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事件
2004年12月21日,全球第三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日本东芝公司突然宣布,为了降低成本,年底前将关停在菲律宾的笔记本生产厂。而后,东芝笔记本生产线将全部迁移至中国杭州。
目前,东芝笔记本业务在全球主要有菲律宾、中国以及日本三大生产基地。若此消息属实,中国将成为东芝笔记本业务唯一的海外制造基地,同时也是东芝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
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按照规划,在正式投产的头一年,其年产笔记本75万台,今后将逐渐扩大生产能力,最终达到年产200万台的生产规模。
据业内人士估算,本次东芝将杭州与菲律宾的生产基地合并后,东芝杭州生产基地年产能将超过300万台。
在全球化竞争和分工加剧的今天,东芝笔记本业务的搬家举动对这家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意味着什么?而选择了中国杭州又体现出了一家优秀企业应该拥有怎样的生产管理战略意图和判断?
搬家,是企业对产业从一个环到一个串的选择。
三次搬家策略
20年前的日本企业,很少走出国门,也谈不上搬家。
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当日本的贸易总量和GDP一起跃居世界第二位时,亚洲四小龙还在襁褓中。在那个时代,工程、电子等机电技术和设备,几乎全部烙着"日本制造"的印记。日本不仅是欧美的工厂,也是亚洲的工厂、全世界的工厂。日本当年的风采,在其所津津乐道的"雁阵模式"中清晰可见,在这个模式中,它向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输出先进于美国的技术和雄厚于欧洲的资金。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成本劣势愈发明显。此时,日本企业索尼公司; NEC;富士通、美能达等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纷纷奔走他乡。东芝也加入这个行列。这是它IT业务的第一次搬家,东芝在全球设立工厂。90年代末东芝笔记的全球工厂广布欧美和亚太。
第一次搬家,东芝是为了便于设厂,进入新世纪东芝开始了它的第二次搬家,其主要特点是立足亚洲。2000 年6月,东芝中国首家笔记本工厂在上海成立。第二年,即2001 年,东芝美国信息系统公司裁减500多名生产人员,并把笔记本电脑生产线移出美国,迁往亚太。日本媒体认为,这预示着东芝为大幅削减运营成本,将把其在日本、美国、欧洲的相关制造厂陆续转移到中国、菲律宾等低地价、低工资地区。
第二次搬家后,中国成了东芝生产基地的“左膀”(右臂是菲律宾)。2002年,东芝投资70亿日元在中国建立全球化的IT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将落实到中国杭州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中。在杭州市的出口加工区东芝租赁了大约40万平方米的土地,其中包括部分今后可优先租用的土地。这一面积大约相当于位于东芝在东京都青梅市的业务所的3.3倍、东京Dome体育场的9倍。当年 6月份,东芝在当地的运营管理公司"东芝杭州公司"(注册资金:约5亿5000万日元)成立,同时建立了工厂--笔记本电脑生产公司"东芝信息设备杭州公司"(注册资金:约9亿日元)。
2005年,即本次东芝的搬家举措是削掉右臂,将中国培育成它全球性的惟一生产基地。其步骤是,将在菲律宾的每个月生产十万台笔记本电脑的产能移至中国杭州。至于上海的工厂,在杭州的生产基地设立之初,就有东芝的高层表示,要按计划逐渐缩小“东芝计算机系统上海公司”的生产规模,最终与东芝杭州笔记本生产工厂合并。在东芝新的战略布局中,上海公司被赋予负责中国国内市场的营销活动等新的更为重要的定位。
东芝三次搬家主要动因是什么?降低成本。并不完全这样,但前两次应该说是以降低成本为主的。
当时,高昂的人力成本是日本企业在本土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一次搬家时的全球设厂无疑可以降低它的运输成本和市场推广成本。而第二次搬家时,亚洲国家如菲律宾,它的人力成本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五。日本横滨的工业园土地价格相当于上海郊区的62倍;东京的电话费相当于北京的4倍;日本的电费相当于中国的2倍。
如果说,前两次东芝选择搬家是因为了某一环节上的原因,这次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
从环节到产业串
现代制造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产业链,中国是这个链条的一环。实际上,世界工厂已经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链,把世界各国连结起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制造业越发达,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料越多。这是一种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影响的过程。
更为重要的由于近年中国的各项制度逐步完美。10多年前就开始孕育的“中国制造”已经历了两次升级,并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在讨论了多年“比较优势”后,中国企业正关注“核心技术”的发展,正为全面打进“全球供应链”而冲刺。IT制造业完整产业链在形成,这导致了该行业的交易成本低。
在东芝看来,一方面,杭州的出口加工区"境内关外"全封闭的生产环境,让东芝感觉中国的生产环境和日本没太大区别。
出口加工区被海关视作境外,因此,东芝所需的生产设备,由日本运至工业园均可享受免税。而为东芝配套的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却能够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这使得配套产品对东芝有了更大的低价空间。东芝在该区内生产的产品,还享受免收增值税、消费税,进口非配额、许可证管理制等诸多特殊政策,海关对东芝在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按照便利的"直通式"处理,使得杭州的东芝工厂和日本的东芝青梅工厂等对全球的出口联成一体。
