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特点及策略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房颤动;医学应对方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 (2013)02_0161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30233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 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75%[1]。心房颤动患者发作时强烈的不适体验(如心悸、心 力衰竭等) 以及对可能继发脑卒中等严重血管事件的担心,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拟探讨心 房颤动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特点,为制定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4例,其 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36~78(5512±1353)岁,病程05~15(684±262)年。纳 入标准:①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心房颤动;②年龄18~80岁。排除标准: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②心脏外科手术病史;③严重肝肾功能不 全;④恶性肿瘤;⑤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精神异常。
  12方法: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_naire,MCMQ)评分采用H erman Feifel编制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修正中文版本,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 ,共20个条目,包含3类应对策略:面对、回避、屈服。量表采用4级评分法 ,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常用该应对方式。由受过训练的专业护士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问 卷,要求患者真实填答,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法填写者由家属或护士协助完成。调查 结果与沈晓红等[2]报道的我国常模(常模组)进行比较。共发放问卷84份, 回收有效问卷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分析,计量数据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患者组与常模组MCMQ评分比较显示,与常模组评分比较,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患者组 评分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回避”、“屈服”应对方式的患 者组评分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应对是个体处理应激情境的各种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积极地应对有利于健康,而消极应对则 可能加重应激反应[3]。如果个体对于应激状态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可造成严 重的心理损害[4],反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应激反应,从而保持心身的 健康。研究发现,通常人类存在3类应对策略:面对、回避、屈服。本文中采取“面对”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心房颤动患者低于常模。该部分患者的应对方 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能较主动与病友、医护人员交流自己病情,从各种渠道如宣传栏、 杂志和互联网上了解关于心房颤动的生活注意事项、并发症、治疗前沿等信息。患者通过这 些方式对疾病形成较为深入、理性的理解,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因此,医护人 员应该通过病友之家、座谈会、板报、患者手册等多种途径让患者能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加 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纠正患者的一些片面的观点与错误认识,出院后也要电话随访,了解 患者对疾病认识、自身心理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中,较多患者采取了“回避”、“屈服”这 两种较消极的应对方式。“回避”主要表现在当病友及护士谈论病情时刻意转移注意力,如 要求上厕所、反复调电视频道等。回避的应对方式能暂时帮助机体“忘记”不良情绪,赢得 心理调整时间,但它仅仅延迟了情绪的恶化,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回避最终会向“屈服” 或“面对”转变。针对此类患者,医护人员首先应尊重与理解患者的态度,鼓励患者多参与 病友、医护人员的宣教,逐渐提高其对疾病的接受程度。患者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表 现为对疾病漠不关心。它会严重打击患者康复的信心,影响配合治疗工作,导致其治疗依从 性降低。对于采取“屈服”应对方式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安抚患者,如通过 采取“面对”方式病友的现身说教减轻其心理压力,多提供一些治疗后预后良好的病例资料 ,介绍一些新的、有效地治疗方法,通过家属、病友、医护人员反复地教育支持,逐渐纠正 “屈服”的应对方式[5]。 虽然同样面对心房颤动这一种疾病,但每个患者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 每位患者的情况,掌握其医学应对方式,开展多种宣教和讲座等手段,使其避免采取消极态 度和不良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成熟、理智的应对方式正确地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需注意医学应对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护理人员需定期进行重新评 估,及时了解动态变化,改变相应的护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 科杂志,2004,43(7):491.
  [2]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 000,9(1):18-19.
  [3]林霞.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现代护理,2006,12(7):t1277-1 278.
  [4]Qiu Y, Li S. Stroke: coping strategies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caregiv ers of survivors during hospitalisation[J]. J Clin Nurs,2008,17(12):1563-15 73.
  [5]陈琪尔,邢文婷,汪根树,等.肝移植受者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物 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3):211-214.
  (收稿日期:2012_12_20)
其他文献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是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可从根源上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进而推进中国慢病管理的整体进程。  中国高血压管理需要医院及各大科室共同努力,从指南和循证出发,加强系统化管理,促进临床实践。  中国慢病管理质量促进项目(Great China)响应卫生部号召,由中国医师协会总会发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在儿童永存动脉干(persistent truncu s arteriosuss,PT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10例经超声心动图和临床诊断为永存动脉干的儿童患者,采用 双源CT,在心电门控下完成心脏造影检查,并进行多平面(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 再现(VR)多项后处理,其中5例患儿后期进行心血管造影(angiocardiography,CAG)检查。
期刊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肌纤维发育不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 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阶段性,多灶性动脉血管病,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动脉,以肾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多见,表现为动脉狭窄和闭塞,也可引起动脉瘤和夹层。其临床表现与受累动脉相关,肾动脉受累可表现为肾性高血压,颈动脉、椎动脉受累可表现为头痛、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顽固性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的治 疗效果。方法 将每日口服缬沙坦胶囊80mg,吲达帕胺片2.5mg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 0mg治疗8周血压仍未达控制目标的顽固性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2 例,每日A组加服吡格列酮片15mg和非诺贝特缓释片250mg,B组单加吡格列酮片15mg,C组单 加非诺贝特缓释片250mg,加强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清甘油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在男性冠心病(CH 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男性患者,并根据冠脉造影结 果分为冠脉造影正常组(对照组)33例;冠脉造影异常组(CHD组)52例,同时测定两组患 者血清SHBG、睾酮(TT)、血脂、血糖、胰岛素等水平的变化,计算体质指数(BMI)。 结果CHD组和对照组相比hs_CRP、TC、GLU、空腹胰岛素显著
期刊
传说中,有一双美丽的红舞鞋,凡是穿上这双鞋子的人都会跳出轻盈优美的舞姿,永不停止 。现实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计较名利,走上心脑血管病预防之路,在这条路上一走就 是25年。值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成立25年,我们结识了这样一些医生,他们如同 穿上了“红舞鞋”的勇敢者,在心脑血管病防治路上永不停歇。   “一个医生本事再大,可以治愈的病人是有限的,预防这个工作则不是等着病人来找,主动 将工作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桥脑旁正中梗死与桥脑深部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51例桥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桥脑旁正中梗死及桥脑深部 梗死,对两组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基底动脉病变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51例患者中桥脑旁正中梗死为34例,桥脑深部梗死17例。桥脑旁正 中梗死中16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4705%),桥脑深部梗死中7例有基底动脉狭窄(狭 窄率4117%),两组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入选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在饮食治 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用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共1年。对 照组给予安慰剂。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
期刊
1 突出的吸烟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的心血管病现状   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初,心脑血管疾病给全球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 告》中,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各地专家合作,收集并分析了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 重大疾病,其中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在心血管病死因中有3/4归因于 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心血管病已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第 一位死因,
期刊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随访  中图分类号:R5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 (2013)02_0137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3022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其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和冠脉造 影特点,归纳心肌桥的临床特点。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7月到2012年3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