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严峻,就业心理压力日益突出,亟待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疏导和预防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焦虑迷茫与从众心理等特征。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因此,通过就业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探索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模式,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做更大贡献。
[关键词]就业 心理特征 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05-02
随着高校大学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顺利就业,更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适应职业环境,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直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发改委《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显示,今年有66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据人力资源部统计显示,2009、2010两年沉积的未就业毕业生约四百六十万人,因此,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超过千万,面对庞大的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樊富珉2006年对北京市二十多所高校、七千多名大学生所做的调查,12.3%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困扰,就业问题成为最大的困扰。大学生由于不堪就业压力而产生自杀、伤人及其他过激行为的现象日益增多,如某大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自杀,某学院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由于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日益突出,亟待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疏导和预防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美国经济学家舒贝尔和贝克尔认为,教育支出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一种投资。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所花的费用是巨大的,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6年,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元至8000元不等,数十年间学费猛涨20倍,而此期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万元。据青岛日报2011年8月份对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济南就读的部分青岛籍大学生的调查,大一学生一年的费用为1.2万~1.8万,艺术类学生一年的费用则达到了2.4万。由此可知,一般农村家庭父母两人的全年收入难以支撑一个孩子大学一年的费用,城镇家庭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要花去父母年收入的一半,而贫困地区、单亲家庭供养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高投资期望高回报,大学生毕业生期望能尽快通过就业收入使教育投资得到回报,因此也出现了学生进入大学后后悔或质疑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业倦怠问题。对就业岗位期望过高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更为普遍。据笔者对内地藏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然而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到基层、企业单位工作,导致学生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二)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
求职前,大学生中的自负高傲心理比较突出,认为自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综合素质高于普通的劳动者,就业时盯着好单位、大城市、高待遇。择业目标的不切实际,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学校不是“985”,所学的专业不热门,自身条件不好,处处不如别人,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自我评价出现偏差,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由骄傲变为怯懦,就业心理压力急剧增加。过渡的压力抑制思维和行为,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恐惧、紧张、不自信,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往往会错失本可以就业的机会。
(三)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
目前,大学毕业生中还存在不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等待就业的心理。被动心理,依赖心强,往往会削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会争取,更不敢争取。当前,甚至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不就业,等待父母亲友安排,因此,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啃老族”的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缺少艰苦条件磨练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追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收入等眼前现实利益,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一线环境中工作,因而会失去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四)焦虑迷茫与从众心理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快会面对发展方向的问题,面对是考研还是就业,在矛盾中体验到双趋冲突。目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自身体会到复杂的情绪,想考研,又担心考研耽误找工作,在压力面前,没有人引导,缺少合适的疏泄渠道,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是习得性无助感,并因此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就业迷茫心理。除此之外,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地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自己客观、理性的了解,在就业压力下,盲目追求“热门”职业,忽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大家都考研我也考研;大家都考公务员,我也考公务员;大家都到大城市去,我也去”,从而消极从众,缺乏主见。
三、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就业政策改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个问题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2007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在学生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按照《要求》规定,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鲜有涉及。在就业的过程中,学会查找就业信息、学会制作个人简历很重要,但是对学生就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就业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能够科学地、客观地面对就业中的压力和挑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缺少的正是这部分重要的内容。
(二)就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新生心理普查已经在高校广泛开展,通过心理普查了解入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能起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面对就业,学生普遍地承受着更大心理压力,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工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很少。做到了安全“迎进来”,但没有做到安全“送出去”。
四、未来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思考,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探索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模式
高校主要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在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大学后,亲身接触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亲眼目睹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现实,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甚至导致学生盲目转专业。因此,健康的就业心理需要系统地培养,在时间上,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应该是全程指导和阶段性指导相结合的过程。既要重点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该关注低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形式上,就业心理教育可以嵌套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也可以采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在内容上,应注重学生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念。
(二)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但缺乏相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目的的科学性、严肃性。因此,应加强高校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心理指导教师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和心理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教研室或通过不同部门、专业之间的协作,组织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中,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人才测评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专门的咨询和辅导。
【参考文献】
[1]袁淑.浅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J].科教文汇,2009(2):103.
[2]蔡立彬.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57-58.
[3]刘燕.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江苏高教,2007(4):96-98.
