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当导致的常见问题与防止措施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xw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药注射剂间的配伍使用,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各药药效,起到协同作用。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联合配伍后混合液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稳定性下降,这种变化会导致药物变性失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收集部分临床常见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其联合应用产生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措施,是解决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时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3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93-02
  
  
  随着中药应用的普及和中药制剂的日益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中药注射剂与其它注射剂的配伍应用越来越多,取得了颇大的疗效。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可变因素,长期以来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经常反复困扰生产部门的大问题,因此,在合并用药时出现问题较多,如中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后是否对症,剂量是否适宜,是否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医务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分析、发现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措施是医务工作者的又要问题,同时为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1 分析中药注射剂联合配伍使用易发生的问题
  1.1 产生致敏物质。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一些药物的主要成分本身具有抗原或半抗原性,在与其它药物配伍时形成大分子络合物,成为致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如广泛存在植物药中的次级代谢产物—绿原肽,它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并作为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指标,但此物质极强的致敏原[1]。再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抗原,易与丹参等形成络合物,因此,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不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导致过敏休克或严重的过敏症。板蓝根注射剂、穿心莲注射剂与青霉素G注射剂同时应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临床上应慎用。又如柴胡注射液与庆大霉素混合使用对于高敏体质的患者,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2]
  1.2 有效成分含量下降。中药注射剂和一些药物配伍使用后,含量会有所下降。这是医务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据仲氏等[3]研究表明双黄连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配伍后,其混合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显著降低。谢氏等[4]也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维生素C、林可霉素配伍8h外观无变化,但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孟氏等[5]报道穿琥宁注射液与维生素C配伍后,20℃时外观呈淡黄色,药物有效成分含量下降,38℃时黄色加深且含量无法测定。
  1.3 不溶性微粒增多。不溶性微粒指除气泡外可流动的、随机存在于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外来物质[6]。 近年来,关于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报道甚多,不溶性微粒因不能在体内代谢,微粒进人血管可能引起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及血栓,肉芽肿等并可能诱发热原反应,对心、肺、肝、肾等器官都有危害。
  据尹氏[7]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与10%葡萄糖配伍后,混合液的微粒数与原输液微粒数相比,稀释度愈低,微粒数愈高。谢氏等[8]报道红花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不溶性微粒随着红花注射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景氏[9]报道表明大输液本身的浓度、粘性对加入药物的微粒影响很大。
  1.4 混合液pH值改变、产生沉淀。中药注射剂合并使用时由于溶剂增加和改变,混合物Ph值过高或过低而使某些有效成分、稳定剂、助溶剂溶解度降低或溶胶状态被破坏而析出沉淀,则药物不能使用。据报道[10]茵栀黄注射液与注射用水,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20%葡萄糖注射液等输液配伍后pH值逐渐降低。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直接配伍由于溶媒极性改变产生黄棕色絮状沉淀。丹参注射液和环丙沙星注射液混合配伍,可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不可混合静滴[11]。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穿虎宁粉针、双黄莲粉针、复方丹参针等配伍,均有不同程度的沉淀生成[12]。文献报道[13~14]痰热清注射液与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在临床配伍使用后出现浑浊。
  1.5 降低药物疗效。中药丹参注射液不宣与阿托品注射液联合应用,两药合用,丹参所具有的降低血压的效应,能被阿托品阻断,从而降低丹参的药效。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不宜与地塞米松注射剂配伍,会影响疗效,使治疗病程延长。茵栀黄注射液不宜与氯霉素注射液配伍,因茵陈色原酮成分能够拮抗氯霉素的抗菌作用。
  1.6 热原的叠加。注射剂均有一定量的热原质,在与其它药射剂或大输液配伍后造成热原质的叠加。据报道止喘灵注射液为含麻黄碱制剂,医务工作者把止喘灵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并用想获得协同作用,但两药联用后效果反而不及单独应用氨茶碱效果好,严重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增加。
  1.7 配伍后混合液澄明度改变。中药注射液中某些成分的溶解性与溶剂的pH值关系很大。选择适宜的pH值,能保持有效成分的溶出或溶解,有助于澄明度合格。如清开灵注射液在pH6.8~7.5稳定,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故不宜与酸性药物配伍[11]
  2 防止出现配伍问题的主要措施
  2.1 增强药防范意识。中药注射剂出现配伍问题与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广大医务人员在联合应用配伍注射剂时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和用量合理配伍中药注射剂。避免盲目联合应用,避免盲目多种药物混合静滴,即使在临床和实验中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联合配伍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应仔细观察。
  2.2 注意给药途径。大部分中药注射液用于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七叶皂苷钠只供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长春两汀注射液不可肌内注射和静脉推注,如果把上述注射剂的给药途径给错,将后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医护工作者给患者用药时应该注意给药途径。
  2.3 注意给药速度。要严格按中药注射液说明书要求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如清开灵注射液滴速不宜过快,小儿20~40滴/min,成人40~60滴/min;康莱特注射液要求缓慢滴注,开始lOmin内滴速为20滴/min,30min后调整为40~60滴/min。
  2.4 注意配伍溶剂。配伍用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使用规定的溶剂进行稀释。有些注射剂由于用错稀释溶剂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例如丹参酮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不宜与生理盐水或含氯离子溶液配伍;双黄连注射液不可与复方氯化钠、平衡液配伍[15]
  2.4 其他。给药之前,仔细观察配伍注射剂有无沉淀,颜色变化;询问患者配伍用药过敏史;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密切观察和护理。
  3 结语
