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兴趣,设情境,巧提问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c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获取知识的欲望,就能主动学习。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二,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能够使教师洞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观点是被认同或理解的,这无疑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三,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语文课堂上,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打造与学生的“互动平台”,才能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敢于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表达不同见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该是“亲切热情、词准意切、礼貌文雅、生动有趣”的。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运用美的语言,学生不但易于接受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世界,它充满了美,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受其感染,被其熏陶、获得美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此外还应质疑激思,把学生带入疑问的情境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会有思,才会去探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还要讲究导语设计艺术,调动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并要重视启发讲解艺术,增强分析课文的启发性。
  
  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有效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设计要有趣。比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生动形象的诗词名句、传说故事、轶闻趣事等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在刚接触新课时,就能处于一种新奇的状态,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去探索新知识、新内容。2.问题设计要新奇。好奇心是学生深入学习、探索学问的源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不断寻找最佳素材,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注意力。3.问题设计要巧妙。问题问得巧妙,不仅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还会让学生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4.问题设计要明确。设计问题要针对教学目标,决不能胡乱提问。
  
  课堂教学实例
  
  例如:李璟的《浣溪沙》
  师:这首词上片写荷,是什么荷?
  学生:残荷
  师:是什么人?
  学生:思妇。
  师:那么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作者当时又是怎样的心境?
  (配乐朗读第四段,并让学生思考:此段写了哪些景,构建了怎样的画面)
  师: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比喻?
  学生:形状相似。
  师: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不也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美。
  师:何以见得很“关”?
  学生1:“句中有‘亭亭’二字。”
  学生2:“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师:“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没有。“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师: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性?”
  学生: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教师:这是通感。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者永恒的课题。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教师的必修课。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悄悄地做着本职的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华;静静地散发着光和热。他们用平凡与执著撑起了一片灿烂的天空。安徽省铜陵市金山路小学的袁昌和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自己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从教22年来,他坚守讲台,用爱心与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教育的赞歌。  一、注重学习,坚定信念  1991年7月,袁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装着满腔的激情走上了工作岗位。“人生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灵魂。对于所带班级的成员,班主任若总坚持付出真爱,将学生看成自己的至爱,那么,这个集体的成员也必将是充满爱心的。笔者一步步引领着学生们沿着“爱”之路,向着闪烁“爱”的光辉的纯美境地欢畅而行,牵手打造出以“爱”为核心的纯美的班级文化。  一、聆听故事,唤醒心灵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让学生们“发现爱”,心动起来,是他们付出“真爱”的前提。  看到过《一碗馄饨》
传承了三千多年的文言文,记载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辉煌,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由于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现在,无论从编者、命题者到教师、学生,还是从教科书设置的课文篇目到文言文教学在课时上所占的比例,都表明了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之高。抓好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只要我们在古文教学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采访对象:张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教师。  编者按:公办的国字号优秀学校不愁生源,不忧待遇,不忧学习进步的机会,况且执教多年经验丰富……他们的想法与民办的私字号的,需要提高成绩吸引家长眼球,以期进一步发展的年轻的教育者有区别吗?为此我们选择采访了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地区海安相隔数千里的中部地区的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年轻女教师张洁。  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是一所12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语言洗练,文辞优美,内涵丰富。它们以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泉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以优美的词语、贴切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和富有气势的排比,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
温总理说:“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起奠基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基础教育的最根本价值是育人。笔者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平凡岗位上追求着教育的永恒价值,在教书育人中提升教师素质。  笔者从教30
日前,笔者收到了著名图书策划人吴法源先生馈寄的“大礼包”———由他策划的“源创教育”系列新书,这其中就有朱永新先生的新作《教育的解放》。  朱永新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影响深远、蜚声中外。新教育实验以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等六大行动为途径,努力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
近期,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围绕着“价值观”的主题大讨论。那么,何谓“价值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是:这是人们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但是,由于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作为当代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又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呢?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德”。当我们谈到“德才兼备”的时候,我们把“德”放在首位,因为我们
上学期,兰州市七里河区教育局教研室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课堂教学“一对一”竞赛式听课调研活动(即一个教师讲课,一个指导教师听课评课)。笔者作为一线教师,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深切感受到农村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面临的诸多困境。    农村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现状    1.师资现状  据笔者初步统计,本次调研的区属15所初中(都是农村初中),现有思想品德课教师25人,其中政治教育专业专职教师15人,其他专业像物
“诗画一体”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视之有物、闻之有声,在诗情画意中完成绘画创作。这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儿童模仿———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思维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创设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诗画整合中育情感、增智能、练思维,有效推动了学生的多元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术诗画一体教学呢?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