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中的现代生活史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雷蒙德·卡佛的作品以其特有的“极简主义”特色著名。在极简的外表之下,卡佛作品的内容有另外一番深意:平淡地展示生活本身,却重在体现现实的真谛。卡佛作品所展示的大多都是现实生活的灰暗面,时时侵袭现代人的冷漠、孤绝和疏离在卡佛小说中得到体现。本文将以卡佛的三部短篇小说《他们不是你的丈夫》《山雀派》和《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水》为例,对人性异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疏离现象进行考察,以发掘卡佛作品在形式之外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雷蒙德·卡佛 异化 疏离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是美国20世纪下半叶颇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和诗人。他的短篇小说多取材于当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其叙事风格简洁独特,不动声色,常被人称为“简约主义”大师。卡佛的英文为Carver,可以理解为雕刻家、雕刻匠之意,而其作品也恰好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刻画:其小说致力于描摹美国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突出表现在异化的后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隔绝,乃至绝望。在他的小说中,那些遭遇失业、酗酒、失眠和离异等人生困境的现代美国人,无论是加油站工人、咖啡馆女招待,还是大学教授、艺术家,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就是读者身边的朋友和邻居,这也是卡佛小说能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原因。
  一、异化、疏离与卡佛生活的时代
  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疏离的生存状态,是人性异化的一大体现。“异化”(aliena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所有权的变更、精神错乱或人际关系的疏远。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黑格尔、马克思、马尔库塞、弗洛姆等对异化这一概念都有不同的解释。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论指出,人和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形态作为历史主体,不仅表现为分裂为二或有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的过程,而且主体所产生的独立物对主体有一种压迫性。马尔库塞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进而对现代工业社会创造的高度物质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进行了否定和批判。对于人性的异化,马尔库塞用“单向度”(One-Dimensional)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统治对人类不知不觉的异化作用。技术统治下,人的自由遭到损害,社会成了一个病态的社会,人也成了异化的人,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弗洛姆在对人性的分析中指出:“异化(或疏远化)意味着人在他把握世界的时候没有体验到自己是发生作用的行动者,而觉得世界对他来说依然是陌生的……异化主要是人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
  除哲学和社会学领域外,在文学作品中关于人性异化的描述也有很多。从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麦克白》,到现代文学中卡夫卡的《变形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及尤金·奥尼尔的戏剧《毛猿》等众多作品,都有对人性异化的不同表现形态的精彩刻画。然而,与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传统的异化状态不同,卡佛的作品不是以战争或政治为题材,更不是异化主体的精神极度分裂,或将人物化变成动物化或神话化,而是展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异化主体的微妙变化。这些异化的状态很常见,但又往往被人忽视。他只是以平常人为例,轻描淡写、平铺直叙般描绘现代社会里物质化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的压迫。人类生存的困境和危机、人类自身,以及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扭曲等,这些在社会中常见的现实被不动声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卡佛创作特色的产生与当时的时代密不可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的表现,疏离这一社会现象是卡佛生活时代的特征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社会现实是导致大部分美国民众身心饱受折磨的根源之一。1961年至1975年的“越战”,给无论是参战回国的士兵,还是身在美国的亲人,都带来了无限的创伤。1973年开始,美国不断受到石油供给的冲击。石油危机使美国陷入经济停滞与衰退,从而引发了大面积的经济危机,人们的稳定生活直接受到影响。拉夫运河化学垃圾污染事件、三里岛核泄漏事故以及水门事件等使得人们对国家的政治体制、环境安全和口头宣扬的道德原则深感怀疑。