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助力非遗保护的探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文化领域高速发展,文化与金融的完美结合指日可待,作为文化领域中最为火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更是众望所归。本文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金融对非遗发展的推动。
  关键词:非遗;金融 ;保护
  一、目前我国非遗的现状
  (一)非遗的含义
  所谓非遗,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它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对非物质保护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规划也对此做了明确规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可圈可点,至关重要的八年发展历程。
  当前,我国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传承和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诸多珍贵的非遗面临失传甚至消失的危险。如果对此不加以重视,势必面临无法预想的后果。
  (二)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政策
  为了保护非遗,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从我国保护非遗政策及法律文件来看,充分体现了非遗及其保护模式的结构化分类思想;从政策构成看,涉及包括“认定”“认可并纳入保护”“保护实施”“效果评价”4个阶段的全过程性活动;基于非遗的特性、生存状况和环境,保护方式涵盖立档、保存、名录建设、博物馆式、依托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保护以及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性保护。具体政策如1表所示.
  (三)非遗与金融结合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甘肃省少数民族区域“非遗”成长历程自2004年,甘肃省深化落实非遗工作。通过调研基本确立非遗4133项,并不断推动非遗文化申报工作,目前省内已有61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甘肃省在少数民族区域“非遗”保护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社会生活现代化、生存环境的变更和金融支持条件落后,少数民族非遗的发展和传承存在巨大考验,急需通过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虽然甘肃面临着金融支持不全面且发展不均衡、资金供需不均衡、金融保护意识不强、市场发展落后等困难,但甘肃通过构建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的金融支持体系策略,成功的推动了金融与非遗有效结合。
  案例二:延边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独特文化产品集聚地,也是非常具有商业价值的非遗地。其毗邻韩朝两地的独特地理优势,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该地区非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许多非遗都蕴藏着当地人民所流传下来的风俗特色,富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现阶段延边朝鲜族非遗项目的金融支持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从长远来看,伴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延边地区朝鲜族非遗项目金融支持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延边针对非遗项目提出的金融对策包括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专项支持基金、推出配套金融产品等,最后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非遗与金融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的GDP占比已经超过了14%,随着文化产业的壮大,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指日可待。文化和金融的结合,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产业实践,要在尊重文化、创意产业特性的基础之上,创造性的使用金融工具,探索模式创新。比如非遗+金融+互联网电商等,都是未来文化金融融合与产业实践对接的热点方向。
  目前,大部分非遗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作坊式、小企业、中企业、大企业和上市企业几种。根据有关部门调研发现,真正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非遗企业不到一半,他们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调研时发现,某些非遗产业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展开非遗活动,而一些非遗企业没有资金成为了死循环。
  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缪成金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让非遗项目在象牙塔内孤芳自赏,这样即使有政府支持,也免不了会走向衰败,甚至消失。”政府部门提出过针对非遗保护的相关扶持政策,但是相对于其他文化领域的投资,“非遗”保护得到的资金供应量微乎其微。由于财政支持不够,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不力等问题,保護非遗过程中最大的资金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就是为什么非遗十分需要金融领域的合作,来扩大市场,吸引投资。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服务文化崛起、打造文化强国,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金融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非遗与金融相结合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一系列的发展情况来看,非遗在金融方面难以前进并不是某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我国非遗并未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尽管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开发给予了经费资助,但面对我国幅员辽阔、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现状,财政在承受能力范围内所能给予的资金支持远不够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工作所需。同时,我国非遗开发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许多企业投资方因非遗产业的较大投资风险而持观望态度,不愿大规模投入资金。由此造成了本该密切联结在一起的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之间的断裂,非遗经济开发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现状。   (二)传承机制不够完善
  非遗经济价值开发的真正主力军是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从业者。目前,许多年轻传承人缺乏学习非遗的兴趣,致使不少非遗项目的传承后继无人,许多有传承意愿的非遗传人正面临着收入水平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等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遗传承人传承与开发非遗的积极性,使得非遗传人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同时,非遗的经济价值开发并不是一种强制性义务,因其开发需要成本支出,且投入回报的周期性较长,不确定性较大,许多非遗传承人不愿过多投入成本,從而导致传承开发断层,部分技艺人员转行。
  (三)没有打开市场
  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某些非遗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造成产品积压,流通不 畅,非遗产品的市场正慢慢缩小范围。近几年的实地采访也发现,非遗产品由于市场问题面临消失的不在少数。
  四、建议和对策
  在文化领域,最近几年最火热的词之一是“非遗”,从政策的密集出台,到资本的密切关注,再到各地非遗传承人的频繁亮相都说明了这点。非遗电商、非遗金融、非遗地产、非遗产业也慢慢出现。就目前来看,非遗领域与金融领域的碰撞是十分有必要的。关于如何促进金融和非遗的有机结合我的建议是:
  (一)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
  例如针对非遗类民间艺术产业的特点出台专项税收政策,减免有关税费,帮助其更好地生存发展。强化各项政策扶持。建议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已经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性非遗项目出台更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做好生产、传承、展销、宣传等各项工作。
  (二)完整产业链,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制
  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以及社会民间组织之间要形成合力,完整产业链规模生产,扩大规模才能产生更大利润,吸引更多市场资本。同时要健全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引入现代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强化监管力度,规范资金交易流程,促进金融市场和谐、有序、高效的发展。深化改革水平,积极拓展金融行业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业务,储备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弥补国家投资不足,增强资本实力,深化金融改革,鼓励金融创新,将计划金融转变成市场金融。有效的配置长期资金,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加强引导拥有便利资源的机构进入该领域,吸纳社会资本,规范准入制度,进行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在传承人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社会培养,包括构建民间艺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产业发展人才,多方位培养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设计、生产制作、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定期评选非遗传承人,对获得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给予适当的补助资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才危机、创新人才不足、营销人才奇缺等问题,增加有关人才的数量,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在前人的手艺基础上进行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结论:
  非遗是千百年来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大同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生活在这片沃土的历代先民,创造并给我们留下了众多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益是眼前的,传承才是长远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把非遗发扬光大,让这些瑰宝继续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刘志军,2009.非遗保护的人类学透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2]孙璇,2012.甘南州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浅议[J].大众文艺(19).
