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面孔、照片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暴雨将至》是美籍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代表性作品。电影运用三段式叙事手法,打破传统叙事模式,是采用后现代叙事文本的电影范例之一。本文对学界已多有研究的叙事手法不过多阐释,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电影中对于文明、宗教、语言等概念的文化关怀上,并尝试结合其他影视文本作品,来共同阐释三段式循环中语言、面孔、照片的潜在意涵。
  【关键词】 《暴雨将至》;文明冲突;循环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1994年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指导的《暴雨将至》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普遍的人文关怀和对文明冲突的深刻反思震惊了世界,获得1994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和第6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它也是马其顿共和国自南斯拉夫解体独立后的第一部电影。这不但对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马其顿意义重大,其电影中探讨的诸如种族、语言、宗教、文明等概念也具有恢弘的主题建构,对历史或当下的人类境遇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和平是例外,而暴力无处不在”,人类尚未迎来全面的和平与安宁。
  发生在2015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将欧洲人们从日常美梦中惊醒,从电视中网络上见过的鲜血和暴力真地就发生于身侧。而2016年3月22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爆炸事件似乎昭示了发生于欧洲的系列恐怖袭击并未结束,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西方遭遇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恐怖主义时,曾引以为傲的知识与理性无处着落,使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与惊恐中。另一方面,是欧洲政府面对中东难民进退两难的态度。生活在战乱与贫穷阴影下的难民们甘冒危险前往欧洲期求更好的生活。但在欧洲深陷经济危机同恐怖袭击的背景下,求同存异、文化包容、融合发展似乎成为空泛的承诺,成为意涵缺失的言辞。时不时出现的舆论攻击乃至游行示威似乎都透露出欧洲民众对于难民的同情与抗拒之争。文明、宗教、种族、语言的隔阂与冲突,让恐怖袭击与难民危机上升为世界性问题。不同文明与宗教间如何交流、如何共处、如何合作一直以来都 是困扰人类的难题。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预言:哲学假定、基本价值、社会关系、习俗以及全面的生活观在文明间有重大差异。最有可能从局部冲突升级到战争冲突的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1]7亨廷顿的观点可能有待商榷或有失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人们预告了未来世界的困境。在电影中,无望的爱情、两难的抉择、手足的残杀都成为了文明冲突的牺牲品,无因的种族及宗教仇杀展示着人类痛苦的普遍境遇。曼彻夫斯基认为这部电影在于诉说做出选择的重要性,任何地方都可能爆发的战争影响巨大 ,无论身处何处人们都必须自问本心,做出选择。[2]39
  在故事架构上,曼彻夫斯基采用三段交错预设的故事构成电影主体,分别以言语、面孔、照片为题,以“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OT ROUND.”(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作为核心线索,勾勒出了突破传统电影时空架构的后现代电影的形式,摧毁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形而上常规, 打破了其封闭的美学形式,使表现方式彻底多元化。[3]13影片以三个短语为题的三个故事,运用了传统“三一律”模式却又超越于其上,通过“三一律”的不断重复、类比和呼应,进一步解放了叙事束缚,将处于战争阴影下的焦虑苦痛和充斥在生活中的暴力血腥全盘呈现出来。影片三个段落的标题并不完全遵循英文语法,一律采用了复数形式。这表明曼彻夫斯基不仅仅是关注单个群落,而是放眼于整体人类的苦痛现实。[4]67
  一、言语:交流-文明-冲突
  言语(words),或译作话语,通常是人们交流沟通所使用的媒介。人们通过言语来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但在影片的三段故事中,着力表达的却是言语交流的苍白与无力。第一部分中,操持着不同语言的萨米娜与柯瑞完全无法进行言语上的交流,他们始终不曾听懂对方说的每一句话,也不曾将自己的言语表达到位。然而两个人产生了最亲密的爱情;与此产生强烈对比的是闯进教堂的村民可以同神父交流,却端起枪口,吐出的言语也是冰冷的“以牙还牙,血债血偿”;萨米娜的亲人来到时,始终用暴力代替言语进行单方面质问,最后萨米娜倒在了口呼“妹妹”的哥哥的枪口下。第二及第三部分中两次交流也以失败告终。这无疑暴露和讽刺了言语交流的不可通达,为方便交流而发明的语言成为了影片的讽喻对象,前后反差造成极大的震撼效果。