[4]田丽娟.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准备[J].文教资料,2006(5):46-49.
[5]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2):167-168.
[关键词]就业 心理特征 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05-02
随着高校大学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顺利就业,更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适应职业环境,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直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发改委《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显示,今年有66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据人力资源部统计显示,2009、2010两年沉积的未就业毕业生约四百六十万人,因此,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超过千万,面对庞大的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樊富珉2006年对北京市二十多所高校、七千多名大学生所做的调查,12.3%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困扰,就业问题成为最大的困扰。大学生由于不堪就业压力而产生自杀、伤人及其他过激行为的现象日益增多,如某大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自杀,某学院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由于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日益突出,亟待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疏导和预防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美国经济学家舒贝尔和贝克尔认为,教育支出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一种投资。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所花的费用是巨大的,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6年,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元至8000元不等,数十年间学费猛涨20倍,而此期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万元。据青岛日报2011年8月份对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济南就读的部分青岛籍大学生的调查,大一学生一年的费用为1.2万~1.8万,艺术类学生一年的费用则达到了2.4万。由此可知,一般农村家庭父母两人的全年收入难以支撑一个孩子大学一年的费用,城镇家庭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要花去父母年收入的一半,而贫困地区、单亲家庭供养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高投资期望高回报,大学生毕业生期望能尽快通过就业收入使教育投资得到回报,因此也出现了学生进入大学后后悔或质疑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业倦怠问题。对就业岗位期望过高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更为普遍。据笔者对内地藏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然而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到基层、企业单位工作,导致学生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二)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
求职前,大学生中的自负高傲心理比较突出,认为自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综合素质高于普通的劳动者,就业时盯着好单位、大城市、高待遇。择业目标的不切实际,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学校不是“985”,所学的专业不热门,自身条件不好,处处不如别人,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自我评价出现偏差,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由骄傲变为怯懦,就业心理压力急剧增加。过渡的压力抑制思维和行为,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恐惧、紧张、不自信,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往往会错失本可以就业的机会。
(三)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
目前,大学毕业生中还存在不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等待就业的心理。被动心理,依赖心强,往往会削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会争取,更不敢争取。当前,甚至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不就业,等待父母亲友安排,因此,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啃老族”的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缺少艰苦条件磨练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追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收入等眼前现实利益,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一线环境中工作,因而会失去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四)焦虑迷茫与从众心理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快会面对发展方向的问题,面对是考研还是就业,在矛盾中体验到双趋冲突。目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自身体会到复杂的情绪,想考研,又担心考研耽误找工作,在压力面前,没有人引导,缺少合适的疏泄渠道,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是习得性无助感,并因此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就业迷茫心理。除此之外,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地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自己客观、理性的了解,在就业压力下,盲目追求“热门”职业,忽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大家都考研我也考研;大家都考公务员,我也考公务员;大家都到大城市去,我也去”,从而消极从众,缺乏主见。
三、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就业政策改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个问题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2007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在学生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按照《要求》规定,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鲜有涉及。在就业的过程中,学会查找就业信息、学会制作个人简历很重要,但是对学生就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就业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能够科学地、客观地面对就业中的压力和挑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缺少的正是这部分重要的内容。
(二)就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新生心理普查已经在高校广泛开展,通过心理普查了解入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能起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面对就业,学生普遍地承受着更大心理压力,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工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很少。做到了安全“迎进来”,但没有做到安全“送出去”。
四、未来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思考,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探索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模式
高校主要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在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大学后,亲身接触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亲眼目睹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现实,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甚至导致学生盲目转专业。因此,健康的就业心理需要系统地培养,在时间上,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应该是全程指导和阶段性指导相结合的过程。既要重点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该关注低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形式上,就业心理教育可以嵌套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也可以采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在内容上,应注重学生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念。
(二)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但缺乏相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目的的科学性、严肃性。因此,应加强高校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心理指导教师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和心理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教研室或通过不同部门、专业之间的协作,组织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中,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人才测评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专门的咨询和辅导。
【参考文献】
[1]袁淑.浅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J].科教文汇,2009(2):103.
[2]蔡立彬.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57-58.
[3]刘燕.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江苏高教,2007(4):96-98.
[4]田丽娟.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准备[J].文教资料,2006(5):46-49.
[5]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威海大学生学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