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消费,饮食作为主要符号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饮食电影温和地诠释了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亦阐述了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更带来了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文章以电影中的美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饮食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所具有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关键词】 饮食电影;视觉;观赏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汪洋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食精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嗞滋声,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爱欲。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爱欲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
[6]罗勤.影像的狂欢:论电影“奇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赵红群,等.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陆翔,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艺术硕士。
【关键词】 饮食电影;视觉;观赏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汪洋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食精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嗞滋声,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爱欲。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爱欲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
[6]罗勤.影像的狂欢:论电影“奇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赵红群,等.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陆翔,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艺术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