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100分的试卷,能够得到90以上的高分,就是优分答卷。最近,利川市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结果表明,全市群众投票的满意率,教育局在90%以上,有几个乡镇达到100%。能够赢得90%以上的群众满意,利川市教育局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征途上,向群众交了一张优分答卷。
一、一切为教育让路:让学校满意
利川这几年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关键在于利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优先发展教育”已成领导共识。利川一中校园面积不足,市政府决定把比邻的人民银行、地税局的地盘让给一中;都亭办事处第一小学也位于城区中心,校园狭小,政府决定,把都亭派出所的地盘和房产无偿划拨给一小。还有利川职校,市政府把铁路附近南环路边的100多亩地划给学校,为利川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区如此,各乡镇政府也是强调一切给教育让路。紧邻318国道的团堡初中校门前有16亩地,是当地村民建房的黄金地段。为了让团堡初中建好建漂亮,市长李义多次亲临现场协调,最终把这块地划给了学校。
利川市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教育工作大会,一是年初的教育工作会,再就是教师节前后教育表彰大会,“四大家”领导都必到场,市委书记、市长至少要有一位出席。“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投入达16.7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4.5亿元,利川本级财政投入8亿多元。2008年一年投入2.2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2010年,仅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就动工118个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学校差教师,政府给编制,五年间通过多种渠道补充教师459名。给钱、给地、给政策。配合实施“兴教工程”,利川市政府先后出台了 《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评选奖励办法》、《中小学校长任期责任制考核方案》、《中小学创建平安和谐满意学校评估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对推动全市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切实为学生解难:让学生满意
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讲“以人为本”。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生为本。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进得来、学得好、吃得饱、留得住,这是我们殚精竭虑努力做好的事情。
2005年利川“两基”工作通过省复查后,学校办学条件依然很差。危房大量存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喝不上水、没地方上厕所、睡地铺、无厨房餐厅、没有浴室等问题。我们从解决学生饮水难、入厕难、住宿难、就餐难、洗澡难“五难”问题入手,向各级政府争取资金,在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同时,先后实施了学校饮水工程、厕所沼气池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厨房餐厅建设工程,从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吃喝拉撒事情做起,让学生有干净水喝,上厕所不再排队,能睡上床铺架,能洗上热水澡。为了让学生能吃上比较舒适的饭菜,我们把原来学校承包给私人经营的校内食堂、商店全部收归学校管理,实行“零利润”或“微利润”管理,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建设。我们还动员有条件的学校开办养猪场,为学生提供放心便宜的肉食。现在团堡初中的养猪场存栏生猪200多头,毛坝小学等学校的放心食堂让上千师生每餐吃得舒舒服服,学生都能喝上学校免费提供的干净水,寄宿学生都能住上标准的铁架床,包括教学点在内,每个学生都能坐上单人单桌的课桌凳。五年间,全市新修各类教学用房500多幢,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建有2幢新教学用房。2007年,利川“普九”通过国家验收。2008、2009年两年间,市委政府通过市直部门对口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等方式,投资1000多万元,将市内153个农村教学点全部进行了改造。现在,可以说“各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利川已经变成现实。
我们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时候,努力通过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2005、2007年,我们先后两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光盘播放点121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74个,计算机教室30个,多媒体投影教室65个,多功能电教室146个,相继建成一批校园网(网站)、局域网、电子备课室、数字图书室、仿真实验室,互联网接入学校工程100%覆盖全市中小学。完成了12个标准化实验室建设,2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偏僻的教学点学生开始上音乐美术课了,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全部开设了英语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山区农村逐渐成为现实,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三、民主公平公正:让教师满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抓住教师这个根本,让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出成绩?教育管理上努力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尽量在政策上为教师分忧,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力。
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大,待遇不高,但这群知识分子知书达礼,珍惜荣誉,懂得感情。2008年,我们争取市政府率先给教师发绩效工资。也是这一年,利川市政府每年列支50万元设立教育发展奖励基金,每年教师节重奖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每人奖金五六千元。每年奖励教育的资金都在100万元上下。为了让这些好政策发挥更大效益,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评比时细则量化,过程公开,结果公示,阳光操作。
