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之外的展览和流行过后的流行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画廊在最近这一年半载中,着实交出了几个让人亮眼的展览,然而,无论是进入“电影院”看展的“Link”,还是需要“入狱”才能知道的“不明真相”,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特征: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直接给你扔到作品里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包括布展在内的一系列环节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熟悉杨画廊的都知道,其内部空间虽不算阔绰,但在布展形式上总能将有限的空间调动起来,就拿那次同为崔灿灿策划的张玥的不明真相来说,为了展示几个装置,作品要丢到院子里有没有(开个玩笑)。第一个厅是专门盛放一些文本性的资料或者作品作者小样之类的,而重头戏往往在右手边的主厅。
  在这次的宗宁的“落水狗”上,也不例外,当笔者的双脚“啪叽”一下落到主厅地面,是的,是“啪叽”一声,因为我不确定踩到了什么(有可能是作品),似乎是各种碎屑、土泥,玻璃纤维混合物啥的,随之是扑面而来的空旷的大厅中弥漫着的混合了潮湿和腐朽气味的一阵阴风,我想,哦,这或许就是开门见山薄礼相送的先让客人体验下“落水狗”的情愫?
  细观厅内,应该是扒掉了所有的装潢物,墙体表层均为裸露的水泥面,营造了一种像是八、九十年代小城市人家或者地下室出租屋盲流子的避风港的氛围(然而十分给力的冷气穿了帮),地面上到处都是用完的或没用完的,散落各处的颜料盒、画笔,画架。还有一张看起来十分糜乱的皮质沙发,以及旁边扔着的擦过颜料的(最好是)废纸、破布。说实话,第一眼进入的场景真不只这些,为了还原当时那种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凌乱布局,我正好就不一一复述了。
  简单来说,厅内就是墙面肆意涂抹了黑色油料(墙面上还原了艺术家宗宁的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以及摄影),地面摆放各类旧物残骸破家什(包括一批装置和雕塑作品);再说另一个实话,这个展览前我并没有仔细看介绍,只看到了“落水狗”的名字吸引眼球。配合着展名,我隐隐感觉到,这些应该都是艺术家借景、借物、借人,借名的抒情一下在求艺人生历程中的一些小插曲吧。
  说完嗅觉和视觉的体验,再说说听觉上的。当时展览现场给放了一首真正的插曲,此曲正是想当年红遍我大江南北的、彼时的宅男和跑男们的共同女神,杨钰莹思密达的《轻轻的告诉你》单曲循环。忘了说了,音源并不是通过平时展览上那种场内俗气音响实现的BGM(有时甚至还搞个司仪DJ啥的内种),而是一台比那还“俗”的“大彩电”!它径自坐落在地板上(沙发上还洋气儿的卧了一台),我不知道此情此景配合这样的歌声是催人泪下还是让人会心一笑。作为九十年代头生人的笔者,对此类歌曲的感怀可能不及80及更早前辈人士来得深沉,但可以负责任的说,那也是能唤起相当回忆和共鸣的。
  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这么别具一格不拘小节敢于突破创新的高大上展览,咋会出现这么一个俗气落套过时过号儿的作品呢?你错了,这并不是一个作品—至少这不是一个独立的作品,它与我上文絮叨的那一堆东西一样,统统是基于一个艺术家整体创作框架下的完整作品的一部分(可能连展厅也得算上)。或者,我倾向于称他们为艺术家的个人叙事线索之一。于是,就在这样一个似乎充满着人们口口相传里、按照那个“黄金时期”的新中国八、九十年代面貌布局的穿越空间中,我还似乎隐隐的察觉到了一丝彼时的落魄“落水狗”们,对“中国梦”的早期(改开的头20年)体悟呢……
  我并不认为,在布展上追求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就能算成艺术家、策展人以及相关机构对于当代艺术的壮举和贡献。但如果能长期坚持使空间与作品从神到形,都能无缝、无违和感得结合在一起的除外。我觉得这正是此展览和作品的加分之一;而这次让观众有种“日了狗了”的感觉的“落水狗”,相比“Lin k”,以及“不明真相”,在此种套路上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换言说,“落水狗”可以视作是杨画廊刚开始实现此类展览剥离掉形式感的临场“互动”,开始将展览本身推向到一定程度上的“作品化”转换,在这一点上很牛很用心,策展人、艺术家以及画廊的共同努力让它成了当下众多展览中的例外。
  其次,就展览内容本身来看,无论是“落水狗”“波普”“杨钰莹”……等等一系列性格强烈的符号,无疑都代表着“流行”的过去式,但有时从旧有“流行”的恍若隔世中,反倒能在展览文本下提炼出一些真实的注脚,以及开诚布公的还原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历程,显得在大环境中调皮的静中取闹又闹中取静,颇有在路上那种嬉皮精神力量的缩影。
其他文献
东方艺术·大家:关于“未来”你怎样理解?  凯伦·史密斯:我觉得当我们提到“未来”,其实不是说未来一定是某种样子,或者说会发生什么,而是有我们一个主观的意愿或期望在其中。  那么我觉得“未来”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个无法精密预测的事情,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  最重要的不是“未来”这个概念,而是在我们迎接未来时,要敢于面临未来,包括面临未来的好与坏。  东方艺术·大家:当下的艺术创作和展示环境,与你曾经
期刊
