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调节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共同包埋的聚乳酸三维支架与兔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观察bFGF对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探寻软骨组织工程的适宜方法.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关节软骨细胞种植于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包埋的聚乳酸三维支架,加入bFGF共同培养,行大体、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软骨组织的形成,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bFGF调节
【机 构】
:
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调节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共同包埋的聚乳酸三维支架与兔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观察bFGF对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探寻软骨组织工程的适宜方法.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关节软骨细胞种植于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包埋的聚乳酸三维支架,加入bFGF共同培养,行大体、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软骨组织的形成,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bFGF调节的卵磷脂和多聚赖氨酸共同包埋的聚乳酸三维支架-关节软骨细胞复合物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能够保持其初始外形,而且能保持种植细胞稳定的三维均相分布,无细胞脱落现象.同时脆性亦逐渐降低,韧性增加,有弹性,表面湿润、光滑,培养2周后,逐渐形成富含Ⅱ型胶原,具有典型软骨组织结构的成熟工程化软骨.其细胞生长及胶原分泌量明显强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FGF能够促进组织工程软骨细胞的增殖,并具有增强软骨细胞功能的作用。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4岁.因胸闷、气短、不能平卧10年,加重1个月于2004年5月30日入院.查体:气管居中,桶状胸,两侧前胸第4肋间以下语颤明显减低、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不齐.胸部X线片示下纵隔向两侧明显增宽,左侧达胸壁,两侧胸壁内条索状高密度影(图1).胸部CT示前纵隔内团块状囊性低密度影,均匀一致,CT值11.0 HU,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边缘光滑,壁大部较薄,局部增厚,与肺
临床上尿道内切开或探条扩张治疗前尿道狭窄一般在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全麻)下进行,极少数采用尿道表面麻醉.本研究采用尿道海绵体麻醉下对31例男性患者行前尿道狭窄的外科处理,结果如下。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干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豚鼠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膜表面CD34、CD45、CD44和CD29的表达,脂肪细胞诱导液培养诱导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豚鼠MSCs输注大鼠后检测不同时相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以及补体C3、C4的浓度变化.豚鼠和大鼠各30只随机分为3组,所有大鼠受体经环磷酰胺预处理,A组
患者女性,40岁.1988年因双下肢浅静脉曲张,伴酸胀乏力,行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自2000年开始,双小腿酸沉、疲劳明显加重,时有胀痛,双下肢及足背、足趾浅表静脉扩张,足背可见多个隆起的静脉窦,约0.4 cm×0.4 cm×0.4 cm大小,每于冬季局部红肿疼痛,形成硬结.2002年行静脉造影可见双下肢残留的大、小隐静脉及小腿深静脉均呈串珠状瘤样扩张,右腘静脉瘤样扩张5 c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中心定于2005年9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肩肘外科学习班。内容包括肩关节运动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与肩袖损伤、肩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人工肩关节置换、肘关节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人工肘关节置换等。会议期间还将进行包括人工肩关节及肘关节置换操作的WORKSHOP。欢迎从事肩肘关节外科专业的骨科医生参加本次学习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目的 探讨荷负电气溶胶(aerosols)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对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C(cyclin 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荷负电气溶胶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cyclinB1、cyclin C及PCNA表达水平.结果荷负电气溶胶组在伤后第2天开始有cyclinC表达
目的 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脊柱畸形顶椎区和端椎区两侧关节突松质骨的三维微结构.方法 AIS患者9例,均为女性,年龄12~17岁,平均14.9岁;Cobb角48°~84°,平均56°.患者均接受后路矫形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前与患者家长签署同意书,在去皮质手术时取下顶椎区和上下端椎区两侧关节突.标本取材后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然后用解像度为20 μm的微焦点CT扫描,三维图像重组进行骨形
195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国家建没的一年,中华外科杂志也开始在北京出版而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这是树立新的科学思想、普及外科学学术、提高外科学学术的有力开端。
深部真菌感染又称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是指相对于皮肤、毛发、指(趾)甲等浅部体表组织而言的一类主要在医院内发生的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常常侵犯心、肺、肾、脑、血液、肝、脾、胃肠及骨骼等多系统器官,合并或导致严重的全身感染(severe sepsis),由于治疗手段有限,因此预后差、病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