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了牡丹江市乡村旅游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本市高职院校的智慧资源,对牡丹江市高职院校发挥优势推动本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牡丹江;高职教育;乡村旅游
牡丹江市农耕历史悠久,冰雪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全市38个少数民族聚居,造就了牡丹江多彩多姿的民风民俗。全市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90余家,从业人员近1万3千余人(人民网)。打造了新安镇新合村“民俗文化游”等特色乡村游项目。但规划设计及经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显示出行业对管理及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发挥高职院校人才优势,推动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1 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设施不完善
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较为狭窄不平,为以自驾游为主的游客带来不便;在住宿方面,厨房及卫生间条件参差不齐但普遍较差,户外公共卫生间较为普遍;在提供的服务方面,普遍存在无wifi信号等不足。这些问题影响降低了旅游体验,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1.2 旅游项目及产品开发不足
以农家乐、果蔬采摘和欣赏自然风光为主,其它项目开发不足。受现代文明冲击及年轻人外出学习或就业影响,传统民族技艺、生活方式传承不够,游客想体验传统民族风俗文化但难以尽兴。旅游产品开发上,缺少对本民族衣、食、玩、乐等文化技艺深度开发基础上的产品研发,缺少专业规范的产销模式,致使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定价无序等问题。
1.3 营销宣传意识淡薄
日常经营主要靠亲友或游客口口相传或朋友圈转发等来招揽游客。利用展板、条幅来进行宣传的仍占不小比例,通过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的只占有较小比例,极少經营者能发挥新媒体优势或借助政府力量来进行推广。
1.4 管理及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从业者缺乏专业旅游文化知识,管理过程中疏漏频出;从业者留守老人或妇女占比高,在服务意识和质量上与现代旅游服务要求差距较大。受季节及传统生产方式影响,很多经营者将乡村旅游作为“赚一把快钱”的兼职,导致拉客、宰客等不良现象频发。
2 高职院校智慧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途径
牡丹江市现有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学院、牡丹江大学等5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重合并在相互合作与竞争中共同发展的专业;也有商、林、农等专业领域的侧重与互补,可为贯穿乡村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职院校具备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属性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探索专业服务产业的途径,寻求智慧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效模式,将在深度融合中实现互利共赢。
2.1 全方位定点对接
针对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导致理念陈旧、行业发展现状认识狭隘的状况,由村镇等地方政府牵线,将乡村旅游课程及地方特点及发展需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师生组成的帮扶团队,一名或两名专业教师带数名学生帮扶一个村庄或一个经营主体,为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出谋划策,或者到该地进行对口顶岗实习,帮助其做好产品开发、营销等工作,帮扶团队内部不定期开展研讨,保证帮扶指导策略的科学性。
2.2 对口招生、智力扶持
对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旅游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较多,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的地区,有针对性扩大招生宣传及在志愿报考时的因势利导,扩大对口定向招生。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优惠政策,成立免费班、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进行针对性的帮扶。招生形式可采取单独招生、“3+2”、函授等形式。
2.3 专项培训,解决技术问题
面向经营基础较好、营收状况较稳定,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经营主体,针对行业发展过程中在理念、管理、服务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高职院校委派专业教师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例如礼仪、餐饮服务、电子商务、绿色农产品认证等方面的培训,并在项目实施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2.4 文化扶贫,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根本在于提升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具体体现在核心管理者的专业理论、行业认知、决策能力以及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升、服务技能的与时俱进。切实稳步提升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人员的知识水平,是着眼长远获得不竭发展动力的治本之策。
高职院校可有针对性制定实施从业者培训计划,比如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捷,建设开通网络课程并组织学习考核,使其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我,将学习成果与上岗从业资格挂钩。由专业师资团队制定实践技能考核方案,将实践技能考核结果作为获得从业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师资团队考核选定“业务督查员”,将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作为评定绩效的重要参照。
2.5 完善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院校要切实发挥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助推作用,关键是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要过硬。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保障机制以提高师资水平,创设条件让教师参加高层次的乡村旅游研讨学习,组织教师到发展态势良好的地区或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实地调研学习,借鉴消化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将其本土化,切实发挥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旅游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将专业团队服务乡村旅游的成效作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重要参考依据,提高帮扶教师团队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避免形式化。
总之,在政策支持下,合理利用牡丹江市高职院校的智慧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建设牡丹江市新农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天龙,张灿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比分析[J].当代农村财经,2017(10):48-52.
[2]肖桂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7(9):13.
