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主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已逾百年,这为我们了解天主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历史经验。本文以可邑村为个案,云南彝族阿细人的可邑村为个案,历史地考察天主教为何能在彝族阿细人村寨实现本土化,研究发现天主教在可邑传播之初就展现出极强的文化包容性,通过本土化策略有机地将本地文化与天主教信仰相融合,以消除本地人的心理抵抗,最终实现在当地的扎根与发展。
关键词:彝族阿细人;天主教;本土化;
卓新平教授认为“宗教的本土化放映了一种既跨越文化,又进入文化的交流,是一种体现地缘特色的融入[1]。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性和无法回避的历史客观环境,使得天主教陷入传播困境,此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其提供了传播的空间和条件。可邑村天主教在云南地区的本土化过程是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少数民族天主教本土化是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取得的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可邑村基本概况
彝族村寨可邑村坐落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北方向,距离县城21千米。可邑村名中的“可”为彝音,意为吉祥富庶;“邑”为地方。据载,可邑村建村之始可往前追溯350余年,约在明末清初之际。传说初到这里的毕氏祖先从昆明西郊壁鸡关迁到圭山野核桃树村,数十代后一个名为毕武的人来到今可邑村,随后龙氏、刘氏、陈氏相继迁来,他们共同开垦了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因此,可邑村现有14个姓氏,分别分属于24个来自不同地方和年代的宗族。
可邑村现隶属西三镇蚂蚁村委会,现居住着彝族阿细支系203户,总计713人,其中男性301人,占总人口的57.7%,女性412人,占总人口的42.2%;以族别论,彝族占可邑村人口总数99.5%,计710人,汉族3人[2]。可邑村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其中旱地耕地面积1438亩,占总面积的3%。
因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可邑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烤烟种植和旅游业为主。据统计,全村共203户居民中,其中种植烤烟就有高达17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6%。除种植烤烟以外,还种植包谷、小麦、水稻、洋芋、核桃等经济作物,此外,还饲养黑山羊和牛等家畜。2001年4月,可邑村集合各方力量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开发、推动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始运作。在此背景下,可邑村的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村民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上,据《弥勒县县志》记载,旅游业也正在成为可邑村民新的创收点 [3]。
在天主教传入可邑村以前,当地阿细人的宗教信仰属于传统的多神信仰。可邑村的阿细人过去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灵,天上有雷神、风神、雨神等众神。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基础,可邑村的阿细人在日常生活中衍生出诸多宗教民俗。以“火神”为例,据说200多年前,每年的正月初二或初三早饭后,各家各户都要用水将灶火里的火星泼熄,待村里的火神送走后,再重新启用新火。不过这样驱赶“火神”的仪式需要将“火神”撵到村外的荒地上方才停止,而后“火神”用火石、火草取新火,大家用新火在野外烧火煮饭,饭后各家带上新火种回家。
随着天主教的传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可邑阿细人过去的多神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宗教民俗多已消失,现仅存一些祭祀遗留,例如密枝林,此树林位于可邑村境内,是可邑人祖先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森林里到处是参天大树。密枝林是祭密枝山的场所,除了密枝林外,可邑村现存有一座山神庙,庙宇位于可邑村所背靠的山上,被四周的大树相互环抱,山神庙是一间小砖瓦房,里面放有所供奉的山神的牌位,是村民拜山神、求山神保佑的场所[4]。
二、可邑村天主教的现状与本土化表现
