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王俊鹏的初次见面,远出乎我的意料。在我想来,一个组工干部、老电教工作者,应该显得“一本正经”的,然而,刚走出依兰县客运站的大门,向我走来的却是一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飘逸和潇洒的年轻人,丝毫不显得“正”,不像个组工干部,反而更像个艺术家。在随后的“亲密接触”中,我逐渐得知,他在站点管理、学用转换、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总有又新又活的点子,干出了不少佳绩;尤其是在制片方面,总有一种艺术的灵性指引他在制片上收获着别样的惊喜。我决定,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要好好地勾勒出他在求艺路上的跃动轨迹。
锐眼善识“材”
生活中的王俊鹏,总会发现别人容易忽视的选题碎片;制片时的他,更是眼观六路,不放过拍摄对象的任何线索;信奉“选题为先”的他,总是习惯性地用一双锐眼去观察生活。在我看来,这是他的“职业病”,不过这“病”很可爱。
“田区长”这个典型,就是他“发病”时发现的。那是有一次他去社区,无意中看见一个女人正在修广场的长椅,一般人扫一眼也就过去了,然而他却寻思起来:看她穿着打扮,也不像修理工啊?一问,才得知这个女人叫田伟群,是社区主任,一直热心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居民都开玩笑地叫她“小区区长”。王俊鹏的艺术细胞立刻活跃了:这个典型多有生活气息啊。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一直都在拍摄采访田伟群,她为社区、为居民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被王俊鹏记录在了镜头里,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就这么成型了。以田伟群为主人公的专题片《无悔青春》一播出,就以平实的生活和朴素的细节征服了观众。看过片子的人都说:“原来典型就在咱身边啊。”
听到这里,我不禁佩服起王俊鹏来。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修理工”,却被他的锐眼挖掘出来,还树成了典型。都说记者有双“新闻眼”,我看王俊鹏则有双“选材眼”,从生活中提炼故事,在镜头中还原生活,最后创作出一件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佳作。
深挖得“富矿”
看似平常的故事里,有时却隐藏着不平凡的脉动。所以,仅仅靠发现是不够的。对于王俊鹏来说,发现只是创作的起步,接下来则是一个挖掘的过程,让生活中得来的每一份素材都体现出“富矿”的价值。
对于如何挖掘选题,我请他举个例子。他脱口而出:“徐钢炮!”看到我不解的眼神,他打开了话匣子:有一次他去基层拍片,拍摄间隙和老乡闲聊,人家提起了一个人——“徐钢炮”。他一听这名字,耳朵就伸长了,刨根问底才知道,“徐钢炮”真名叫徐润庭,是位退休老党员,由于他 “不会说话”,专盯着领导 “放炮”,因此得名“徐钢炮”。以前也有部门想宣传他,但一看他这脾气,都感觉“不把握”,就放弃了。这人到底有没有价值?王俊鹏觉得要深挖一下才能下结论。他专程找到老徐,“赖”在人家不走了……随着对“徐钢炮”的逐渐了解,他得知:老徐在县先锋林场工作的十年中,每年都交2000元“特殊党费”,退休后依然坚持,无悔地为党的事业奉献着……这不都是亮点吗?越是深挖,王俊鹏越是觉得这“钢炮”打得响。最终,《誓言》一片与群众见面了,那些与老徐相熟的人看了都感慨:“以前也知道老徐做了很多,但习以为常;看完片子才觉得,以往看得太浅了,老徐是真先进。”
在求艺路上,王俊鹏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不甘于平庸者,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平庸。就是靠着这股子心劲儿,很多看似平平的素材,在王俊鹏的手上展现出了海一般深邃的内在。
巧思出佳片
很多人都认为党教片不大吸引观众。于是在采访中,我就这一话题问他:“你感觉片子怎么拍能吸引人?”他脱口而出:“独特的构思。”
