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分析错误原因,提高学生纠错的能力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数学 纠错 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分析错误原因,提高学生纠错的能力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那么,在小学教学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纠错能力呢?
一、提高小学生数学的纠错能力的意义
A、纠错利于端正学习态度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几乎每天都有作业。每次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不少问题。有的学生拿到作业本看都不看一眼就塞进了抽屉,有的学生翻开作业本一看发现错了不少,就顺手拿来别人的作业本,再进行所谓的“订正”。这充分说明了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种错误的态度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扩大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所以,必要的纠错能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纠错利于加深理解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学以致用。看似简单的概念,在用起来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必须及时纠错,以强化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作业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条题目订正过一遍、两遍甚至于更多时,每次仍然有学生会出错。问题出在,学生不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见,纠错是必须的,同时也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
C、纠错利于培养反思能力
纠错是作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上课需要反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反思,反思是指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难点,形成自己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网络,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做好准备。纠错其实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反馈的过程。利用所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自我调整,使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疑惑得到解决,从而加深理解,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的纠错能力的策略
1、掌握算理,提升正确率。
好多计算题,学生易出错。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算的准确是对运算本领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根据算理和标题的运算要求,有根有据地慢慢地地实施(实际的行为)运算。在运算整个过程中应用的概念、公式、法则要准确无误,最终才气包管运算结果的准确无误,只要在运算的全整个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难题,就会使得整个运算的错误。
2、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也可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读读法则再做”等。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的批改方式,使学生在修改后既知其然,又知其所然,实现了对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双重引导。面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若能潜心思虑,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为何这样做的想法,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学生作业中错误的价值,我们就能找到学生犯错的根源,就能顺应学生知识层次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获得新的收获,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3、教师归纳题型,让学生进行对比,自主发现错误原因
教师为防止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混淆, 可设计一些对比型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激起内在“观点”的矛盾,使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与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真正领悟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剪裁好的衣服板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学生对待问题有着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如果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简单否定后,就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传授给他,这种不经过学生头脑思维的答案并不能真正融入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常会出现案例中那样的情况: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并不领情。其实,我们不妨先听听学生的“错理”,让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不同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大量的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使得我们体会到:如果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大多数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可能没有印象或是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一部分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积极对待,耐心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认识。
4、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纠错本”
所谓“纠错本”就是每个学年让学生都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做错的题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讲义或试卷上剪下或抄写到错題本上,整理好后再在笔记本上总结概括。那么,纠错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1)经常阅读。对待错误要经常“见面”,就像“1 1=2”的问题,即使是梦中也不会出错。看“纠错本”,就等于把自己错的题目多看两遍,然后不断地训练,不断地重复,以后看到这个类型的题目很快能反应出来。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更正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地进行强化训练。
2)学会相互交流。做“纠错本”是最不能怕麻烦的,相反,内容又精又多才是一本好的“纠错本”的特性。同学间交换“纠错本”,互相借鉴,互有启发,在“错题”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
3)善于拓展功能。建议在“纠错本”上完善几个功能,就像模块一样,让“错”变得非常清晰,如:标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错误”等错误原因;标出“错误知识点”等;写出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等。
4)持之以恒。使用贵在坚持,千万不能偷懒,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到需要的时候方能胸有成竹、举一反三、信手拈来。
5)善于留白。在本子的一侧适当的留一些空白,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感悟等
数学 纠错 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分析错误原因,提高学生纠错的能力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那么,在小学教学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纠错能力呢?
一、提高小学生数学的纠错能力的意义
A、纠错利于端正学习态度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几乎每天都有作业。每次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不少问题。有的学生拿到作业本看都不看一眼就塞进了抽屉,有的学生翻开作业本一看发现错了不少,就顺手拿来别人的作业本,再进行所谓的“订正”。这充分说明了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种错误的态度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扩大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所以,必要的纠错能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纠错利于加深理解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学以致用。看似简单的概念,在用起来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必须及时纠错,以强化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作业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条题目订正过一遍、两遍甚至于更多时,每次仍然有学生会出错。问题出在,学生不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见,纠错是必须的,同时也是需要耐心和时间的。
C、纠错利于培养反思能力
纠错是作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上课需要反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反思,反思是指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难点,形成自己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知识网络,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做好准备。纠错其实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反馈的过程。利用所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自我调整,使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疑惑得到解决,从而加深理解,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的纠错能力的策略
1、掌握算理,提升正确率。
好多计算题,学生易出错。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算的准确是对运算本领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根据算理和标题的运算要求,有根有据地慢慢地地实施(实际的行为)运算。在运算整个过程中应用的概念、公式、法则要准确无误,最终才气包管运算结果的准确无误,只要在运算的全整个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难题,就会使得整个运算的错误。
2、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在错误的地方做上某种提示符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也可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自查,写上“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读读法则再做”等。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和正确方法,而且彻底掌握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的批改方式,使学生在修改后既知其然,又知其所然,实现了对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双重引导。面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若能潜心思虑,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为何这样做的想法,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学生作业中错误的价值,我们就能找到学生犯错的根源,就能顺应学生知识层次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获得新的收获,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3、教师归纳题型,让学生进行对比,自主发现错误原因
教师为防止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混淆, 可设计一些对比型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激起内在“观点”的矛盾,使学生在不断产生错误与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真正领悟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剪裁好的衣服板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学生对待问题有着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如果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简单否定后,就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传授给他,这种不经过学生头脑思维的答案并不能真正融入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常会出现案例中那样的情况: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并不领情。其实,我们不妨先听听学生的“错理”,让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不同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大量的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使得我们体会到:如果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大多数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可能没有印象或是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一部分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积极对待,耐心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认识。
4、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纠错本”
所谓“纠错本”就是每个学年让学生都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做错的题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讲义或试卷上剪下或抄写到错題本上,整理好后再在笔记本上总结概括。那么,纠错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1)经常阅读。对待错误要经常“见面”,就像“1 1=2”的问题,即使是梦中也不会出错。看“纠错本”,就等于把自己错的题目多看两遍,然后不断地训练,不断地重复,以后看到这个类型的题目很快能反应出来。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更正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地进行强化训练。
2)学会相互交流。做“纠错本”是最不能怕麻烦的,相反,内容又精又多才是一本好的“纠错本”的特性。同学间交换“纠错本”,互相借鉴,互有启发,在“错题”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
3)善于拓展功能。建议在“纠错本”上完善几个功能,就像模块一样,让“错”变得非常清晰,如:标出“概念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错误”等错误原因;标出“错误知识点”等;写出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等。
4)持之以恒。使用贵在坚持,千万不能偷懒,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到需要的时候方能胸有成竹、举一反三、信手拈来。
5)善于留白。在本子的一侧适当的留一些空白,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感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