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尚文先生主张“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是话语形式”。他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遣词造句的精当妥帖,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们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这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当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指向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运用”,首先必须能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方能实现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如何才能规范、精当地运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习阅读和写作技巧。”细细品读编者选入教材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有可供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并因文而宜,找准表达的切入点,适时安排练笔训练,学生便能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逐渐学会表达。
一、模仿式练笔迁移语言范式
1.典型句式仿写,规范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句,教学中可适当安排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句型。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生动、优美,是很好的练点。借此安排学生练笔既有助于语言的仿写和迁移运用,又便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于是课堂上精彩不断呈现。
“花园里,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姹紫嫣红的春天。”
“果园里,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黄黄的香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果实累累的果园。”
“早春,可爱的小朋友,身体健壮的叔叔阿姨,年迈的爷爷奶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2.典型构段方式迁移,习得技巧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许多构段方式十分典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适时引领学生在这些典型构段处联系生活,模仿练笔,学生定会受益无穷。比如《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这样描述:“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典型的总分结构,自然中的大豆、高粱、榛叶因为拟人手法的运用,显得那么美、那么快乐,富有动感。教学时,可先引领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反复品读文段:你感觉北大荒秋天的原野是怎样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热闹?作者这里描写的热闹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吗?以此引领学生从大片的植物、欢乐的笑声、绚丽的色彩中感受文中精妙的描写。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自然段以‘原野热闹非凡’一句为总起句,后面都是写热闹的具体情景,这种结构段式就叫总分段式。”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这段的写法,围绕“学校艺术节闭幕式汇报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夏天,湖里的荷花千姿百态”写一段话。典型范例的引领,使学生头脑中原本平淡的生活场景瞬间被激活了。
朱作仁先生指出:“模仿是基本的写作手段。小学生善于模仿,更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俗入雅,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当我们把课本中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学生不仅感到有章可循,通过仿写迁移式练笔,语言形式的积累还能被有效的利用,定格和“固话”自然成为学生心中灵动的语言积蓄,并深入领会了语言范式的真意,鹦鹉学舌中逐步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与规律,读写能力的迁移便成为现实。
二、想象式练笔生成语言智慧
1.锦上添花的扩写练习——延展思维
教材中的详写和略写都是在表情达意,都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一些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教学中若能抓住这些“概括”处,指导学生将略写的情节恢复为详细描述,进行扩写练习,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放小鸟》一文第三自然段这样描述:“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教学中,教者可针对段落中“叫唤”情节的略写,联系文中小鸟被送过来时面对小作者的关心“一动不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扮演鸟妈妈和鸟儿自由倾诉。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离别后的焦急、寻找的艰难、相见的激动、内心的期盼……从他们口中一一道出。此时,安排学生进行书面整理,平淡的场景因活跃思维的操纵顿时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2.无中生有的补写练习——丰润语言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此诗句是中国山水画里空白艺术的写照。在文学艺术中,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里海姆把它们解释为“知觉补充”,意思是说一个“待补”的“缺口”是能勾起欣赏者的想象的。古人云:文有不言者。文质兼美的文章,无字处皆有意。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文本中精彩的“留白”,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变“不言”为“有言”,变“无声”为“有声”,“无”中生“有”,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同时,通过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经典的老课文,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大家思考,教育孩子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目光短浅。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后,教者可抓住空白提出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有的学生或许会觉得青蛙看到天这么大后又惊又喜,从此,不再回原来的井里了;有的学生或许认为,目光短浅的青蛙即使认识到自己每天看到的井口只有天的一点点大,但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熟悉的井里,因为它觉得只有这样才安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利用这空白的填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什么对与错,只要合乎情理即可,重要的是在补白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了,思维更活跃更开阔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标点符号也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互相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十分感人,透过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深厚情感。文中六处用了省略号,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如“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这里可引领学生想象:老人注视着海鸥,会喃喃自语些什么呢?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走进老人的内心,聆听他对海鸥的牵挂,同时,通过对课文语言的补充,一个个省略号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温润了心灵,也丰润了学生的语言。
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当把“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看到文本教材中的语文因素,从中精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文而宜,找准切入点,为写作引一泓清泉。让学生思在当思时,练在当练处。这样,不仅能达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也因此逐渐变得思维活跃,口齿伶俐,语言丰富,表达流畅。这不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追寻的理想境界吗?