选调教师进城是老师们非常关心的事情。以前,这事主要通过教育局领导开会讨论通过,调谁不调谁,领导说了算。为了避免这样做的一些弊端,我们把调谁进城的权利交给老师,实行公开选调进城教师考试制度。经过笔试、面试、考核等环节,优胜劣汰。许多老师说,现在考试进城,凭本事不靠关系,我服气!让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待遇。五年间,全市一半以上的教师到武汉接受过一次免费培训,85%以上的校长或主任接受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近两年,教育局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乡乡行”和“校校观”培训活动,全市中心学校校长和部分中小学校长通过实地参观和高端引领,教育管理水平大有提高。
我们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乡镇教师绩效工资每月人均比城区教师高76元;职评、评优表模向农村学校倾斜;放宽农村教师招聘条件,对偏远乡镇教学点教师只通过面试直接签约;从2006年起,每年通过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国家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接收资教教师,五年共接收了972名,大多安排在农村学校;每年新招聘的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实行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制度,把城乡之间校长下派上挂,让强校帮扶弱校,一校带动多校,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建设教师安居房、周转房,让农村教师安居乐教。
四、着力为家长分忧:让家长满意
为满足家长送学生读高中的强烈要求,2008年起,利川开始“突破性发展高中教育”,市政府和学校每年筹资1500万元专门发展高中教育。利川一中、利川二中和利川五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在校高中生人数超过18000人,比2006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还多。在利川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评的同时,利川五中、利川二中先后被评为州级示范高中,利川职校也实现了“两级跳”,由省级重点到国家级重点,再到省级示范,目前正申报国家级示范学校。利川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今年秋季,我们开始在城区小学一年级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把原来东城办事处的关东小学并入市实验小学,成为这所名牌小学的第二校区,开始了化解城区学校超级大班的破冰之旅。有个家长说:以前挤破脑壳想进实验小学,现在不给任何人说好话就进去了,这项政策好!办满意教育,老百姓说满意才是真正的满意。
家长对教育满不满意,他们更看重的是每年高考的教学质量。几年来,利川高考成绩稳中有升。2010年,全市上本科2862人,上线率为53%,一本上线258人,增长率为10%,在恩施州八县(市)中位居前列。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树立各级各类教育一盘棋的“大教育”思想。五年来,利川学前教育发展较快,50多个公、民办幼儿园为利川教育作出了默默贡献。利川特校1999年成立,开始一直只有二三十个学生,今年学生人数达到103人。
2010年,利川提出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的目标。我们将按照《利川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在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走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信息化的教育发展之路,为教育现代化奠基,向满意教育目标奋进。
责任编辑:周振国
一、一切为教育让路:让学校满意
利川这几年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关键在于利川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优先发展教育”已成领导共识。利川一中校园面积不足,市政府决定把比邻的人民银行、地税局的地盘让给一中;都亭办事处第一小学也位于城区中心,校园狭小,政府决定,把都亭派出所的地盘和房产无偿划拨给一小。还有利川职校,市政府把铁路附近南环路边的100多亩地划给学校,为利川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区如此,各乡镇政府也是强调一切给教育让路。紧邻318国道的团堡初中校门前有16亩地,是当地村民建房的黄金地段。为了让团堡初中建好建漂亮,市长李义多次亲临现场协调,最终把这块地划给了学校。
利川市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教育工作大会,一是年初的教育工作会,再就是教师节前后教育表彰大会,“四大家”领导都必到场,市委书记、市长至少要有一位出席。“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投入达16.7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14.5亿元,利川本级财政投入8亿多元。2008年一年投入2.2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0%左右。2010年,仅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就动工118个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学校差教师,政府给编制,五年间通过多种渠道补充教师459名。给钱、给地、给政策。配合实施“兴教工程”,利川市政府先后出台了 《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评选奖励办法》、《中小学校长任期责任制考核方案》、《中小学创建平安和谐满意学校评估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对推动全市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切实为学生解难:让学生满意
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讲“以人为本”。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生为本。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进得来、学得好、吃得饱、留得住,这是我们殚精竭虑努力做好的事情。
