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对改变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日常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是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改革与补充,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關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围绕某个数学问题以学生独特学习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以传授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虽然帮助学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却压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创造性,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成了知识的“集装箱”,这样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学生重知识结果,轻知识过程;重知识记忆,轻动手实践;重知识考试,轻知识运用。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养成了学生学习上依赖老师的思想,也造成了他们对学习的误解,把学习归结为听课、解题和考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丧失。而探究式数学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可以向学生传授的学习理念发起挑战,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如何深入扎实地实施探究式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情境的创设。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设置问题时,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欲望,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例如,函数概念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教学中应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
例1.让学生先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再看看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①火车的速度每小时60千米,在t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S千米;
②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
④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
让学生反复比较,然后得出各题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取惟一确定一个值和它对应。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具有这样特征的实例,辨别真假,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至此学生能体会到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变化规律如何?教师要继续引导探究,根据不同的函数,引入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通过让学生比较来发现各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2.问题定向
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学生作为认知体己经感受到了问题的存在,但对于他们感到困惑的情境,究竞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欲望,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之后,可以及时地导出一般的结论或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这里举个例子:
例2.在x2 7x-18这一代数式中,把7变成字母c,提出探究式的问题:x2 cx-18可以在整数范围内作因式分解,那么c应取哪些整数值?因为x2 7x-18大家都会分解,现在引入一个不确定的数c,要求c的取值,这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之后,还可鼓励学生自己来设置类似问题,如把上式变为x2 7 xa,a的值如何,等等。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或个别探讨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3.探究交流
问题定向后就要对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问题,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联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期间一般要经历探索、实践、猜想、发现、失败、再探索、再实践,多次反复才能成功。探究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探究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以提高。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尽量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的思维由外因的作用而产生飞跃。
例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y=3x 2,y=-x3-3,y=-x3 1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函数y=kx b中k,b的取值对图像有什么影响,并尝试归纳出函数y=kx b的性质,然后,小组交流探讨问题的方法、过程和初步得出的结论,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理解和掌握探究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4.反思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如探究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的是否彻底,所运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有何意义等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变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角度,通过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进一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并将新的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通过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反思,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探究息识,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
四、结论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待改善之处。就当今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过程教学被异化为结果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过程教学的理念下,仍以获取结果知识为最终目的而设计教学。目前提倡的数学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带着个人的热情与体会真正参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不受约束的将个人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思、所悟伴随着具体的见解与同伴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修正与创新原有的认识。因此,数学探究活动为促进学生“数学过程知识”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改善“过程教学被异化为结果教学”现象作一些尝试。
参考文献:
[1]蒋月琴.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吉林教育,2009,(05).
[2]李桂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8,(12).
[3]王金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探微.中学课程资源,2007,(12).
[關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围绕某个数学问题以学生独特学习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以传授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虽然帮助学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却压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创造性,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学生成了知识的“集装箱”,这样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学生重知识结果,轻知识过程;重知识记忆,轻动手实践;重知识考试,轻知识运用。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不仅养成了学生学习上依赖老师的思想,也造成了他们对学习的误解,把学习归结为听课、解题和考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丧失。而探究式数学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可以向学生传授的学习理念发起挑战,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如何深入扎实地实施探究式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情境的创设。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在设置问题时,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欲望,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例如,函数概念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教学中应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
例1.让学生先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再看看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①火车的速度每小时60千米,在t小时内行驶的路程是S千米;
②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
④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
让学生反复比较,然后得出各题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取惟一确定一个值和它对应。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具有这样特征的实例,辨别真假,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至此学生能体会到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变化规律如何?教师要继续引导探究,根据不同的函数,引入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通过让学生比较来发现各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2.问题定向
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学生作为认知体己经感受到了问题的存在,但对于他们感到困惑的情境,究竞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欲望,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之后,可以及时地导出一般的结论或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这里举个例子:
例2.在x2 7x-18这一代数式中,把7变成字母c,提出探究式的问题:x2 cx-18可以在整数范围内作因式分解,那么c应取哪些整数值?因为x2 7x-18大家都会分解,现在引入一个不确定的数c,要求c的取值,这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之后,还可鼓励学生自己来设置类似问题,如把上式变为x2 7 xa,a的值如何,等等。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或个别探讨等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3.探究交流
问题定向后就要对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问题,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联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这期间一般要经历探索、实践、猜想、发现、失败、再探索、再实践,多次反复才能成功。探究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探究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以提高。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尽量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通过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的思维由外因的作用而产生飞跃。
例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y=3x 2,y=-x3-3,y=-x3 1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小组讨论,函数y=kx b中k,b的取值对图像有什么影响,并尝试归纳出函数y=kx b的性质,然后,小组交流探讨问题的方法、过程和初步得出的结论,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理解和掌握探究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4.反思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如探究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的是否彻底,所运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有何意义等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变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角度,通过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进一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并将新的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通过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反思,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探究息识,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
四、结论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待改善之处。就当今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过程教学被异化为结果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过程教学的理念下,仍以获取结果知识为最终目的而设计教学。目前提倡的数学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带着个人的热情与体会真正参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不受约束的将个人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思、所悟伴随着具体的见解与同伴交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修正与创新原有的认识。因此,数学探究活动为促进学生“数学过程知识”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改善“过程教学被异化为结果教学”现象作一些尝试。
参考文献:
[1]蒋月琴.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吉林教育,2009,(05).
[2]李桂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8,(12).
[3]王金玲.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探微.中学课程资源,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