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社会,一般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其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独立性”,伴随这一特点,形成了当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格。例如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一些幼儿,内心很想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又很怕被人拒绝、抛弃、羞辱,由于心理上很自卑,往往行为表为回避,行动上畏畏缩缩,对人态度冷漠,不爱交际,不爱活动,长时间呆坐一旁,喜欢玩自己带的玩具。这种性格异常的行为活动专家认为是强烈的孤独感的外在表现,如果听任它长期存在,就会发展成为自闭症,尽管患孤独症的幼儿不多,但或轻或重有所表现的却不少,具有较强孤独感的幼儿,起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不感兴趣。这些幼儿过分依恋母亲,接触人太少,情感的对象十分狭窄,往往不愿意或是害怕与别人交往,一见到陌生人就会不自在,常有紧张、恐惧,其怯生的心理表现,这些孩子长大一点后会独来独往,不与伙伴玩耍。
2、善于用语言交流感情。在家里和幼儿园都箴默不语,或语言属模仿性质,用的词汇极少,很少用“是”这个字。说话时的文法结构有错误,不理解“我的”、“你的”这些基本概念,老是把自己“我”说成“他”,如:“我的妈妈。”说成“他的妈妈”。
3、活动方式呆板,某些行为一成不变地反复出现。如:没完没了地拉电灯开关,不断地拍桌子,不停地摇头拍肩等,活动方式一变更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大发脾气,缺乏想象力,遇事不能灵活应变。
4、对某些东西有特别的依恋。有的特别喜欢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如:接连不断地玩自己的大腿,梳理头发等表现,有的特别喜爱某些无生命的东西。
5、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会无缘无故地哭、笑。幼儿孤独感的产生,有生理缺陷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在幼儿园里,通过观察发现,这部分幼儿具有强烈的个性。有的父母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存在家庭矛盾,如:离异的家庭。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不能及时地教给幼儿各种社会行为,幼儿由于缺乏外界环境刺激,就反复用某些行为或其他方式进行自我刺激从而失去对外界的兴趣。
根据心理科学中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早期家庭经历是儿童心理障碍的关键。在同情、支持与合理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儿童,其心理常常是健康的,而在那些专制充满矛盾冲突,应激压力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则有心理障碍。所以下述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对孤独感的出现很有影响,应极力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爱抚。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孩子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或在幼教机构里缺少必要的关心和照顾。
2、态度不一。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不一致,如父严母宽;或前后不一致,一忽儿亲热,一忽儿冷淡,让幼儿无所适从。
3、过分苛求。从出生不久的大小便训练到入学前学习阅读,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幼儿在大多数时间都在机械的记忆和繁琐的训练中度过,很少有游戏活动和情感的满足。
4、独断专横。家庭缺少民主气氛,父母会因为幼儿说错一句话或做错一件事,进行体罚或精神虐待,使幼儿长期处在惊慌、恐惧之中。
5、欲求受挫。对幼儿的生活欲求,如饮食、抚抱、亲吻等做出冷淡的或抑制的反应。长此以往,幼儿便放弃这方面的要求,对别人也持同样的冷漠态度。
6、角色混乱。要求幼儿扮演或担负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把女孩打扮成男孩,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遭到讽刺,出现心理冲突。
7、情感控制。强迫幼儿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幼儿情感和喜好。当然,有些家长的这些做法与幼儿的孤独表现是互为因果的,如:幼儿的连续抗拒和异乎寻常的行为便是父母疏远他们,甚至责怪、惩罚他们,且这又反过来加剧幼儿孤独感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幼儿园为了预防幼儿产生孤独感,特别注意教育要求应适当,批评态度要温和,要多组织集体活动,提出幼儿要互相帮助和体谅。具体做法为:
其一,要使幼儿确立起自信心。幼儿初涉人世,人际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小朋友。老师和颜悦色,目光亲切,时时处处尊重、关怀幼儿,幼儿就会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性情舒畅,天真活泼的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经常鼓励幼儿,并使之充分认识到,他同其他幼儿完全一样,有足够的才能和本领应对和处理一切。幼儿教师应经常强调幼儿已经显露出来的优点和长处。
其二,作为幼儿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在生活中的情感和意志表现,要认真激发鼓励幼儿的情感和自信心,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跟别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条件,让自身感到孤独的孩子参加小组活动。
其三,要培养幼儿在新环境里开头几分钟的某种特点的应变能力。过分孤独的幼儿在同完全生疏的情景接触的最初时刻,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幼儿在开头几分钟里的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
