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与不打之间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武术各流派,其核心部分都有一些基本训练套路,譬如查拳的十路弹腿、八卦掌的老八掌、形意拳的五行拳、陈式太极拳的一路大架等。就是这些基本训练方式,构成了该武术流派的风格。
  武术也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格斗,因为其中普遍蕴涵着一些格斗技术,以理性思维把这些格斗技术,从感性的非技术状态中提取出来,加以去粗存精、系统地整理,就是武术的技击术。技击术是用以在格斗中战胜对手的战术方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技击术称之为“打”。为了训练的方便,把这些无绪的单式技击手法,按一定的主观愿望有节奏地编排起来,便形成了武术训练的基本套路。单练武术套路是没有格斗对手的打,没有对手的打是“不打”。所以说,传统武术的技击术是打;基本训练套路是打与不打之间;表演套路发展了基本套路训练的不打。


  打与不打,都需要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形”,也就是拳架。传统武术拳架的形,有“打与不打之间”的二重性,形蕴涵有打之意和不打之意。形的打意即为技击;形的不打意仅为一造型。如果在训练拳架时注重其打意,就是武术的技击;如果注重其不打意,就是武术的造型表演。所以说传统武术的基本套路训练,是技击与表演一而二、二而一者。这种情况,各武术流派表现也不大一样,譬如现在流传广泛的杨式大架太极拳,仅此一套,练技击的功夫用它,表演时也用它。而体系内容非常丰富的查拳,除基本训练的10路弹腿外,其表演形式还有多个拳术器械套路,以及二人甚至多人徒手的器械的对演项目。传统武术还有一些用意的概念,譬如心意六合拳的意、形意拳的意、重意不重形的意、“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意等等。心意六合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所谓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既然心与意合,心和意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这个意即是拳架中蕴涵的打意。心是主导思维者,内三合可以说是思维范畴,主导打意范畴。思维与打意结合,打意与呼吸结合,呼吸与发劲结合,三者一而三、三而一者,此即为内三合。有人把意理解为意念,如果这个意念是打意,也是不错的。如果把意理解为别的意念,则是不对的。形意拳的形和意,也是这个意思,它是寓打意于形之中。传统武术通过练有形的架子,这称之为有法之法,直到练出无形的打意,这是无法之法,是一个由武术的复杂性,到武术的单纯性之过程。说“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也是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到了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得意忘形”的阶段。其实传统武术也不光是重意不重形,譬如心意六合拳的外三合,讲究“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强调的不就是形吗?如果没有形体,意又以谁为载体呢?心之意志靠谁来表现呢?所以说前人强调重意不重形,不是不重形,而是重打意不重造型。如果真的不重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的认识本能有两种,一是靠感官感知外界的事物;二是靠理性对于感知的材料加以思考。这样就存在着两种情况,有可感不可思者;有可思不可感者,二者界限俨然。譬如,方东西必有方东西的理,如方桌,靠五官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方的理靠五官则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只能存在于人的思中。思有抽象性,想有形象性,把感觉与思考结合起来,就是思想。譬如人们通过对方的物的感知,思考出了方之理。数学家可以依方的理,画出可感的方之图形;木工可以依方之理,制造出可感的方桌。这是人可思的理性认识,对可感的感性认识反过来的指导。文字虽然可以把人的理性认识之所思,譬如,方之理一类的成果记录下来,但记录的依然是人的思而不是人的感。前人弄不清楚这一点,常常是思、感二者不分。形意拳之前身叫心意六合拳,心意二字俨然是两个不同的观念范畴。意即打意,是可感的。可感的意通过形,把不可感的心的思维意志表达出来,即是心与意的结合。如果不是这样,形还是形,心还是心,没有意在其中,心和形就会脱节,形、意、心三者即不能自圆其说,就会自相矛盾。前人常出现这样自相矛盾的地方,《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心与意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拳经中也云:‘拳以意名者,以意为诸拳之母,凡百运动皆源于此也。夫心者,人之主宰也,心之发运动曰意。’心理活动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意念和思维仍是心理活动的更高形式和产物。”这段话虽然承认了前人心意不分这一事实,当作者引用“拳经”一段话,以试图说清楚二者之间的共性时,仍然是掉进了前人思维的圈套,无法自圆其说。