  经典文本中关于言语交流的困境最早出现于《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巴比塔,希望能到达天堂。上帝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无法沟通,自此各散东西。在上帝看来,当人类成为一样的人民、用一样的言语时,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故言语交流维系着人们共处一地的可能,但这种言语交流在影片中或现实中有时却因各种因素而不可通达。
  幸而影片为另一种交流方式提供了希望。萨米娜临死前将手指放在嘴前,暗示柯瑞已无需说话,这一刻沉默即代表了双方的爱与信任,身体与心灵的相通不需要再用语言来诠释。在电影《钢琴师》(1)中,犹太钢琴师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口齿不清,但他用瘦骨嶙峋的手敲击琴键的那一刻,纳粹军官聆听到了他想说的“话语”,此时话语的沉默比言语的交流更能抚慰个体的心灵,在最阴暗和艰难的岁月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纳粹军官冒着生命危险伸出援手,庇护钢琴师熬过了最寒冷的冬天。远藤周作在《沉默》(2)文本中塑造了一个面对绝境选择沉默、选择弃教的神父洛特里哥,但在恩师眼中、在信徒吉次郎心中、在上帝的注视中,洛特里哥以沉默代替言语,诠释与实践了自己无边而坚定的信仰。
  言语不通导致的交流不畅难免造成文明间的冲突与宗教间的矛盾,然而爱情、虔诚、信仰、认同也可能同时诞生。尽管萨米娜最终沉默地死去了,但现实中的犹太屠杀的幸存者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 (Wladyslaw Szpilman)(3)确实生还了,他在战争结束后进行了全球音乐巡演,继续追寻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文学、音乐、绘画、影视、美食等在一定情境下能够代替人们的言语进行交流。在巴别塔世界中,这是人们所使用的第二种言语,维系着文明与人类间的剩余温情。   二、面孔:差异-种族-暴力
  面孔(faces)由种族确定,在许多抱持着僵化种族观念的人看来,面孔的差异似乎就代表了种族间的区别。这种思想的来源可能与笛卡尔哲学的身心二元论相关,在部分人们的观念中,心灵高于身体的等级区分依然存在。表征之一是面孔的地位始终要高于身体的其他部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许多人相信面孔更能反映出人的内心。[5]124
  第二部分中,亚历山大说“我会改变”,安妮回答“你已经变了,看你的脸”。下一时刻中,安妮同丈夫尼克在餐厅用餐,镜头始终聚焦于安妮和尼克的面部特写,通过两人言语交流和面孔表情来表达两人的貌合神离。爱情的破裂、婚姻的失败、毫无意义的屠杀突然降临,暴力似乎随意地进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乱枪中,尼克的脸被打碎,安妮最后一句台词是:“尼克,尼克,你的脸,你的脸。”突兀的暴力于一瞬间夸大了种族间的差异,将所能辨识的最重要的面孔打碎。
  电影《卢旺达饭店》(4)、《杀戮禁区》(5)、《四月的某时》(6)等作品较为真实再现了1994年胡图族对图西族的种族屠杀状况。电影中对于胡图族和图西族的脸孔解读有着这样的说法:“胡图族肤色更黑,鼻头更宽,图西族肤色更浅。”在《四月的某时》中,我们可以得知关于胡图族和图西族的面孔差异完全是历史殖民主义的产物。胡图族和图西族本属同一种族,语言、体格和文化没有过大的差别,却由于历史、政治原因同社会阶级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屠杀无法避免。据国际红十字会估算,100多天内卢旺达700多万人口中有近100万人被杀,是世纪罕见的灾难,截至现在为止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局势仍然紧张。(7)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源于西方殖民统治及其意识形态构建和固化了图西族与胡图族的边界,以种族化的方式定义了两个族群之间关系的性质。[6]166当前许多前殖民地尚存在着种族仇视的问题,可以说民众的真正解放,不仅在于获得政治生活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对于内在思想观念及文明差异的消解。
  三、照片:时间-记忆-误解
  “照片(pictures)”是时间与记忆的定格,它以静止的方式将时间瞬间化停滞化。影片借由第三部分将前两个故事串联而起,将整个突破古典叙事的故事架构揭开。亚历山大是战地摄影师,日常工作是拍摄处于战乱之中的人们。在意识到摄影(shoot)即是“射杀”(shoot)后,他背负着罪恶感决定逃离回乡。但在乡村的土地上,他才发现人类痛苦境遇是整体性的普遍性的,无论在何处都逃脱不了暴力与战争的阴影。
