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教材,为习作引一泓清泉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尚文先生主张“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是话语形式”。他认为:“学语文就是学习遣词造句的精当妥帖,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们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这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当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指向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运用”,首先必须能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方能实现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如何才能规范、精当地运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习阅读和写作技巧。”细细品读编者选入教材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有可供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并因文而宜,找准表达的切入点,适时安排练笔训练,学生便能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逐渐学会表达。
  一、模仿式练笔迁移语言范式
  1.典型句式仿写,规范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句,教学中可适当安排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句型。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燕子》一课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一句生动、优美,是很好的练点。借此安排学生练笔既有助于语言的仿写和迁移运用,又便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于是课堂上精彩不断呈现。
  “花园里,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姹紫嫣红的春天。”
  “果园里,黄澄澄的橘子,红彤彤的苹果,黄黄的香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果实累累的果园。”
  “早春,可爱的小朋友,身体健壮的叔叔阿姨,年迈的爷爷奶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2.典型构段方式迁移,习得技巧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许多构段方式十分典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适时引领学生在这些典型构段处联系生活,模仿练笔,学生定会受益无穷。比如《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这样描述:“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典型的总分结构,自然中的大豆、高粱、榛叶因为拟人手法的运用,显得那么美、那么快乐,富有动感。教学时,可先引领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反复品读文段:你感觉北大荒秋天的原野是怎样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热闹?作者这里描写的热闹与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吗?以此引领学生从大片的植物、欢乐的笑声、绚丽的色彩中感受文中精妙的描写。然后告诉学生:“这一自然段以‘原野热闹非凡’一句为总起句,后面都是写热闹的具体情景,这种结构段式就叫总分段式。”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这段的写法,围绕“学校艺术节闭幕式汇报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夏天,湖里的荷花千姿百态”写一段话。典型范例的引领,使学生头脑中原本平淡的生活场景瞬间被激活了。
  朱作仁先生指出:“模仿是基本的写作手段。小学生善于模仿,更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俗入雅,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当我们把课本中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学生不仅感到有章可循,通过仿写迁移式练笔,语言形式的积累还能被有效的利用,定格和“固话”自然成为学生心中灵动的语言积蓄,并深入领会了语言范式的真意,鹦鹉学舌中逐步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与规律,读写能力的迁移便成为现实。
  二、想象式练笔生成语言智慧
  1.锦上添花的扩写练习——延展思维
  教材中的详写和略写都是在表情达意,都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一些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教学中若能抓住这些“概括”处,指导学生将略写的情节恢复为详细描述,进行扩写练习,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放小鸟》一文第三自然段这样描述:“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教学中,教者可针对段落中“叫唤”情节的略写,联系文中小鸟被送过来时面对小作者的关心“一动不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扮演鸟妈妈和鸟儿自由倾诉。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离别后的焦急、寻找的艰难、相见的激动、内心的期盼……从他们口中一一道出。此时,安排学生进行书面整理,平淡的场景因活跃思维的操纵顿时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2.无中生有的补写练习——丰润语言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此诗句是中国山水画里空白艺术的写照。在文学艺术中,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里海姆把它们解释为“知觉补充”,意思是说一个“待补”的“缺口”是能勾起欣赏者的想象的。古人云:文有不言者。文质兼美的文章,无字处皆有意。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文本中精彩的“留白”,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变“不言”为“有言”,变“无声”为“有声”,“无”中生“有”,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同时,通过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经典的老课文,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大家思考,教育孩子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目光短浅。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后,教者可抓住空白提出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在与文本的交流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想法。有的学生或许会觉得青蛙看到天这么大后又惊又喜,从此,不再回原来的井里了;有的学生或许认为,目光短浅的青蛙即使认识到自己每天看到的井口只有天的一点点大,但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熟悉的井里,因为它觉得只有这样才安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利用这空白的填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什么对与错,只要合乎情理即可,重要的是在补白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了,思维更活跃更开阔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标点符号也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互相配合,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细胞。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十分感人,透过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深厚情感。文中六处用了省略号,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如“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这里可引领学生想象:老人注视着海鸥,会喃喃自语些什么呢?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走进老人的内心,聆听他对海鸥的牵挂,同时,通过对课文语言的补充,一个个省略号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温润了心灵,也丰润了学生的语言。
  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应当把“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要看到文本教材中的语文因素,从中精选出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文而宜,找准切入点,为写作引一泓清泉。让学生思在当思时,练在当练处。这样,不仅能达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也因此逐渐变得思维活跃,口齿伶俐,语言丰富,表达流畅。这不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追寻的理想境界吗?
其他文献
我叫陈前荣,今年64岁,是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青杠坡村村民,2018年4月6日搬迁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居住。我原来在村里种着一亩三分地,儿子儿媳在外务工,每月给我寄些
期刊
威宁始终把强化组织方式、产销对接、打造特色品牌放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重要位置,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龙头企业、合作
期刊
从小就觉得老师是一个诗意的职业,或许是妈妈不知不觉的胎教,或许是命运使然,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福州教坛便多了一位为语文而来的平凡教师,为了梦想快乐地前行。虽然有过疲惫
一、缘起:质朴的文本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我不是最弱小的》(人选苏教版小语第八册)一文。简单且耐人寻味:郊游时.下起了暴雨.爸爸把唯一的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很快递给了
在有限供水条件下,为了使全灌区增产净效益达到最大。研究依据非充分灌溉中的调亏灌溉原理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推导出作物产量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建立了全灌区
山东韩兴娥老师“海量阅读”实验取得的累累硕果.使得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小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并积极投入到课内大量阅读的实践中来。
三都水族自治县积极创新方式,举全县之力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完成了省下达2018年度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提前实现6710人搬迁入住,对象落实率、对象标识率、项目开工率
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懂得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时间与空间,在知识的留白处、知识的
新课程的实施.架起了学生“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数学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贴近生活.富有情感;生动有趣,富有活力……学生沐浴着新课程带来的清新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4节。)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课。对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