  人生的需要可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存的,二是生活的。这两种需要就像一首二重奏乐曲,贯穿在人生以社会为舞台的表演之中。武术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格斗,这是生存安全的需要;在表演拳架时,突出了拳架的不打之意,这又满足了生活感情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了像传统武术这种打与不打之间的拳架,是一个非常富有哲学趣味的现象。就像旧时的中国人红白喜事时,和尚与道士在同一个场所作道场,也是一个非常富有哲学趣味的幽默现象。


  武术兴盛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是不完美的社会制度,人们练武更多的是出于生存安全感的需要,所以那时人们练武重意不重形,就是注重拳架的打意,不大注重拳架的造型。所谓重意,也并不是像有些人把拳架理解为具体的技击术,而是通过盘架子练出功力来,像传统太极拳家每年盘架子上万遍,就是这个作用。古时候武术有“五不传”的清规戒律:1、不传心险者;2、不传好斗者;3、不传狂酒者;4、不传轻露者;5、不传骨柔质纯者。仔细分析一下这五不传,其中有四条是充满了不安全的心理。“不传骨柔质纯者”恰又说明了武术运动在那个时代,不是为了健身与陶冶性情。武风反映了民风,民风反映了社会风气,正是那时候人们社会生活中,内心充满了惊恐与不安的心理,使武术的主要功效,是为了满足人们安全感的需要,才产生了千姿百态的武术运动。至今民间不少拳家仍抱有此种心理,是思想感情仍生活在传统之中。
  社会制度进步,当人们安全感得到了充分满足时,虽仍可以重意不重形地按传统要求练拳,或者根本不再练拳架直接练习散打,武术运动打的一面,已不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感需要而去打。在现代社会里,武术的打与不打都是为了满足感情的需要,所谓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舞之不足蹈之,都是人类精神情趣的多种反映。武术运动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产物,其性质与面貌取决于中华民族的气质特征、地理环境和时代精神。武术运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体育运动,就像篮球运动是美国民族的运动一样,也取决于他们民族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一样,各有各自的价值,不能也不必相互取代。现代社会制度的日趋完善,发展武术运动不打一面的抒情性,使武术套路重形不重意便成为理所当然。以太极拳竞赛套路为例,参加比赛必须遵照统一的太极拳竞赛规则的要求,按规定基本运动功架分值占60%,比赛中运动员任何一个动作失误都要扣分。所谓动作只是一个弓步、虚步、仆步等步型,以及拳、掌、钩等手型的造型。套路中原来所蕴含的打的攻防含意,在比赛时完全不作为打分的依据,所以说现代武术竞赛套路,发展了传统武术不打的一面。
  传统武术拳架打的一面,在历史上具有军事体育等社会的实用性价值;不打的一面又有“进乎于技矣”,或近于道的抒情性价值。这两种价值统一于武术一种运动形式里面,是传统文化中有为的儒家入世思想,与无为的道家出世思想相结合的精神产品。打与不打之间,像一个无名的形体符号,各个时代的人都以自己不同的时代精神,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解释和发展。传统武术的传统性,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现代武术受现代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影响,也产生了有别于传统形态的表现形式;武术运动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众多爱好者也有不同的价值趋向。把这三种情况合而言之,武术运动就有三类九品之分:


  一、使武术运动超越于技的范围而近乎于道者,不但具有神明的技击功夫,而且使武术具有超越格斗残杀为能事者,其必亦有出神入化的艺术表演效果。这两方面的表现皆来自于思想与精神境界的极高明,此为一品;虽没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但技击功夫与表演水平兼擅者为二品;仅长于技击者为三品。
  二、传统武术运动,理论修养与技术实践需要统一于一人之身,现代武术运动则分工明晰,这是东方文化汲取西方文化之进步现象。现代武术必有现代武术之理,为现代武术运动立说者为一品;将现代武术之说付诸实践者为二品;指出实践之得失者为三品。
  三、有不少武术业余爱好者,把武术作为陶冶性情者为一品;用于健身长寿者为二品;用于疗病者为三品。
  民间评品传统武术时说:“光说不练是嘴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又练又说是好把式。”这是老百性对于传统武术表演时上中下三品的品评标准,以上中下三品说,传统武术和业余武术爱好者,可有上中下三品之意。现代武术由于分工不同,需要傻把式,也需要好把式,更需要嘴把式,三品则不分上中下。
  □
其他文献
在姚宇林看来,古灯不同于珠玉字画,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灯,从古至今,是作为工具来用的,它不会随着年代更迭而消失,譬如我们今天同样有灯,只是材质等发生了变化。每一盏灯,就是一段历史;每一盏灯,就是一段故事。”  年逾耳顺的姚宇林,半辈子都在寻灯。  新淘的宝贝,是一盏九樽双龙绕剑灯,长方形红木座上,竖起一把雕纹精美的木剑,双龙盘旋其间,九枚灯盏依龙形而设,龙、剑上描金依稀可见。“十年前,我曾有盏类
