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解读与探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2017年普高历史新课标将其划分为四个水平层次。其中,全面认识和理解水平1、2是有效运用和掌握水平3、4的前提和基础。从水平1、2,即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两个方面着手,对唯物史观素养进行解读和探析,以在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素养。
  关键词: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077
  在2017年出台的普高历史新课标中,唯物史观位居五大核心素养之首,在诸素养中极具引领性。同时,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唯物史观素养作了四个水平的划分,其不仅为唯物史观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在学生历史学习中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条件,还为历史教学和历史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中学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的、系统的、正确的历史观不可或缺,它对建构合理的历史认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解读和探析唯物史观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从唯物史观的水平划分这一角度来解读和探析唯物史观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历史教师和学生对唯物史观素养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
  同其他核心素养相比,唯物史观素养的水平划分更为简单明了,水平1、2同属一个层次要求,水平3、4也同属一个层次要求,两者都囊括两个方面。其中,全面认识和理解水平1、2是有效运用和掌握水平3、4,乃至把握整个唯物史观素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关水平1和水平2的解读与探析,包含两个方面。
  1 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唯物史观素养不同水平的划分,对水平1和水平2提出了相同的内容和要求,首先是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具体如下几点。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其中,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因素,是唯物史观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前进。例如,在学习原始社会时期的经济时,就应当抓住这一特征。原始社会时期,主要使用石斧、石犁、骨耜等生产工具,所采取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温饱问题在这一时期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个人还不能够脱离集体独立进行生产,故这一时期是集体耕作的方式和土地公有的关系。这种以石器为代表的生产力决定了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关系。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若两者之间不相适应,则阻碍,反之则促进。例如,在探究英国“圈地运动”发生的原因时,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观点。“圈地运动”的发生,究其因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相适应。“圈地运动”之前,英国国内集体耕种和集体放牧的公地大量存在,导致当时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不足、原料昂贵等现象突出,大大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通过“圈地运动”的方式,數以万计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将公地转变为私人大牧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然,通过“圈地运动”来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是以人民的苦难为前提的。
  历史现象往往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常使学生千头万绪。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如果能够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理论,很多历史问题便可以水到渠成。
  1.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诸如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把经济基础直接视为经济方面,上层建筑视作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会财富有了盈余,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在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根据该观点和方法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学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会初步发展?其一在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设立工厂,打乱了晚清原有的上层建筑格局,故再限制中国人开办工厂已经毫无意义;其二在于允许中国人开办工厂,清政府可以更好地征税来筹集赔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而最本质的仍是生产力。例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不仅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其本质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伴随着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结构愈加复杂,人类文明开始产生,其实质就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1.3 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唯物史观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马克思曾用它解释了整个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一演变过程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所谓社会形态,就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深刻影响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时,虽然商周时期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但主要还是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相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仍旧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这一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土地关系、耕作技术等也就没有很大改观,在此经济基础上建立了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个人能够脱离集体生产,故出现了个体农耕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私有的土地关系,在此经济基础上开始推行县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究其因在于生产力,故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将完整经历这个发展过程,如我国西藏是直接从农奴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4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处理好人民群众与杰出历史人物乃至领袖人物的关系,是有效掌握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关键。
  一方面,该观点并不否认伟大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这涉及到如何正确评议历史人物的问题。例如,提到隋炀帝杨广,我们往往会联想到他的残暴、享乐,但如果仔细深入研读隋炀帝,你可能会改变一些看法。他推行的很多政策都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要求的,如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三次远征辽东等措施,都是为了进一步地维护、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太急太快了,导致隋朝的短暂而亡,毕竟魏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分裂害苦了老百姓,人民渴望和平。在任期间,他还进一步推动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的改革,随后到来的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物质和制度成果,并进一步地发展。对历史人物的评议,不仅要“神入其中”,还要仔细思考他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另一方面,该观点并非肯定人民群众可以得心应手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在不具相同的社会条件下所创造的历史成果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创造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社会繁荣的局面。近代以来,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群众创造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历史成果。
