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初中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缺失现象,提出了科学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充分自主发问,开启学生的思维;大胆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的思维;放手实验设计,活跃学生的思维;自主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交流评价,深化学生的思维。旨在让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思维;缺失;归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09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探究式教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认同,并在教改实践中加以运用。如何在初中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让教师不去替代学生的思维,如何能使学生思维在探究活动中真正地开启、活跃、促进、深化,是摆在我们初中科学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充分调动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想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方可给予指导,从而真正做到“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一、充分自主发问,开启学生的思维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在民主和谐的气氛和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特别有利于求异思维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放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以求得心灵的沟通,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自由地去思维、去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之窗口。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尊重、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爱因斯坦曾有精辟的见解:“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这么说,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止步。因此,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样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每位学生思考的角度、知识经验会有所不同,通过其自主发问,促进其主动思考,可以打通知识间的关联。
例一:在光的教学中,知道了光在同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问道:“那么光在什么情况下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这种问题如果不是课堂充分民主,学生有随时提问的习惯,一般是不会提到的,哪怕是想问也不问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充分肯定其质疑精神,并能进行实验探究,就更进一步促进课堂上的主动思考、敢于发问的习惯。例二: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原关系时,有学生提问“那移动滑动变阻器不是也可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吗?如果课堂上一味牵着学生的思维,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读数,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更换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那么,显然很快就能达到目的,但是学生的潜在思维未被发现,那么,得到的结论在今后还是会被潜在的思维蒙蔽。而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发问,则很好地突破这个问题,不仅使知识达到真正落实,同时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习惯。
当然也有些时候,细细分析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及有限的条件下,是无法进行探究的。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推一把,表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在师生分析、讨论中梳理所提出的问题,哪些适合本节课研究?先研究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最有研究价值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都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推向理性。
二、大胆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的思维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提出的猜测(假设)错误时,教师往往双眉紧锁,不发表任何意见,就让这位学生坐下。当一位学生提出的猜想(假设)符合事实时,教师马上点头同意,立即中止这一教学环节,进入到实验设计和验证阶段。试想,这样学生还会有探究的欲望吗?更不用说热情了。在探究中,还会有失败的经历吗?
例:在认识阿基米德定律之前,让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感受,进行猜想。而你的经验、感受就是你进行猜想的依据。”
学生一:“可能与物体浸入深浅有关,因为我发现游泳时浸入越多时,人越感到轻飘飘。”
学生二:“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因为像塑料泡沫在水中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
学生三:“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像铁在水中下沉,可是船就能浮在水面上。”
学生四:“可能与物体的浸入方法有关,比如将瓶子倒放比正放容易下沉,所以倒放时受到的浮力要小。”
学生五:“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因为鸡蛋放在盐水中能上浮。”
学生六:“可能与物体浸入的体积大小有关,因为在井里提水时,桶浸在水中体积越小,感觉越沉。”
……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取相关因素,寻找其中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当探究得出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浮力是一种力,如果要表示浮力的大小,那么必须找到也是一个力,并与浮力是一个相同的物理量,那么液体的密度,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又是与什么力相关联呢?经过猜想——否定——再猜想,最终集中到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个思维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能否直接提出:“浮力可能与液体的重力有关呢?”不行,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思维过程的训练。
三、放手实验设计,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如果教师设计好,然后学生动手,那么探究活动看上去进行有条不紊,而且效率高,但实质上仅是一个“体力”活,或者是一个体验性的“活动”,其中的思维含量很低,因而要放手让学生设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上所需的器材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们预备好的。即使让学生去准备,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也往往是由教师做出安排。一件不多,一件不少。在实验中也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往往由教师在实验前作好了指导,学生们也就按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将实验进行到底。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除了学到的科学知识外,剩下的全是“按部就班”了。这样的孩子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因为将来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研究是没有人能为他准备一切的。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多给学生一些经历“风口浪尖”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探究、学会随机应变。 例:“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形状有关,那么设计方案时,该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改变自变量,如何显示动能的大小?都需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思维的周密性较差,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常常顾此失彼,这也是学生做实验常常失败的原因。而科学研究特别讲究思维的周密性,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如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时,则控制质量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有想到利用木球、铁球,但想不到其材料不同;想到用大小不同的钢球;也有想到用装入不同质量水的矿泉水瓶。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有关时,则如何控制?学生们提出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可是不够直观,又想出让其从斜面滚下,通过改变不同高度改变速度,或者一个由静止开始下滑,另一个推一下,由一个初速度开始下滑。如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材料有关时,则控制材料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学生展开多种设计方案,如质量相同的木球、铁球,但体积不同,会有什么影响?或者采用空心的铁球与木球。如矿泉水瓶中灌有质量相同的水和沙,那水和沙在瓶内的运动对动能大小会有影响吗?
