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经他独辟的田园诗派,对后世产生广泛的影响。他生于东晋末年和南朝刘宋的初年(365~427),有过“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并短时期担任过参军、县令一类的小官,但当时官场黑暗污浊,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倾轧,这种官场和世俗社会,如他后来所揭露的:“世俗久相欺”,“雷同共毁誉”。既无信誉可讲,更没有是非标准。这使他心灰意冷,终于弃官归田躬耕,在风光宜人的庐山之下过起田园生活。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曾这样描述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陶渊明用以自况的《五柳先生传》中也说:“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里所说的羲皇、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陶渊明常为“羲皇去我久,举世少复真”而引为憾事。这种竭力超越现实,追求上古人的生活情态,是造就他田园诗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富有意境,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饮酒》其五,为后人所熟知,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分明还是居住在人境,又怎么能做到与世俗社会相隔绝呢?他自己的回答是:“心远地自偏”。因为心恃高远,就能够做到把那个污浊的世界远远地抛开了,而陶然醉心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指廬山)”的超然而美好的生活情景。诗人凭借心灵的洗涤,做到了脱俗独处,营造了一个脱离了人世喧哗、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他在这里所说的“此中有真意”的真字,是陶诗中常常出现的,如“任真无所先”,“养真衡茅下”,“真想初在襟”,等等;他还批评现实社会是“举世少复真”。由此可见,他所说的“真”,实际上就是自然,就是他向往的上古人的“抱朴含真”。
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隐居生活,不能完全看作是逃避现实,而是包含着对现实不平不公的不满,是中国士大夫传统中重气节尚正义的一种表现。在他的诗歌中,饮酒几乎成了一个主题,但如他所说:“酒中有深味”,“意不在酒,寄酒为迹”。既用饮酒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独善其身”来逃避现实,又反映了他仍然无法熄灭胸中的理想追求。“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特别是他在田园生活中也经历了种种磨难,“夏日长抱飢,寒夜无被眠”,“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同朴实的农民有了“共话麻桑”的更多接触,也使他有了更多感情上的变化。“务农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种情感变化不但使他的心没有完全冷却,反而增强了他诗作的人民性。
鲁迅先生说得好:“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他还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是符合实际的深刻见解。陶渊明内心的这种期望和理想,既在他的诗歌中有所透露,更表现在他营造的虚幻世界里。他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把这个世外的桃源作为一个社会理想来表现的。他托意一位捕鱼为业的渔人,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与现实社会隔绝的新奇世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这里,没有现实社会那种种忧乱与贫困,没有剥削和压迫。“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些避秦之乱世的遗民,都是从事麻桑的农民,过着温饱而怡然自得的生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正如同《老子》所描写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尽管渔人进来时沿途作了标记,但一经出来就闭合起来,再也无法找到了。这一开一合,正是虚幻与现实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这桃花源的虚幻世界,正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
人类社会自从私有制出现,带来了种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对于这种不公、不平的社会现象,引发了多少有识之士上下求索,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这种人吃人的社会。世界许多民族都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在中国更是史不绝书。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反映。但是,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还只能寄存在虚幻的世界里。历史总是会给人有益的启示,使我们懂得改造人类社会科学理论的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富有意境,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饮酒》其五,为后人所熟知,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分明还是居住在人境,又怎么能做到与世俗社会相隔绝呢?他自己的回答是:“心远地自偏”。因为心恃高远,就能够做到把那个污浊的世界远远地抛开了,而陶然醉心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指廬山)”的超然而美好的生活情景。诗人凭借心灵的洗涤,做到了脱俗独处,营造了一个脱离了人世喧哗、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他在这里所说的“此中有真意”的真字,是陶诗中常常出现的,如“任真无所先”,“养真衡茅下”,“真想初在襟”,等等;他还批评现实社会是“举世少复真”。由此可见,他所说的“真”,实际上就是自然,就是他向往的上古人的“抱朴含真”。
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隐居生活,不能完全看作是逃避现实,而是包含着对现实不平不公的不满,是中国士大夫传统中重气节尚正义的一种表现。在他的诗歌中,饮酒几乎成了一个主题,但如他所说:“酒中有深味”,“意不在酒,寄酒为迹”。既用饮酒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独善其身”来逃避现实,又反映了他仍然无法熄灭胸中的理想追求。“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特别是他在田园生活中也经历了种种磨难,“夏日长抱飢,寒夜无被眠”,“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同朴实的农民有了“共话麻桑”的更多接触,也使他有了更多感情上的变化。“务农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种情感变化不但使他的心没有完全冷却,反而增强了他诗作的人民性。
鲁迅先生说得好:“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他还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是符合实际的深刻见解。陶渊明内心的这种期望和理想,既在他的诗歌中有所透露,更表现在他营造的虚幻世界里。他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把这个世外的桃源作为一个社会理想来表现的。他托意一位捕鱼为业的渔人,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与现实社会隔绝的新奇世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这里,没有现实社会那种种忧乱与贫困,没有剥削和压迫。“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些避秦之乱世的遗民,都是从事麻桑的农民,过着温饱而怡然自得的生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正如同《老子》所描写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尽管渔人进来时沿途作了标记,但一经出来就闭合起来,再也无法找到了。这一开一合,正是虚幻与现实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这桃花源的虚幻世界,正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
人类社会自从私有制出现,带来了种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对于这种不公、不平的社会现象,引发了多少有识之士上下求索,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这种人吃人的社会。世界许多民族都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在中国更是史不绝书。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反映。但是,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还只能寄存在虚幻的世界里。历史总是会给人有益的启示,使我们懂得改造人类社会科学理论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