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瘦劲此碑最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汉隶风格多样,且每类皆有一定历史地位。暂不论论者所在阶层、所持理论之高低,但《礼器碑》的“君子象”历来为士人所重。其瘦劲风骨给隶书学习者在线条质量的提升上能带来多面提升的启示。
  【关键词】瘦劲;笔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5-0013-03
  【作者简介】庆旭,江苏省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苏州,215000)美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苏州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以较为笼统的观念而言,书法各体都存在“风格型”和“技法型”之分野。单从名称上看二者的区别即显而易见。帖学中王羲之《兰亭序》、孙过庭《书谱》、赵孟頫书《赤壁赋》,甚至米芾《蜀素帖》都可看作技法型,而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徐渭行草书等属风格型。碑派书法,以隶体为例,像《杨淮表记》《广武将军碑》《石门颂》《张迁碑》等属风格型,《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史晨碑》《华山碑》等大部分碑刻隶书为技法型。在基础书法教学实践甚至高等书法教育中,当从技法型碑帖入手。这是艺术、技巧学习中“由技入道”的惯常手段,也是自古而来艺术教育的经验结晶,很有效。
  同属技法型汉碑,《乙瑛碑》趋向标准化,清翁方纲认为此碑“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者”。《史晨碑》则处处表现出标准的汉隶法度,一招一式都在向世人解说汉隶细微的技巧法则,因而时常被人讥讽为汉隶中的“馆阁体”。《礼器碑》则秀劲挺拔,骨力十足,笔者谓汉隶中最为瘦劲者。
  《礼器碑》(见图1),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亦称《韩敕碑》《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修孔庙碑》等。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在山东曲阜孔庙内。清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按度量换算大约高170厘米,宽78.5厘米。《礼器碑》正文十六行,行三十六字,字径3×2.5厘米,碑阴碑侧均完好。碑文颂赞了鲁相韩敕豁免孔子母亲颜氏,孔子妻并官氏之族人差役,造立孔庙礼器,修饰孔庙的功绩。《礼器碑》与《史晨碑》《乙瑛碑》一起通常称之庙堂三巨制。
  《礼器碑》自宋代以来著录者甚多,明清书论对其艺术品位评价极高。郭宗昌《金石史》:“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而不可即也”。王澍《虚舟题跋》:“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古人对《礼器碑》的评价多从精神审美处深挖之,单从书法技艺考察,此碑也堪称东汉碑刻之稀世绝品。精心研习《礼器碑》尤其会对后学者在线条瘦劲之质的理解与表达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先看用笔。瘦劲似铁、如锥画沙是《礼器碑》线条的精神感受;方圆并举、提按有度是其具体的用笔方式;线如发丝、收笔宽大是其线条的外貌特征。观其笔迹虽然有时细如发丝,但毫不柔弱,有如利器在金属上刻画一般,显得刚劲有力;有时亦有粗如扫帚,却能与整体和谐相融,表现出爽利灵动的神采。
  用“瘦、挺、硬、美”四字概括此碑的笔法特点颇为恰当。“瘦”与“肥”(或“胖”)相对应,一指线条的宽窄度,这是表层的理解。宽窄度是具体一根线条所具备的诸多素质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长度、角度、弧度、速度等等;二指由宽窄衍生出的线条内收而产生的审美指向性——清瘦、清秀等。“挺”指线条的弹性足,弹性出于线条的笔直度、弧度等技术形式,欲达挺拔,果断行笔、中途的方向性势必明确。如若犹豫不定、踟蹰不前定不会出现刚挺之意。当然“挺”与“瘦硬”等时刻相连。“硬”与“软”相对应,理解了“软”即明白了“硬”。线条圆浑、圆滑;笔不入纸、浮于表层;弧度较大、圆圈较多则软。线条刚直、方向明确、入木三分则硬。“美”指形体、形态——合乎美好、美丽的比例关系;和谐有序的穿插关系;落落大方、自然而然的空间占位等等。陈振濂先生谓“细劲而风骨凛然,冉冉仙姿,举重若轻,是《礼器碑》最突出的所在。刚强如《张迁》,秀美如《曹全》,皆是指其一端,各张新帜,唯《礼器》是寓奇于平,在貌不惊人中包含着质实、飘逸的风采——这显然是一种具有高超文化教养的大家风范。与其文字内容对照着看,诚可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书法中,这是一种很难充分表达的境界。”文章开头提到《礼器碑》乃技法型汉碑,技巧精深,各种点画塑造极为精到,但却不板滞,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表现出从容不迫的优雅状态,联想其碑文对传统之“礼”的颂赞——孔子所谓之“礼”,乃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精粹所在。“从中派生出的士大夫精神更是后期封建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礼器碑》的“礼”正是陈先生所谓的文质君子的书写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境界应为高妙。
  再看结构。《礼器碑》的结构在泱泱汉碑家族中属平正一路——疏朗宽绰,布白均匀,时于平正之中求变求奇。整体字形以方为主,但能通过各不同的部首、笔画的独特造型取得对称、呼应,使其和谐。在方形基调内,偶尔也出现一些长形、圆形者,别有趣味。
  《礼器碑》四面皆刻碑文在汉碑中也极为少见,在结构安排上各部分就有所偏重。碑阳在整体空间的处理上以均衡规范为主,较为内敛,不求外貌的夸张;碑阴、碑侧则完全放开,字形大小随意、体态忽正忽斜、结体更加自由随意。《礼器碑》的审美追求为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静中寓动,柔中见刚,飘逸多姿、纵横跌宕,把矛盾的对立变为和谐统一,这种字里行间所透露的独特气质,构成了《礼器碑》细腻而丰润的个性特点,营造出高雅的审美意境。“点画提按起伏完全是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姿态,即不鼓努为力,也不靡败溃散。特征强烈的表现并不难,难在平静安详之中的令人神往,一般汉碑难有此等旨趣,《礼器碑》的技法旨趣,一言以蔽之曰‘典雅’”。此语道出了《礼器碑》的炉火纯青、大味至淡的艺术化境。(陈振濂)
