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网络给传统教育带来的问题
1.网络垃圾对青少年的毒害——传统教育的新挑战。
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延伸性给了海量信息存在的空间,而较之传统媒体中有重重“把关人”严格筛选信息,网络内容传播的低门槛成就了其信息的海量,也使信息在进入传播渠道之前缺乏去粗取精的屏障。据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全球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一些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寻找、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手段隐蔽等特征,一些不良信息扩散的范围及速度为人们所始料不及,正如文化学者所说,低俗的东西永远比高雅的东西传播得快,因为它更容易被接受。
2.互联网络的“自由时空”易造成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缺失。
“网络社会”比传统社会更难以监管和控制。网络行为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及“匿名化”的特点,使管理者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身份及行为加以确认和管理。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青少年化。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且大多数是精通电脑的学生。据统计,在国际网络上肆虐的“黑客”中,多为年龄在14~21岁之间的高中生或大学生。
3.过度网上交往给青少年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网络交往是虚拟的交往。网络传播一方面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却占据了现实生活人际交流的时间,疏远了现实生活中的至亲、好友、同伴。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了实体的“人际交往”,并且侵蚀了业已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结构。
二、青少年教育的应对之策
1.教育者自身必须积极参与网络,了解网络。
要解决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鸿沟问题,首先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和学生的充分接触,以平等之姿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下一步,就要主动走入网络世界,对网络的利弊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网络的评价才不会失之偏颇。基于此,和学生的沟通才能更加顺畅。教师们学会在信息高速路上与同学打交道,有条件的话,校长、班主任等都还可以设置自己的专属网站,通过网络与学生聊天、讨论,加强沟通,拉近距离,在学生心理上建立起一种认同感,建立在这种心理基础上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网络,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上网的心理状态和青少年网民的种种观念和行为,引导他们正确的网络态度和网络行为。
2.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所转变。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显然对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一方面由于学生尤其是处在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阶段的青少年们,正处在心理叛逆期,获得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欲望更强,对教师的权威教化容易产生质疑甚至逆反心理。而另一方面,由于认识水平、辨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因而面对各种思潮、价值观难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不能因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而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辨析判断的能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这就需要配合家庭教育,对网络应实行堵疏结合,让青少年在接触使用网络时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无论在知识的传播上或是道德教化上都充当了一种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在无条件、被动地接受着来自教师权威的教化。学校德育的方式较为单一乏味,诸如国旗下的讲话、道德讲座等,要求学生单纯地聆听领导、师长的教诲。这种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作用,难以达到理想的人际传播效果,教育者要建立一种重视双方交流的新的教育理念。对于个性独特的当代青少年,要求他们一味顺从是不合理、不现实的。教育者应树立一种“教会选择”的理念,调整自己角色,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为“教会选择”的指导者。(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1.网络垃圾对青少年的毒害——传统教育的新挑战。
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延伸性给了海量信息存在的空间,而较之传统媒体中有重重“把关人”严格筛选信息,网络内容传播的低门槛成就了其信息的海量,也使信息在进入传播渠道之前缺乏去粗取精的屏障。据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全球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一些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寻找、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手段隐蔽等特征,一些不良信息扩散的范围及速度为人们所始料不及,正如文化学者所说,低俗的东西永远比高雅的东西传播得快,因为它更容易被接受。
2.互联网络的“自由时空”易造成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缺失。
“网络社会”比传统社会更难以监管和控制。网络行为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及“匿名化”的特点,使管理者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身份及行为加以确认和管理。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青少年化。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且大多数是精通电脑的学生。据统计,在国际网络上肆虐的“黑客”中,多为年龄在14~21岁之间的高中生或大学生。
3.过度网上交往给青少年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网络交往是虚拟的交往。网络传播一方面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却占据了现实生活人际交流的时间,疏远了现实生活中的至亲、好友、同伴。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了实体的“人际交往”,并且侵蚀了业已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结构。
二、青少年教育的应对之策
1.教育者自身必须积极参与网络,了解网络。
要解决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使用上的鸿沟问题,首先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和学生的充分接触,以平等之姿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下一步,就要主动走入网络世界,对网络的利弊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网络的评价才不会失之偏颇。基于此,和学生的沟通才能更加顺畅。教师们学会在信息高速路上与同学打交道,有条件的话,校长、班主任等都还可以设置自己的专属网站,通过网络与学生聊天、讨论,加强沟通,拉近距离,在学生心理上建立起一种认同感,建立在这种心理基础上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网络,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上网的心理状态和青少年网民的种种观念和行为,引导他们正确的网络态度和网络行为。
2.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所转变。
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显然对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带来了冲击。一方面由于学生尤其是处在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阶段的青少年们,正处在心理叛逆期,获得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欲望更强,对教师的权威教化容易产生质疑甚至逆反心理。而另一方面,由于认识水平、辨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因而面对各种思潮、价值观难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不能因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而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辨析判断的能力和自主选择的能力。这就需要配合家庭教育,对网络应实行堵疏结合,让青少年在接触使用网络时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无论在知识的传播上或是道德教化上都充当了一种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在无条件、被动地接受着来自教师权威的教化。学校德育的方式较为单一乏味,诸如国旗下的讲话、道德讲座等,要求学生单纯地聆听领导、师长的教诲。这种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作用,难以达到理想的人际传播效果,教育者要建立一种重视双方交流的新的教育理念。对于个性独特的当代青少年,要求他们一味顺从是不合理、不现实的。教育者应树立一种“教会选择”的理念,调整自己角色,从“教会顺从”的训导者变为“教会选择”的指导者。(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