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2017年普高历史新课标将其划分为四个水平层次。其中,全面认识和理解水平1、2是有效运用和掌握水平3、4的前提和基础。从水平1、2,即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两个方面着手,对唯物史观素养进行解读和探析,以在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素养。
关键词: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077
在2017年出台的普高历史新课标中,唯物史观位居五大核心素养之首,在诸素养中极具引领性。同时,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唯物史观素养作了四个水平的划分,其不仅为唯物史观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在学生历史学习中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条件,还为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的、系统的、正确的历史观不可或缺,它对建构合理的历史认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解读和探析唯物史观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从唯物史观的水平划分这一角度来解读和探析唯物史观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师和学生对唯物史观素养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
同其他核心素养相比,唯物史观素养的水平划分更为简单明了,水平1、2同属一个层次要求,水平3、4也同属一个层次要求,两者都囊括两个方面。其中,全面认识和理解水平1、2是有效运用和掌握水平3、4,乃至把握整个唯物史观素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关水平1和水平2的解读与探析,包含两个方面。
1 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唯物史观素养不同水平的划分,对水平1和水平2提出了相同的内容和要求,首先是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具体如下几点。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其中,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因素,是唯物史观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前进。例如,在学习原始社会时期的经济时,就应当抓住这一特征。原始社会时期,主要使用石斧、石犁、骨耜等生产工具,所采取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温饱问题在这一时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个人还不能够脱离集体独立进行生产,故这一时期是集体耕作的方式和土地公有的关系。这种以石器为代表的生产力决定了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若两者之间不相适应,则阻碍,反之则促进。例如,在探究英国“圈地运动”发生的原因时,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观点。“圈地运动”的发生,究其因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相适应。“圈地运动”之前,英国国内集体耕种和集体放牧的公地大量存在,导致当时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不足、原料昂贵等现象突出,大大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通过“圈地运动”的方式,數以万计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将公地转变为私人大牧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然,通过“圈地运动”来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以人民的苦难为前提的。
历史现象往往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常使学生千头万绪。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如果能够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理论,很多历史问题便可以水到渠成。
1.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诸如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把经济基础直接视为经济方面,上层建筑视作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会财富有了盈余,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在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根据该观点和方法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学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会初步发展?其一在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设立工厂,打乱了晚清原有的上层建筑格局,故再限制中国人开办工厂已经毫无意义;其二在于允许中国人开办工厂,清政府可以更好地征税来筹集赔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而最本质的仍是生产力。例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不仅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其本质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伴随着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结构愈加复杂,人类文明开始产生,其实质就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1.3 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唯物史观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马克思曾用它解释了整个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一演变过程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所谓社会形态,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深刻影响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时,虽然商周时期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但主要还是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相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仍旧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这一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土地关系、耕作技术等也就没有很大改观,在此经济基础上建立了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个人能够脱离集体生产,故出现了个体农耕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私有的土地关系,在此经济基础上开始推行县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究其因在于生产力,故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将完整经历这个发展过程,如我国西藏是直接从农奴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4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处理好人民群众与杰出历史人物乃至领袖人物的关系,是有效掌握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关键。
一方面,该观点并不否认伟大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这涉及到如何正确评议历史人物的问题。例如,提到隋炀帝杨广,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他的残暴、享乐,但如果仔细深入研读隋炀帝,你可能会改变一些看法。他推行的很多政策都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要求的,如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三次远征辽东等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地维护、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太急太快了,导致隋朝的短暂而亡,毕竟魏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分裂害苦了老百姓,人民渴望和平。在任期间,他还进一步推动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的改革,随后到来的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物质和制度成果,并进一步地发展。对历史人物的评议,不仅要“神入其中”,还要仔细思考他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另一方面,该观点并非肯定人民群众可以得心应手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在不具相同的社会条件下所创造的历史成果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创造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社会繁荣的局面。近代以来,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群众创造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历史成果。
2 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系统、思辨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就好比进化论在生物界的地位一般。唯物史观的科学性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二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有关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还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起,该文件由马克思于1845年所撰。马克思在文中披露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即对实践的忽略,他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实践性,众多理论观点都能够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产生具有深远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著作中明确指出了费尔巴哈没有很好地将唯物主义和历史相结合,而是进行各自独立地探讨。同时,该著作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论,提出人们要想创造和发展历史,生活、生产、生产方式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思维、观念、精神、意识、想象等的产生与物质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中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世界史观的变革这两大重要发现。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学者对唯物史观的肆意歪曲和庸俗谬解,如简单地将其视为经济唯物主义,恩格斯在文中对唯物史观与经济唯物主义的不同之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在于经济,这是前提和基础,而政治、文化等因素和条件同样具有反作用,只不过不是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回击维护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列宁在1895年对唯物史观作了合理且科学的解释和概括。1915年,在《卡尔·马克思》中挖掘出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一是唯物史观在探索和分析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其产生的原因这一本质进行剖析;二是唯物史观比以往任何历史理论都更加重视对人民群众活动的研究。
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曾充分地认识到过去人们看待历史过于片面,主要在于统治阶级的歪曲和生产规模过小导致人们视野的狭小,而唯物史观的运用改变了这种局面。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其内容和内涵极具丰富性和灵活性,且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李大钊将唯物史观引进中华大地以来,各个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不约而同地将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史学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也正因为如此,唯物史观铸就了历史学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3-5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关键词: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077