  在领悟了《礼器碑》的笔法、结构自有的特殊属性外,研究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对线条的刻画。其一,瘦劲如铁的线条看似细弱,实乃内含较强的筋力,切不可浮于纸上,其力量分布几乎遍布笔画的每一个关节点,这需要从笔锋入纸开始,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不能松懈。做到这一点,用笔中的“提”法也很关键,“提而切入”,不可轻滑,迟涩前行。其二,方笔粗线,要墨色滋润,不宜枯燥。足量的墨与笔相融合才能笔到、墨到、形到。其三,对线条的粗细合理布局,主笔粗线立其骨,细线辅其态,主笔坚定立柱,次笔妩媚相佐,彼此和谐共生。(二)对节奏的控制。有学者认为《礼器碑》乃汉碑中的“士大夫”是很有道理的,“士大夫”审美趣味的从容优雅表现在线条上,笔者以为只有通过有节度的行笔控制才能做到——不快不慢,稳步前进。(三)结构上的变化。《礼器碑》结体平正、用笔纤细,常有较大较方的波磔雁尾,这种形态单一的线形极易导致用笔的惯性,笔笔如此,所以需要学者的有意回避。在表现平正规范的同时注意内部空间形状的细微变化。各种线形,不论横画、竖画、撇画、捺画之类,要综合运用提、按、顿、挫、快、慢、疾、徐等各种用笔技巧去表现,从而造成外形的不同——即使是雁尾,其收尾的角度也是有大有小的,这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体会得到。每一笔画皆如此考虑,进步大矣。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对2018年江苏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第10题的分析与思考,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让实验教学走过场。  关键词: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003-6148(2019)7-0042-4
摘要:实施探究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教师作为学习者和探究者的角色作为研究重点,分析目前教师专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教师作为学习者和探究者角色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并提出了帮助教师尽快适应这种角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探究教学方式、教师角色、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1(S)-0023-3  1 引言  关于
摘 要:以“加速度”这一重要物理概念为例,探讨了重要概念教学的五个步骤——在探究活动中丰富感性经验、在设计问题中探究概念、在类比生活情景中提出概念、在对比辨析中提出概念以及在联系生活中升华概念。  关键词:物理概念;“五步”教学法;加速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78-3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石,它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薛芮
期刊
【摘 要】在《有趣的点》课堂教学中强调,基本点轻轻起笔顿笔收,变化点位置不同点会变,组合点不拥不挤相呼应。整节课“书中有法,法中求变”,落实了写字指导,彰显了书法教育,体现了生本理念。  【关键词】书法教学;点;课堂实录;评析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0-0077-04  【作者简介】李珊珊,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江苏镇江,212
摘要:本文以“伏安法测电阻”为例,用“三助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并对该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和群体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三助式”教学模式;课例分析;伏安法测电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28-3  目前我区正在进行“三助式”教学的探索实践。三助即学生自助,生生
[摘要]中央路小学的学生,生长在“互联网 ”时代的“新新儿童”,为何会爱上“书法”这项传统的、沉静的学习活动?或许得益于近年来学校以培育儿童“书法核心素养”为旨归,创意建构了“立体、多元、整合”的独特课程范式,初步形成了中华书法文化融入课程的实现方式:融于课程设计,为儿童建构“汉字魔方”课程;融于课程实施,让儿童期待“笔尖上的旅行”;融于课程文化,领儿童走向“诗与远方的田野”。  [关键词]书法文
摘 要:“牛顿第三定律”在力学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有关“牛顿第三定律”的编写与旧教材存在较大不同。对人教版新旧两版教材中的“牛顿第三定律”进行比较,发现新版教材的章节结构、教学逻辑、具体内容都做了调整和优化,更注重知识的统一性、层次性和科学性,重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  关键词: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比较分析;高中物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 要:要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必须充分把握学科特质,了解“单元设计”的意图,将课时设计进行前后联系,从而整体把握知识的建构过程。尤其是在初三复习课中,需要以此为基础建立“目标—学习—评价”三位一体的学习架构,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单元设计;初三物理复习;学习架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1-0019-5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
2007年9月1日,IBM公司的科学家们在美国《科学》杂志宣布了两项原子尺度的科学突破:第一项是在了解单个原子保持一定的磁方向、从而使其具备适合未来数据存储应用的能力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第二项是一个分子内不同原子之间及不同分子彼此之间的一个逻辑开关,它们是分子计算机的潜在构造单元。这两项重大突破为研制原子尺度的结构和装置奠定了基础。  虽然这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的最终应用与实践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