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向日葵地(节选)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浇地
  虽然养着两条表现不错的保安狗,此地又位于鬼都不会过路的荒野,最重要的是,我家蒙古包里没有任何值得人破门而入的值钱货,但我妈仍不放心。她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
  锁倒是又大又沉,锃光四射。挂锁的门扣却是拧在门框上的一截旧铁丝。
  我妈锁了门,发动摩托车,回头安排工作:“赛虎看家。丑丑看地。鸡好好下蛋。”然后绝尘而去。
  被关了禁闭的赛虎把狗嘴挤出门缝,冲她的背影愤怒大喊。
  丑丑兴奋莫名,追着摩托又扑又跳、哼哼叽叽,跟在后面足足跑了一公里才被我妈骂回去。
  我妈此去是为了打水。
  地边的水渠只在灌溉的日子里才通几天水,平时用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排碱渠打水。
  那么远的路。幸亏有摩托车这个好东西。
  她每天早上骑车过去打一次水,每次装满两只二十公升的塑料壶。
  我说:“那得烧多少汽油啊?好贵的水。”
  我妈细细算了一笔账:“不贵,比矿泉水便宜多了。”
  排碱渠的水能和矿泉水比吗?又咸又苦。然而总比没水好。
  这么珍贵的水,主要用来做饭和洗碗,洗过碗的水给鸡鸭拌食,剩下的供一大家子日常饮用。再有余水的话我妈就洗洗脸。
  脏衣服攒着,到了水渠通水的日子,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大洗的日子。
  其实能有多少脏衣服呢?我妈平时……很少穿衣服。
  她对我说:“天气又干又热,稍微干点活就一身汗。比方锄草吧,锄一块地就脱一件衣服,等锄到地中间,就全脱没了……好在天气一热,葵花也长起来了,穿没穿衣服,谁也看球不到。”
  我大惊:“万一撞见人……”
  她说:“野地里哪来的人?种地的各家干各家的活,没事谁也不瞎串门。如果真来个人,离老远,赛虎丑丑就叫起来了。”
  于是整个夏天,她赤身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
  叶隙间阳光跳跃,脚下泥土暗涌。她走在葵花林里,如跋涉大水之中,努力令自己不要漂浮起来。
  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
  她没有衣服,无所遮蔽也无所依傍。快要迷路一般眩晕。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
  她停下等待。花蕾却迟迟不绽。赴约前的女子在深深闺房换了一身又一身衣服,迟迟下不了最后的决定。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
  浇地的日子最漫长。地头闸门一开,水哗然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狹长埂沟。
  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凝滞处挖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埂沟一一封堵。
  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
  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
  她抬头四望。天地间空空荡荡,连一丝微风都没有,连一件衣服都没有。
  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畅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
  水在光明之处艰难跋涉,在黑暗之处一路绿灯地奔赴顶点。——那是水在这片大地上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高度。一株葵花的高度。
  这块葵花地是这些水走遍地球后的最后一站。
  整整三天三夜,整面葵花地都均匀浸透了,整个世界都饱和了。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即将开幕。大地前所未有地寂静。
  我妈是唯一的观众,不着寸缕,只踩着一双雨靴。
  她双脚闷湿,浑身闪光。再也没有人看到她了。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
  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身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花城出版社)
  品 读
  选段为李娟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第四篇。“向日葵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在这个篇章中,李娟描述了母亲耕种过程中极小却极重要的一个步骤——浇地,展现了母亲的坚韧、辛勤与执着。与她之前的几部作品类似,我们很难在她的文字中找到什么华美的修饰与精巧的技法,但就在这简单朴素的叙述中,母亲赤身裸体行走在苍茫大地上的画面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人的尊严、生命的力量、人与自然微妙又和谐的关系,以及作者对母亲最深沉的爱意,就像这片最终开花的向日葵一样,“金光灿烂,无边喧哗”。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当我们在电脑里輸入“共享”两个字,百度会出现约一亿个相关结果,搜狗会跳出一万八千余篇相关公众号文章。知识文献、衣食住行等满世界的共享资源,只要你想要的都可以通过指尖的轻点得到。  我们是幸运的。生活在共享时代,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方面,我们都得到了空前的便利。“共享”让我们能时刻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我们无须钻研、探究许多生活、生产领域的精深之处,便能快速便捷地达成我们想要的目