在实验的设计中学生发现很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伸开每一个“触角”积极思考。经过这样的思考,不仅深刻明白了研究中的为什么,而且人与人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得到提升,甚至课后学生提出质量与速度哪一个对动能大小影响大?若进行实验的话怎样测速度,怎样测出动能大小?可想而知,促进学生思维才能促进他们真正地学习。
四、自主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
活动是科学课的主体,探究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益。很多时候学生在探究时只是想着如何完成任务,并没有将任务进行实质性的思考。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可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的思维进程,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说出来,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认识自己当前的思维状态。如“现在我要做的是……”、“我这样做会不会……”、“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可视化”。其次,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也可适时地“进入”,一个及时的追问可将偏离主题的学生拉回到主题上来,以保证探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个巧妙的反问可使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所在,引发学生及时调整错误。比如“你认为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你的意思是……?”“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等等。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明确的指向。
例:在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学生发现静止时,通过定滑轮拉钩码,弹簧秤的示数比直接提着钩码要小,那么,我们是为了“课堂效率”,告诉他们实验中存在误差,不去在意;还是告诉他们存在摩擦,别去多想了;还是引导他们进行多边思维?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时,他们也发现弹簧秤往不同方向拉读数也不相同。如果能引导他们能多方寻找原因,利用事实说话,可以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善于发现、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五、互动交流评价,深化学生的思维
由于受实验条件、实验次数、学生实验技能、知识水平等的限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时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实验不成功,实验现象和数据与其他同学或教材上不同,学生无法判断异常现象是操作不当还是正常的实验误差所致。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不可直接或过早地将结论告诉学生,更不能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探索和认识。而应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开展多边思维交流活动,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活动中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自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突破思维障碍,形成自己的思路。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操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发现。但是要真正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还需要经过语言的表达、交流和探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真实地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交流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交流可以深化学生各自的认识。在交流中学生不但体验着自己的思维,还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的不同的思维,各种思维互相影响和碰撞,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他人的长处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产生进一步改进的愿望和要求。
例:在“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时,有些小组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不总是保持不变。这时,教师既要让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又要组织学生讨论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并鼓励学生重做刚才的实验。通过大家的分析和反复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主要是由于酒精灯火焰晃动,受热不匀而引起的,并不具有规律性的特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使学生更明确了实验结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在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后如果教师不予理睬或简单否定,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交流、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目的。又如在“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探究活动中,有些小组数据误差较大,这时教师既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如量筒读数是否正确,又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进实验,使误差较小。这样,通过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反思各自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他人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也不失为深化学生思维的好方法。
总之,让思维训练贯穿整个科学探究过程,教师不要替代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我要做什么”、“我会怎样做”、“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明白了什么”,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琼.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
[2] 杨辉聪.科学探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福建省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3] 谢玉祥.《浅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昭通市实验中学网站.
[4] 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鹃湖学校 314400)
关键词:科学;思维;缺失;归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09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探究式教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认同,并在教改实践中加以运用。如何在初中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让教师不去替代学生的思维,如何能使学生思维在探究活动中真正地开启、活跃、促进、深化,是摆在我们初中科学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充分调动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想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方可给予指导,从而真正做到“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一、充分自主发问,开启学生的思维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在民主和谐的气氛和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特别有利于求异思维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将自己放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以求得心灵的沟通,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自由地去思维、去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问题之窗口。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尊重、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提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爱因斯坦曾有精辟的见解:“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这么说,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止步。因此,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样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每位学生思考的角度、知识经验会有所不同,通过其自主发问,促进其主动思考,可以打通知识间的关联。
例一:在光的教学中,知道了光在同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问道:“那么光在什么情况下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这种问题如果不是课堂充分民主,学生有随时提问的习惯,一般是不会提到的,哪怕是想问也不问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充分肯定其质疑精神,并能进行实验探究,就更进一步促进课堂上的主动思考、敢于发问的习惯。例二: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原关系时,有学生提问“那移动滑动变阻器不是也可以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吗?如果课堂上一味牵着学生的思维,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读数,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更换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那么,显然很快就能达到目的,但是学生的潜在思维未被发现,那么,得到的结论在今后还是会被潜在的思维蒙蔽。而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发问,则很好地突破这个问题,不仅使知识达到真正落实,同时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习惯。
当然也有些时候,细细分析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及有限的条件下,是无法进行探究的。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推一把,表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在师生分析、讨论中梳理所提出的问题,哪些适合本节课研究?先研究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最有研究价值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都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推向理性。
二、大胆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的思维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提出的猜测(假设)错误时,教师往往双眉紧锁,不发表任何意见,就让这位学生坐下。当一位学生提出的猜想(假设)符合事实时,教师马上点头同意,立即中止这一教学环节,进入到实验设计和验证阶段。试想,这样学生还会有探究的欲望吗?更不用说热情了。在探究中,还会有失败的经历吗?
