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品质是智力的核心,是能力形成和升华的基本元素,重视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整体能力的增强。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课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79-01
一、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提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我在讲述Na2O2 化学性质时,首先让学生将Na2O2 均匀撒在棉花上做成两个棉球,向一个棉球上滴水,另一个棉球用镊子夹好放入盛满CO2 的集气瓶。当学生看到片刻后两棉球燃烧起来时,情绪亢奋、激动,课堂气氛热烈,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反应产物是什么?Na2O2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二、 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如我在讲述硝酸的化学性质时,采用实验装置来探究浓、稀硝酸强氧化性及对比还原产物。
1. 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启发学生思考: (1)实验中能观察到哪些现象?(2) 能证明浓硝酸具有什么性质?(3)具支试管中发生怎样的化学反 应?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继续设疑: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探究稀硝酸的性质,紧接着应该进行怎样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
2. 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启发学生思考:(1)实验中能观察到哪些现象?与浓硝酸与铜片的反应有何不同? (2)猜想是什么产物呢?如何能证明呢?由此能证明稀硝酸具有什么性质?(3)具支试管中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3. 实验反思
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有什么好处呢?
4. 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1)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 的浓度差异引起的。(2)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引起的。你认为上述看法哪种合理?若认为(1)合理,请说明理由;若认为(2)合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加以证明。硝酸由浓变稀,与铜片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使学生加深了对量变引起质变的认识。
三、 层层设计悬念,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讲到SO42- 检验时,我设计如下悬念:(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SO42- ?(2)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就能断定一定含SO42- ?(3)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SO42- ?(4)为什么不用硝酸?(5)应怎样正确检验?
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会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四、设置迁移性问题,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讲述Na2O2性质和用途后,设计如下问题:(1)宇宙飞船中为了使宇航员得到稳定、 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不断地把座舱内的空气通过金属过氧化物(以Na2O2为例)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如用KO2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目的,反应产物也很相似。请写出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计算用Na2O2和KO2分别与CO2反应,产生等质量的O2所需的Na2O2和KO2质量比为________。
五、突破思维定式,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铝和稀酸的反应是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欲擒故纵地说道:“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家能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吗?好,请大家做个稀盐酸、稀硫酸与铝反应的对照实验。”实验1: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反应。实验2:铝片与1mol/L的稀硫酸反应。
实验结果当然是学生意想不到的——盐酸与铝反应明显,而硫酸与铝反应不明显。在学生的一片哗然、茫然声中,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来分析、探究这个似乎与所学理论相违背的实验现象,猜想讨论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5分钟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在不断的言语组织中达到共识:“Cl-在酸性环境下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物保护膜,促使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进行。此时,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以提高 。
六、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升思维的独创性
如讲授浓H2SO4的吸水性时,提出课题:设计一种既安全又能说明浓H2SO4的吸水性的实验。又如在讲授NH3极易溶于水时,提出课题:设计防倒吸的装置。再如高三复习电解质概念时,提出课题:用实验方法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仪器和试剂任选),想到几种,就写几种。给予学生创新的平台,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大胆设计,会使思维独创性得以提升。
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南萍.“引导-探究”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李静.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
关键词:化学课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079-01
一、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提升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我在讲述Na2O2 化学性质时,首先让学生将Na2O2 均匀撒在棉花上做成两个棉球,向一个棉球上滴水,另一个棉球用镊子夹好放入盛满CO2 的集气瓶。当学生看到片刻后两棉球燃烧起来时,情绪亢奋、激动,课堂气氛热烈,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反应产物是什么?Na2O2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二、 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如我在讲述硝酸的化学性质时,采用实验装置来探究浓、稀硝酸强氧化性及对比还原产物。
1. 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启发学生思考: (1)实验中能观察到哪些现象?(2) 能证明浓硝酸具有什么性质?(3)具支试管中发生怎样的化学反 应?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继续设疑: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探究稀硝酸的性质,紧接着应该进行怎样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
2. 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启发学生思考:(1)实验中能观察到哪些现象?与浓硝酸与铜片的反应有何不同? (2)猜想是什么产物呢?如何能证明呢?由此能证明稀硝酸具有什么性质?(3)具支试管中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3. 实验反思
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片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有什么好处呢?
4. 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看法:(1)两者颜色不同的原因是因为Cu2 的浓度差异引起的。(2)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引起的。你认为上述看法哪种合理?若认为(1)合理,请说明理由;若认为(2)合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加以证明。硝酸由浓变稀,与铜片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使学生加深了对量变引起质变的认识。
三、 层层设计悬念,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讲到SO42- 检验时,我设计如下悬念:(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SO42- ?(2)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就能断定一定含SO42- ?(3)加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SO42- ?(4)为什么不用硝酸?(5)应怎样正确检验?
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会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四、设置迁移性问题,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讲述Na2O2性质和用途后,设计如下问题:(1)宇宙飞船中为了使宇航员得到稳定、 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不断地把座舱内的空气通过金属过氧化物(以Na2O2为例)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如用KO2代替也能达到同样目的,反应产物也很相似。请写出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计算用Na2O2和KO2分别与CO2反应,产生等质量的O2所需的Na2O2和KO2质量比为________。
五、突破思维定式,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对于高一学生来讲,铝和稀酸的反应是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欲擒故纵地说道:“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家能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吗?好,请大家做个稀盐酸、稀硫酸与铝反应的对照实验。”实验1: 铝片与2mol/L的稀盐酸反应。实验2:铝片与1mol/L的稀硫酸反应。
实验结果当然是学生意想不到的——盐酸与铝反应明显,而硫酸与铝反应不明显。在学生的一片哗然、茫然声中,我紧接着引导学生来分析、探究这个似乎与所学理论相违背的实验现象,猜想讨论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5分钟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在不断的言语组织中达到共识:“Cl-在酸性环境下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物保护膜,促使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进行。此时,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得以提高 。
六、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升思维的独创性
如讲授浓H2SO4的吸水性时,提出课题:设计一种既安全又能说明浓H2SO4的吸水性的实验。又如在讲授NH3极易溶于水时,提出课题:设计防倒吸的装置。再如高三复习电解质概念时,提出课题:用实验方法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仪器和试剂任选),想到几种,就写几种。给予学生创新的平台,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大胆设计,会使思维独创性得以提升。
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南萍.“引导-探究”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2]李静.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