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分析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2015年广东卷理综物理命题素材及知识结构、题型难易程度,提出应对2016年的物理高考命题新变化,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广东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45-3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的物理考卷,知识点覆盖较全、较广,难度适中,大题相对往年偏易。物理试卷题型考点也是常规类型为主,不少题目的情景考生感到很熟悉,但又实现了稳中求变、求新。
  1 2015年广东卷理综物理命题素材及知识结构分析
  2015年广东高考理综的物理考卷,知识点覆盖较全,难度适中,物理非选择题在近六年的理综卷中,今年相对偏易。物理试卷题型考点也是常规类型为主,稳中求变,有6个核心内容在试题中第一次出现。素材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不少的题目中都能找到熟悉的感觉,例如16题的磁偏转、17题的理想气体、18题的原子核物理。但同时在设问上也有很多的新意,例如之前几年的万有引力题目一般都是考察环绕速度,今年着重考察了发射速度。又例如14题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5题的变压器、19题的静平衡也同样考出新意。
  2 题型难易程度分析——选择题难度增加,非选择题难度减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份物理卷当中,命题者为了平稳过渡,设计试题时,有不少的题目和设问,如15题、16题、20题有向全国Ⅰ卷靠的倾向。通过14题两个对象的二维运动、15题改变次级匹数、19题的三维空间、20题的发射速度,增加了整份试题的难度,因此今年的计算题相对往年要容易很多。
  又例如34题电路实验,从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切入,融合了电阻的测量以及电动势和内阻两个实验,既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对实验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中第④步求电动势和内阻对考生而言,是较难的。35题电磁感应是大题,融合了感生和动生两种模式,既考查了基本概念、原理,又考查了原理在不同物理情境中的应用,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的设问,增加试题的难度,如果将其改为画整个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的i-t图像,因为涉及到边界问题,试题的难度会增加很多。而36题的问法更是结合了n次递推的思路,有数列求和的意味,这在以往的广东卷里面是极其少见的,而在全国卷则是较常见的考法。并通过第(3)小问“求碰后AB滑至第n个 (n  3 复习提高分数建议——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是关键
  高中物理需要死记的知识点不算太多,考点也只有87个 13个实验(2016年因少了一个模块,会更少),但是考查起来就相当灵活。一个运动情景 另一个运动情景=形成二维运动动态新的情景,如14题;三条绳子 杆=三维静态空间情景,如19题。一个知识点 另一个知识点就能组合出不同的题型,如34题第(2)小题“测电阻” “测电动势和内阻”=电路较难题。35题的电磁感应感生模式 电磁感应动生模式=情景复杂大题,36题的“粗糙段 光滑段”(或减速运动 匀速运动)交替排列,再来一个第k个粗糙段,第n个光滑段,就形成了压轴大题。因此,纯粹的题海战术不适合高中物理的学习,体验过程、感悟方法是关键。
  4 对2016年的物理高考命题新变化提四点复习建议
  1)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计算题的拆分与组合训练。既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要因为这些组合题太难而放弃。学会把各个知识点重组变形,学会把难题大题重新拆分为基础知识点的几个小题,从而解答或从中寻找增分点,再配合经典的题例学习,用最新的模拟题,特别是高考真题作为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本能地应对全国Ⅰ卷的难度的能力与本领,提高应试效率与考试效益。
  2)在领会、感悟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学会画知识结构图。学生学习物理定义、概念和规律时是孤立的,另外学生不知道如何整理已学过的知识,形成不了有机的整体,只习惯于埋头做题,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本身不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过多的做题,只会让大多数学生更惧怕物理,而通过构建物理知识结构图来形成物理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构建物理知识结构图,并不是把一些物理知识简单地堆放在一起,而是在学习了一个专题或一个阶段后把相关的知识按一定的秩序和关联组合。对某专题的理解程度越深,则所画的结构图所体现出的关联性就越强,结构就越清晰。同时,也促使了学生把原本零散的、看似互不相连的各知识点相互关联起来,加深物理整体的认识,从而对知识做到更加灵活地运用。
  3)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识图能力,以及将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情景的能力。因为物理的情景很多,大量的考试内容信息中相当一部分都会以图像、插图的形式呈现。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将会面对物理大题“断片”,难以把握整体的物理过程。
  4)随着全国Ⅰ卷的使用,广东卷中的考点以及原有的考法将会有所改变。首先要巩固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为了增强应对能力,可由有经验的老师对相关的题型进行讲解和分析,做出一份2015年广东卷理综物理试题以及全国Ⅰ卷理综物理的对比分析,明白两种卷的难度及差异,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才能在这个过渡时期游刃有余,迅速找到提分的感觉和感悟。
  参考文献:
  [1]粤教考函 [2015]24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通知.
  (栏目编辑 陈 洁)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科学论证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认同,介绍了论证-探究的教学模式——ADI教学。此模式包括确定任务与问题,设计探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初步论证,论证互动,明确的反思性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双盲小组同伴评审,修改并上交研究报告八个阶段,为科学论证探究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论证-探究教学;论证互动;双盲小组同伴评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习题课教学中,“诱思探究”是一种教学手段,高效生成是教学的目的。本文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的教学课例,试图实现“诱思探究”和“高效生成”互动、动态地融合。通过学生纠错,诱思探究;深化理解,高效生成;归纳总结,生成思路;迁移应用,形成能力,希望给学生打造一个能力展示和提高的跳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诱思探究;高效生成;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教材的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各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其中校企“双元”活页式教材以其政策的指向性、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适应性等成为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重要方向。《网络技术综合实训》通过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工作任务企业化,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企“双元”活页式教材,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双元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本堂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充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物理的实用性。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8-0026-2  新课程的
摘 要:通过研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电磁波”内容的新要求,明确了“电磁波”教学的目标,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追溯科学家发现电磁波的历程,重现科研过程,对选择性必修3模块中的“电磁波”内容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设计,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深化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物理课程标准;科学本质;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电磁波  1 课标分析  通过将20
摘 要:以洛伦兹力演示仪展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现象,通过理论推导加强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结合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加强对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规律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会物理学的实用价值,生活中物理的无处不在。  关键词:物理实验;理论推导;电场加速;磁场偏转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64-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核心考查的目的之一。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试题情境化是必然趋势之一。但又如何让试题情境化更能体现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呢?在改革初期,仍需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物理学史;情境;创新;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8-0041-2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摘 要:学生的思维进阶是分阶段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进阶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的进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文章以初中物理“电流的磁场”实验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从经验到理论,从具象到抽象,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实验教学设计流程,变“怎么教”为“怎么学”,变“教什么”为“学什么”,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思维进
摘 要:文章从功的角度和假设斜面光滑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斜面对物体摩擦力的求法。另外,在此过程中利用假设、实验等手段让学生自然思考出斜面越缓越省力,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高。  关键词:斜面;省力;机械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7-0061-3  初中阶段对于斜面问题,由于对于力的分解还没有涉及,又受二力平衡思维的影响,斜面对物体摩擦力
摘 要:“旋转的液体”实验源于教材的“做一做”栏目。本文指出原实验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自制实验器材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实验效果。  关键词:物理实验改进;自制教具;洛伦兹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034-2  某版本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第93页的“做一做”栏目介绍了一则有趣的实验(如图1)。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