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博仁:创作,在生命中注入能量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好几年的时间邓博仁是我在报社的同事,每次在办公室电脑前处理事务的时候,会见到头发卷卷的他,总是活力充沛地走过来,分享他每天处理新闻拍摄出来的成果。有新闻摄影的内容,也有他进棚拍摄消费时尚的照片,那份热忱与投入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段期间平面媒体的走向以及经营已经到了式微与转型的慌乱,但他的兴奋与投入令人感动。后来,我知道他除了工作以外,自己也积极地进行创作,每次发展出新的作品系列,他总是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的新创意,或者拿出电脑就让你看他又做出了哪些新作品。
  他的行程总是很累,有时候也可以见到他的脸上挂着疲倦,但是他的眼神看起来那样充满渴望,仿佛创作这件事情能够在生命中注入能量,让他总是有什么在前方要去渴望与期待的表情。
  这样的邓博仁,让人觉得欢喜与钦佩。


  今年46岁的邓博仁,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研究所硕士毕业,在《中国时报》摄影中心任摄影记者。平面报纸的摄影记者在20世纪末的最后近20年,成为“解严”前后创造台湾纪实摄影风潮的主力之一,他们除了记录那段时日风起云涌的社会剧烈变迁,并与社会运动在许多层面汇流呼应,是台湾历史上难以抹灭的成绩。
  而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过往以纪实或报道为主的摄影工作者,在当时艺坛的潮流—摄影作为美术创作的媒材之一,也投入了这波创作上的探索。所谓摄影作为美术创作的媒材之一,主要是当时在艺坛活跃的许多当代艺术家,投入摄影装置、摄影加以绘画性的再造处理,当时流行以“摄影美术化或美术摄影化”这种泛泛的说法形容,在定义上这样的说法相当粗糙模糊,但摄影与美术在创作界限上的模糊、越界,是一个显著的现象。换句话说,摄影不再是过往单独以照片画面诉说故事,摄影对艺术家来说,一如油彩、水彩、亚克力、电线、绣布、灯管等,是艺术家拿来作为的众多材料之一。对摄影界来说,是一大震撼,特别是纪实摄影出身,将摄影作为历史现场、生命现实发言者的工作者,对于摄影的理解有很大的震荡。
  不少摄影记者在创作上,也曾经尝试将绘画性手法带入拍照,也见到不少人尝试影像装置的创作。
  在邓博仁的影像作品中,可以见到他偏好以摄影加入个人抒情式绘画处理的风格,乍看与摄影美术化的表现是一样的。不过,仔细观察背后的创作动机与思想,若以1990年代美术摄影的潮流来检视,其实他不能以这个脉络来归类。他开始发展这类的创作,其实已经在这个风潮过后,是在21世纪后开始的。而他的思考与创作意图,也非基于思考纪实摄影或报道摄影的发展是否面临局限或其他形式的注入来省思,更像是出自创作者本能的介入;以及数码摄影兴起后,摄影在技术上的门槛降低,从大众到专业者普遍在摄影之后,经由各种软件的后期制作、绘画乃至于图文书写,成为生活中表达所思所感的主要形态。邓博仁似乎一起步就跳过1990年代那波摄影路线的挣扎,直接进入了数码时代的节奏与生活旋律之中。


  即景的、抒情的、怀旧的、感时的,画面中随时可见的大量拼贴处理,其实也是邓博仁对于世界的理解视角。片段、细碎、欧美亚各地的剪影、童年与未来、新与旧夹陈、新闻时事与梦中奇想、情感与批评兼有的。一个画面仿佛承载了大量讯息,却又可以都市游侠的轻快印象一以概括,一个画面似乎层层叠叠地包含了各种个人记忆的暗号,同时却又显得敞开而平易,像是叨叨絮絮地不断诉说,但并不准备对观众进行压迫性的聆听邀请。这是这个时代性格的映照了,你分不清楚这是他眼中的现实、回忆的叙事、社群媒体的海洋,或者是,这个时代其实不要你分别,早就将这些都统纳成为一张网、一个画面、一则图文,乃至于一个断句,都在里头,也可以相忘。
  邓博仁的绘画摄影,反映的不是上世纪后十年那套强硬甚至现在看起来简直哀伤的路线思考,他的创作意图、表现手法,仿佛未经受苦地直接进入了此时此刻,坦率展现他生活轨迹中一趟趟时空旅行与心思游走。在2011年《遗失·时间 Le Temps Perdu》画册的最后一页作品,他将斑驳老墙、童年往事融入照片,粉蜡笔、亚克力与拼贴,就宣告了他至今的创作调性。




  有些照片是他在新闻摄影的路程奔波中,甚至是在车内,抢到一个即将拆掉的天桥、SARS肆虐的台北空城、万华的二手电器店、台风夜的行人、上班的人潮,旅行的机票与街角的单车。邓博仁无意针对这些东西发展出系列追踪或社会政治性的态度,也不特地铺盘算计各种拼贴元素的关联或对照以行批判;他以孩童般的眼睛,浏览过这些滑入眼帘曾让他产生情意或须臾喟叹的时刻,并毫无疑虑地将这些印象自由自在甚至跳跃式地集锦在自己视网膜上。他的手绘除了美术性的狂想与构思,有时更像带有文字性的跳跃性眉批、加注或捣蛋,而不知是否出于刻意,他又截断这些众多影像符号的社会性与时空关联,去除影像阅读上的指涉性,混成一支小夜曲。
  在这些系列中,有一组作品是邓博仁以发霉幻灯片作素材,加以调色上色叠以影像的作品,斑点放大后如宇宙星球、繁花落叶,富有绘画逸趣与超现实意趣。这些作品都是他花心力去培养霉片,并一张张仔细地在灯箱上调色,在电脑上修正的成果,这个系列是邓博仁新进几组作品中,在观念上其实真正最贴近上世纪关于绘画性摄影类型的哲学态度。
  然而这是邓博仁了,这是影像的此时此刻了,这是一首都会性的旋律,这是一个乡村旧回忆与外太空旅行同时发生,无须厘清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的欢快了,这是一场今日的烟火,心是跳动的,邓博仁的瞳孔映像着那火花热力四射纷飞,而那便是了。
  (文/李维菁)





