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阅读,在想象中创造美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瀑布》是叶圣陶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诗歌,它以瀑布为对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因此学生乐读、爱读。我在教学时注重引领学生在学习中移步换景,从远听瀑布声,到远望瀑布状,再到近观瀑布状,在每个场景中为学生配上精美的图片,创设优美情境,帮助他们建立直观形象,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让图、文、声融为一体,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趣味接龙,铺垫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一开始,我充分利用以前所学的古诗,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诗接龙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和老师进行古诗接龙。所选的古诗都和“水”有关,且是学生已经耳熟能详的诗句,例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诗句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被大大地调动了。此时,我顺势导入:“我国有不少作家描写过许多优美的诗篇,赞美祖国壮丽的山山水水,叶圣陶爷爷的《瀑布》也是其中的一篇。今天,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再次走近瀑布。”由此导入课题。
  
  二、快乐闯关,寻找美
  
  低年级学生喜欢互相竞争,喜欢在游戏中学习。为了检验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情况,我让学生快乐闯关,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词语关”和“朗读关”两关的体验之后,再用课件出示读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美美地多读几遍,在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句子前画上一颗星。在学生达到一个要求后,带领其他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并鼓励学生:“恭喜你,闯关成功!”让学生在读词、读句的过程中,寓学于乐,同时达到读通、读准、读顺的要求。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空间,强调读书要有层次,循序渐进,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凭借生动、形象的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通过读、找、画、悟,寻找与画面相匹配的优美语句,并有效采用评价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还创设了一个旅游情境:“想不想看看瀑布的美景呢?——现在我们就可以去看看美丽的瀑布了。出发吧!(学习第一小节)——听瀑布声音:咦!还没看见瀑布,你听到了什么?——瀑布的声音越来越近了,越来越响了。山路忽然一转,看到了什么?(学习第二小节)——出示一张瀑布全景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远远看去,瀑布像是一道白银,多美丽啊!那么走近看,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学习第三小节)——神奇的瀑布令游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让我们拿起书,把瀑布的美景看个够!”在一条清晰的游览路线中,学生就像是一群小游客,兴趣盎然地在瀑布周围观赏着,留连着,时不时发表着自己的感想。在这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激发想象,创造美
  
  语言艺术本来不具备形象的物质形态,欣赏者凭感官不能直接观察到任何形象,而是需要通过语言符号在想象中感受艺术形象。语言艺术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表现和再现的桥梁是想象,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善于启迪。在学习第一小节瀑布的声音时,学生在感情饱满地朗读第一小节后,再听气势雄壮的瀑布的声音,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你觉得瀑布的声音像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思绪—下子被激发起来,有的说像万马奔腾,有的说像闷雷滚动,有的说像火车轰鸣,有的说像洪水滚滚,有的说像下雨的声音,有的说像飞机起飞的声音,有的说像机器轰鸣的声音……此时,他们眼前的瀑布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而充满生命力的。在学习第二小节远看瀑布的样子时,作者对瀑布的美景惊叹至极,不由得发出了“这般景象无法比喻”的感叹。在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的惊叹之情后,我及时出示了一张瀑布的远景,从学生一声声“哇”的惊叹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情感震撼。于是,我又让学生说出此时的瀑布像什么。思考了一会儿后,几只小手高高举起,他们的回答令我很受感染,有的把瀑布比作一把亮闪闪的剑,有的比作天上倒挂的一条银河,有的比作一串串无瑕的珍珠,有的比作一条条晶莹透亮的项链,有的还比作是一架从天上挂下来的滑梯。我及时地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赞赏,他们的发言就更精彩了。最后,我把学生说的这些句子串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学生情绪饱满。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强烈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在朗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再读课文,就会创造出极富童真童趣的诗句,并且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智慧的火花得到碰撞,知识也在这里得以共享。
  