另一方面,技术及技术人才的拥有。而整个中国的研发吸引力还将持续上升,因为它拥有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研发人员数量,拥有比日本还多的博士,以及和美国数量接近的理工科毕业生。浙江、上海是中国跨国公司研发最集中的地区。在这里“中国制造”正在与跨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研发机构双轮带动。
迄今,包括微软、松下、LG、GE、英特尔等在内的200多家跨国公司纷纷在这附近设立了研发中心。而杭州附近拥有中国华东地区电子配套业完备,东芝工业园附近包含浙大部分学院在内的"下沙大学城"给东芝用人带来的充裕的储备,是东芝本次战略转移的直接动因。
企业的另一只眼睛
如同正在进行探险的航海家一样,优秀的企业总是一只眼睛盯着地平线,另一只眼睛盯着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他们要为现在负责,同时也要为将来长远的结果负责。企业如果不在今天创新进取,那就一定会在明天落伍。
东芝的搬家表现了一个企业随着形势、环境和企业战略重点的变化。是一种对市场的敏锐把握,是企业时实应变的表现。这是中国企业欠缺的,也是应该学习的。
学习什么?企业时实应变是无法保证总是赢利的。根据定义,未来是不确定的。投资创新常常就像在跑马场赌博一样,如果我们了解两者的区别,这就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赌注,那就是创新工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求创造价值的新途径,也是为了创造新价值。对于创造价值具有良好知识和洞察力的企业,常在竞争对手无法达到的目标上押下赌注。接着,通过积极的管理工作,可以让赌博转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链接:
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迄今为止,东芝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公司达50家,投资总额逾80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2003年事业规模(在华销售额+对华出口额)超过330亿人民币。
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也是继日、美之后,东芝最大的独立市场。对东芝来说,2003年的海外市场份额中美国最多,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约占20%。预计,到2008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将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
2004年12月21日,全球第三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日本东芝公司突然宣布,为了降低成本,年底前将关停在菲律宾的笔记本生产厂。而后,东芝笔记本生产线将全部迁移至中国杭州。
目前,东芝笔记本业务在全球主要有菲律宾、中国以及日本三大生产基地。若此消息属实,中国将成为东芝笔记本业务唯一的海外制造基地,同时也是东芝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
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按照规划,在正式投产的头一年,其年产笔记本75万台,今后将逐渐扩大生产能力,最终达到年产200万台的生产规模。
据业内人士估算,本次东芝将杭州与菲律宾的生产基地合并后,东芝杭州生产基地年产能将超过300万台。
在全球化竞争和分工加剧的今天,东芝笔记本业务的搬家举动对这家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意味着什么?而选择了中国杭州又体现出了一家优秀企业应该拥有怎样的生产管理战略意图和判断?
搬家,是企业对产业从一个环到一个串的选择。
三次搬家策略
20年前的日本企业,很少走出国门,也谈不上搬家。
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当日本的贸易总量和GDP一起跃居世界第二位时,亚洲四小龙还在襁褓中。在那个时代,工程、电子等机电技术和设备,几乎全部烙着"日本制造"的印记。日本不仅是欧美的工厂,也是亚洲的工厂、全世界的工厂。日本当年的风采,在其所津津乐道的"雁阵模式"中清晰可见,在这个模式中,它向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输出先进于美国的技术和雄厚于欧洲的资金。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成本劣势愈发明显。此时,日本企业索尼公司; NEC;富士通、美能达等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纷纷奔走他乡。东芝也加入这个行列。这是它IT业务的第一次搬家,东芝在全球设立工厂。90年代末东芝笔记的全球工厂广布欧美和亚太。
第一次搬家,东芝是为了便于设厂,进入新世纪东芝开始了它的第二次搬家,其主要特点是立足亚洲。2000 年6月,东芝中国首家笔记本工厂在上海成立。第二年,即2001 年,东芝美国信息系统公司裁减500多名生产人员,并把笔记本电脑生产线移出美国,迁往亚太。日本媒体认为,这预示着东芝为大幅削减运营成本,将把其在日本、美国、欧洲的相关制造厂陆续转移到中国、菲律宾等低地价、低工资地区。
第二次搬家后,中国成了东芝生产基地的“左膀”(右臂是菲律宾)。2002年,东芝投资70亿日元在中国建立全球化的IT生产基地,此次投资将落实到中国杭州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中。在杭州市的出口加工区东芝租赁了大约40万平方米的土地,其中包括部分今后可优先租用的土地。这一面积大约相当于位于东芝在东京都青梅市的业务所的3.3倍、东京Dome体育场的9倍。当年 6月份,东芝在当地的运营管理公司"东芝杭州公司"(注册资金:约5亿5000万日元)成立,同时建立了工厂--笔记本电脑生产公司"东芝信息设备杭州公司"(注册资金:约9亿日元)。
