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物理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实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体会物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意义,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能达到自己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再总结结论的要求。下面是我校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方法、措施及途径。
一、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以激发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强迫的、不自觉的、程度不同的苦恼、烦恼的心理状况下学习,有关学习的神经纤维通道对信息的传输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上述干扰使学习方面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反之,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兴趣浓厚时,有关学习的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信息在神经通道内的传输保持高度畅通,这样必然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效益达到最佳。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演示实验不但要直观简明,而且要求配合实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比、矛盾、设疑等方面激趣,使学生自觉产生解惑需要。如“自感”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实验激趣: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通电自感现象”,与电阻相连的灯先亮,通过两灯亮度对比两个灯泡亮度的对比,不需要教师提问,学生自然会想到,为什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从而自觉产生解惑需要。
思考解惑:通过短暂的时间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启发对比两个电路图电阻与线圈的不同特点,联想前面所学的电磁感应现象,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激疑创新;在前面演示实验的基础上介绍:断电自感现象“的电路,首先接通电路,电灯正常发光,提问学生,开关断开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充分思考后,让学生抢答。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观察,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的兴趣,增强他们创新的意识和信心。
形成概念: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但使学生自觉产生了解惑的需要,且掌握了解惑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八年级进行趣味物理实验讲座,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内容可以是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现代科技中的一些重要成果,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兴趣,为顺利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创新的途径
设法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加强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以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多做实验,具体有以下途径:
(1)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2)开放实验室
(3)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安排的学生实验,是通过专家精心编排的,它包括了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介绍了实验的常用方法,同时加强了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因此,在实验室条件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一组,创造环境让学生独立操作。具体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预习,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归纳实验的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的分析,知道要选择的器材、实验方法、数据记录以及数据处理。通过对學生实验的分析研究,明确实验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实验过程应逐步要求学生能独立列出实验步骤,独立设计表格,独立完成实验,在观察现象、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独立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的能力。
三、启发学生课内课外设计实验,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创新能力
“设计实验”是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进行设计和实验,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的实验活动,实际上,一些创造发明、一些理论的重大突破,都是通过设计实验来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不但要介绍实验的创造思想,同时要介绍实验设计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家艰难的探索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良好品质。
设计实验的具体途径可以是:
(1)改变学生实验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在完成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对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布置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实验课题。通过对学生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仪器等的改变,要求学生再按照实验目的,重新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要求。
(2)课堂上创造设计实验环境
课堂上可以创造某些情景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或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3)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验设计
课外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比如,在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鸡蛋撞地球。
四、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实验探索,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翻开物理学史可以发现,任何一条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有一段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探索规律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一规律之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有很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推理的思维方式,如果把科学家运用的实验思想、方法开发出来,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如:“单摆”一节,为讨论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我采用学生探索实验进行研究,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猜想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单摆的振动,讨论、分析、猜想、总结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实际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开始都是由猜想开始的,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且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2)探索发现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及实验方案,为使实验顺利完成,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写出实验提纲、记录表格等。
(3)总结形成规律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规律。
(4)发展应用阶段,在探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可以让他们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
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可克服传统演示实验的弊病,使学生获得发展知识的实验基础,享受科学实验的成果,进而鼓励同学立志去发现,去创造探索物质运动的奥秘。
一、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以激发创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中学生,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强迫的、不自觉的、程度不同的苦恼、烦恼的心理状况下学习,有关学习的神经纤维通道对信息的传输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上述干扰使学习方面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反之,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兴趣浓厚时,有关学习的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信息在神经通道内的传输保持高度畅通,这样必然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学效益达到最佳。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演示实验不但要直观简明,而且要求配合实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比、矛盾、设疑等方面激趣,使学生自觉产生解惑需要。如“自感”一节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实验激趣: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通电自感现象”,与电阻相连的灯先亮,通过两灯亮度对比两个灯泡亮度的对比,不需要教师提问,学生自然会想到,为什么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从而自觉产生解惑需要。
思考解惑:通过短暂的时间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启发对比两个电路图电阻与线圈的不同特点,联想前面所学的电磁感应现象,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激疑创新;在前面演示实验的基础上介绍:断电自感现象“的电路,首先接通电路,电灯正常发光,提问学生,开关断开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充分思考后,让学生抢答。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观察,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的兴趣,增强他们创新的意识和信心。
形成概念: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但使学生自觉产生了解惑的需要,且掌握了解惑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八年级进行趣味物理实验讲座,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内容可以是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现代科技中的一些重要成果,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兴趣,为顺利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创新的途径
设法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加强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以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多做实验,具体有以下途径:
(1)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2)开放实验室
(3)学生分组实验
教材安排的学生实验,是通过专家精心编排的,它包括了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介绍了实验的常用方法,同时加强了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因此,在实验室条件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一组,创造环境让学生独立操作。具体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预习,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前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归纳实验的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的分析,知道要选择的器材、实验方法、数据记录以及数据处理。通过对學生实验的分析研究,明确实验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实验过程应逐步要求学生能独立列出实验步骤,独立设计表格,独立完成实验,在观察现象、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独立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的能力。
三、启发学生课内课外设计实验,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创新能力
“设计实验”是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进行设计和实验,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的实验活动,实际上,一些创造发明、一些理论的重大突破,都是通过设计实验来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不但要介绍实验的创造思想,同时要介绍实验设计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家艰难的探索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良好品质。
设计实验的具体途径可以是:
(1)改变学生实验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在完成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对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布置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实验课题。通过对学生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仪器等的改变,要求学生再按照实验目的,重新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要求。
(2)课堂上创造设计实验环境
课堂上可以创造某些情景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或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3)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验设计
课外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比如,在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鸡蛋撞地球。
四、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进行实验探索,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翻开物理学史可以发现,任何一条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有一段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探索规律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一规律之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有很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推理的思维方式,如果把科学家运用的实验思想、方法开发出来,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如:“单摆”一节,为讨论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我采用学生探索实验进行研究,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猜想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单摆的振动,讨论、分析、猜想、总结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实际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开始都是由猜想开始的,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且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2)探索发现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及实验方案,为使实验顺利完成,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写出实验提纲、记录表格等。
(3)总结形成规律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规律。
(4)发展应用阶段,在探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可以让他们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
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可克服传统演示实验的弊病,使学生获得发展知识的实验基础,享受科学实验的成果,进而鼓励同学立志去发现,去创造探索物质运动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