其他文献
对以晋察冀根据地为主的红色历史影像的考证,最早源自于争议颇多的战地摄影师沙飞的《战斗在古长城》这组作品的深远影响。笔者注意到,人们对沙飞的摄影风格以及沙飞作品的价值有着不少的误识。  由于历史原因,之前人们很难全面地阅读沙飞的摄影作品。但是,沙飞的《战斗在古长城》系列作品却不断在人们眼前出现,只要提及中国的抗战,无论中外,无论立场如何,他的为数不多的这几幅作品几乎一定会被选用。于是,《战斗在古长城
期刊
什么原因让你喜欢上自然生态摄影?  我进行自然生态摄影,源自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我生长在北京的城乡结合地带,每年夏天,我家周边的荒地、河流都是我的欢乐天堂。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仲夏夜傍晚去树林中找寻即将蜕皮的蚱和蝉,白天到河边抓蜻蜓、钓青蛙,荒地里抓蝈蝈。这些童话般的记忆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就成了一名自然生态摄影师。可以说,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我童年记忆的延续,也是我快乐的源泉。  都是怎样的场景或瞬间才
期刊
4月26日,值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启动教科书使用摄影作品百万元稿酬向摄影家分配,这是自我国《著作权法》颁布教科书法定许可规定后,首次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向摄影家分配稿酬。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众多全国性摄影团体和著名摄影家发起,经国家版权局批准成立并在民政部登记的国家一级社团和非营利组织,是国家唯一指定和法律授权从事摄影著作权保护和管理
期刊
姚瑞中1969年生于台北,1994年毕业于“国立艺术学院”美术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横滨三年展、亚太三年展等重要展览百余次,是目前台湾最有影响的摄影家之一。  大学刚毕业,您就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了?  我1994年毕业,1997年去了威尼斯,那年28岁。  28岁就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对一个年轻艺术家,当时感觉怎样?  很惨,回来就很惨。那时整个台湾几乎没有艺术市场,又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我太年轻出
期刊
在拍摄彩色影像非常方便的数码时代,依然有不少摄影者喜欢黑白影像,他们对一些传统经典黑白作品耳熟能详,尤其对安塞尔?亚当斯的《月升》推崇备至。那么,数码黑白影像与传统黑白影像有哪些异同?数码黑白摄影又能从传统黑白摄影那里借鉴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亚当斯的两个《月升》作品的创作经过,再结合两个数码影像后期处理的实例,探究一下数码黑白摄影的审美趣味及技术处理特性。  安塞尔?亚当斯的两个《月升》  20
期刊
海峡彼岸的宝岛台湾并不遥远,台湾的摄影似乎也并不陌生,特别是最近几年,台湾摄影家带着他们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大陆的摄影活动现场和画廊,大陆摄影家也时常赴台湾办展交流,海峡两岸的摄影交往愈加频繁与热络,并产生更深层次的相互影响。  但是,我们对台湾摄影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的真切状况,似乎又没有特别清晰的了解,因此,我们把这个关于台湾摄影的专题呈现出来,试图向大陆摄影界进行一次较为详尽的介绍,特别是对现今台
期刊
从谢春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压榨,对自己热情的释放,对时代情绪的把握,以及对人性的挖掘。影像只是他表达的方式,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影像其实有多种可能,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生命的理解。  1949年出生于台中的谢春德,17岁时拿着父亲变卖田产后给他的28万台币,买了一台徕卡M4相机、一套哈苏相机、一部仙娜4×5相机,还有一部16mm Bolex电影摄影机,很时髦地闯入了台北,开始了他漂泊
期刊
2014年9月出版的《寂境:看见郭英声》,不仅位列当年台湾诚品书店年度畅销榜的榜首,还获得了2015年度台北国际书展的“书展大奖”以及台湾“文化部”颁发的第39届金鼎奖文学类图书奖。  2016年在上海的衡山和集书店,我再次看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郭英声对人生的坦诚交代之书,看完后,会让人眼前浮现那个焦虑、忧郁,同时对感情、艺术抱有强烈热情的狂躁青年。是的,即便生于1950年,但当见到郭英声本人的时
期刊
2017年,台北市立美术馆将推出吴天章的大型个人回顾展,以肯定他在台湾当代艺术界的地位与成就。  1956年生于台湾的吴天章因以油画创作“政治、历史”题材,而在台湾有着“台湾艺坛‘解严’第一人”的称号,但随着1987年台湾“解严”,他在1990年代开始采用摄影进行创作。这之后,每隔十年,他都因应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创作的转型,这些转型,也伴随着它对影像媒材的一次次颠覆性运用。  2015年,吴天章参加
期刊
1972年生于台湾嘉义的陈伯义,目前就读于“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专长为摄影及海洋工程。《红毛港》系列是以摄影为主,结合文件、遗迹物件的展示,来发展出关于高雄红毛港拆迁和聚落史的叙事空间。其作品被“国立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日本清里摄影美术馆及私人单位收藏。  您在拍《红毛港》之前其实拍了很多其他内容?  是的,我拍过关于“鬼神”的内容,从2000年拍到2004年,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