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自主评价是以幼儿为主体,基于真实情景中的评价,可以用于评价自己的或同伴的运动状态、运动情绪等。本文阐述了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通过记录运动护照、设置不同参照、利用现场因素、重视同伴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评价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自主评价;挑战性运动游戏;成就感
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幼儿的运动内容应处于“最近运动发展区”,只有指向幼儿潜在发展水平的运动内容,幼儿通过意志努力获得运动经验,才是有效活动。挑战性运动游戏是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坚持预设、调整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系统的、适宜的、有阶梯的运动课程,让每一位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中,达成身体和心理的不断发展。
在挑战性运动游戏过程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让幼儿成为挑战性运动游戏的评价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挑战性运动游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幼儿的自主评价是基于真实情景中的,以幼儿为主体,评价自己或同伴的运动状态、运动情绪、运动能力、运动中的创造性、运动中的意志品质等,享受运动的愉悦感与成就感,促进幼儿客观地认识自我,寻求新的生长点,引导幼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一、记录运动护照,明晰运动轨迹
我园的挑战性运动游戏户外区域有童趣盎然的投掷森林、跳跃走廊、轮胎花墙,极具野味的探险树屋、车来车往、软梯爬高,自主开放的万能工匠、桌椅百变……对此,老师们将各个区域用简笔画的形式制成表格,一个区域对应一个方格,方格里除了简笔画之外,在下方还有四个小圆圈,表示一个月四次的户外区域游戏次数,最后一行则是心情指数,共三颗星。在每次游戏前,将运动护照发放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进行计划,想玩哪个区域就在相应方格中间涂圈。游戏后,幼儿补充心情指数一行。在明确护照记录要求下,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玩过什么项目,玩项目的时候心情如何。护照是幼儿参与挑战性运动游戏的运动证据,记录了幼儿每一次的游戏概况,能够帮助幼儿回忆现场,让幼儿有话可说,觉得最好玩的项目是哪一个,跟谁一起运动了,在那里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等等。
在记录运动护照环节,教师对个别幼儿参与运动项目进行观察评价,了解个别幼儿的运动兴趣、运动能力、运动中遵守规则的情况、运动中的合作意识等,从中发现问题,再让幼儿回答问题,自我评价运动情况。如大班小马小朋友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更换运动项目的频率较快,一次游戏时间可以玩六七个项目,于是教师连续观察三周,统计小马三周参与了哪些项目,其中哪些玩的次数多,哪些玩的次数少或不参与,哪些玩的时间久,哪些玩的时间短等。根据统计的运动项目,分析小马喜欢参与这些项目的原因。通过引导式提问,分析是因为此项目的游戏性吸引他,还是因为有他喜欢的同伴一起玩;是此项目的运动具有探索性,能让他发现多种身体活动方式,使他获得探索发现的满足感,还是运动内容处于他的最近发展区,能挑战他的运动能力等。对话后得知,小马每次都必去探险树屋,是因为在树屋里可以找到“宝贝”,有时是形状奇怪的石头,有时是粗粗细细的树枝,有时是几片发黄的树叶,他都会召集周围的小伙伴来欣赏他的“宝贝”。小马选择操场或草地上的区域运动比较多,他说跑来跑去真好,看到好朋友玩得很开心,也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做到。
可见,教师有针对性地与幼儿交谈,幼儿可以在与教师一对一的交谈中表达自己的运动情况,评价自己的运动行为,强化自己的运动经验,升华自己的运动情感。
二、设置不同参照,形成自我判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提到“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运动参照,让他们按照自身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参照单位一般有距离、高度、次数、时间等。
针对投掷动作的发展目标,教师用PVC管、绳网、不织布等材料创设了一个“怪物森林”,提供了许多大小、软硬、材质、轻重不同的球。“森林”里有各种投掷的目标物,幼儿可以用球打悬吊在空中用塑圈制作成的“怪物”,空中有五个塑圈,表示不同的高度,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投掷圈。还可以击打绳网上用不织布做的“怪兽”,在地上用不同颜色的不干胶画了三条弧线,表示不同的距离,幼儿们会暗自较劲,有的说“你看我打中了最上面的大嘴怪”,有的说“我都能站到蓝线后面打中怪物了,最远噢”,有的说“站在红线上打怪物很简单啊”。针对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教师用登山绳吊在户外走廊檐上,绳上装置手感较好的手柄,创设了一个“臂力挑战长廊”,悬吊高度不一。在每一个悬吊绳索旁边的柱子上,贴了一张用数字对应星级数的硬板纸,数字代表秒数,悬空吊起的秒数越大对应的星级越高。在“跳跃走廊”中,教师在地上用卡通形式画了一些刻度,幼儿跳完后目测刻度,估计自己能跳多远。在“万能工匠”运水游戏初期,幼儿一次运一通水,过一段时间后能运两桶水,通过桶的数量增多评价自己运动能力的提升。“轮胎花墙”考验幼儿能否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在轮胎上走完全程,花墙长三十米,轮胎布置高低起伏,分为三个关卡,幼儿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到达了哪个关卡。