  中药注射液品种不断上市,一些注射剂间的不良反应和配伍问题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药学人员及时了解新动态,要求医护人员按药品说明书科学合理用药。并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临床医师、护师、药师三位一体密切协作,各尽其能,相互沟通,充分发挥专业和技能优势,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杜国安,付志荣,陈世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5,(9):928~929
  [2]康健功.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J].中国药师。2003,l(1):1~2
  [3]仲昆,林杉,李海蜀,等.双黄连粉针与4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研究[J].中药学,1999,21(3):137~138
  [4]谢苯械.红花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7):550~551
  [5]孟永钦,朱增燕,周沛碾.穿琥宁注射液在输液中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1):21~23
  [6] USP[S].24Ed.2000:1971
  [7]谢苯械.红花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7):550~551
  [8]尹梅,程平.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微粒变化考察[J].中成药,2000,22(4):309~310
  [9]景艳萍,王才夫,崔俊凤.参脉注射液与输液剂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J].齐鲁药事,2006,25(1):47~48
  [10] 张志伟.茵栀黄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0):454~455
  [11] 张建玲.常用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4):54~55
  [12] 姜岚.马光红.高明.穿琥宁注射液与克林霉素配伍产生药物混浊一例.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12~13
  [13] 邢彬,陈惠刚.痰热清配伍禁忌[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0887
  [14] 陈玉松,董晓娟,汪琪.痰热清与常用药物配伍反应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8):635
  [15] 李立安.静脉输液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267~270
其他文献
在医学向高科技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检测设备是当今医学诊断的主要手段,而其中的检测质量又是重中之重,但在血液检测中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为使检测结果更好,更真实的反映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必须对检验的全程即检测前(临床医生检验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转送)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转移因子)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8例。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2。2%;对照组中治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44。4%。结论: 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比常规治疗疗效好。  【关键词】转移因子;尖锐湿疣;疗效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例MDS患者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分析,68例中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20例占29.4%。缓解和明显进步41例占60.3%;无效27例,因严重感染、出血、骨髓衰竭死亡占39.7%。结论:通过对MDS的临床体征、外周血、骨髓的监测结果及治疗方法的观察分析,对MDS的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证据。
期刊
心身疾病是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疾患的一组疾病。黛力新含有三氟噻旽和四甲蒽丙胺二种成份,前者属于硫杂蒽类药物,口服时具有抗焦虑和抑郁作用;后者为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或者受体的杂环类抗抑郁药。文献报告两药联合应用能较快改善情绪,控制焦虑状态,主要适应症为轻、中度抑郁症。作者试用于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胃病等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4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
期刊
【关键词】 乳腺癌;焦虑;抑郁;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73-02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上海是乳腺癌的高发区,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第二位。患者常因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而出现情绪的变化,据国内外报道乳腺癌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资料报道,抑郁症使癌症患者的存活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治疗小儿神经精神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120例神经精神性尿频患儿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阿米替林5~10mg,每日2次,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给药物治疗。一周后复诊,询问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8.75%,对照组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极少数患儿稍有口干,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阿米替林治
期刊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指临床诊疗过程中,用中药(单味、复方制刑、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联用或序惯联用。在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最早见于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随着中西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在诊疗中日益广泛应用。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使药效减弱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1]。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对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无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I组)、48例一般型肺炎患者(II组)及34例正常体检者(III组)进行血清心肌酶功能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组36例患者中,治愈31例,好转6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4.3%;II组4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5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l00%。I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较II组患者显著升高,血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继发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患病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7例由于肺结核而导致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调查病原菌。并且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并得出结论。结果:导致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菌以念珠菌居多;药敏试验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
期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一样。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寒冷地区、高原地区、农村患病率高。其原发病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常见。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常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肺、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