2009年,依兰县湿地保护区需要拍部宣传片,找到了王俊鹏。他事先想了一整夜,最终决定,要打破以往的羁绊,只用画面说话,尽量摒弃大段解说。于是他背着器材进了湿地,整整一天都在取材。到了晚上5点多,已准备收工的他,看见一只天鹅缓缓飞过。他当时想,如果在片子里加上天鹅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慢镜头,不但好看,而且意味深长。当时正在一片低洼处,他也顾不得,蹚着水就追了过去;等追上了,他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地拍摄那只天鹅,却没注意到水势逐渐涨了上来……等他觉察到时,水已经过腰了,他不知哪里深哪里浅一步也不敢动,但下意识地把摄像机举得高高的……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就这么在冷冰冰的水里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水势逐渐退去。说到这里,他有些哽咽:“就为了一个构思,差点没把命搭上……”我听后眼睛也发酸了,也为他这种实现个人艺术构思的忘我精神而震撼。
也许是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他总结道:“想拍好片子,就必须别出心裁。”这句话让人信服,好的思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果不是对每一部片子都殚精竭虑,他又怎么会创作出那么多打动人心的佳片呢。
妙手巧“裁衣”
聊到后期制作时,我尝试着问:“到后期编排就一马平川了吧?”他摇摇头:“没那么简单,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按我的认识,后期编辑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剪剪接接,相对轻松一些,还需要多大的体力和脑力么,难道他在后期中也要另辟蹊径?看到我质疑的眼神,他给我讲了一段经历。
2011年,王俊鹏去拍摄东北油泵油嘴厂厂长胡慧娟。胡慧娟从19岁起就在厂里工作,多年来一直以厂为家,广大职工都拥护她、爱戴她。王俊鹏对这个任务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前后用了一个星期时间与胡慧娟一起上下班、一起工作,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和采访同期声。因为素材比较充分,王俊鹏在后期制作时也觉得比较顺,加了一晚上班,片子初步剪成。凌晨四点多钟,终于编排完毕。他走出单位,找了一家早餐摊,吃起早餐来。吃着吃着,他忽然停住了筷子:“片子现在是解说词为主,观感平平,简直是个流水账啊。”他坐不住了,马上又回到了单位,聚精会神地看起片来。如何让这片子更好看?他忽然想到:胡慧娟的同期采访画面不少,能否在这上面做做文章?于是,他把片子推倒重来,全部采用同期声,让胡慧娟直接对观众讲述那些感人的故事。最终,《复兴之路》一片与观众见面了,别具一格讲故事的形式引来叫好声无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并不是成功。成功是件精美的饰品,不经过精心打磨,是不会璀璨出最终的美丽的。王俊鹏恰恰一直在精心打磨着,不管前期拍到的素材多丰富多出彩,在后期编辑中一点不松懈,反而用更多的心血来进行完美的收官。
痴心永求艺
据我的了解,多年的制片生涯,让王俊鹏患上了“强迫症”:每次制片完成,他都要从头到尾进行总结,看看成败得失。他怎么形成这种习惯的呢?他给我讲了拍摄《贵山村的当家人》的故事。该片讲述的是贵山村发了大洪水,村书记李万江率领村民刨开自己已经成熟的田地泄洪,几百亩地就这样被淹,但也保住了村子的动人故事。片子播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但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习惯性地一个人躲在编辑室里,一边重温全片,一边拿小本记下:夕阳的画面色彩过于饱和,与全片色调不和谐;李万江走在堤坝上的长镜头缺乏动感;全景画面过少,显得不大气……说到这儿,他摊摊手:“毛病这么多,我不总结总结,以后还想进步吗?”说完这句话,他笑了起来。然而我却没有笑,在我看来,这句话其实不是玩笑。他这种“片后总结”的思维,其实来源于他对艺术完美的苛求。这正像人生,只有回顾好走过的每一步,才能走好下一步。
对王俊鹏的采访即将落幕,年轻的他“灵气”满身,让我为之敬佩,而我对他的印象,也不知不觉中从“王科长”变成了“小王”。临别时,我偶然得知他非常喜欢养鸟,鹰、隼、雁、雀都欢快地在庭院里鸣叫着。看着他沉醉于鸟鸣声中的样子,我仿佛顿悟出他身上这种艺术灵性的来源。都说,热爱艺术的人总会飞得更高更远,愿小王像他的名字和他的鸟儿一样,在党建荧屏上自由翱翔!
