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解决了一些痼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了更好的配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脚步,近年来,如皋教育届大胆改革,推陈出新,适时提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范式呈现出由记忆型教学文化到思维型教学文化的变化。这样一来,不仅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主动求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然而,作为教师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高效,不在于她讲得是否到位、是否明白、是否透彻、是否精彩,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参与,有没有学会,能不能运用。下面就本人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点滴探索浅谈如下。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素质教育情感态度
早在1000多年前,如皋就以尊师重教闻名于世,到了近现代,它更是以不可一世的发展状态,领先于全国同等教育,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持续攀高的教育质量,如皋教育的发展与成就总是令人瞩目,耐人寻味,引人探究。在全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皋为真正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减轻师生的过重负担,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了贡献。
一、“活动单导学”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做到教师适应学生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好多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堂当成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场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在下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这样的课堂效率不仅很低,学生学得也很苦很累,也很厌烦。“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活动要求太高,学生想动也动不起来!就像高高挂在树上的苹果,我们不能让学生拼命的去跳着摘它,而是帮助学生借助工具把它摘下来,这个工具就是活动单!
自从如皋提出“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来,以“活动单”为载体,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容进教师创设“活动单”中,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过程、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科学探究、查阅资料、合作分享、讨论、竞赛、游戏、表演等“活动单”,这样不仅关注了学生的需要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同时,通过开展“活动单导学”实践活动,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园的象牙塔,把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进而了解社会,熟悉国情民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意思是说,教师只有适应学生,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算成功。“活动单”是教师认真准备的一份教案,同时也是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份学案,明确目标、确定活动方案、当堂检测,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目标和本节课须完成的任务。把提高学生的能力、思想认识、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与学的最终目的。从而真正达到了“活动单导学”的初步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活动”的方式掌握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的热情。
二、开放教学,以动变静的教学模式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思想。
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认为,人生的黄金时间是在学生时代,好动是学生的天性,那么如何将学生的这一优势发挥在课堂上呢?我们可以从最简单、最低层次的“动”开始:那就是“位置上的”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一个要求,要求学生在讨论交流时离开座位,不受座位的限制,大家只要围在一起,三三两两都可以,站着、坐着、趴在桌上都可以! 我相信只要他身体动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精神就一定会动!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些所谓的“差生”也一定会与时俱进的!
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放开,课堂开放,课堂氛围被学生的积极活动激活,从而形成良好的动态教学环境。将教师从主角变为配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很少,却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给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了条件。
然而,教师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放纵,并不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无原则的迁就学生,而是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
因此,“活动单导学”的“导”字还体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的掌控进度、及时的观察指导、适当的评价促进和最终的总结评定上。“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差异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主动和热情,如在实验时精心操作、详细记录;讨论时论经据典、各抒己见;发言时争先恐后,此起彼伏,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过去老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因此,我认为学生能不能动起来,完全取决于活动单设计的质量,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载体,高效课堂的实现更需要一个开放教学,以动变静的教学模式。
三、“活动单导学”在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活动要有连续性,不可间断。无论做什么事情,在短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成效,一定要连续进行,不可长时间间断,长时间间断会造成一种淡化趋势,不利于能力的形成。而持续训练可给学生一个重力加速度,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对能力的形成起强化作用。
2、充分准备,详细制定计划。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开始一项活动之前,都要把这项活动考虑周全,要想到不可预见的事情,例如在演说前,一定要写成底稿(或提纲),鼓励“脱口秀”。
3、积极营造氛围,要让学生变成活动的真正受益者。要让学生敢说,说出真心话,不怕说错话,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引导、善于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4、及时点评或展示,多给予鼓励。《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多用激励性评价。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个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超越。
当然,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与进一步完善的。.如需要进一步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以免课堂失控,甚至影响目标达成。同时,要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更大的收获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积极的,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素质教育情感态度
早在1000多年前,如皋就以尊师重教闻名于世,到了近现代,它更是以不可一世的发展状态,领先于全国同等教育,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持续攀高的教育质量,如皋教育的发展与成就总是令人瞩目,耐人寻味,引人探究。在全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皋为真正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减轻师生的过重负担,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出了贡献。
一、“活动单导学”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做到教师适应学生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中,好多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堂当成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场所,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在下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这样的课堂效率不仅很低,学生学得也很苦很累,也很厌烦。“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活动要求太高,学生想动也动不起来!就像高高挂在树上的苹果,我们不能让学生拼命的去跳着摘它,而是帮助学生借助工具把它摘下来,这个工具就是活动单!
自从如皋提出“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来,以“活动单”为载体,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容进教师创设“活动单”中,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过程、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科学探究、查阅资料、合作分享、讨论、竞赛、游戏、表演等“活动单”,这样不仅关注了学生的需要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同时,通过开展“活动单导学”实践活动,还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园的象牙塔,把学校德育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客观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进而了解社会,熟悉国情民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意思是说,教师只有适应学生,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算成功。“活动单”是教师认真准备的一份教案,同时也是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份学案,明确目标、确定活动方案、当堂检测,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学习目标和本节课须完成的任务。把提高学生的能力、思想认识、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和归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与学的最终目的。从而真正达到了“活动单导学”的初步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活动”的方式掌握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的热情。
二、开放教学,以动变静的教学模式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思想。
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认为,人生的黄金时间是在学生时代,好动是学生的天性,那么如何将学生的这一优势发挥在课堂上呢?我们可以从最简单、最低层次的“动”开始:那就是“位置上的”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一个要求,要求学生在讨论交流时离开座位,不受座位的限制,大家只要围在一起,三三两两都可以,站着、坐着、趴在桌上都可以! 我相信只要他身体动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精神就一定会动!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些所谓的“差生”也一定会与时俱进的!
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放开,课堂开放,课堂氛围被学生的积极活动激活,从而形成良好的动态教学环境。将教师从主角变为配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连续讲授的时间很少,却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给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了条件。
然而,教师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放纵,并不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无原则的迁就学生,而是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
因此,“活动单导学”的“导”字还体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的掌控进度、及时的观察指导、适当的评价促进和最终的总结评定上。“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差异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主动和热情,如在实验时精心操作、详细记录;讨论时论经据典、各抒己见;发言时争先恐后,此起彼伏,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过去老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因此,我认为学生能不能动起来,完全取决于活动单设计的质量,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载体,高效课堂的实现更需要一个开放教学,以动变静的教学模式。
三、“活动单导学”在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活动要有连续性,不可间断。无论做什么事情,在短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成效,一定要连续进行,不可长时间间断,长时间间断会造成一种淡化趋势,不利于能力的形成。而持续训练可给学生一个重力加速度,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对能力的形成起强化作用。
2、充分准备,详细制定计划。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开始一项活动之前,都要把这项活动考虑周全,要想到不可预见的事情,例如在演说前,一定要写成底稿(或提纲),鼓励“脱口秀”。
3、积极营造氛围,要让学生变成活动的真正受益者。要让学生敢说,说出真心话,不怕说错话,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引导、善于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4、及时点评或展示,多给予鼓励。《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多用激励性评价。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个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超越。
当然,在“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与进一步完善的。.如需要进一步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以免课堂失控,甚至影响目标达成。同时,要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更大的收获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积极的,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