在参照系统中,幼儿将行为结果与外界设定的一个标准进行比较,都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难度等级,有利于熟悉并掌控新的、陌生的环境。此外,幼儿进行自我比较以及与他人比较,感受自我成就和能力,形成更准确的自我判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运动成果,从成果中感受自己的进步,提升自我价值感。
三、利用现场因素,给予更多空间
自主运动场游戏是通过提供多种低结构材料和设置情境,幼儿自由、自发地搭建组合,在此场地中进行走、跑、跳、爬等活动。幼儿用木板、竹梯、轮胎、波纹管等材料能组合出不同的情境现场,充满挑战性。
在“穿越隧道”现场,幼儿合作搬运波纹管,把它横在地面上,首尾相连,两边用轮胎固定。有一名幼儿提出问题:“隧道的头尾是固定住了,那管道连接的地方呢?”他还摇晃了几下波纹管来证明他的想法,果然“隧道”断开了。他环抱手臂,显得有点沮丧。此时,我说:“想个办法把它们连在一起就行啦!”他顿时睁大眼睛,环顾四周,发现了平时收归时用于固定轮胎的木桩。于是,在波纹管和轮胎接触处他放了两个木桩,固定住了波纹管之间的连接处。过了会儿,他说:“小朋友从我的隧道走过去,我的隧道就一直在破裂。”我说:“那怎么让你的隧道变得更加牢固呢?”他看到了地上的长条木板,一个人搬来了木板,贴着隧道的边将木板侧放,再用轮胎将木板抵住。最终,他用了木板夾隧道的方法,把自己的隧道建得牢牢的。他的这条“隧道”通过的人数最多,其他幼儿对他赞叹不已:“你的隧道很稳啊,感觉很安全,一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这不是固定轮胎的木桩嘛,你怎么用到隧道上啦?”他嘴角上扬回答道:“当然咯,我的隧道是经过精心研究的,是全世界最坚固的隧道。” 在“隧道”建造的过程中,教师寻找最佳时机,引导幼儿观察现场,让幼儿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翁,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困惑,自己在运动游戏中的表现受到其他幼儿的肯定,产生更多的成就感。《指南》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因此,在幼儿游戏受到一定局限时,教师应抓住有利的现场条件,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评价,从而使他们树立强大的运动自信。
四、重视同伴评价,促进共同提升
同伴是幼儿相互学习的共同体,同伴间的评价能让幼儿学习初步理性地看待同伴行为,建立客观评价意识。幼儿同伴间的评价有一定的行为规则,评价同伴的运动情况、评价同伴动脑思考探索不同身体活动方式等。创造相互评价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可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评价。
在操场上的“车来车往”游戏中,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自主创设“马路”“大桥”“转弯”等场景,设置障碍。活动中,教师组织全体幼儿小组交换玩同伴创设的运动场景,结束后幼儿自由讨论刚才游戏的场所,在同伴互动中,评价创设的场景是否合适,是否有挑战性。这样的评价基于幼儿真实的运动感受,更具有实效性。
幼儿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常常有一些精彩的瞬间,教师要善于捕捉画面,在幼儿自由活动时播放给他们看。幼儿看到自己的运动情景,会感到惊喜,会乐此不疲地向同伴介绍,自豪感油然而生。其他幼儿看到他人的运动情境也会受到启发,不仅学习他人经验,还会更积极地参与运动,争取在自己运动时能多留下几个镜头。这样的方式,能使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活动方式、运动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也能让自己的运动经验得到他人的认可。当某个幼儿的动作被重视,自己也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因此,回顧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运动场景和内容,使用不同的方式,经常展示幼儿的运动风采,让幼儿有话可说,反思自己和同伴的运动行为,实现共同进步。
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幼儿进行自主评价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幼儿从单一的运动素养发展,走向更加多元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谢天壬等.从容面对儿童的学习困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默纳舒尔.让孩子自己做主[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1.