据现有材料记载,天主教传入可邑村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法国传教士保禄·维亚尔(即邓铭德)进入可邑村布道传教。由于可邑村为彝族寨子,有着自身的语言文化以及已发展数百年的多神信仰及其相配套的宗教民俗,对于天主教这样一种来自异文化的制度性宗教而言,如果要取得当地信徒的皈依,采取本土化策略显然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手段。当法籍传教士里埃埃尔进入西山烂泥箐一带传教时,就曾用阿细语言宣讲《圣经》。此外,当天主教在可邑村扎根后,其修建的教堂也积极地将本地因素融入进去。民国17年(1928年)建教堂,长18.7米,宽6米,占地112.2平方米。民国18年(1929年)建魁阁,高9米,正方形,边长7.5米,占地55.5平方米,一楼一底,上下设有四通走廊,但不幸的是教堂和魁阁两座古迹分别于1958年以及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被毁。正是在这样“本土化”的传教策略下,天主教在可邑村成功皈依了一批阿细信徒。据统计,到1895年时,可邑村民入教的人数约至150人,而可邑村皈依天主教者最高时曾约占村里总人数的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在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会的原则,可邑天主教会在原有的烂泥箐天主教教堂基础上,到2005年时,教会已拥有3所教堂,分别分布在西一镇的大云、烂泥箐和西三镇的可邑等地。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可邑天主教堂目前仅有教友20余人,其中多为老年人,青年人虽也有参加的,但人数较少,且大多在外打工。信徒中大多为女性,年龄约在35-80岁之间。
虽然如此,可邑天主教会仍在艰难地发展着,依然延续着教会在建立之初所奉行的本土化策略。2004年7月31日,可邑天主教堂重新建成,建筑面积和老教堂相当,在外观方面很好地融合了佛教寺庙和天主教教堂的特点,外观是佛教寺庙造型,格扇又称“格子门”上面有佛教代表吉祥的莲花、仙鹤、喜鹊、金鸡、凤凰、梅花等雕花,运用了最常见的槅心图案双交四椀菱花。其次,侧墙是中轴对称的“天圆”的菱花槛窗,教堂围墙是四方形的,是佛教形制中国典型的“天圆地方”。再次,屋顶样式采用庑殿式样,教堂内墙有两副对联,梁柱上掛有法国特色的三盏吊灯,两排长凳整齐地并排,耶稣雕像挂在内墙正中,圣母雕像则放在左侧。教堂顶上有十字架竖立,教堂正门顶上“进教之佑堂”5个大字赫然醒目,同时建造的还有一个小钟楼[5]。 除了教堂的样式外,可邑村天主教信徒的人生礼仪仍充分体现着天主教在当地的本土化特色。以婚礼为例,阿细人的传统婚礼仪程是:新郎在前一天把新娘领回家,并在长辈面前公开身份,而新娘则要背柴认公婆,并留在新郎家劳动2到3天。随后新郎与新娘前往新娘家认亲,新郎需要去挑水,若不受阻拦并把水倒入水缸,就表示岳父母也同意这门亲事。阿细人相爱成家,挑了认亲水,一个新的家庭就诞生了。过去阿细人结婚,不停止劳动,不走亲串戚,不请客送礼,也不须花费钱财,媳妇就取回来了。阿细青年一旦结了婚,就承诺婚前誓言,很少有离婚的。作为基督新教中最为严格的一个教派,天主教以严格奉行基督礼仪为己任,纵观天主教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教会基本坚决抵制当地的一些宗教民俗甚至人生礼仪。但在可邑村的天主教会为适应阿细信徒的文化心理,同意在教友结婚时举行彝族传统仪式,只是在此基础上增添一条天主教的程序,即新人需要到神职人员面前登记、宣誓,这充分体现了天主教在可邑的发展时所展现的文化包容性。在教堂被焚毁后,当地信徒婚礼中仅有这一项天主教程式也被取消了。
三、结语
作为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制度性宗教之一,天主教对异文化的固执态度使其在世界的发展远不如其同宗兄弟、更具包容性的基督新教,这是天主教在世界其他非欧美文化环境中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天主教在中国边疆一个彝族阿细人村寨中的发展历史历程考察来看,天主教在彝族阿细可邑村实现了本土化,在对其进行深入描述、分析后,我们发现天主教之所以能在当地发展,当地教会在传入之初所展现的文化包容性以及本土适应性是其中的根本原因。譬如,法籍传教士里埃埃尔以阿细语言宣讲《圣经》,在教堂修建过程中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甚至允许信徒在举行婚礼时采用彝族传统的婚礼仪式等等,这些本土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阿细人在文化心理上的抗拒力,使其更能接受天主教这个来自完全异质社会文化的制度性宗教,如此而来,天主教在民国时期取得的极大发展也就势所当然,并且在当前天主教信仰在全球整体呈现衰颓状态时,可邑村仍然能保持一定数量的信徒而不致消失,这与其自传教之初所坚持的本土化策略与实践是有着根本性关系的。
参考文献
【1】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J].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3)
【2】可邑村民小组编. 弥勒县可邑彝族村志 [M].
