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工具,而计算机技术也成为了21世纪人们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计算机教学。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素养的重要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本文就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设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01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对工作、对生活都是无比重要的。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便被凸现出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改革。因此,计算机课程也成为了中学以及高校的重要课程。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是新时代人才必须掌握的技术,其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是现代社会通用的智能工具,如果不懂计算机技术,现代人就无法很好地在社会立足。正因为如此,我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当前,我国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过于重视应试教育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都以应试为目的。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是将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定位于获取计算机证书上。而很多用人单位也往往将计算机证书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学生更为乐于去获取证书而进行学习。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学习的知识只能够应付考试,很多的内容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的,但是却根本没有理解,这与计算机的应用性是相悖的,学生根本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生活中去。这使得很多毕业生虽然拥有计算机证书,可是却连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会,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活动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有高有低。一些家庭条件好很早就接触电脑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往往是很差的,甚至根本不懂得操作计算机。然而,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是根据统一的教学内容来开展的,这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厌恶学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大量的知识。这造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无法提高其教学质量,不能很好地开展下去。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不合理
在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往往是理论课占据主要地位,实践课的安排非常少,一方面这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的机房紧张,计算机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学生人群使用。这种背景下,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三、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基于我国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现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其与社会实践的衔接性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引进先的技术,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把封闭的教材变成开放的教材,把社会实际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将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有效整合在一起,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比如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师除了要教授基本的计算机内容外,还可以开展Photoshop等教学内容,使艺术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软件来学习专业课知识。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促进了学生专业课的进步。
(二)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开展分类分层次教学
基于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素养的差异性,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开展分类分层次教学。比如可以进行“文理分级”的教学改革,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性来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在对理工类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潜在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而采取分层次培养。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发展方向。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基础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并引导他们去学生更深层次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灵活选择,进而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使教学不再仅仅关注考试,而应该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安排课程时,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还应该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要灵活设置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此外,还有相应地增加实践上机课程的数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多地进行计算机操作,进而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
(四)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课程的网站,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五)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白皮书和蓝皮书大纲的要求。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每个计算机课程后都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同时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
四、结论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每个高等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衡量一个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明华.浅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以民族高校为例[J].时代教育;2007年29期
[2]苏富林.浅谈民族师范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张红霞,邓雪莲;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黄正杰,王秀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01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对工作、对生活都是无比重要的。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便被凸现出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改革。因此,计算机课程也成为了中学以及高校的重要课程。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是新时代人才必须掌握的技术,其是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是现代社会通用的智能工具,如果不懂计算机技术,现代人就无法很好地在社会立足。正因为如此,我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当前,我国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过于重视应试教育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都以应试为目的。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是将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定位于获取计算机证书上。而很多用人单位也往往将计算机证书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学生更为乐于去获取证书而进行学习。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学习的知识只能够应付考试,很多的内容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的,但是却根本没有理解,这与计算机的应用性是相悖的,学生根本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生活中去。这使得很多毕业生虽然拥有计算机证书,可是却连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会,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活动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有高有低。一些家庭条件好很早就接触电脑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往往是很差的,甚至根本不懂得操作计算机。然而,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是根据统一的教学内容来开展的,这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厌恶学习,而基础差的学生则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大量的知识。这造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无法提高其教学质量,不能很好地开展下去。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不合理
在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往往是理论课占据主要地位,实践课的安排非常少,一方面这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校的机房紧张,计算机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学生人群使用。这种背景下,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三、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基于我国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现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加强其与社会实践的衔接性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引进先的技术,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把封闭的教材变成开放的教材,把社会实际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将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有效整合在一起,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比如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师除了要教授基本的计算机内容外,还可以开展Photoshop等教学内容,使艺术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软件来学习专业课知识。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促进了学生专业课的进步。
(二)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开展分类分层次教学
基于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素养的差异性,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时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开展分类分层次教学。比如可以进行“文理分级”的教学改革,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性来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在对理工类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潜在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而采取分层次培养。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发展方向。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基础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并引导他们去学生更深层次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灵活选择,进而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使教学不再仅仅关注考试,而应该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安排课程时,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仅如此,还应该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要灵活设置课程,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此外,还有相应地增加实践上机课程的数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多地进行计算机操作,进而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水平。
(四)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与钻研。我们应该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有课程的网站,教学中的高层次的需求在网络中得到极大的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应该包含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可以开发出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满足了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各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五)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同时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非常重要。对教师而言,重点在于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白皮书和蓝皮书大纲的要求。我们着手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转换为上机成绩,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每个计算机课程后都有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同时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
四、结论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每个高等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衡量一个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明华.浅析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以民族高校为例[J].时代教育;2007年29期
[2]苏富林.浅谈民族师范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张红霞,邓雪莲;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黄正杰,王秀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