[4][美]辛西亚汤白斯,卡罗尔芬克.天生棒小孩[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幼儿自主评价;挑战性运动游戏;成就感
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幼儿的运动内容应处于“最近运动发展区”,只有指向幼儿潜在发展水平的运动内容,幼儿通过意志努力获得运动经验,才是有效活动。挑战性运动游戏是指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坚持预设、调整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系统的、适宜的、有阶梯的运动课程,让每一位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中,达成身体和心理的不断发展。
在挑战性运动游戏过程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让幼儿成为挑战性运动游戏的评价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挑战性运动游戏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幼儿的自主评价是基于真实情景中的,以幼儿为主体,评价自己或同伴的运动状态、运动情绪、运动能力、运动中的创造性、运动中的意志品质等,享受运动的愉悦感与成就感,促进幼儿客观地认识自我,寻求新的生长点,引导幼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一、记录运动护照,明晰运动轨迹
我园的挑战性运动游戏户外区域有童趣盎然的投掷森林、跳跃走廊、轮胎花墙,极具野味的探险树屋、车来车往、软梯爬高,自主开放的万能工匠、桌椅百变……对此,老师们将各个区域用简笔画的形式制成表格,一个区域对应一个方格,方格里除了简笔画之外,在下方还有四个小圆圈,表示一个月四次的户外区域游戏次数,最后一行则是心情指数,共三颗星。在每次游戏前,将运动护照发放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进行计划,想玩哪个区域就在相应方格中间涂圈。游戏后,幼儿补充心情指数一行。在明确护照记录要求下,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玩过什么项目,玩项目的时候心情如何。护照是幼儿参与挑战性运动游戏的运动证据,记录了幼儿每一次的游戏概况,能够帮助幼儿回忆现场,让幼儿有话可说,觉得最好玩的项目是哪一个,跟谁一起运动了,在那里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等等。
在记录运动护照环节,教师对个别幼儿参与运动项目进行观察评价,了解个别幼儿的运动兴趣、运动能力、运动中遵守规则的情况、运动中的合作意识等,从中发现问题,再让幼儿回答问题,自我评价运动情况。如大班小马小朋友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更换运动项目的频率较快,一次游戏时间可以玩六七个项目,于是教师连续观察三周,统计小马三周参与了哪些项目,其中哪些玩的次数多,哪些玩的次数少或不参与,哪些玩的时间久,哪些玩的时间短等。根据统计的运动项目,分析小马喜欢参与这些项目的原因。通过引导式提问,分析是因为此项目的游戏性吸引他,还是因为有他喜欢的同伴一起玩;是此项目的运动具有探索性,能让他发现多种身体活动方式,使他获得探索发现的满足感,还是运动内容处于他的最近发展区,能挑战他的运动能力等。对话后得知,小马每次都必去探险树屋,是因为在树屋里可以找到“宝贝”,有时是形状奇怪的石头,有时是粗粗细细的树枝,有时是几片发黄的树叶,他都会召集周围的小伙伴来欣赏他的“宝贝”。小马选择操场或草地上的区域运动比较多,他说跑来跑去真好,看到好朋友玩得很开心,也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做到。
可见,教师有针对性地与幼儿交谈,幼儿可以在与教师一对一的交谈中表达自己的运动情况,评价自己的运动行为,强化自己的运动经验,升华自己的运动情感。
二、设置不同参照,形成自我判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提到“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运动参照,让他们按照自身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参照单位一般有距离、高度、次数、时间等。
针对投掷动作的发展目标,教师用PVC管、绳网、不织布等材料创设了一个“怪物森林”,提供了许多大小、软硬、材质、轻重不同的球。“森林”里有各种投掷的目标物,幼儿可以用球打悬吊在空中用塑圈制作成的“怪物”,空中有五个塑圈,表示不同的高度,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投掷圈。还可以击打绳网上用不织布做的“怪兽”,在地上用不同颜色的不干胶画了三条弧线,表示不同的距离,幼儿们会暗自较劲,有的说“你看我打中了最上面的大嘴怪”,有的说“我都能站到蓝线后面打中怪物了,最远噢”,有的说“站在红线上打怪物很简单啊”。针对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教师用登山绳吊在户外走廊檐上,绳上装置手感较好的手柄,创设了一个“臂力挑战长廊”,悬吊高度不一。在每一个悬吊绳索旁边的柱子上,贴了一张用数字对应星级数的硬板纸,数字代表秒数,悬空吊起的秒数越大对应的星级越高。在“跳跃走廊”中,教师在地上用卡通形式画了一些刻度,幼儿跳完后目测刻度,估计自己能跳多远。在“万能工匠”运水游戏初期,幼儿一次运一通水,过一段时间后能运两桶水,通过桶的数量增多评价自己运动能力的提升。“轮胎花墙”考验幼儿能否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在轮胎上走完全程,花墙长三十米,轮胎布置高低起伏,分为三个关卡,幼儿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到达了哪个关卡。