2005年利川“两基”工作通过省复查后,学校办学条件依然很差。危房大量存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喝不上水、没地方上厕所、睡地铺、无厨房餐厅、没有浴室等问题。我们从解决学生饮水难、入厕难、住宿难、就餐难、洗澡难“五难”问题入手,向各级政府争取资金,在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同时,先后实施了学校饮水工程、厕所沼气池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厨房餐厅建设工程,从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吃喝拉撒事情做起,让学生有干净水喝,上厕所不再排队,能睡上床铺架,能洗上热水澡。为了让学生能吃上比较舒适的饭菜,我们把原来学校承包给私人经营的校内食堂、商店全部收归学校管理,实行“零利润”或“微利润”管理,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建设。我们还动员有条件的学校开办养猪场,为学生提供放心便宜的肉食。现在团堡初中的养猪场存栏生猪200多头,毛坝小学等学校的放心食堂让上千师生每餐吃得舒舒服服,学生都能喝上学校免费提供的干净水,寄宿学生都能住上标准的铁架床,包括教学点在内,每个学生都能坐上单人单桌的课桌凳。五年间,全市新修各类教学用房500多幢,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建有2幢新教学用房。2007年,利川“普九”通过国家验收。2008、2009年两年间,市委政府通过市直部门对口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等方式,投资1000多万元,将市内153个农村教学点全部进行了改造。现在,可以说“各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利川已经变成现实。
我们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时候,努力通过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2005、2007年,我们先后两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光盘播放点121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74个,计算机教室30个,多媒体投影教室65个,多功能电教室146个,相继建成一批校园网(网站)、局域网、电子备课室、数字图书室、仿真实验室,互联网接入学校工程100%覆盖全市中小学。完成了12个标准化实验室建设,2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偏僻的教学点学生开始上音乐美术课了,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全部开设了英语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山区农村逐渐成为现实,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三、民主公平公正:让教师满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抓住教师这个根本,让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出成绩?教育管理上努力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尽量在政策上为教师分忧,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力。
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大,待遇不高,但这群知识分子知书达礼,珍惜荣誉,懂得感情。2008年,我们争取市政府率先给教师发绩效工资。也是这一年,利川市政府每年列支50万元设立教育发展奖励基金,每年教师节重奖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每人奖金五六千元。每年奖励教育的资金都在100万元上下。为了让这些好政策发挥更大效益,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评比时细则量化,过程公开,结果公示,阳光操作。
选调教师进城是老师们非常关心的事情。以前,这事主要通过教育局领导开会讨论通过,调谁不调谁,领导说了算。为了避免这样做的一些弊端,我们把调谁进城的权利交给老师,实行公开选调进城教师考试制度。经过笔试、面试、考核等环节,优胜劣汰。许多老师说,现在考试进城,凭本事不靠关系,我服气!让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待遇。五年间,全市一半以上的教师到武汉接受过一次免费培训,85%以上的校长或主任接受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近两年,教育局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乡乡行”和“校校观”培训活动,全市中心学校校长和部分中小学校长通过实地参观和高端引领,教育管理水平大有提高。
我们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乡镇教师绩效工资每月人均比城区教师高76元;职评、评优表模向农村学校倾斜;放宽农村教师招聘条件,对偏远乡镇教学点教师只通过面试直接签约;从2006年起,每年通过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国家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接收资教教师,五年共接收了972名,大多安排在农村学校;每年新招聘的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实行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制度,把城乡之间校长下派上挂,让强校帮扶弱校,一校带动多校,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建设教师安居房、周转房,让农村教师安居乐教。
四、着力为家长分忧:让家长满意
为满足家长送学生读高中的强烈要求,2008年起,利川开始“突破性发展高中教育”,市政府和学校每年筹资1500万元专门发展高中教育。利川一中、利川二中和利川五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在校高中生人数超过18000人,比2006年增加了三分之一还多。在利川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评的同时,利川五中、利川二中先后被评为州级示范高中,利川职校也实现了“两级跳”,由省级重点到国家级重点,再到省级示范,目前正申报国家级示范学校。利川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今年秋季,我们开始在城区小学一年级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把原来东城办事处的关东小学并入市实验小学,成为这所名牌小学的第二校区,开始了化解城区学校超级大班的破冰之旅。有个家长说:以前挤破脑壳想进实验小学,现在不给任何人说好话就进去了,这项政策好!办满意教育,老百姓说满意才是真正的满意。
家长对教育满不满意,他们更看重的是每年高考的教学质量。几年来,利川高考成绩稳中有升。2010年,全市上本科2862人,上线率为53%,一本上线258人,增长率为10%,在恩施州八县(市)中位居前列。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树立各级各类教育一盘棋的“大教育”思想。五年来,利川学前教育发展较快,50多个公、民办幼儿园为利川教育作出了默默贡献。利川特校1999年成立,开始一直只有二三十个学生,今年学生人数达到103人。
2010年,利川提出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的目标。我们将按照《利川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在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走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信息化的教育发展之路,为教育现代化奠基,向满意教育目标奋进。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