  2 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系统、思辨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就好比进化论在生物界的地位一般。唯物史观的科学性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二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有关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还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起,该文件由马克思于1845年所撰。马克思在文中披露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即对实践的忽略,他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实践性,众多理论观点都能够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唯物史观的创立和产生具有深远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著作中明确指出了费尔巴哈没有很好地将唯物主义和历史相结合,而是进行各自独立地探讨。同时,该著作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论,提出人们要想创造和发展历史,生活、生产、生产方式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系统地论述了思想、思维、观念、精神、意识、想象等的产生与物质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中高度肯定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世界史观的变革这两大重要发现。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学者对唯物史观的肆意歪曲和庸俗谬解,如简单地将其视为经济唯物主义,恩格斯在文中对唯物史观与经济唯物主义的不同之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在于经济,这是前提和基础,而政治、文化等因素和条件同样具有反作用,只不过不是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回击维护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列宁在1895年对唯物史观作了合理且科学的解释和概括。1915年,在《卡尔·马克思》中挖掘出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一是唯物史观在探索和分析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其产生的原因这一本质进行剖析;二是唯物史观比以往任何历史理论都更加重视对人民群众活动的研究。
  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曾充分地认识到过去人们看待历史过于片面,主要在于统治阶级的歪曲和生产规模过小导致人们视野的狭小,而唯物史观的运用改变了这种局面。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其内容和内涵极具丰富性和灵活性,且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自李大钊将唯物史观引进中华大地以来,各个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不约而同地将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史学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也正因为如此,唯物史观铸就了历史学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3-55.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国家安全等方面原因,科研院所市场化进程相对迟缓,长期处于重技术而轻管理的状态,但随着军民整合理念的提出以及企业化改制的深入,在可预见的未来其经营管理能力势必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的竞争面前,科研院所急需转变原有重行政轻管理的运营模式,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可量化的评价激励机制。EVA作为经营形成的“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相比更能客观的反映被考核部门的业绩水平。试图探讨基于E
期刊
摘 要: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重大的政治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深化改革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以中医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院校,在坚定不移的践行党的廉政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院校特色,将中医文化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中。立足中医药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相通之处,运用中医文化中“理法方药”这一思维方法,通过探索廉政建设的“理”,建立“扶信念”与“祛外利”的“法”,拟定“
期刊
摘 要:为了解近20年家庭教养方式的整体发展趋势,把握发展脉络,揭示其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运用CitespceV.5.5.R.1软件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可视化分析。检索中国知网CSSCI期刊1998年至2019年收录的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533篇文献,统计其文献发文量,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系统梳理三个时期的热点词,得出亲子互动与家庭背景是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高频因素,以此为家庭教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
期刊
摘 要: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资源,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并且污染较为严重,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选择嘉兴市为主体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其他省、市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可持续发展;实物量;价值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校企合作逐渐成为高职类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顶岗实习作为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在烹调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目前烹调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促进高校和企业更好的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烹调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
期刊
摘 要:我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资源宝库,但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在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面临许多阻碍和困难。从加强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整理、强化科学研究、建立合理高效的审查机制、增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更好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民
期刊
摘 要:应急物资储备是保障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前提。建立了一个多出救点、多受灾点、多种物资的应急物资储备决策模型,用于解决政企合作模式下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点的选择与储备量决策问题,并以台风灾害情境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该模型可用于指导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的科学决策,提升应急保障水平。  关键词:选址;库存;基层应急物資储备;政企合作;优化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建筑物与居民区密集程度增加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考证热”现象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应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考证的作用及目的,并充分了解他们择业取向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考证的现状和择业取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国家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考证热;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才市场供需结构的改变,以专业理论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逐渐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部分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成大势所趋。以信阳农林学院财经学院财務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转型的主要策略。研究发现: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高校应增加理论教学内容广度、面向市场需求改进实践教学、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综合实行以上策略,因材施
期刊
摘 要:第三方抢票软件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抢票快、免排队的好处,在一定程度要上分担了官方12306运行的部分压力、节省人们的时间、精力、人力成本,但同时也有隱蔽性收费、抢票成功不稳定和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为此,主要研究第三方抢票软件是否真正意义上的能为用户抢到票,加速包是否真正的提高了抢票概率等,指出了当前火车票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总局等相关部门提高铁路硬件实力,进一步改善软件服务,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