在参照系统中,幼儿将行为结果与外界设定的一个标准进行比较,都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难度等级,有利于熟悉并掌控新的、陌生的环境。此外,幼儿进行自我比较以及与他人比较,感受自我成就和能力,形成更准确的自我判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运动成果,从成果中感受自己的进步,提升自我价值感。
三、利用现场因素,给予更多空间
自主运动场游戏是通过提供多种低结构材料和设置情境,幼儿自由、自发地搭建组合,在此场地中进行走、跑、跳、爬等活动。幼儿用木板、竹梯、轮胎、波纹管等材料能组合出不同的情境现场,充满挑战性。
在“穿越隧道”现场,幼儿合作搬运波纹管,把它横在地面上,首尾相连,两边用轮胎固定。有一名幼儿提出问题:“隧道的头尾是固定住了,那管道连接的地方呢?”他还摇晃了几下波纹管来证明他的想法,果然“隧道”断开了。他环抱手臂,显得有点沮丧。此时,我说:“想个办法把它们连在一起就行啦!”他顿时睁大眼睛,环顾四周,发现了平时收归时用于固定轮胎的木桩。于是,在波纹管和轮胎接触处他放了两个木桩,固定住了波纹管之间的连接处。过了会儿,他说:“小朋友从我的隧道走过去,我的隧道就一直在破裂。”我说:“那怎么让你的隧道变得更加牢固呢?”他看到了地上的长条木板,一个人搬来了木板,贴着隧道的边将木板侧放,再用轮胎将木板抵住。最终,他用了木板夾隧道的方法,把自己的隧道建得牢牢的。他的这条“隧道”通过的人数最多,其他幼儿对他赞叹不已:“你的隧道很稳啊,感觉很安全,一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这不是固定轮胎的木桩嘛,你怎么用到隧道上啦?”他嘴角上扬回答道:“当然咯,我的隧道是经过精心研究的,是全世界最坚固的隧道。” 在“隧道”建造的过程中,教师寻找最佳时机,引导幼儿观察现场,让幼儿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翁,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困惑,自己在运动游戏中的表现受到其他幼儿的肯定,产生更多的成就感。《指南》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因此,在幼儿游戏受到一定局限时,教师应抓住有利的现场条件,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和引导幼儿自主评价,从而使他们树立强大的运动自信。
四、重视同伴评价,促进共同提升
同伴是幼儿相互学习的共同体,同伴间的评价能让幼儿学习初步理性地看待同伴行为,建立客观评价意识。幼儿同伴间的评价有一定的行为规则,评价同伴的运动情况、评价同伴动脑思考探索不同身体活动方式等。创造相互评价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可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评价。
在操场上的“车来车往”游戏中,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自主创设“马路”“大桥”“转弯”等场景,设置障碍。活动中,教师组织全体幼儿小组交换玩同伴创设的运动场景,结束后幼儿自由讨论刚才游戏的场所,在同伴互动中,评价创设的场景是否合适,是否有挑战性。这样的评价基于幼儿真实的运动感受,更具有实效性。
幼儿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常常有一些精彩的瞬间,教师要善于捕捉画面,在幼儿自由活动时播放给他们看。幼儿看到自己的运动情景,会感到惊喜,会乐此不疲地向同伴介绍,自豪感油然而生。其他幼儿看到他人的运动情境也会受到启发,不仅学习他人经验,还会更积极地参与运动,争取在自己运动时能多留下几个镜头。这样的方式,能使幼儿对自己的身体活动方式、运动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也能让自己的运动经验得到他人的认可。当某个幼儿的动作被重视,自己也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因此,回顧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运动场景和内容,使用不同的方式,经常展示幼儿的运动风采,让幼儿有话可说,反思自己和同伴的运动行为,实现共同进步。
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幼儿进行自主评价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幼儿从单一的运动素养发展,走向更加多元的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谢天壬等.从容面对儿童的学习困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默纳舒尔.让孩子自己做主[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1.
[4][美]辛西亚汤白斯,卡罗尔芬克.天生棒小孩[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