期刊
康有为曾说:“开创则更定百度……守成则安静无为……”发展之路,学习借鉴他人之共享经验,诚不失为一条捷径。但真正能实现前进与超越的,唯有独创精神。  中兴之困,犹在眼前;核弹波折,刻骨难忘。慷慨共享,是个别服务整体的贡献意识,是人类共同进步的前提。然而,当舍予被视为当然,当依靠发展成依赖,当独创者的拥有物,被受享者不断抬价加码,并演变为操控生死大权的利剑,共享就滑入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当然鼓励共享,但
期刊
情感不再压抑,于朋友圈发表一篇说说,就可以抒发得慷慨淋漓;知识不再局限,打开一个论坛,便可见识一番别人的真知灼见。最初的共享,是渴望,是沟通,是慷慨。但当情感的共享变成了一种消费,共享的知识越堆越高竟沦落成了饭桌上的谈资,共享就成了百无聊赖的重复表达、精神的荒芜寂寞以及个人思考和情感的消失。  世界的横宽在不断缩小,而思想的纵高不可一马平川,共享使信息覆盖世界,却不是将其包裹成平滑的蚕蛹,让创新思
期刊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然而,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在日常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写作理应成为高中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阳光、空气、食物一般,我们要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以下,结合我的日常写作教学实践,从每日素材、每周习作、每月写作和假期写作四个方面来谈一谈高中生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写作体系
期刊
作文之所以关注审题,主要是打击以抄袭或套作方式获取高分而实际水平并不高的学生,而非打击会写文章但不能全面理解材料的学生。为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权威,近年高考作文明确要求“不得套作”。“防止套作”成为高考作文评阅的关注点:一旦认定为套作,即使结构再精巧,语言再精美,都在30分以下给分,甚至只能得几分。  何谓套作?如何处理套作?笔者试以《坚持自己》一文为例,结合作文评分标准浅谈一二,以期对作文教学和
期刊
【问题一】观点片面缺少思辨  所谓“思辨性作文”,就是古人常说的“义理之作”,也即是对生活、对历史、对现实、对人性、对自身等方面有所思、有所辨的好文章。  有思想的学生,会更快地掌握文采与知识,而只有文采与知识的學生却未必真正具备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议论文,总是一开始就强调“思辨性”:与事实比照之后再写、与自己争论后或与对手在内心争论后再写,要写出真心真性、真知真见,至少也要写出点与大多数学生不一样
期刊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的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二句表达比较正式,从文学层面阐述作家对读者的态度,第三句用假设口吻,从人生层面指向考生自己,假如你是创造“作品”(生活)的“作家”,你将如何对待“读者”(他人)。命题的初衷应该是希望考生整体上理解材料,从作家写到自己,从作品写到生活,从文学写到人生,但考生审题时要么只顾前两句,评述作家、作品和读者,要么只管第三句,只写生活中的创作,而且有许多作文连
期刊
一 论教育与自我教育(学习)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这两句话出自周国平先生的《论教育》。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万斯,年幼时曾因贪玩而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他在书屋里从厌恶读书到喜欢上读书,并从书中得到了启发。从此他勤奋学习,终于学有所成,并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参与了《明史》的编修工
期刊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张潮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   请结合你对以上两句名言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选好角度,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本次考场作文命题类型为多则名言材料类命题。此
期刊
那个夏季,约在一九○四年,父亲在缅因的一处湖泊租了营地,带我们前去度过八月天。我们都给小猫染上黄癣,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往胳膊和腿上涂抹庞氏癣膏,父亲还衣衫齐整地翻倒在小划子上,但除此之外,假期过得很圆满,从那以后,我们都觉得,世界上再没有地方比缅因的那个湖区更美好。我们一个夏天接一个夏天,总是在八月一日来这里,待上一个月。后来,我成了漂海人,有时在夏季里,连续几天,海上卷起浪涛,海水冷得骇人,狂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