  《卢旺达饭店》中,保罗认为拍下种族灭绝的照片能够唤起关注而制止屠杀,但事实上人们可能只会说一句“太恐怖了”,然后继续享用他们的晚餐。《杀戮禁区》中理想主义教师科纳带领BBC记者前往屠杀地拍摄照片也是为了唤起人们的援助,然而等来的却是联合国的全面撤军,弃难民于不顾。具有定格作用的照片必将引起争议。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认为:“照相机发明以来,世界上就出现了一种英雄幻象主义。道德家们幻想着照片能够作为理解和宽容的后援,但事实上照片使痛苦与历史转化为观赏场面,割裂了人们与同情的距离,最后沦为了感官的刺激剂和道德的止痛剂。”[7]106-125影像的泛滥成灾,是记录了战争的原貌,抑或是建构了灾难的神话?在磨平了个人的正义感后,照片是否只会让人变得麻木不仁?在面对记录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创伤的照片时,人类能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中,昔日情人汉娜对亚历山大说“把她当成你的女儿一样去拯救去爱护”时,某种意义上使曾沉溺于照片而时间停滞的亚历山大找回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意识到了摄影无法介入生活,但人类自身可以。在抛弃了自己曾经的懦弱后,他撕掉了照片,解救出萨米娜。“如果纵容你,我不能原谅自己。”是亚历山大用自己的行动来阻止了种族之间冤冤相报的仇杀。虽然最后亚历山大倒在了自己表弟的枪口之下,但导演对于人道主义者亚历山大的牺牲是肯定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冲突中,将不同种族的对方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爱护,跳脱出狭隘的种族主义,揭开误解(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判断萨米娜杀死异族人源于意外),并且不让这种误解的记忆传承下去,破开仇恨的圆环,是否能够最终突破“暴雨将至”的循环?
  四、循环结构的深化
  影片中的箴言“时间不逝,圆圈不圆”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与外延,构造出了影片中静止循环的物化的时间同真实时间的对比,自此将三个故事框式反复成圆环。根据言语、面孔、照片三个圆环式的基础元素,事实上我们可以延伸出更高一级的循环构造(图1)。言语对应交流,面孔对应差异,照片对应时间,交流、差异、时间三者可组成循环;更高层面上,言语对应交流对照文明冲突,面孔对应差异对照种族暴力,照片对应时间对照记忆误解。文明冲突、种族暴力、记忆误解三者又组成更广阔意涵的循环。通过内层循环,到中层循环,到最后的外层循环,循环结构层层外延,链链对应,可简单勾勒出一幅关于世界、种族、战争等一系列普世文明的内在框架。
  言语、面孔、照片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部分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惯常,每个人、每个家庭抑或每个集体中,都共享着同一套关于言语、面孔、照片的编码解码方式,在与不同编码的个人或集体相遇时,从中彰显的关于交流、关于历史间的差异决定了两个群体间的关系,而通常随着交流的深入,彼此间的文明冲突也将越加明显,历史是否会产生群体式的记忆误解而持续下去,或文明冲突的加剧是否会导向种族暴力,都由第一层次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所决定。如果想要规避过度的文明冲突,或是历史记忆造成的误解,抑或种族间的暴力冲突,我们所能做的也许是进行交流,欣然接受彼此间的差异,将冲突和暴力扼杀于襁褓中。如果不幸发生了战争与暴力,那么是选择漠视,抑或选择挺身而出?人道主义者亚历山大告诉了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饱含着殉道式的绝望,但明知可为而不为则是作为人类莫大的屈辱。
  影片最后,象征战争阴影的“暴雨”即将到来,新的轮回似乎正待重演,远处,牧师说着:“时间是不等人的,因为圆圈是圆的。”时间的迷混与断裂,非线性的叙述、无因果的轮回,使故事从何处开始到何处结尾已无关紧要。[8]27那无可逃脱的时间循环,无可避免的宿命似乎是沉痛的,但真正伟大的文明与宗教、语言与文字、种族与面孔的差异都应该带领人类走向更多元的生活。或许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觉醒与反抗,祈求和平的呼声高涨,逝去的时间会带走关于战争、关于冲突、关于暴力的曾经而迎来未来。   “当鸟群飞越阴霾天空时,人们鸦雀无声,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8),文明的冲突与差异不应该成为阻挡发展的道路,如同吴叡人在本尼迪克特著作《想象的共同体》导读中所说一般,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核心是认同和理解,我们能寻求不同的“想象的共同体”间的和平共存之道。[9]17我们所有人都衷心期待有一天“暴雨”将不再来临,所有的文明都能以温情的方式相待。
  注释:
  (1)2004年,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
  (2)远藤周作《沉默》,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
  (3)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1911-2000)犹太裔钢琴家,《钢琴师》是据其自传改编的电影。
  (4)2004年由特瑞·乔治执导。
  (5)2005年由迈克尔·卡顿琼斯执导。
  (6)2005年由拉乌尔·佩克执导。
  (7)参见谷玥《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屠杀》,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4/05/content_1401346.htm。
  (8)来自南斯拉夫作家塞利莫维奇的作品《死亡与苦行僧》。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 F·基特勒.后现代艺术存在[M]//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程青松.时间不逝圆圈不再──析《暴雨将至》[J].电影艺术,1998(5).