【3】弥勒县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M].
【4】西一人民政府编.滇南民族文化名镇——西一镇.[M].云南民族出版社.
【5】彭多意,崔江红.变迁中的彝族社區—以可邑村为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3-352.
关键词:彝族阿细人;天主教;本土化;
卓新平教授认为“宗教的本土化放映了一种既跨越文化,又进入文化的交流,是一种体现地缘特色的融入[1]。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性和无法回避的历史客观环境,使得天主教陷入传播困境,此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其提供了传播的空间和条件。可邑村天主教在云南地区的本土化过程是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少数民族天主教本土化是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取得的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可邑村基本概况
彝族村寨可邑村坐落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西北方向,距离县城21千米。可邑村名中的“可”为彝音,意为吉祥富庶;“邑”为地方。据载,可邑村建村之始可往前追溯350余年,约在明末清初之际。传说初到这里的毕氏祖先从昆明西郊壁鸡关迁到圭山野核桃树村,数十代后一个名为毕武的人来到今可邑村,随后龙氏、刘氏、陈氏相继迁来,他们共同开垦了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因此,可邑村现有14个姓氏,分别分属于24个来自不同地方和年代的宗族。
可邑村现隶属西三镇蚂蚁村委会,现居住着彝族阿细支系203户,总计713人,其中男性301人,占总人口的57.7%,女性412人,占总人口的42.2%;以族别论,彝族占可邑村人口总数99.5%,计710人,汉族3人[2]。可邑村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其中旱地耕地面积1438亩,占总面积的3%。
因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可邑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烤烟种植和旅游业为主。据统计,全村共203户居民中,其中种植烤烟就有高达17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6%。除种植烤烟以外,还种植包谷、小麦、水稻、洋芋、核桃等经济作物,此外,还饲养黑山羊和牛等家畜。2001年4月,可邑村集合各方力量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开发、推动可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始运作。在此背景下,可邑村的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村民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上,据《弥勒县县志》记载,旅游业也正在成为可邑村民新的创收点 [3]。
在天主教传入可邑村以前,当地阿细人的宗教信仰属于传统的多神信仰。可邑村的阿细人过去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灵,天上有雷神、风神、雨神等众神。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基础,可邑村的阿细人在日常生活中衍生出诸多宗教民俗。以“火神”为例,据说200多年前,每年的正月初二或初三早饭后,各家各户都要用水将灶火里的火星泼熄,待村里的火神送走后,再重新启用新火。不过这样驱赶“火神”的仪式需要将“火神”撵到村外的荒地上方才停止,而后“火神”用火石、火草取新火,大家用新火在野外烧火煮饭,饭后各家带上新火种回家。
随着天主教的传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可邑阿细人过去的多神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宗教民俗多已消失,现仅存一些祭祀遗留,例如密枝林,此树林位于可邑村境内,是可邑人祖先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森林里到处是参天大树。密枝林是祭密枝山的场所,除了密枝林外,可邑村现存有一座山神庙,庙宇位于可邑村所背靠的山上,被四周的大树相互环抱,山神庙是一间小砖瓦房,里面放有所供奉的山神的牌位,是村民拜山神、求山神保佑的场所[4]。
二、可邑村天主教的现状与本土化表现
