们的选择越来越务实。昔日文学讲座爆满的情形已难发现,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热情日渐淡薄,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在高校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只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他们更倾向于选听那些能有利于他们就业的课程。而学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满足学生意愿,于是英美文学这样一个在表明看来并不实用的课程就被边缘化了。很多高校用于英美文学的课时很少,以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美国文学在英语教育专科班只在大二时开设一个学期,且每周只有两个学时,应用英语专业则根本不开设这一课程;英语本科班也只是在大三时开设一年,也是每周两个学时。英美文学课程本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平台,然而却被一些所谓的实用课程挤向了边缘的位置,成了学校和学生眼中的鸡肋,着实令人担忧。
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滞后:英美文学知识信息量很大,所涉历史跨度很长,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众多且不同的作家作品又差异很大。因为课时少而教学任务又重,很多老师为了讲完内容总是一节课不停地讲,且少有提问环节。于是就造成了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课堂现状,而这和提倡以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 。这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应有的互动,学生亦感觉枯燥无味,进而对英美文学课程也难以提起兴趣。
另外,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少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曾聆听过一些同行的课程,一般的流程是作家生平简介,主要作品一览,作家创作风格分析和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代表作品的梗概及其分析或是选段赏析等。如此内容讲下来已将课堂时间占满。很多文学老师只注重文学相关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文学课的人文内化教育功能,从而弱化了文学课的真正价值。
第三,文学师资力量薄弱:外语系通常都是学校较大的院系之一,英语老师倒是不少,但能真正把文学课讲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老师却也不多。毋庸置疑,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者。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实际教学中文学师资却较为薄弱。很多老教师理念落后,且知识更新慢,年轻老师又流失严重,学术梯队严重断层。一些文学老师自身的文学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文学教学中很少运用比较文学或文学批评理论等前沿的文学概念或术语,只是流于对作家作品的简单介绍,这样就使得文学内容的教学较为浅显,从而羁绊了整个英美文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1998,(7)
摘要: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对次课程的兴趣却相对缺乏。作者在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那么,造成学生兴趣缺失原因何在?本文从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就造成学生兴趣缺乏的原因进行探讨,进而对如何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与课时问题。席卷全球的市场经济使”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风肆虐,众多院校在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压力下。删减英美文学课程或课时,增加实用类课程或课时。笔者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情况及省内同类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调查了解。发现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已被边缘化:必修课加选修课一般为2~4门,有的甚至只有1~2门;每周2—4个课时。具体体现为:(1)除了英美文学课程之外,其他相关文学类课程设置随意性大。(2)课程设置单一,选修课偏少。(3)课时偏少,个或4个课时与文学的博大精深显得极其不匹配。因此束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有限的课时里欣赏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就变成“蜻蜒点水”式的解读,换汤不换药的“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也应运而生。
2.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陈旧。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之适应学生的需要、时代的发展。自然应是教学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文学课的教学内容而言,目前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仍然“厚古薄今”:教师通常教授20世纪之前的传统文学经典。而不愿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名着“浅尝辄试”。
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课时的限制。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用或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换汤不换药的“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使文学课上成了泛读课的翻版。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3.教材本身的问题。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个重要工具。其内容与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与“学”,决定着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展开、教学目的是否能得以实现。根据目前英美文学课程课时的设置情况,我国现有的十多种英美文学教材并不能满足各院校“本土化”的要求: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来源地的学生、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及需求。根据笔者的调查数据,目前有大约30%的教师觉得现行教材在体系与观点上比较陈旧,新颖性及可读性不强。内容“篇幅过大”“厚古薄今”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文学知识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脱节”、文学知识与所倡导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之间的差距。成为文学课程被“边缘化”。被“解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4.考核制度的弊端。根据调查,目前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令人困惑的是:各院校一方面积极并大力倡导开放性、对话性、互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另一方面却不愿放弃紧扣课本的“知识型”的闭卷考试形式。在高分“至上”的诱导下。学生在课堂不再是对话性地与同学和教师“体验”文学的魅力,而是一味地一字不差地记笔记。课堂互动性被瓦解,学生也由积极地吸收知识变为消极地接受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文学鉴赏力更是成为一种空谈。因此,改革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考核制度首当其冲。
5.学生本身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席卷大部分学生在把握社会理想。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理想,第一。时尚追求利润,并对文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对他们的个人需要在课堂上许多文学元素是没有多大意义。英美文学课程不能在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特殊作用等方面起到了一个健康观。此外。学习方法得当,自主性不强,真正的问题是严重的心理依赖。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作为基本语言技能的牢固基础阶段。阅读文学作品似乎很难。有些人甚至觉得困难。因此,为他们打开了文学课。变得有些“阳春白雪”,从“边缘”的手臂的长度。已成为一种文学课程是“解构”的主要。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务实的理念使得课程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然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令国人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潮亦在校园里弥漫开来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纯真的理想与大学生渐行渐远,他们的选择越来越务实。昔日文学讲座爆满的情形已难发现,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热情日渐淡薄,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在高校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只想在毕业时找到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他们更倾向于选听那些能有利于他们就业的课程。而学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满足学生意愿,于是英美文学这样一个在表明看来并不实用的课程就被边缘化了。很多高校用于英美文学的课时很少,以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美国文学在英语教育专科班只在大二时开设一个学期,且每周只有两个学时,应用英语专业则根本不开设这一课程;英语本科班也只是在大三时开设一年,也是每周两个学时。英美文学课程本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平台,然而却被一些所谓的实用课程挤向了边缘的位置,成了学校和学生眼中的鸡肋,着实令人担忧。
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滞后:英美文学知识信息量很大,所涉历史跨度很长,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众多且不同的作家作品又差异很大。因为课时少而教学任务又重,很多老师为了讲完内容总是一节课不停地讲,且少有提问环节。于是就造成了老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课堂现状,而这和提倡以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 。这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应有的互动,学生亦感觉枯燥无味,进而对英美文学课程也难以提起兴趣。
另外,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少了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曾聆听过一些同行的课程,一般的流程是作家生平简介,主要作品一览,作家创作风格分析和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代表作品的梗概及其分析或是选段赏析等。如此内容讲下来已将课堂时间占满。很多文学老师只注重文学相关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文学课的人文内化教育功能,从而弱化了文学课的真正价值。
第三,文学师资力量薄弱:外语系通常都是学校较大的院系之一,英语老师倒是不少,但能真正把文学课讲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老师却也不多。毋庸置疑,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者。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实际教学中文学师资却较为薄弱。很多老教师理念落后,且知识更新慢,年轻老师又流失严重,学术梯队严重断层。一些文学老师自身的文学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文学教学中很少运用比较文学或文学批评理论等前沿的文学概念或术语,只是流于对作家作品的简单介绍,这样就使得文学内容的教学较为浅显,从而羁绊了整个英美文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