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新气象。这种教学方法由于能合理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行学习上的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的青睐。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仅仅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更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合作教学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互动,让学生自主活动,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当前“合作教学”的实施情况,谈谈一些浅见。
一、创造交流合作的氛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作为一个严格的教师形象来呈现的。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积极改变这个局面,把课堂创设成师生交流合作的舞台,教师要放低姿态,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接近学生,体贴学生,让他们“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另外,教师应该多在班里组织几个学习小组,引导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积极讨论和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增加新体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主导作用来实现,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二、调控好合作的时机
重点内容的掌握是一节课中的最核心的任务,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因此教师要通个各种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传统的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讲到较难理解的重点内容时此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交流,掌握了重点内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当教学内容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多数学生经独立思考找不出答案时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其实一个问题想不起来答案也许只是某一个定理没有想起或者是一个条件没有注意到,经过别人一提醒,可能会恍然大悟。因此此时正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老师此时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因为此时学生们由于思维受阻,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困惑感和学习需要,急需老师的指点或同伴的帮助,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欲望。
三、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扩大合作学习的空间
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每一节的课程都适合进行合作性学习,所以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选的好就是活泼生动,反之则是行之无效。选取的标准在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探索研究类的认知任务,所以在选取数学上的合作学习内容时要确定那些复杂的问题与知识点作为合作学习的数学任务,特别是对于初中的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倾向于讨论一题多解、多元化、多方面的解题思路等探究性的话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小组内、小组间展开讨论和置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完善思维,在合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组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学内容的思维空间越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势越显著。因此选择那些开放程度大、思维难度较高的内容,运用合作学习,能发挥学生思维碰撞的优势,会扩大合作学习的空间。
四、要确保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目标正确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理的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很好的提高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科学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目标正确。换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要能够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究与前进。
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探究与讨论,发挥合作的力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任务是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特点,并探讨如何利用一次函数图像去解决实际的函数问题。在教学任务的引导学生,学生就能够在小组中间展开分工与合作,就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进行总结,得到最终的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五、学习效果的合理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教师在评价时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前要让学生先进行组内互评和学生自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组内的表现;评价时要把个体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的同时还要结合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个体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评价时要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參与学习的积极性、认真思考、讨论交流时的具体表现,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二是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根据“期望效应”“暗示心理”等心理学研究,要想保持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要想让学生保持合作学习中的团结互助精神,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同,因此教学评价要多奖励、鼓励,少惩罚、批评,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新型的教学方法,而且在生活中学生也能够运用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力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彼此分享了数学思维,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叶玉妹.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赵可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3(50):63-64.
【3】但尊惠.初中数学合作式教学的对策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仅仅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更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合作教学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互动,让学生自主活动,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当前“合作教学”的实施情况,谈谈一些浅见。
一、创造交流合作的氛围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作为一个严格的教师形象来呈现的。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积极改变这个局面,把课堂创设成师生交流合作的舞台,教师要放低姿态,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接近学生,体贴学生,让他们“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另外,教师应该多在班里组织几个学习小组,引导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积极讨论和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增加新体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主导作用来实现,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二、调控好合作的时机
重点内容的掌握是一节课中的最核心的任务,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因此教师要通个各种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传统的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讲到较难理解的重点内容时此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交流,掌握了重点内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当教学内容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多数学生经独立思考找不出答案时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其实一个问题想不起来答案也许只是某一个定理没有想起或者是一个条件没有注意到,经过别人一提醒,可能会恍然大悟。因此此时正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老师此时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因为此时学生们由于思维受阻,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困惑感和学习需要,急需老师的指点或同伴的帮助,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欲望。
三、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扩大合作学习的空间
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每一节的课程都适合进行合作性学习,所以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选的好就是活泼生动,反之则是行之无效。选取的标准在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探索研究类的认知任务,所以在选取数学上的合作学习内容时要确定那些复杂的问题与知识点作为合作学习的数学任务,特别是对于初中的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倾向于讨论一题多解、多元化、多方面的解题思路等探究性的话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小组内、小组间展开讨论和置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完善思维,在合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组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学内容的思维空间越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势越显著。因此选择那些开放程度大、思维难度较高的内容,运用合作学习,能发挥学生思维碰撞的优势,会扩大合作学习的空间。
四、要确保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目标正确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理的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很好的提高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科学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目标正确。换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要能够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究与前进。
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探究与讨论,发挥合作的力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任务是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特点,并探讨如何利用一次函数图像去解决实际的函数问题。在教学任务的引导学生,学生就能够在小组中间展开分工与合作,就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进行探究,并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进行总结,得到最终的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五、学习效果的合理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教师在评价时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前要让学生先进行组内互评和学生自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组内的表现;评价时要把个体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的同时还要结合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个体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评价时要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參与学习的积极性、认真思考、讨论交流时的具体表现,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二是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根据“期望效应”“暗示心理”等心理学研究,要想保持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要想让学生保持合作学习中的团结互助精神,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同,因此教学评价要多奖励、鼓励,少惩罚、批评,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新型的教学方法,而且在生活中学生也能够运用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力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彼此分享了数学思维,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叶玉妹.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赵可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3(50):63-64.
【3】但尊惠.初中数学合作式教学的对策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