2005年,即本次东芝的搬家举措是削掉右臂,将中国培育成它全球性的惟一生产基地。其步骤是,将在菲律宾的每个月生产十万台笔记本电脑的产能移至中国杭州。至于上海的工厂,在杭州的生产基地设立之初,就有东芝的高层表示,要按计划逐渐缩小“东芝计算机系统上海公司”的生产规模,最终与东芝杭州笔记本生产工厂合并。在东芝新的战略布局中,上海公司被赋予负责中国国内市场的营销活动等新的更为重要的定位。
东芝三次搬家主要动因是什么?降低成本。并不完全这样,但前两次应该说是以降低成本为主的。
当时,高昂的人力成本是日本企业在本土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一次搬家时的全球设厂无疑可以降低它的运输成本和市场推广成本。而第二次搬家时,亚洲国家如菲律宾,它的人力成本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五。日本横滨的工业园土地价格相当于上海郊区的62倍;东京的电话费相当于北京的4倍;日本的电费相当于中国的2倍。
如果说,前两次东芝选择搬家是因为了某一环节上的原因,这次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
从环节到产业串
现代制造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产业链,中国是这个链条的一环。实际上,世界工厂已经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链,把世界各国连结起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制造业越发达,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料越多。这是一种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影响的过程。
更为重要的由于近年中国的各项制度逐步完美。10多年前就开始孕育的“中国制造”已经历了两次升级,并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在讨论了多年“比较优势”后,中国企业正关注“核心技术”的发展,正为全面打进“全球供应链”而冲刺。IT制造业完整产业链在形成,这导致了该行业的交易成本低。
在东芝看来,一方面,杭州的出口加工区"境内关外"全封闭的生产环境,让东芝感觉中国的生产环境和日本没太大区别。
出口加工区被海关视作境外,因此,东芝所需的生产设备,由日本运至工业园均可享受免税。而为东芝配套的国内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却能够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这使得配套产品对东芝有了更大的低价空间。东芝在该区内生产的产品,还享受免收增值税、消费税,进口非配额、许可证管理制等诸多特殊政策,海关对东芝在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按照便利的"直通式"处理,使得杭州的东芝工厂和日本的东芝青梅工厂等对全球的出口联成一体。
另一方面,技术及技术人才的拥有。而整个中国的研发吸引力还将持续上升,因为它拥有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研发人员数量,拥有比日本还多的博士,以及和美国数量接近的理工科毕业生。浙江、上海是中国跨国公司研发最集中的地区。在这里“中国制造”正在与跨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研发机构双轮带动。
迄今,包括微软、松下、LG、GE、英特尔等在内的200多家跨国公司纷纷在这附近设立了研发中心。而杭州附近拥有中国华东地区电子配套业完备,东芝工业园附近包含浙大部分学院在内的"下沙大学城"给东芝用人带来的充裕的储备,是东芝本次战略转移的直接动因。
企业的另一只眼睛
如同正在进行探险的航海家一样,优秀的企业总是一只眼睛盯着地平线,另一只眼睛盯着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他们要为现在负责,同时也要为将来长远的结果负责。企业如果不在今天创新进取,那就一定会在明天落伍。
东芝的搬家表现了一个企业随着形势、环境和企业战略重点的变化。是一种对市场的敏锐把握,是企业时实应变的表现。这是中国企业欠缺的,也是应该学习的。
学习什么?企业时实应变是无法保证总是赢利的。根据定义,未来是不确定的。投资创新常常就像在跑马场赌博一样,如果我们了解两者的区别,这就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
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赌注,那就是创新工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求创造价值的新途径,也是为了创造新价值。对于创造价值具有良好知识和洞察力的企业,常在竞争对手无法达到的目标上押下赌注。接着,通过积极的管理工作,可以让赌博转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链接:
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迄今为止,东芝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公司达50家,投资总额逾80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2003年事业规模(在华销售额+对华出口额)超过330亿人民币。
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也是继日、美之后,东芝最大的独立市场。对东芝来说,2003年的海外市场份额中美国最多,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约占20%。预计,到2008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将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