锐眼善识“材”
生活中的王俊鹏,总会发现别人容易忽视的选题碎片;制片时的他,更是眼观六路,不放过拍摄对象的任何线索;信奉“选题为先”的他,总是习惯性地用一双锐眼去观察生活。在我看来,这是他的“职业病”,不过这“病”很可爱。
“田区长”这个典型,就是他“发病”时发现的。那是有一次他去社区,无意中看见一个女人正在修广场的长椅,一般人扫一眼也就过去了,然而他却寻思起来:看她穿着打扮,也不像修理工啊?一问,才得知这个女人叫田伟群,是社区主任,一直热心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居民都开玩笑地叫她“小区区长”。王俊鹏的艺术细胞立刻活跃了:这个典型多有生活气息啊。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一直都在拍摄采访田伟群,她为社区、为居民所做的点点滴滴,都被王俊鹏记录在了镜头里,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就这么成型了。以田伟群为主人公的专题片《无悔青春》一播出,就以平实的生活和朴素的细节征服了观众。看过片子的人都说:“原来典型就在咱身边啊。”
听到这里,我不禁佩服起王俊鹏来。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修理工”,却被他的锐眼挖掘出来,还树成了典型。都说记者有双“新闻眼”,我看王俊鹏则有双“选材眼”,从生活中提炼故事,在镜头中还原生活,最后创作出一件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佳作。
深挖得“富矿”
看似平常的故事里,有时却隐藏着不平凡的脉动。所以,仅仅靠发现是不够的。对于王俊鹏来说,发现只是创作的起步,接下来则是一个挖掘的过程,让生活中得来的每一份素材都体现出“富矿”的价值。
对于如何挖掘选题,我请他举个例子。他脱口而出:“徐钢炮!”看到我不解的眼神,他打开了话匣子:有一次他去基层拍片,拍摄间隙和老乡闲聊,人家提起了一个人——“徐钢炮”。他一听这名字,耳朵就伸长了,刨根问底才知道,“徐钢炮”真名叫徐润庭,是位退休老党员,由于他 “不会说话”,专盯着领导 “放炮”,因此得名“徐钢炮”。以前也有部门想宣传他,但一看他这脾气,都感觉“不把握”,就放弃了。这人到底有没有价值?王俊鹏觉得要深挖一下才能下结论。他专程找到老徐,“赖”在人家不走了……随着对“徐钢炮”的逐渐了解,他得知:老徐在县先锋林场工作的十年中,每年都交2000元“特殊党费”,退休后依然坚持,无悔地为党的事业奉献着……这不都是亮点吗?越是深挖,王俊鹏越是觉得这“钢炮”打得响。最终,《誓言》一片与群众见面了,那些与老徐相熟的人看了都感慨:“以前也知道老徐做了很多,但习以为常;看完片子才觉得,以往看得太浅了,老徐是真先进。”
在求艺路上,王俊鹏是个不甘平庸的人——不甘于平庸者,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平庸。就是靠着这股子心劲儿,很多看似平平的素材,在王俊鹏的手上展现出了海一般深邃的内在。
巧思出佳片
很多人都认为党教片不大吸引观众。于是在采访中,我就这一话题问他:“你感觉片子怎么拍能吸引人?”他脱口而出:“独特的构思。”
2009年,依兰县湿地保护区需要拍部宣传片,找到了王俊鹏。他事先想了一整夜,最终决定,要打破以往的羁绊,只用画面说话,尽量摒弃大段解说。于是他背着器材进了湿地,整整一天都在取材。到了晚上5点多,已准备收工的他,看见一只天鹅缓缓飞过。他当时想,如果在片子里加上天鹅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慢镜头,不但好看,而且意味深长。当时正在一片低洼处,他也顾不得,蹚着水就追了过去;等追上了,他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地拍摄那只天鹅,却没注意到水势逐渐涨了上来……等他觉察到时,水已经过腰了,他不知哪里深哪里浅一步也不敢动,但下意识地把摄像机举得高高的……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就这么在冷冰冰的水里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水势逐渐退去。说到这里,他有些哽咽:“就为了一个构思,差点没把命搭上……”我听后眼睛也发酸了,也为他这种实现个人艺术构思的忘我精神而震撼。