一、模仿式练笔迁移语言范式
1.典型句式仿写,规范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句,教学中可适当安排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句型。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生动、优美,是很好的练点。借此安排学生练笔既有助于语言的仿写和迁移运用,又便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于是课堂上精彩不断呈现。
“花园里,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姹紫嫣红的春天。”
“果园里,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黄黄的香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果实累累的果园。”
“早春,可爱的小朋友,身体健壮的叔叔阿姨,年迈的爷爷奶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2.典型构段方式迁移,习得技巧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许多构段方式十分典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适时引领学生在这些典型构段处联系生活,模仿练笔,学生定会受益无穷。比如《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这样描述:“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典型的总分结构,自然中的大豆、高粱、榛叶因为拟人手法的运用,显得那么美、那么快乐,富有动感。教学时,可先引领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反复品读文段:你感觉北大荒秋天的原野是怎样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热闹?作者这里描写的热闹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吗?以此引领学生从大片的植物、欢乐的笑声、绚丽的色彩中感受文中精妙的描写。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自然段以‘原野热闹非凡’一句为总起句,后面都是写热闹的具体情景,这种结构段式就叫总分段式。”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这段的写法,围绕“学校艺术节闭幕式汇报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夏天,湖里的荷花千姿百态”写一段话。典型范例的引领,使学生头脑中原本平淡的生活场景瞬间被激活了。
朱作仁先生指出:“模仿是基本的写作手段。小学生善于模仿,更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俗入雅,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当我们把课本中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学生不仅感到有章可循,通过仿写迁移式练笔,语言形式的积累还能被有效的利用,定格和“固话”自然成为学生心中灵动的语言积蓄,并深入领会了语言范式的真意,鹦鹉学舌中逐步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与规律,读写能力的迁移便成为现实。
二、想象式练笔生成语言智慧
1.锦上添花的扩写练习——延展思维
教材中的详写和略写都是在表情达意,都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一些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教学中若能抓住这些“概括”处,指导学生将略写的情节恢复为详细描述,进行扩写练习,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放小鸟》一文第三自然段这样描述:“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教学中,教者可针对段落中“叫唤”情节的略写,联系文中小鸟被送过来时面对小作者的关心“一动不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扮演鸟妈妈和鸟儿自由倾诉。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离别后的焦急、寻找的艰难、相见的激动、内心的期盼……从他们口中一一道出。此时,安排学生进行书面整理,平淡的场景因活跃思维的操纵顿时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2.无中生有的补写练习——丰润语言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此诗句是中国山水画里空白艺术的写照。在文学艺术中,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里海姆把它们解释为“知觉补充”,意思是说一个“待补”的“缺口”是能勾起欣赏者的想象的。古人云:文有不言者。文质兼美的文章,无字处皆有意。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文本中精彩的“留白”,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变“不言”为“有言”,变“无声”为“有声”,“无”中生“有”,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同时,通过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经典的老课文,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大家思考,教育孩子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目光短浅。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后,教者可抓住空白提出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有的学生或许会觉得青蛙看到天这么大后又惊又喜,从此,不再回原来的井里了;有的学生或许认为,目光短浅的青蛙即使认识到自己每天看到的井口只有天的一点点大,但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熟悉的井里,因为它觉得只有这样才安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利用这空白的填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什么对与错,只要合乎情理即可,重要的是在补白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了,思维更活跃更开阔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标点符号也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互相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十分感人,透过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深厚情感。文中六处用了省略号,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如“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这里可引领学生想象:老人注视着海鸥,会喃喃自语些什么呢?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走进老人的内心,聆听他对海鸥的牵挂,同时,通过对课文语言的补充,一个个省略号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温润了心灵,也丰润了学生的语言。
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当把“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看到文本教材中的语文因素,从中精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文而宜,找准切入点,为写作引一泓清泉。让学生思在当思时,练在当练处。这样,不仅能达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也因此逐渐变得思维活跃,口齿伶俐,语言丰富,表达流畅。这不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追寻的理想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