加上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人们的安全感受到严重的动摇。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对前途的担忧,使人们的无助感加强,最终导致家庭结构和性别角色的转变。雷蒙德·卡佛本人正是生活在这一时代,同他笔下的蓝领人物一样,卡佛曾身兼数份零杂工的工作。既没有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不但要养家,还要坚持求学和写作。因此,貧困曾是日夜伴随他的一个难题。作为二十出头、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抚养两个小孩的重任、失业等生存危机不时地侵袭着他,同时还对他的家庭带来困苦。对于追求创作梦想的卡佛,失业带给他的不只是物质方面,更是精神方面的折磨,这是卡佛早期生活经历的困难。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冷漠在卡佛笔下的体现,借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术语,可以分成两方面,即自我疏离(self-estrangement)和社会疏离(social isolation)。a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卡佛小说中所展现的现实十分吻合。卡佛的儿子(Vance)曾经回忆,卡佛的创作在1980年间,还是“坏卡佛时期”(Bad Raymond Carver Days),所写的是与他自己相关的话题,即酗酒、自我和家庭异化、痛苦以及恐惧。本文接下来将遵循自我异化和家庭异化的主线,对卡佛的三部短篇小说《他们不是你的丈夫》《山雀派》和《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水》中的疏离现象进行考察,分别对家庭中个人角色的自我疏离、家庭成员内部尤其是夫妻间关系的疏离,以及家庭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疏离做出分析。
  二、自我疏离
  自我疏离是异化的一个表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与本我的不一致或脱离。此外,异化的表现还有无助(powerlessness)、生活无目标或无意义(meaninglessness)等。b短篇小说《他们不是你的丈夫》中的厄尔·奥伯(Earl Ober),反映的就是自我疏离。
  厄尔是一个推销员,妻子多琳(Doreen)是咖啡屋的招待,对生活的无奈导致他们的行为不同于一般人。失业导致的自我疏离发生在厄尔的身上,其表现之一是无助。失业的现实摧毁了厄尔的自信,取而代之的是自卑、无助和绝望。厄尔成天无所事事,依靠妻子生活,在外面时,则表现得逆来顺受。他的无助状态正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所述,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无助的人认为命运被外在的媒介、命运、运气或其他机构所掌控。c异化中的无助状态在厄尔的身上得以充分体现。有一次,厄尔去多琳工作的咖啡屋蹭白食。店里有两位商人,西装革履,却在多琳弯腰舀冰激凌露出大腿时,肆意讨论多琳的肥臀。厄尔作为多琳的丈夫,在妻子被人侮辱时,却没有对他们提出任何异议,更没有站出来斥责这些在背后随便说别人闲话的人。他没有动自己桌上的饭菜,还假装不认识多琳,没有和妻子打招呼,就径直离开咖啡屋,他的自卑和无助心理可见一斑。厄尔的行为表明,他没有勇气和自信解决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困难,无法保护自己和妻子的尊严,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厄尔与本我的疏离,即自我疏离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他对于妻子肥胖问题的评价。在碰到那两个商人之前,厄尔从未觉得妻子有任何肥胖的迹象。然而当天回去之后,他却让妻子通过几个星期不吃饭来减肥。这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来自处于异化状态下的人的不寻常思维。根据弗洛姆的分析,被异化的人缺乏自我判断意识,并以他人的期望作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标准。在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失去自信之后,厄尔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完全失去了信心。厄尔按照他人,即两个商人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自己的妻子,盲目地让妻子减肥,不顾妻子的健康,说明他自我评价标准的缺失,甚至是自我的迷失。这种迷失的状态,虽然对于迷失者本人来说是一种无奈,会让人觉得很可怜,但是迷失者的行为对身边人所造成的伤害,却使他们成为别人厌恶甚至憎恨的人。失业者在卡佛的其他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其中的酸楚跃然纸上。然而通过这部短篇小说,读者却似乎可以体会到迷茫者异化的心理状态,他们迷失在自我疏离的世界里,对于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没有必要的伤害。
  而另外一部短篇小说《山雀派》,则描写了自我疏离的另外一种表现。他们不是因为对自己不自信,而是因为过度关注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导致了与他人关系的疏远。与厄尔相比,《山雀派》里的丈夫不需要为衣食而忧。但是他和厄尔一样,都处于类似的非同寻常的心理状态。小说开篇就对主人公惊人的记忆力进行了交代:他对历史上的人名、日期、发明、战争、条约和联盟等如数家珍。然而,他却很难复述妻子的一封告别信的主旨,信的内容也超过了他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专注于自我的领域,使得一些人无法融入外界现实,他们自然会被人认为是另类。而且,自我疏离状态下的人甚至也许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这个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是专家级别的人,没有在妻子离别时把握时机挽留妻子,反而怀疑那封信的笔迹不是妻子的,信是伪造的。