例:在认识阿基米德定律之前,让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感受,进行猜想。而你的经验、感受就是你进行猜想的依据。”
学生一:“可能与物体浸入深浅有关,因为我发现游泳时浸入越多时,人越感到轻飘飘。”
学生二:“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因为像塑料泡沫在水中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
学生三:“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像铁在水中下沉,可是船就能浮在水面上。”
学生四:“可能与物体的浸入方法有关,比如将瓶子倒放比正放容易下沉,所以倒放时受到的浮力要小。”
学生五:“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因为鸡蛋放在盐水中能上浮。”
学生六:“可能与物体浸入的体积大小有关,因为在井里提水时,桶浸在水中体积越小,感觉越沉。”
……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取相关因素,寻找其中的关系,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当探究得出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后,教师进一步引导,浮力是一种力,如果要表示浮力的大小,那么必须找到也是一个力,并与浮力是一个相同的物理量,那么液体的密度,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又是与什么力相关联呢?经过猜想——否定——再猜想,最终集中到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个思维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能否直接提出:“浮力可能与液体的重力有关呢?”不行,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思维过程的训练。
三、放手实验设计,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如果教师设计好,然后学生动手,那么探究活动看上去进行有条不紊,而且效率高,但实质上仅是一个“体力”活,或者是一个体验性的“活动”,其中的思维含量很低,因而要放手让学生设计。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上所需的器材往往是教师给学生们预备好的。即使让学生去准备,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也往往是由教师做出安排。一件不多,一件不少。在实验中也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往往由教师在实验前作好了指导,学生们也就按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将实验进行到底。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除了学到的科学知识外,剩下的全是“按部就班”了。这样的孩子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因为将来孩子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研究是没有人能为他准备一切的。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多给学生一些经历“风口浪尖”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探究、学会随机应变。 例:“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形状有关,那么设计方案时,该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改变自变量,如何显示动能的大小?都需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思维的周密性较差,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常常顾此失彼,这也是学生做实验常常失败的原因。而科学研究特别讲究思维的周密性,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如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时,则控制质量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有想到利用木球、铁球,但想不到其材料不同;想到用大小不同的钢球;也有想到用装入不同质量水的矿泉水瓶。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有关时,则如何控制?学生们提出用大小不同的力推,可是不够直观,又想出让其从斜面滚下,通过改变不同高度改变速度,或者一个由静止开始下滑,另一个推一下,由一个初速度开始下滑。如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材料有关时,则控制材料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学生展开多种设计方案,如质量相同的木球、铁球,但体积不同,会有什么影响?或者采用空心的铁球与木球。如矿泉水瓶中灌有质量相同的水和沙,那水和沙在瓶内的运动对动能大小会有影响吗?
在实验的设计中学生发现很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伸开每一个“触角”积极思考。经过这样的思考,不仅深刻明白了研究中的为什么,而且人与人的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得到提升,甚至课后学生提出质量与速度哪一个对动能大小影响大?若进行实验的话怎样测速度,怎样测出动能大小?可想而知,促进学生思维才能促进他们真正地学习。
四、自主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
活动是科学课的主体,探究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益。很多时候学生在探究时只是想着如何完成任务,并没有将任务进行实质性的思考。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可提醒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的思维进程,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思考的内容说出来,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认识自己当前的思维状态。如“现在我要做的是……”、“我这样做会不会……”、“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可视化”。其次,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也可适时地“进入”,一个及时的追问可将偏离主题的学生拉回到主题上来,以保证探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个巧妙的反问可使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所在,引发学生及时调整错误。比如“你认为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你的意思是……?”“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等等。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明确的指向。
例:在探究定滑轮的特点时,学生发现静止时,通过定滑轮拉钩码,弹簧秤的示数比直接提着钩码要小,那么,我们是为了“课堂效率”,告诉他们实验中存在误差,不去在意;还是告诉他们存在摩擦,别去多想了;还是引导他们进行多边思维?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时,他们也发现弹簧秤往不同方向拉读数也不相同。如果能引导他们能多方寻找原因,利用事实说话,可以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善于发现、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五、互动交流评价,深化学生的思维
由于受实验条件、实验次数、学生实验技能、知识水平等的限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时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实验不成功,实验现象和数据与其他同学或教材上不同,学生无法判断异常现象是操作不当还是正常的实验误差所致。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不可直接或过早地将结论告诉学生,更不能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探索和认识。而应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开展多边思维交流活动,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活动中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自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突破思维障碍,形成自己的思路。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操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发现。但是要真正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还需要经过语言的表达、交流和探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真实地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交流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交流可以深化学生各自的认识。在交流中学生不但体验着自己的思维,还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的不同的思维,各种思维互相影响和碰撞,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他人的长处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产生进一步改进的愿望和要求。
例:在“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时,有些小组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不总是保持不变。这时,教师既要让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又要组织学生讨论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并鼓励学生重做刚才的实验。通过大家的分析和反复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主要是由于酒精灯火焰晃动,受热不匀而引起的,并不具有规律性的特征。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使学生更明确了实验结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在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后如果教师不予理睬或简单否定,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交流、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目的。又如在“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探究活动中,有些小组数据误差较大,这时教师既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操作是否规范,如量筒读数是否正确,又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进实验,使误差较小。这样,通过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反思各自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学习他人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也不失为深化学生思维的好方法。
总之,让思维训练贯穿整个科学探究过程,教师不要替代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我要做什么”、“我会怎样做”、“我为什么这样做”、“我明白了什么”,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琼.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
[2] 杨辉聪.科学探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福建省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3] 谢玉祥.《浅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昭通市实验中学网站.
[4] 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鹃湖学校 3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