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国运兴衰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世界的两个特征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和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多变的、多样的世界,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的素质,否则我们将处于不利地位。体育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学校体育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学任务是:“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创造性。”即在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采取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质、品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真正意义上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只是反复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播“三基”的任务,使体育教学长期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改造和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品德、智力和心理的开发与发展;在教学方面,长期以来采用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进步与发展;在课程的结构方面,把人体在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作为任何一堂体育课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以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作为教学的唯一结构,限制了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太低,把运动与教学的负荷单纯地理解为生理负荷,甚至仅仅以学生课堂上心率变化的曲线作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参数指标,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和练习中智力与心理所承担的负荷。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现状,我们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涉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旧的“三中心”教育指导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而发展创造力的关键是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改革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尽可能的为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普修课、专项课、保健课外,俱乐部课、专项训练课、余暇体育课等多种形式并存,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趋势。教师积极并灵活地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与锻炼,教学方法将从“教师中心型”向“学生自主型”转化,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特征。
三、更新教学内容,增加
健身娱乐性体育和健康体育的内容
传统的学校体育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游泳等项目设置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这本身是不可质疑的。然而大纲在具体内容上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并事先为体育教师预定了模式,从而限制了体育的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发挥,同时也限制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性,而现在高校体育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缺乏娱乐性,因而它不能构成现代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体育的娱乐性又恰恰蕴藏在体育的竞技之中,高校体育又不能向组织化的竞技体育那样发展,因而人们应当转变思路,更新形式,使竞技运动的娱乐性更为突出,更能适应大学生的需要。
另外,为了适应大学生体育文化的需要,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增加一部分健身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内容。同时,还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四、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我们比较注重一般评价、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失去了评价的反馈功能,对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意义甚微。基于上述情况,要改变单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而要采用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可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要不断扩展,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三方面),不要进行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和健康测验。
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学生的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于量化的,如果忽视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教育评价则缺乏科学合理性。要使评价淡化甄别选拔功能,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科学评价,重在激励,充分利用评价来调动激励学生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五、注重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重视教法研究。体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要有选择加工教材的能力,并具有较全面的技能水平,应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能力,应是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发展者,应具备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成为复合型体育教师。
现代世界的两个特征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和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多变的、多样的世界,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的素质,否则我们将处于不利地位。体育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学校体育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学任务是:“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创造性。”即在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采取一定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质、品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真正意义上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只是反复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播“三基”的任务,使体育教学长期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改造和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品德、智力和心理的开发与发展;在教学方面,长期以来采用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进步与发展;在课程的结构方面,把人体在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作为任何一堂体育课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以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作为教学的唯一结构,限制了教学结构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联度太低,把运动与教学的负荷单纯地理解为生理负荷,甚至仅仅以学生课堂上心率变化的曲线作为评价一堂课优劣的参数指标,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和练习中智力与心理所承担的负荷。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现状,我们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涉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旧的“三中心”教育指导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而发展创造力的关键是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改革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尽可能的为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普修课、专项课、保健课外,俱乐部课、专项训练课、余暇体育课等多种形式并存,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趋势。教师积极并灵活地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与锻炼,教学方法将从“教师中心型”向“学生自主型”转化,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特征。
三、更新教学内容,增加
健身娱乐性体育和健康体育的内容
传统的学校体育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游泳等项目设置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这本身是不可质疑的。然而大纲在具体内容上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并事先为体育教师预定了模式,从而限制了体育的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发挥,同时也限制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性,而现在高校体育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缺乏娱乐性,因而它不能构成现代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体育的娱乐性又恰恰蕴藏在体育的竞技之中,高校体育又不能向组织化的竞技体育那样发展,因而人们应当转变思路,更新形式,使竞技运动的娱乐性更为突出,更能适应大学生的需要。
另外,为了适应大学生体育文化的需要,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增加一部分健身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内容。同时,还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四、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我们比较注重一般评价、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失去了评价的反馈功能,对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意义甚微。基于上述情况,要改变单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而要采用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可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要不断扩展,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多元评价(包括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三方面),不要进行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和健康测验。
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学生的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于量化的,如果忽视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教育评价则缺乏科学合理性。要使评价淡化甄别选拔功能,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科学评价,重在激励,充分利用评价来调动激励学生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五、注重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关键,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重视教法研究。体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要有选择加工教材的能力,并具有较全面的技能水平,应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能力,应是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发展者,应具备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成为复合型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