期刊
从莫斯科到米兰,以“金奖百年,香飘世界”为主题的纪念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海外庆典活动在欧洲掀起一股红色旋风,在当地主流社区引起高度关注。  一百年后,茅台酒的浓香弥漫在意大利蔚蓝的天空。一百年前,正是凭借这股香气,茅台酒赢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当地时间10月16日下午6时,以“金奖百年,香飘世界”为主题的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海外庆典
期刊
最后一次修改是回到新疆吉木萨尔的花儿沟去完成的,说起来真有些矫情,在哪儿不能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呢?偏偏要去天山北坡的山谷里?  一月前刚到那条山谷时,赶上了下雪,一夜之间全都是白的了。雪停后,新疆的太阳出来了,那些本来还是绿色的树叶猛然间就变成了金黄色。整个山谷都成了金黄色的,那条大河仍然有水在流淌,天山融化的雪水很清澈,它不光映照着金黄色的树叶和银色的雪山,它也映照着我的脸,时隔三年终于完成了《喀
期刊
当新书《不在他方》与公众见面之后,创作歌手陈绮贞多了一重新的身份:作者。她被追问得最多的问题,不再是创作歌曲时的灵感和心境,而是自己前往世界各地的旅行。  当人们翻开书,试图从陈绮贞的描述中想象那潮湿的雨季,封闭国度里迷茫的眼睛时,她却早已背上行囊,和她的文字、她的音乐,以及美丽的故事,去到更远的地方,感悟生命新的洗礼。  不要旅行,要壮游  与其说陈绮贞喜欢外出旅行,倒不如说她更热爱去远方探险。
期刊
当今武坛,似乎老一辈人遗留下来的各种名拳均不吃香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的“拳”、新的“道”,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  古时候,武术在民间可用于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在边疆可用于沙场征战,御敌卫国。那年代没有枪炮、坦克、导弹、飞机,战场上只能短兵相接,肉体相搏,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只有死路一条。我们的祖先由此而创造出许许多多丰富多采的搏击精髓也是很自然的事。  时至今日,由于历史变迁
期刊
提起电影《少林寺》,稍上点年纪的人无不感慨万千,回想起八十年代初,《少林寺》在世界各地上映之时,盛况空前,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泰国的曼谷,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宾的马尼拉,均打破了华语片的卖座纪录。据说,纽约金都戏院的大门玻璃被狂热的观众挤破了。该院的经理称像这样“爆棚”盛况真是少有。《少林寺》在香港上映期间,成为香港当时卖座最高的功夫片和第五部收入超过千万元的影片。而此前,只有李小龙、成龙的影片有
期刊
当今世界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也即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开发着新兴的产业。当好莱坞大片《豪门恩怨》之类的肥皂剧,迪斯尼乐园,流行音乐,全球传播业,《时代》杂志和《读者文摘》……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席卷整个世界时,乃至抵达非洲最贫困的角落,再加上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牛仔裤,美国文化走进了世界每一个家庭。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文化要进入市场,进入
期刊
翻开武术史,我们不难发现,根植在同一生存空间的武术,虽有很多流派,但取长补短的互融有了武术共同动作的特点,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步随身行,身随步到,上下照应,意领身随,一气呵成。细读近百年来拳坛留芳者,大都走过了这样一个相似的历程:从尚招,重力的刚猛拳法,改革归一到“重意不尚招、内外合一、刚柔并济”的拳法修习。可以说拳法的这种改革带来了实战结果——质的飞跃。但由于“名利”认知价值的趋使等历史原因,
期刊
阿乙—这个『置身城市又永远无法介入其中的外乡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书写生命。  从警校毕业,到一个荒僻的乡下做警察,然后调至县城(后来还借调去组织部),撰写领导讲话、破案通讯,阿乙的写作之路颇为传奇。  2002年,26岁的阿乙离职前往郑州,此后先后抵上海、广州、北京,从事体育编辑及文学编辑等工作。2015年,他以作家身份参加纽约书展。北岛曾感慨说:“就我的阅读范围所及,阿乙是近年来最优秀的汉语小
期刊
清朝著名学者黄百家的《内功心法》,是内家拳训练法则,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内家拳的训练要领。内家拳并非狭义上的一种拳术,而是泛指所有追求整体劲力的拳术。其发力是从人体内的腰脊开始,而不像外家拳打的是局部劲力,发力是从人体四肢开始的。黄百家在《内功心法》中写道:“不丁也不八,平视头略拔。腰要如束带,肩要卷紧压。二肘顾二肋,二股跨其夹。三尖要相照,劲力内心发。神清意自得,绳墨传无差。”下面结合本人习武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