  [3]张文静.金融支持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
  [4]黄丽娜.浅析我国非遗经济价值现状和发展[J].中国商贸,2013(13).
  [5]王慧敏.上海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创意开发[J].上海经济,2015(5).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市场化、多功能化趋势日益显著。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提出了一款家居式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设计。该设计拥有红外感应开盖、自动打包、自动套袋、自动回充等功能。本文就家居式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研究设计与发展趋势进行浅要探讨。  关键词: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多功能;垃圾桶  1 引言  智能扫地机器人是当今服务机器人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从理论和技术上讲,智能扫地机器人具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各大企业生产过程中,锅炉压力容器是其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承压类特种设备。当锅炉压力容器使用时间超过一定年限后,其本体以及附属管道产生裂纹、腐蚀等故障的概率会大大的增加,在这些诸多的缺陷和故障中,裂纹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如何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预防锅炉压力容器裂纹的产生是各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普遍重视的一大问题。本文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之下,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多元化促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也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针对档案信息化安全的保护而言,在此时变得更加的重要。由此,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走好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基础网络安全的防护、计算机环境安全的防护、应用系统安全防护、数据资源安全防护进行详细的分析,促进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提升,
期刊
摘 要:城市文化内涵的发展与提升是城市发展的内续力,要使城市文化稳步、健康的发展需从加强工匠精神的传承力度与推广深度,创新工匠精神的培育理念与方式方法,渲染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与发展环境,优化工匠精神的顶层设计与创新思维等方面,分析、探究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与宣传激励对策。培育沈阳城市工匠精神是系统而又具有逻辑性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市民一并发力,才能形
期刊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拉动增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抓手。城镇老旧小区因是通过非货币化安置,即能让居民提升居住品质,又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当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棚改工作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在品质和要求上有细化、提升。以大连地区为例2020年初安排专项债资金10.97亿元,其中专项债筹集资金占比95%,财政资金依然是推动的主力。当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仍以财政补贴为主,
期刊
摘 要: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具有相对复杂、周期较长等一系列特点,因而对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EPC项目造价控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工程的设计时期、施工时期以及竣工时期三个方面对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EPC项目造价控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EPC项目;造价控制  1 引言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具有技术复杂、专业涉及广、投资成本大、建设时间长、风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桥梁施工出现裂缝问题,也是常见的问题,不但影响着道路桥梁的美观性,而且桥梁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这种情况下,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裂缝问题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同时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成因作出详细分析,重点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预防措施展开深入研究,旨在降低道路桥梁的施工裂缝。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危害;成因;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高校智库以及展开了整体的阐述,并且进一步解析了其运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运作模式转型举措,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高品质运作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智库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  智库具体所指的是可以给予相关科学建议的组织,其的整体运用范畴极为广泛,特别是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智库的打造是现阶段国家层面都极为关注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如今知识转型的发展趋势下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广告业务业务类型多种多样,盈利模式也随之不断更新,新型的网络交易平台,从供给方广告平台到需求方平台,都用实时竞价模式,这种状况给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互联网交易系统的复杂性需要审计业务的信息化、数据化,也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如何面对新收入准则下互联网广告行业收入进行审计,成为互联网时代丞需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行业收入;审计研究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内,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建筑行业同样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水泥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水泥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诞生及广泛应用,则有效解决了此问题,大大提高了水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  1 引言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发展及应用直接关乎着水泥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水泥是由各式各样的化学物质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