由此,读者看到了一位沉迷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粗心的,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丈夫形象——过度关注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他人的存在。黑格尔指出,“人们会因为自己当前进行或一直进行的事情而被异化……当外界与自己的目的不相吻合时,(被异化的)人仍因专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无法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d。过度专注自己事业的人,在工作中迷失自己的同时,也会因工作与他人隔离开来,从而导致与他人的疏离。与很多对工作极度狂热的人不同,这位丈夫过度注重自我,过多地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以致无法与外界沟通和交流。这样做的结果是,他的行为不为外界所理解和接受,甚至连他的妻子也无法接受。例如他不顾妻子的生活习惯,选择在他喜欢的幽静的穷乡僻壤安家,使得妻子在心理上很难适应当前的生活。又如,他因工作而怠慢妻子,使原本交流顺畅、相互理解的夫妻关系达到冰点,却丝毫没有察觉。可见他对工作的专注程度已经超过了正常的限度。可以说,主人公这种超过正常限度的对工作的专注,在现代生活中是一种疏离和异化的存在。然而,这种状态却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说正在经历的。卡佛的小说用这种娓娓道来、举重若轻的语气叙述故事,似乎是对处于类似状态的人的一个警醒。
  除了对于信件的古怪反应之外,主人公对于妻子离开的反应也体现了他处于自我疏离状态下的另一面。在妻子给了主人公离别信之后,主人公照常和妻子共进晚餐,其间避而不谈离别之事;然后他进书房,检查信的真伪;在听到门外妻子的电话声和提行李箱离开的声音时,他也只是在门口做思想斗争。黑格尔把这种行为叫作异化者的“消极的旁观者”心态,即心理上的疏远和远离客观世界的感觉,也就是失去控制日常世界的能力,只能成为消极的旁观者(passive onlooker)。e自我疏离的状态,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还会使当事人失去处理日常小事的能力。对于这位主人公来说,反应迟钝使他失去了很多与妻子交流的机会,最后他也没有把握挽留妻子的最佳时机。而他对外界的冷漠使自己处于一种完全异化的状态,与客观世界以及与妻子的心理世界隔绝。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他,被看作自私的人,因此,他失去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妻子。这位学究型的丈夫是现代社会人类异化的一个特殊象征,是现代为工作所累,不得不或者自愿投入工作,而迷失自我的人的缩影,同时也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的牺牲品。
  卡佛的小说是现代人的一剂良药,给迷失的人以启迪:多关爱自己,多关爱亲人和家庭。
  三、社会疏离
  除了刻画不幸婚姻中一方自我疏离的问题之外,卡佛还将目光放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进行考察,书写了关于社会疏离的问题。短篇小说《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水》影射了家庭成员内部,以及家庭与社会之间可能出现的疏离。
  卡佛的小说里很少有恩爱的夫妻,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斯图亚特(Stuart)和妻子克莱尔(Claire)也是属于问题夫妻的一种。这对夫妇间最大的障碍就是双方缺乏交流,没有共同语言。故事的开头,卡佛描述了斯图亚特夫妻间的一场对话,对话围绕几天前斯图亚特和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的活动展开。第一天,一行四人发现了河里有一具裸体女尸,但他们为了玩乐,故意忽略了尸体,继续钓鱼的活动,直到回家时才顺道报告给警察。妻子对此很愤慨,认为这些人,包括丈夫在内,都很残忍、冷漠。更让妻子难过的是,斯图亚特没有任何悔过之意,认为这是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克萊尔安排的几次交流机会都以失败告终,夫妻间的隔阂导致了家庭的情感危机。不管是在卡佛的年代,还是在当下,缺乏沟通是导致很多家庭不和,甚至其中一方出轨,以致家庭破裂的首要原因之一。
  此外,家庭暴力是这个家庭夫妻关系恶化的另外一个原因。尽管不久前和妻子有点摩擦,但斯图亚特还是无视妻子内心的不安与伤心,提出了进行性行为的要求。被妻子拒绝后,他更是出言不逊,甚至像强奸犯一样对妻子进行恐吓。家庭中没有温暖或温情可言,只有恼怒和威胁存在,这无疑导致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危机。家庭问题的症结在于斯图亚特对于妻子地位的忽视:斯图亚特是体面的工程师,对于妻子,他仍然摆脱不了世俗的评价标准,认为妻子应该服从自己。在西方社会,有很长的一段时期,女性在婚姻中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她们只是在家中照顾丈夫、孩子,充当着管家的角色,当然,也是性欲对象。马尔库塞指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个人成为生产机械,缺乏人性,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是盲目跟随他人的潮流和倾向而生活。“个人以强加在自身身上的存在而认识自己……理性中的错误意识成为假想中的正确意识。”斯图亚特盲目地完成了自己作为社会机器的角色,并且不把与妻子的交流放在心上,不愿改变自己的错误,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其实,世俗的观点在斯图亚特与克莱尔谈恋爱的时候就根深蒂固了,这也是克莱尔一直以来的心病。   社会疏离的重要表现——家庭与社会的疏离,也隐约出现在这对夫妻的故事里。对于丈夫一行人没有及时报警处理河中女尸一事,克莱尔评价道,在她所处的社会里,“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一是大家不再关心别人的事情了,二是没有一样东西会产生任何真正的差别”。这似乎也在印证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管人们如何努力,这样的冷漠也会一直存在,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小说里,人们对他人的事情毫不关心,斯图亚特及朋友们事不关己的态度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这让克莱尔,小说里觉醒的代表,很心烦。她驱车两三个小时赶到被害者的葬礼,显示了对这个冷漠的社会的抗议,这是克莱尔决心捍卫正义的一面。但是,卡佛还塑造了克莱尔的另外一面,即她自己也无法做到“不冷漠”。他赋予克莱尔双重心理,虽然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但她自己也无法放松对他人的警惕。在克莱尔开车去葬礼的路上发生了两个“小插曲”,正表现了人们之间的冷漠和戒备心理。