在2017年出台的普高历史新课标中,唯物史观位居五大核心素养之首,在诸素养中极具引领性。同时,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唯物史观素养作了四个水平的划分,其不仅为唯物史观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在学生历史学习中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条件,还为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的、系统的、正确的历史观不可或缺,它对建构合理的历史认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解读和探析唯物史观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从唯物史观的水平划分这一角度来解读和探析唯物史观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师和学生对唯物史观素养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
同其他核心素养相比,唯物史观素养的水平划分更为简单明了,水平1、2同属一个层次要求,水平3、4也同属一个层次要求,两者都囊括两个方面。其中,全面认识和理解水平1、2是有效运用和掌握水平3、4,乃至把握整个唯物史观素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关水平1和水平2的解读与探析,包含两个方面。
1 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唯物史观素养不同水平的划分,对水平1和水平2提出了相同的内容和要求,首先是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具体如下几点。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其中,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因素,是唯物史观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前进。例如,在学习原始社会时期的经济时,就应当抓住这一特征。原始社会时期,主要使用石斧、石犁、骨耜等生产工具,所采取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温饱问题在这一时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个人还不能够脱离集体独立进行生产,故这一时期是集体耕作的方式和土地公有的关系。这种以石器为代表的生产力决定了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若两者之间不相适应,则阻碍,反之则促进。例如,在探究英国“圈地运动”发生的原因时,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观点。“圈地运动”的发生,究其因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相适应。“圈地运动”之前,英国国内集体耕种和集体放牧的公地大量存在,导致当时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不足、原料昂贵等现象突出,大大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通过“圈地运动”的方式,數以万计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将公地转变为私人大牧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然,通过“圈地运动”来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以人民的苦难为前提的。
历史现象往往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常使学生千头万绪。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如果能够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理论,很多历史问题便可以水到渠成。
1.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诸如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把经济基础直接视为经济方面,上层建筑视作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会财富有了盈余,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在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根据该观点和方法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学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会初步发展?其一在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设立工厂,打乱了晚清原有的上层建筑格局,故再限制中国人开办工厂已经毫无意义;其二在于允许中国人开办工厂,清政府可以更好地征税来筹集赔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而最本质的仍是生产力。例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不仅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其本质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伴随着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结构愈加复杂,人类文明开始产生,其实质就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1.3 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唯物史观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马克思曾用它解释了整个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一演变过程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所谓社会形态,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深刻影响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时,虽然商周时期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但主要还是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相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仍旧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这一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土地关系、耕作技术等也就没有很大改观,在此经济基础上建立了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个人能够脱离集体生产,故出现了个体农耕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私有的土地关系,在此经济基础上开始推行县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究其因在于生产力,故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将完整经历这个发展过程,如我国西藏是直接从农奴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4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处理好人民群众与杰出历史人物乃至领袖人物的关系,是有效掌握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关键。
一方面,该观点并不否认伟大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这涉及到如何正确评议历史人物的问题。例如,提到隋炀帝杨广,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他的残暴、享乐,但如果仔细深入研读隋炀帝,你可能会改变一些看法。他推行的很多政策都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要求的,如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三次远征辽东等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地维护、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太急太快了,导致隋朝的短暂而亡,毕竟魏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分裂害苦了老百姓,人民渴望和平。在任期间,他还进一步推动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的改革,随后到来的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物质和制度成果,并进一步地发展。对历史人物的评议,不仅要“神入其中”,还要仔细思考他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另一方面,该观点并非肯定人民群众可以得心应手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在不具相同的社会条件下所创造的历史成果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创造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社会繁荣的局面。近代以来,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群众创造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历史成果。
2 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系统、思辨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就好比进化论在生物界的地位一般。唯物史观的科学性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二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有关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还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起,该文件由马克思于1845年所撰。马克思在文中披露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即对实践的忽略,他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实践性,众多理论观点都能够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产生具有深远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著作中明确指出了费尔巴哈没有很好地将唯物主义和历史相结合,而是进行各自独立地探讨。同时,该著作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论,提出人们要想创造和发展历史,生活、生产、生产方式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思维、观念、精神、意识、想象等的产生与物质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中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世界史观的变革这两大重要发现。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学者对唯物史观的肆意歪曲和庸俗谬解,如简单地将其视为经济唯物主义,恩格斯在文中对唯物史观与经济唯物主义的不同之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在于经济,这是前提和基础,而政治、文化等因素和条件同样具有反作用,只不过不是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回击维护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列宁在1895年对唯物史观作了合理且科学的解释和概括。1915年,在《卡尔·马克思》中挖掘出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一是唯物史观在探索和分析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其产生的原因这一本质进行剖析;二是唯物史观比以往任何历史理论都更加重视对人民群众活动的研究。
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曾充分地认识到过去人们看待历史过于片面,主要在于统治阶级的歪曲和生产规模过小导致人们视野的狭小,而唯物史观的运用改变了这种局面。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其内容和内涵极具丰富性和灵活性,且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李大钊将唯物史观引进中华大地以来,各个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不约而同地将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史学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也正因为如此,唯物史观铸就了历史学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3-5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