课题:课题名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以牡丹江市为例;课题类别: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G170254)
作者简介:张伟,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教师,讲师。
关键词:牡丹江;高职教育;乡村旅游
牡丹江市农耕历史悠久,冰雪等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全市38个少数民族聚居,造就了牡丹江多彩多姿的民风民俗。全市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90余家,从业人员近1万3千余人(人民网)。打造了新安镇新合村“民俗文化游”等特色乡村游项目。但规划设计及经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显示出行业对管理及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发挥高职院校人才优势,推动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1 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设施不完善
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较为狭窄不平,为以自驾游为主的游客带来不便;在住宿方面,厨房及卫生间条件参差不齐但普遍较差,户外公共卫生间较为普遍;在提供的服务方面,普遍存在无wifi信号等不足。这些问题影响降低了旅游体验,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1.2 旅游项目及产品开发不足
以农家乐、果蔬采摘和欣赏自然风光为主,其它项目开发不足。受现代文明冲击及年轻人外出学习或就业影响,传统民族技艺、生活方式传承不够,游客想体验传统民族风俗文化但难以尽兴。旅游产品开发上,缺少对本民族衣、食、玩、乐等文化技艺深度开发基础上的产品研发,缺少专业规范的产销模式,致使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定价无序等问题。
1.3 营销宣传意识淡薄
日常经营主要靠亲友或游客口口相传或朋友圈转发等来招揽游客。利用展板、条幅来进行宣传的仍占不小比例,通过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的只占有较小比例,极少經营者能发挥新媒体优势或借助政府力量来进行推广。
1.4 管理及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从业者缺乏专业旅游文化知识,管理过程中疏漏频出;从业者留守老人或妇女占比高,在服务意识和质量上与现代旅游服务要求差距较大。受季节及传统生产方式影响,很多经营者将乡村旅游作为“赚一把快钱”的兼职,导致拉客、宰客等不良现象频发。
2 高职院校智慧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途径
牡丹江市现有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学院、牡丹江大学等5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重合并在相互合作与竞争中共同发展的专业;也有商、林、农等专业领域的侧重与互补,可为贯穿乡村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职院校具备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属性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探索专业服务产业的途径,寻求智慧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效模式,将在深度融合中实现互利共赢。
2.1 全方位定点对接
针对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导致理念陈旧、行业发展现状认识狭隘的状况,由村镇等地方政府牵线,将乡村旅游课程及地方特点及发展需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师生组成的帮扶团队,一名或两名专业教师带数名学生帮扶一个村庄或一个经营主体,为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出谋划策,或者到该地进行对口顶岗实习,帮助其做好产品开发、营销等工作,帮扶团队内部不定期开展研讨,保证帮扶指导策略的科学性。
2.2 对口招生、智力扶持
对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旅游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较多,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的地区,有针对性扩大招生宣传及在志愿报考时的因势利导,扩大对口定向招生。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优惠政策,成立免费班、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进行针对性的帮扶。招生形式可采取单独招生、“3+2”、函授等形式。
2.3 专项培训,解决技术问题
面向经营基础较好、营收状况较稳定,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经营主体,针对行业发展过程中在理念、管理、服务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高职院校委派专业教师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例如礼仪、餐饮服务、电子商务、绿色农产品认证等方面的培训,并在项目实施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2.4 文化扶贫,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提高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根本在于提升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具体体现在核心管理者的专业理论、行业认知、决策能力以及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升、服务技能的与时俱进。切实稳步提升乡村旅游各个层面人员的知识水平,是着眼长远获得不竭发展动力的治本之策。
高职院校可有针对性制定实施从业者培训计划,比如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捷,建设开通网络课程并组织学习考核,使其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我,将学习成果与上岗从业资格挂钩。由专业师资团队制定实践技能考核方案,将实践技能考核结果作为获得从业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师资团队考核选定“业务督查员”,将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作为评定绩效的重要参照。
2.5 完善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院校要切实发挥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助推作用,关键是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要过硬。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保障机制以提高师资水平,创设条件让教师参加高层次的乡村旅游研讨学习,组织教师到发展态势良好的地区或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实地调研学习,借鉴消化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将其本土化,切实发挥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旅游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将专业团队服务乡村旅游的成效作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重要参考依据,提高帮扶教师团队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避免形式化。
总之,在政策支持下,合理利用牡丹江市高职院校的智慧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建设牡丹江市新农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天龙,张灿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比分析[J].当代农村财经,2017(10):48-52.
[2]肖桂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J].农家科技旬刊,2017(9):13.
课题:课题名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以牡丹江市为例;课题类别: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G170254)
作者简介:张伟,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教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