  第一个“小插曲”发生在加油站。加油站里的机械工过分热情,让克莱尔觉得他提出开车送她到山顶是有不良企图的。而当他建议检修轮胎时,克莱尔也觉得他这是有意留她在加油站。在一个不安定的社会里,人们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警惕他人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对他人充满同情心的克莱尔也没能逃出世俗的看法——不管怎样,小心提防别人是不会错的。第二个“小插曲”发生在靠近纳切斯河的林间高速公路上,一辆绿色小卡车追上克莱尔并超过了她。据警方描述,小说中的受害者是被开绿色小卡车的人谋杀的。于是克莱尔在看到绿色小卡车后故意停车,准备离卡车保持一段距离后再发动汽车。没想到卡车司机突然折回,并提出要帮助克莱尔,把她吓得魂飞魄散,她甚至认为卡车司机看她的眼神也充满色欲。其实,卡车司机也许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担心她一个弱女子单独在荒山野岭开车很危险而已。不幸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疏远,相互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感,少数热心的人却屡屡被欺骗或是被他人误解。不得不承认,社会关系中诚信、正直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很难得到修复,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的戒备和防卫心理,从而带来社会关系的疏离化。
  四、结语
  与其说卡佛是在对现实世界里很多人面临的日常难题进行刻画,不如说他是对人性的异化、对社会的疏离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人类内心的异化,会导致自我的疏离,以及与家人的疏离,推而广之,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甚至与社会的疏离,这些都是造成现实生活痛苦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这三部短篇小说的分析,说明了卡佛的小说并不是简单地描摹阴冷的现实,而是在深刻展现人的异化状态之后,对疏离绝望的现代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展示问题的症结所在,必将为解决问题提供正确的方法。可喜的是,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多水》的结尾,克莱尔以关心社会问题的女性形象出现,且最后与丈夫的关系有所缓和,似乎预示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也许为消除社会的疏离状态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abc 大英百科中,对于异化的概念解释为(本文试译)以下六个方面: 1.无助(powerlessness);2.生活无意义(meaninglessness);3.行为无规范性(normlessness);4.文化疏离(cultural estrangement);5.社会疏离(social isolation);6.自我疏离(self-estrangement)。详情参见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5th edition. Chicago, Illinoi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84:574.
  de 在Gouldner所著的书The Two Marxisms: Contradictions and Anoma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中,作者指出,黑格尔认为异化的原因之一是因专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无法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被异化的人与客观世界有一种心理上的疏远和远离客观世界的感觉,包括失去控制日常世界的能力,只能成为消极的旁观者。详情参见Alvin W. Gouldner. The Two Marxisms:Contradictions and Anoma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网址:http: //media.Pfeiffer.edu/lridener/dss/Marx/2marxtoc. htm.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Sklenicka,Carol. Raymond Carver:A Writer’s Life [M]. New York:Scribner, 2009.
  [5] Fromm,Erich. The Sane Society [M]. New York:Routledge, 2002/2008.
  [6] Marcuse,Herbert. One-Dimensional Man: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M]. Boston:Beaco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Press, 1964.