也许是觉得气氛有些压抑,他总结道:“想拍好片子,就必须别出心裁。”这句话让人信服,好的思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果不是对每一部片子都殚精竭虑,他又怎么会创作出那么多打动人心的佳片呢。
妙手巧“裁衣”
聊到后期制作时,我尝试着问:“到后期编排就一马平川了吧?”他摇摇头:“没那么简单,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按我的认识,后期编辑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剪剪接接,相对轻松一些,还需要多大的体力和脑力么,难道他在后期中也要另辟蹊径?看到我质疑的眼神,他给我讲了一段经历。
2011年,王俊鹏去拍摄东北油泵油嘴厂厂长胡慧娟。胡慧娟从19岁起就在厂里工作,多年来一直以厂为家,广大职工都拥护她、爱戴她。王俊鹏对这个任务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前后用了一个星期时间与胡慧娟一起上下班、一起工作,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和采访同期声。因为素材比较充分,王俊鹏在后期制作时也觉得比较顺,加了一晚上班,片子初步剪成。凌晨四点多钟,终于编排完毕。他走出单位,找了一家早餐摊,吃起早餐来。吃着吃着,他忽然停住了筷子:“片子现在是解说词为主,观感平平,简直是个流水账啊。”他坐不住了,马上又回到了单位,聚精会神地看起片来。如何让这片子更好看?他忽然想到:胡慧娟的同期采访画面不少,能否在这上面做做文章?于是,他把片子推倒重来,全部采用同期声,让胡慧娟直接对观众讲述那些感人的故事。最终,《复兴之路》一片与观众见面了,别具一格讲故事的形式引来叫好声无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并不是成功。成功是件精美的饰品,不经过精心打磨,是不会璀璨出最终的美丽的。王俊鹏恰恰一直在精心打磨着,不管前期拍到的素材多丰富多出彩,在后期编辑中一点不松懈,反而用更多的心血来进行完美的收官。
痴心永求艺
据我的了解,多年的制片生涯,让王俊鹏患上了“强迫症”:每次制片完成,他都要从头到尾进行总结,看看成败得失。他怎么形成这种习惯的呢?他给我讲了拍摄《贵山村的当家人》的故事。该片讲述的是贵山村发了大洪水,村书记李万江率领村民刨开自己已经成熟的田地泄洪,几百亩地就这样被淹,但也保住了村子的动人故事。片子播出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但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习惯性地一个人躲在编辑室里,一边重温全片,一边拿小本记下:夕阳的画面色彩过于饱和,与全片色调不和谐;李万江走在堤坝上的长镜头缺乏动感;全景画面过少,显得不大气……说到这儿,他摊摊手:“毛病这么多,我不总结总结,以后还想进步吗?”说完这句话,他笑了起来。然而我却没有笑,在我看来,这句话其实不是玩笑。他这种“片后总结”的思维,其实来源于他对艺术完美的苛求。这正像人生,只有回顾好走过的每一步,才能走好下一步。
对王俊鹏的采访即将落幕,年轻的他“灵气”满身,让我为之敬佩,而我对他的印象,也不知不觉中从“王科长”变成了“小王”。临别时,我偶然得知他非常喜欢养鸟,鹰、隼、雁、雀都欢快地在庭院里鸣叫着。看着他沉醉于鸟鸣声中的样子,我仿佛顿悟出他身上这种艺术灵性的来源。都说,热爱艺术的人总会飞得更高更远,愿小王像他的名字和他的鸟儿一样,在党建荧屏上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