轻松,是积极的力量  1954年,欧文·沃姆(Erwin Wurm)生于奥地利布鲁穆尔河畔,现工作、生活在维也纳。他是大胆的Fluxus(激浪派) 流派拥护者。该流派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但由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主义、表演艺术,这些艺术流派已经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观众注射了预防针,激浪派的出现并没有引起重大的反响。在艺术风格上,它继承了上述先锋派的思路与做法,坚定不移的将离经叛道作为艺术的方
期刊
这些关闭或被废弃的小商店,在法国的小城镇中比比皆是。这一系列由蒂博·德雷恩(Thibaut Derien)拍摄的获奖作品,展现了这些还没有完全消失的店面。照片记录的是法国,却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这样的表现手法源于德国的多塞尔多夫学派——摄影史上,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在杜塞尔多夫学院创建的摄影类型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观念艺术,类型学的研究,拓扑学的纪实文本。这对夫妇的工业构成摄影延续了40年的历史,
期刊
东方艺术·大家:关于“未来”你们怎样理解?  曹雨:未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未来也可能就是今天甚至昨天。  胡庆雁:科技是在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中得以发展,而艺术不是,所以艺术的未来未必就比今天更进步。写实绘画和新媒体艺术一样都可能是未来的前卫艺术。与其说未来是进步,倒不如说未来是一种异化,只是不同于今天而已。  东方艺术·大家:当下的艺术创作和展示环境,与你们曾经设想的未来一样吗?  曹雨:比我想
期刊
内容提要: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影像艺术的日益兴旺和完善,并逐步取代绘画、雕塑等传统架上艺术形态,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创作语言,艺术越来越突破了视觉感知的范畴,而向包括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在内的所有感知领域发展,当代艺术应该称为“全觉艺术”(All-Sensual Arts)或“多觉艺术”(Multi-Sensual Arts)。“多觉艺术”不仅是对既定的艺术收藏制度的彻底
期刊
马可鲁·纽约往事  1954年出生于上海,1960 年随父亲移居北京,无名画会主要成员之一。1988年到达纽约,次年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学院艺术系,随后定居于此,2006年迁回北京。  九 好动的永旭  永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小在新疆长大,个头大而威猛,充满好奇心,明显地多动,他的画中对事物的特征把握得非常敏感,我们是在街上认识的,确切地说是在中城59街旅馆广场的那个“金三角”认识的。他的绘画
期刊
方振宁·北京时间  独立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纽约激浪派基金会(Fluxus Foundation)中国项目负责人。  没有光,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态,以至于生命都不可能。光,对人类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可是,我们在讨论“光”这一概念时,则是超越一般的物理现象,而触及那些和我们的知觉和精神有关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光的认知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光,那
期刊
短兵相接,风云变幻,最近的股市愁云密布。跌跌不休的大盘,甚至最终演化成了国家和国际做空资本之间的较量,就连收藏大鳄刘益谦最近都决定注资20亿满仓护盘救国。股市的跌宕,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外加“腰斩”的调整期,整个艺术市场仍处于探底阶段。  中国当代艺术版块,相较于日韩和东南亚艺术在香港市场的被追捧,以及古代及近现代书画版块重回亿元时代,当代艺术市场明显在春拍中频频败退甚至离场,有种弃妇般难以言说的颓
期刊
在具象绘画中,漩涡的意义多用于初步识别绘画中出现的小漩涡。从一个点可以引出漩涡形,除了引出漩涡形的点;在画面上,还有更多的例外情况可以讨论,这一章节就是讨论漩涡与绘画平面之间的例外关系。这会把漩涡的意义引向更深化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以漩涡形为内核去让各个时期的绘画附着在这个主旨上去理解各个时期的绘画,至此我似乎找到了令我无比兴奋理解整部绘画史的入口。  绘画平面,亦可称为绘画基面(picture p
期刊
本期七篇展评,以个展为主。  《陈箴的“国际化”》一文针对上海外滩美术馆展览“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总结了这位已故艺术家的装置作品的探讨对象:人类、自然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人类间的误解和沟通障碍;《我们在看什么展、什么表演?》和《展览之外的展览和流行过后的流行》分别关于北京这边两个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胡向前:天天表演,身体健康”与 “宗宁:落水狗”,前者基于消费体验分析其娱乐因素,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