  [7] 雷蒙德·卡佛.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說自选集[M].汤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作 者: 李仙琼,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马来西亚裔美国籍作家林玉玲的小说《馨香与金箔》是一部跨文化、跨民族的后殖民文学作品,讲述了亚裔女性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中积极抗争寻求自我的故事。本文以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分析小说中女性受到的双重压迫和多重抗争的表现,旨在呈现第三世界女性的生存困境,解构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权力话语。  关键词:林玉玲 《馨香与金箔》 后殖民女性主义 压迫 权力话语  马来西亚裔英语作家林玉玲(S
期刊
摘 要:郁达夫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特有的文人品格——他既批判社会又热切关注社会,他既在社会之中又在社会之外;同时他也对自身进行深刻的解剖,在解剖自身的过程中流露出一种真诚的忏悔意识。  关键词: 文人品格 批判 关注社会 忏悔  自从郁达夫的作品《沉沦》发表后,文学界对其作品的评价和他本人的关注就已经开始,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对郁达
期刊
摘 要:纳兰情词以其哀感顽艳、缠绵悱恻而名世,但许多词不易确定其本事,解读起来扑朔迷离。纳兰性德为卢氏和沈宛写的词大部分是可以辨识的,也有少量的词本事争议较大。本文通过比较纳兰性德为卢氏和沈宛作词的情感内容、意象、典故运用等因素,试图寻找其中独特的情感密码,以期深度解析纳兰情词,同时也兼及一些较有本事争议的词的辨析。  关键词:纳兰性德 卢氏 沈宛 悼亡词  纳兰情词以其哀感顽艳、缠绵悱恻而名世,
期刊
摘 要:刘禹锡受民谣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创作、填写了不少《竹枝词》《杨柳枝词》。 刘禹锡的竹枝词对土家族民歌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创作手法的借鉴,将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写进他的诗中,并且丰富了唐诗的体裁,将少数民族的竹枝词带进唐诗体裁中,对后代的各派竹枝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刘禹锡 《竹枝词》 土家族歌谣  一、《竹枝词》在内容上对土家族歌谣的吸收  刘禹锡,字梦得,匈奴族后裔,中唐时期诗人,
期刊
摘 要:汪曾祺作为最具中国味的作家之一,其小说体现了典型的民间特征。本文试从“怎么写”的角度论述一种作为创作方法的“民间”:一是以大量民俗风情描写的“闲笔”展开人物生活的画卷,并让文本体裁结构闲散化;二是时间修辞上通过自然生活时间的“曲笔”化的表达,塑造小说中从容自然的氛围和艺术特色;三是民间语言的众多“俗笔”引述,展现了作家的民间立场和性情。  关键词:民间特征 闲笔不闲 时间叙事 民间语言  
期刊
摘 要:《如此浩瀚的大海上》描写了华裔女子芳在毕毛的生存状态,以芳作为一名移居美国的华裔女工为了寻找精神家园为主要线索,这一过程也是一名女性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找到自己内心的“乌托邦”,实现女性独立的过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就文本的女主人公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进行分析,结合乌托邦主题对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进行分析,从而揭露后工业时代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批评男权的文化价值观,赞
期刊
摘 要:读者个性化阐释的主观性与文本本身的艺术性联合消解了高中语文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与合法性,反映出来的本质是在作者权威被消解以后,教师和命题者被迫充当权威者的角色而被批判。面对现状,心理叙事学从文本特征和读者建构出发,结合叙述者这一特殊角色解释文本阐释的实质,从而调和了矛盾,并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与高中语文的具体文本阐释相结合。  关键词:心理叙事学 文本阐释 实证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文本、读者
期刊
摘 要: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拜伦在其短暂的一生当中,创作了许多优美且深刻的作品。他精美的文风和勇敢激进的叛逆精神影响了很多作家,鲁迅的很多作品无论是在主题还是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鲁迅十分推崇拜伦的“摩罗精神”和他笔下的“拜伦式英雄”,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来向国民介绍拜伦,这就是发表于1908年的《摩罗诗力说》。本文将从鲁迅的心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鲁迅接受并传播拜
期刊
摘 要:20世纪初,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新文学思潮,将东西方文艺杂糅,推动了中国新文学思潮的形成。作为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第一人,鲁迅以写实的笔法披露了乡土中国的病态元素,形成乡土小说的“个案”。“乡土”的形象在民族觉醒中渐晰,中国意识下的乡土小说从启蒙中探索自由。本文选取鲁迅的乡土小说《故乡》《社戏》,在前人解读的基础上探讨鲁迅乡土小说中理性批判的成分,分析其中带有向往性的童年回忆的情感交错
期刊
摘 要:《风萧萧》是徐訏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以直觉主义哲学观为基础和出发点,从心理时间和瞬时记忆两个方面对《风萧萧》中所呈现出的直觉主义特征作了解析,并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意识领域,将作者所要表现的心理情感呈现给读者。  关键词:徐訏 《风萧萧》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来源于西方国家,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强调主体与对象之间通过直觉感受产生的直接体验。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