  [5]孟革.象征之林——评《暴雨将至》[J].大众文艺,2012(20).
  [6]马雪峰.大屠杀、含米特理论、族群身份以及其他——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所想到的[J].西北民族研究,2006(1).
  [7]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8]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 杨德昌电影《一一》揭示了生命个体的两重困境:一是困于独立个体的认知和感受局限,而在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和冲突;二是主体与其生存空间之间的相互纠葛的结构冲突。影片从一种凝视的视角呈示出生活的背面,探寻每个生命个体内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描绘出主体在被空间建构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迷津。杨德昌的这一切努力旨在加深我们对自身处境的认知与感受,展现每个生命个体的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的法国,作为西方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它在广义上包含了绘画和音乐等方面。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是同一主题、同一时期、同一地域上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比较艺术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和德彪西入手,结合其作品,对印象派的绘画和音乐进行比较。  【关键词】 印象派;绘画;音乐;比较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作
期刊
【摘要】 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剧作不仅受到了契诃夫与斯特林堡的影响,也受到了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影响。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一剧的创作不但明显而直接地受到了契诃夫的《樱桃园》的影响,同时也隐含了阿拉·纳茨莫娃主演的《群鬼》、易卜生与威廉斯相似的青年时代经历以及对《玩偶之家》的逆用典三者耦合的结晶。以逆用典的方式将布兰琪与娜拉进行对比,更有益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布兰琪这一形象中威廉斯的自传性因子以
期刊
【摘要】 “情景逻辑”是声乐表演意识中的重要方式,这种表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声乐表演置于情景之中,从根本上提高受众对作品的认知程度。本文主要阐述了“情景逻辑”声乐表演意识的理论研究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情景逻辑”的基本概念以及内涵进行总结,通过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某些唱段进行分析,凸显“情景逻辑”声乐表演意识在当下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情景逻辑;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费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以昆明市延安医院为例,在对其调研的基础上,从康复植物配置、游乐设置、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尝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孤独症儿童作为其使用对象的特殊性,设计出空间宽阔、色彩丰富、能进行良好互动,且便于安全管理的儿童孤独症康复花园的改造方案。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康复花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医院为了使病人获得
期刊
【摘要】 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关注内在的精神,精神得益于外在的感受,更强调主体意识的历练,因此,独特体验的主观精神对另一主体来说,都可能是虚拟的故事。具有创造性的绘画作品亦不易被接受,因为个性的精神世界无疑具有陌生的虚拟性。本文意在诠释绘画生殖的可能性。  【关键词】 绘画生殖;虚拟故事;精神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成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欧洲和北美的多家博物馆频遭抗议,无论是来自内部员工的抗议、罢工,还是参观者对展览的不满、破坏,作为公共空间的博物馆,正在经历着重重考验。本文重点考察了2015年接连发生的三起博物馆抗议事件,分析了这些争议事件背后隐藏的不同价值体系,同时探讨了当下博物馆和批评话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 博物馆;抗议事件;公共空间;话语争夺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20
期刊
【摘要】 2015年11月,由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艺术学院共同协办的“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第五届年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中心主题——“东南亚音乐”展开热烈而深入地讨论。内容涉及“东南亚音乐研究”、“其他地区音乐研究”和“世界民族音乐教育与推广”三方面内容。配合会议议题,以“音乐工作坊”和音乐会的形式对云南少数民族、印度、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地区和国
期刊
木西 原名李琰,1986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学院艺术系,200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写意风景油画工作室,河南黄淮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览,并先后在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举办画展。
期刊
【摘要】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描述了主人公松子从幼年到中年死亡这一生中的经历。在弟弟眼中,松子是罪人,因为厌恶而与她断绝关系;而在侄子阿笙的眼中,松子是值得信仰的上帝。本文试图从弟弟和侄子两种叙事视点入手分析松子形象的内蕴,并探讨叙述方式对电影主题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罪人;上帝;主题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