  四、含情品读,释放美
  
  语言是语文的根,语文课要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运用中寻求语文味,而朗读则是感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去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妙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凭借朗读来加强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朗读要融之以情,读出感情,才能激起学生的感情。
  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读
  如教读第一小节后两行的情景。
  师:谁来模仿--T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是什么声音?(啪啪——)
  师:谁还能模仿—下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哗哗——-)
  再出示第一小节,指名学生读。
  (生1读:)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叠叠、阵阵这两个词语气读得重了一些。
  (生2读:)师:你把涌上和吹过这两个动词读得重些。抓住重点词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也一起读一读。(全班齐读)
  2 看图谈感受读
  出示一张瀑布全景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瀑布)
  师:诗中第二小节哪句话写出了作者这种心情?(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师:此时看到这美景,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高兴、吃惊、赞叹、惊奇)
  师:这句话有两个什么号?(感叹号)这是什么句?(感叹句)谁来把作者这种惊叹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吧!(全班读)
  3 深情引读(如:第一小节)
  师:男生和女生比赛读一读。
  自信的女生们读一读——勇敢的男生读一读——
  师引读:是啊,瀑布的声音真好听啊!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到——好像——
  瀑布的声音真大啊!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到——好像——
  瀑布的声音真响啊!再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到——好像。一
  生读: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轻快,语调渐高)
  4 串句成诗想象读
  师:让我们远远地看一看瀑布的美景,想一想,瀑布还像什么?
  用课件播放瀑布图片。
  生:像一把亮闪闪的剑。
  生:像一条银河(真有想象力)。
  生:像一串串珍珠(多么美的珍珠啊)。
  生:像条条晶莹透亮的项链(多么诗情画意的比喻啊)。
  生:像一架从天上挂下来的滑滑梯(想象力真丰富)。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老师把大家说的这些生动的比喻串成一首优美的小诗,让我们带着这些想象一起读一读吧。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语言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但感情不是无源之水,情感来自身经其事、心在其中。如果老师构建动态化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问题、音乐、图象、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则学生会因为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情动而辞发。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中更应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激励学生,充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张扬个性,使他们在快乐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寻找语文课堂中的美。
  
  (责任编辑:鲁亚山)
其他文献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称“海外”)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校伊始,就把服务意识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一,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指导思想:“一体”指由学校的办学框架、综合管理水平、综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以及软硬件的设施配备等形成的一个整体,这是学校的办学基础。“两翼”中的一翼是突出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翼是突出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把育人目标定为:做“知书达理、品德高尚、外语
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不可替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情感教育的契机,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情感,坚持利用情感管理艺术,以积极的情感去以情激情,宽容、赏识、激励学困生。我们学校四年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是转化工作的重要成员,就四年实际工作的点滴体会
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不免会碰到一些“刺头”学生,要在课堂上面对和处理由于这些学生所带来的一些扰乱行为。在班级里面,这样的学生可能只有一两名,但是却是班级管理中的关键因子。如果教师不敢于面对这样的学生,或是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应对这些学生的一些偏激行为,那么不仅影响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无法构建和谐班级。对学生的偏激行为进行研究和矫正,是对一位班主任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和教学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我有
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不是专门的教育理论家,也不是单纯的实践者,而是用理性的实践架起现实与理想桥梁的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彭芝校长正是这样一位卓越的架桥人。用刘彭芝校长自己的话说:“你要深入了解一个中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可以去读他的文章,但更重要的是要到他的学校看一看,由‘行’来探‘知’,才是理解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的钥匙。”的确,刘彭芝校长的教育思想已融入到了她所从事的工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的第30个年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各种报刊都刊载了与此相关的文章,同时也做了相应的采访和报导。给我印象最深刻、启发最大的是北大附中校长康健的远见卓识(参阅《南方周末》2007年6月7日第4版)。加之我参加了今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对高考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又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下面,就结合自己所受的启发和阅卷期间的感悟与思索谈谈我的看法。    一、高考自身有待完善    毋庸置
在“五二〇”学生运动60周年之际,读到了一本纪念这次学生运动暨平津学生赴冀察热辽解放区60周年文集——《奔赴塞外》。才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便能感觉到有一种冲天的豪壮之气充贯在书中.随着书一页一页地翻过,我仿佛窥见了60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仿佛看到了60年前二百多名平津等地的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不顾艰险,穿过敌人道道封锁,勇敢奔向解放区的壮举,也仿佛感到了一股莫名的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字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当前,语文教学正处于转型期,语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上逐渐趋于准确、理性和科学。但如何体现语文学科教
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少年,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惊喜。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教会孩子的同时,孩子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贯穿这其中的就是一种传承。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无疑是环境对人影响与塑造的典型例证。我注意到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曾提出过一种观点——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了人们的气质、
九月的北京师范大学别样精彩,伴随着数千名新生的到来,院内的圆柏、柿树、龙爪槐也显得格外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这个洋溢着收获的时节,为了让更多的学子感受大师的风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滕珺老师专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与其畅谈他的教育人生,领略他的教育风采,分享他那些尘封已久却依然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    滕:顾先生,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我们
如果,一千个读者眼中也有一千个卢梭,那么,我的卢梭,便是那第一千零一个。  如水的浪漫与如火的热情,孤独的卢梭,浪漫的卢梭,疯狂的卢梭,一个独自行走着的卢梭……或许某天,当那个孤独的灵魂不经意地回首时,蓦然发现,原来,上帝之城遗留在世俗之城的遗民还很多。只是,那个时代太过于极端,不能容忍他们的存在。  他的逝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    启蒙思想家?    卢梭生活在启蒙时代,他的思想在当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