总之,治疗幼儿孤独症状,较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创设一种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并接触现实,把行为模式拆成一些小单元,然后再按次序一一教给幼儿,对成功的反应,如说话正确或对一件以前不会做的事,就给予食品、纪念品或某种权利作奖赏加以强化。如果反应错误,或重复某种习惯动作,那么就给予适当的批评或取消某种权利作惩罚加以消除。幼儿完成了一系列意义行为,即可达到预期的目标。
1、对人不感兴趣。这些幼儿过分依恋母亲,接触人太少,情感的对象十分狭窄,往往不愿意或是害怕与别人交往,一见到陌生人就会不自在,常有紧张、恐惧,其怯生的心理表现,这些孩子长大一点后会独来独往,不与伙伴玩耍。
2、善于用语言交流感情。在家里和幼儿园都箴默不语,或语言属模仿性质,用的词汇极少,很少用“是”这个字。说话时的文法结构有错误,不理解“我的”、“你的”这些基本概念,老是把自己“我”说成“他”,如:“我的妈妈。”说成“他的妈妈”。
3、活动方式呆板,某些行为一成不变地反复出现。如:没完没了地拉电灯开关,不断地拍桌子,不停地摇头拍肩等,活动方式一变更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大发脾气,缺乏想象力,遇事不能灵活应变。
4、对某些东西有特别的依恋。有的特别喜欢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如:接连不断地玩自己的大腿,梳理头发等表现,有的特别喜爱某些无生命的东西。
5、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会无缘无故地哭、笑。幼儿孤独感的产生,有生理缺陷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在幼儿园里,通过观察发现,这部分幼儿具有强烈的个性。有的父母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存在家庭矛盾,如:离异的家庭。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不能及时地教给幼儿各种社会行为,幼儿由于缺乏外界环境刺激,就反复用某些行为或其他方式进行自我刺激从而失去对外界的兴趣。
根据心理科学中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早期家庭经历是儿童心理障碍的关键。在同情、支持与合理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儿童,其心理常常是健康的,而在那些专制充满矛盾冲突,应激压力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则有心理障碍。所以下述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有特殊的破坏作用,对孤独感的出现很有影响,应极力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爱抚。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孩子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或在幼教机构里缺少必要的关心和照顾。
2、态度不一。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不一致,如父严母宽;或前后不一致,一忽儿亲热,一忽儿冷淡,让幼儿无所适从。
3、过分苛求。从出生不久的大小便训练到入学前学习阅读,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幼儿在大多数时间都在机械的记忆和繁琐的训练中度过,很少有游戏活动和情感的满足。
4、独断专横。家庭缺少民主气氛,父母会因为幼儿说错一句话或做错一件事,进行体罚或精神虐待,使幼儿长期处在惊慌、恐惧之中。
5、欲求受挫。对幼儿的生活欲求,如饮食、抚抱、亲吻等做出冷淡的或抑制的反应。长此以往,幼儿便放弃这方面的要求,对别人也持同样的冷漠态度。
6、角色混乱。要求幼儿扮演或担负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把女孩打扮成男孩,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遭到讽刺,出现心理冲突。
7、情感控制。强迫幼儿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幼儿情感和喜好。当然,有些家长的这些做法与幼儿的孤独表现是互为因果的,如:幼儿的连续抗拒和异乎寻常的行为便是父母疏远他们,甚至责怪、惩罚他们,且这又反过来加剧幼儿孤独感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幼儿园为了预防幼儿产生孤独感,特别注意教育要求应适当,批评态度要温和,要多组织集体活动,提出幼儿要互相帮助和体谅。具体做法为:
其一,要使幼儿确立起自信心。幼儿初涉人世,人际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小朋友。老师和颜悦色,目光亲切,时时处处尊重、关怀幼儿,幼儿就会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性情舒畅,天真活泼的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经常鼓励幼儿,并使之充分认识到,他同其他幼儿完全一样,有足够的才能和本领应对和处理一切。幼儿教师应经常强调幼儿已经显露出来的优点和长处。
其二,作为幼儿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在生活中的情感和意志表现,要认真激发鼓励幼儿的情感和自信心,应给予幼儿更多的跟别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条件,让自身感到孤独的孩子参加小组活动。
其三,要培养幼儿在新环境里开头几分钟的某种特点的应变能力。过分孤独的幼儿在同完全生疏的情景接触的最初时刻,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幼儿在开头几分钟里的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
总之,治疗幼儿孤独症状,较有效的方法是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创设一种充满爱和关心的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并接触现实,把行为模式拆成一些小单元,然后再按次序一一教给幼儿,对成功的反应,如说话正确或对一件以前不会做的事,就给予食品、纪念品或某种权利作奖赏加以强化。如果反应错误,或重复某种习惯动作,那么就给予适当的批评或取消某种权利作惩罚加以消除。幼儿完成了一系列意义行为,即可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