据现有材料记载,天主教传入可邑村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法国传教士保禄·维亚尔(即邓铭德)进入可邑村布道传教。由于可邑村为彝族寨子,有着自身的语言文化以及已发展数百年的多神信仰及其相配套的宗教民俗,对于天主教这样一种来自异文化的制度性宗教而言,如果要取得当地信徒的皈依,采取本土化策略显然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手段。当法籍传教士里埃埃尔进入西山烂泥箐一带传教时,就曾用阿细语言宣讲《圣经》。此外,当天主教在可邑村扎根后,其修建的教堂也积极地将本地因素融入进去。民国17年(1928年)建教堂,长18.7米,宽6米,占地112.2平方米。民国18年(1929年)建魁阁,高9米,正方形,边长7.5米,占地55.5平方米,一楼一底,上下设有四通走廊,但不幸的是教堂和魁阁两座古迹分别于1958年以及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被毁。正是在这样“本土化”的传教策略下,天主教在可邑村成功皈依了一批阿细信徒。据统计,到1895年时,可邑村民入教的人数约至150人,而可邑村皈依天主教者最高时曾约占村里总人数的2/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在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会的原则,可邑天主教会在原有的烂泥箐天主教教堂基础上,到2005年时,教会已拥有3所教堂,分别分布在西一镇的大云、烂泥箐和西三镇的可邑等地。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可邑天主教堂目前仅有教友20余人,其中多为老年人,青年人虽也有参加的,但人数较少,且大多在外打工。信徒中大多为女性,年龄约在35-80岁之间。
虽然如此,可邑天主教会仍在艰难地发展着,依然延续着教会在建立之初所奉行的本土化策略。2004年7月31日,可邑天主教堂重新建成,建筑面积和老教堂相当,在外观方面很好地融合了佛教寺庙和天主教教堂的特点,外观是佛教寺庙造型,格扇又称“格子门”上面有佛教代表吉祥的莲花、仙鹤、喜鹊、金鸡、凤凰、梅花等雕花,运用了最常见的槅心图案双交四椀菱花。其次,侧墙是中轴对称的“天圆”的菱花槛窗,教堂围墙是四方形的,是佛教形制中国典型的“天圆地方”。再次,屋顶样式采用庑殿式样,教堂内墙有两副对联,梁柱上掛有法国特色的三盏吊灯,两排长凳整齐地并排,耶稣雕像挂在内墙正中,圣母雕像则放在左侧。教堂顶上有十字架竖立,教堂正门顶上“进教之佑堂”5个大字赫然醒目,同时建造的还有一个小钟楼[5]。 除了教堂的样式外,可邑村天主教信徒的人生礼仪仍充分体现着天主教在当地的本土化特色。以婚礼为例,阿细人的传统婚礼仪程是:新郎在前一天把新娘领回家,并在长辈面前公开身份,而新娘则要背柴认公婆,并留在新郎家劳动2到3天。随后新郎与新娘前往新娘家认亲,新郎需要去挑水,若不受阻拦并把水倒入水缸,就表示岳父母也同意这门亲事。阿细人相爱成家,挑了认亲水,一个新的家庭就诞生了。过去阿细人结婚,不停止劳动,不走亲串戚,不请客送礼,也不须花费钱财,媳妇就取回来了。阿细青年一旦结了婚,就承诺婚前誓言,很少有离婚的。作为基督新教中最为严格的一个教派,天主教以严格奉行基督礼仪为己任,纵观天主教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教会基本坚决抵制当地的一些宗教民俗甚至人生礼仪。但在可邑村的天主教会为适应阿细信徒的文化心理,同意在教友结婚时举行彝族传统仪式,只是在此基础上增添一条天主教的程序,即新人需要到神职人员面前登记、宣誓,这充分体现了天主教在可邑的发展时所展现的文化包容性。在教堂被焚毁后,当地信徒婚礼中仅有这一项天主教程式也被取消了。
三、结语
作为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制度性宗教之一,天主教对异文化的固执态度使其在世界的发展远不如其同宗兄弟、更具包容性的基督新教,这是天主教在世界其他非欧美文化环境中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天主教在中国边疆一个彝族阿细人村寨中的发展历史历程考察来看,天主教在彝族阿细可邑村实现了本土化,在对其进行深入描述、分析后,我们发现天主教之所以能在当地发展,当地教会在传入之初所展现的文化包容性以及本土适应性是其中的根本原因。譬如,法籍传教士里埃埃尔以阿细语言宣讲《圣经》,在教堂修建过程中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甚至允许信徒在举行婚礼时采用彝族传统的婚礼仪式等等,这些本土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阿细人在文化心理上的抗拒力,使其更能接受天主教这个来自完全异质社会文化的制度性宗教,如此而来,天主教在民国时期取得的极大发展也就势所当然,并且在当前天主教信仰在全球整体呈现衰颓状态时,可邑村仍然能保持一定数量的信徒而不致消失,这与其自传教之初所坚持的本土化策略与实践是有着根本性关系的。
参考文献
【1】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J].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3)
【2】可邑村民小组编. 弥勒县可邑彝族村志 [M].
【3】弥勒县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M].
【4】西一人民政府编.滇南民族文化名镇——西一镇.[M].云南民族出版社.
【5】彭多意,崔江红.变迁中的彝族社區—以可邑村为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34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